问题

对于律师来说,最重要的是真相还是委托人利益?

回答
对于一名律师而言,真相与委托人利益之间的平衡,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也是职业生涯中不断需要审视和权衡的核心。这个问题看似非此即彼,但实际操作中,却是一张复杂而精密的网,两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影响,彼此牵扯。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律师的核心使命是代表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这意味着,律师必须尽最大努力,在法律框架内,为委托人争取最有利的结果。这种“最有利”可能体现在诉讼中的胜诉、争议的圆满解决、合同的顺利签订,甚至是刑事案件中为被告争取到轻判。这是律师职业的基石,也是委托人寻求法律帮助的根本原因。如果律师不能有效维护委托人的利益,那么律师这个职业的存在就失去了其根本意义。

然而,追求委托人利益,绝不意味着可以罔顾真相。法律本身就是建立在事实和证据之上的,而真相则是发现和确立事实的基石。一个脱离真相的“委托人利益”维护,不仅是空洞的,更是危险的。如果律师为了迎合委托人的意愿,而故意歪曲事实、隐瞒证据,甚至捏造虚假信息,这不仅违背了律师职业道德,更是在践踏法律的尊严,是对司法公正的极大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委托人利益”最终可能变成对委托人自身的伤害,因为虚假陈述最终会被揭穿,而由此带来的后果,往往比诚实面对真相更加严重。

更进一步说,真相在很多时候,恰恰是维护委托人长远利益的最佳途径。尤其是在一些复杂的案件中,表面的“有利”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个经验丰富的律师,能够看到委托人可能忽略的潜在问题,能够通过深入调查,挖掘出对委托人真正有利的真相。例如,在一个合同纠纷中,委托人可能急于求成,希望立即解除合同并索赔。但如果律师通过调查发现,解除合同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而通过协商达成一个调整条款,反而更能保障委托人的长期利益,那么律师的选择便显而易见。这种对真相的追求,并非与委托人利益相悖,而是以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实现了委托人的根本利益。

从实践角度来看,律师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也是在为委托人的利益筑牢防线。律师的工作职责包括调查事实、收集证据、分析法律,并基于这些进行辩护或代理。在这个过程中,律师需要与委托人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委托人的诉求,同时也要以客观的态度,审视案件的真实情况。如果委托人所陈述的事实与证据存在明显出入,律师的职责是指出这一点,并帮助委托人理解真相的重要性,而非盲目遵从。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法律本身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解释空间,而“真相”在司法实践中,也并非总是清晰可见。律师的角色,有时候也是在众多可能性和解读中,为委托人找到一个最符合其利益的“法律上的真相”。这并不等同于虚假,而是对法律条文和证据的专业运用,以期达到最佳的法律效果。例如,在刑事辩护中,律师的首要任务是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这包括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要求排除非法证据,或者对指控提出合理质疑。这里的“合理质疑”并非否定所有事实,而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委托人争取到最有利的辩护空间。

总而言之,真相与委托人利益之间,并非简单的“二选一”。一个优秀的律师,懂得如何将二者融会贯通。真相是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基石,而委托人利益则是追求真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律师的智慧在于,如何在法律的框架内,以诚实和专业的态度,通过对真相的深入探求,最终实现对委托人最切实、最长远的利益保护。这种平衡,需要律师具备深厚的法律功底、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最重要的——坚定的职业操守和对司法公正的承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久很久以前,有那么一天……

睡在宿舍上铺的胖子借给隔壁老王5000块钱。

胖子家里没钱,但是人很仗义。这5000块是胖子这学期的学费。

老王借钱的时候给胖子说:老妈病了,急需用钱做手术,一个礼拜就还。

据他室友说,老王借到钱第二天买了个手机送给了系花。

如果胖子的5000块钱要不回来,就只能用生活费交学费,意味着这胖子只能买馒头就老干妈撑过整个学期。

你可以帮胖子打官司,告老王,不是知乎那个老王 @王瑞恩

案情简单,要5000块钱很容易胜诉。

可是呢,从立案到胜诉要半年,算上二审要一年,后面胜诉了怎么强制执行还是个问题。

这抠脚老王全身的家当只有那个脏铺盖卷和一个原来白色现在褐色的枕头,

你在咸鱼卖了1块钱都没人要。

你也可以探究真相。

你会发现,系花把手机送给了系草,系草把手机送给了师妹,师妹拿到手机第二天就把手机掉面汤里了。

对胖子来说,打赢官司和真相都是屁。把钱拿回来最重要。

可能你打个电话到老王他爸那去,给他爸说如果没这5000,就只能把情况反映给学校。有那么一点点可能,问题就解决了。

可能你选修个单片机,然后自己摸索着把手机修好了再卖出去能挽回一点损失,还顺便撩一下学妹(A、把手机卖钱还给胖子 B、把手机留给学妹)。

你还可以再想三十种办法,包括但不限于和解、签订延期还款的协议、吵架、堵门、在老王水杯里吐口水、号召全班男生打篮球不带老王等。

在国外,律师执业有个词叫 practice,有个词叫sue,就是字面意思,实践,和告。告是包含在实践里面的,只是律师工作的工具,是律师的一部分。这不是高中生考试,必须考试来看你的成绩,也不是运动员比赛,看你最后KO了几个对手。

有诉讼律师,也有非诉律师。在中国,这两种律师差不多各占了半壁江山,你不能说不打官司的非诉律师不是律师。对非诉律师来说,官司还胜利呢,都不上法庭,真相又是什么鬼呢?

对诉讼律师来说,不管是调解,还是败诉,又或者拖延时间,或者威逼利诱,只要是对当事人有利的,这些都是手段不是目的。没有人为了真相付费,也没有人喜欢赢了官司输了钱。我们打赢一场官司结果还不如不打的时候,所有参与的律师都会有很大的挫败感,我们输十场官司但是帮客户一家多要个三五十万,没有律师不开心。

很多普通人觉得律师就是辩护,就是刑辩,可能觉得刑辩律师是律师,其他律师不是律师,这是不对的,其实真实的律师界刑辩律师才是那“一小撮人”,以至于老的刑辩律师会呼吁要“注重中国年轻刑事辩护律师的培养”之类的。在知乎,像 @王逸然 @高Goal律师 这样的年轻刑辩律师其实都是稀缺动物,可能100个律师里面都不见得有一个专门做刑事辩护的律师。

另外再给大家两个数据,一个是我们国家据说刑事辩护率(犯了罪请律师的比例)不到10%,一个是我们国家在法庭上被判有罪的概率是99.99%。全国40万律师,一辈子有那么一两次机会纠结“我的客户到底杀没杀人”的概率,和你中个彩票的概率差不多。

那么这个问题到底对谁很重要呢?一个是观众,一个就是编剧和导演。

胜诉、真相只和连续剧有关系,打赢官司观众会爽,会high,会提高收视率,揭开谜底是观众的需求,揭开可以豁然开朗,不揭开可以百爪挠心。这是编剧和导演的职责。所以才会要编那么多杀人狂魔装个人样子,让律师给他辩护,脱罪了结果最后这伙计谢完律师,突然笑的很邪。

再不就是一个案子一波三折,终于搞清楚原来真正的犯人不是被告人而是证人之类的。你们喜欢看什么,电视就给你演什么。你怎么想象律师,导演就让演员按照你希望的样子去演。

官司胜利肯定比真相重要,但是在客户利益面前,都是浮云。对胖子来说,从老王那拿回五千最重要。对了,你还要帮他降低成本,你不能让他为了拿回5000,花了一万。

律师的职责就是达到客户目的,解决客户的问题。有时候搞法律的人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职责,那就是脑子不清楚。

当然,前提是你的手段必须合法。如果不合法,不但帮不了别人,还会害了自己。比如为什么律师讨债不用拳头呢?因为能用拳头解决的问题总是有限的,收益小,风险大。撵走租客的业主一冲动把人家东西砸了,或者讨债的时候把债务人打个轻伤,那谁赔谁钱就不一定了。

离婚案子,离成婚是目的,一般都是先输一次,然后才离得成,至于是通过法院离,还是在民政局离,都可以,甚至离不成,小两口经过调解又继续凑合过了,也是胜利。赢不是目的。

刑事辩护,99.99%不是无罪,但是你还是要找律师去辩护,能减刑减刑,能取保取保,能不起诉不起诉——实际上不上法庭往往才是胜利,如果能不去,你为了赢官司非要送客户上去喊无罪,那这个律师是很可恶的。

债务案件、合同案件数量最多,现在这个市场行情下还会增加,是调解重要,还是胜诉重要?你早一年拿到8000万,晚一年拿到一个亿,那8000万早拿一年,是不是比一个亿就多了,这是要算账算清楚的。

企业的法律顾问,律师现在面对裁员问题,是给企业保命重要,还是给员工争取权益重要?劳动法的规定很细,员工都不懂,要不要负责给他们普法?

烂尾楼的案子,起诉了可能执行不了,走破产可能把房子盖起来了,那是不是胜诉不重要,破产最重要?如果房子能盖起来,你偏不去管,一定要真相,搞清楚开发商是通过哪个小三把钱转走的?

发生纠纷的时候,当事人双方都有委托律师的权利,律师一定要选边站队。

在商业社会,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你就是这个商业社会正常运转环节里的一环,不是你为了什么大理想而生,而是市场决定了你的位置和角色。

疫情期间看剧看迷糊了的,也别因为我们说的这些感到失望,实践其实要比电视剧更有挑战性和成就感,也更有意义。我们不能去迎合电视剧中的那些形象,生活也不给你找真相的机会和客户。

但是,活生生的,会败诉,不关心真相的律师,可以比电视剧里的何以琛、古美门们更伟大。

因为在你把钱借给老王舔系花的时候,有人帮你匡扶正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对于一名律师而言,真相与委托人利益之间的平衡,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也是职业生涯中不断需要审视和权衡的核心。这个问题看似非此即彼,但实际操作中,却是一张复杂而精密的网,两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影响,彼此牵扯。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律师的核心使命是代表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这意味着,律师必须尽最大努力,在法律.............
  • 回答
    听到您这么说,我能理解您的顾虑。确实,对于全国性的大型律师事务所来说,接手个人小案件时, client client 的确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的感觉并非空穴来风。首先,咱们得明白,大型律师事务所的运营模式和他们的目标客户群体,决定了他们对案件类型的侧重。这些事务所通常业务范围非常.............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探讨的现象。当社会热点事件的判决引发公众热议,并且不少网友对判决提出质疑时,确实会涌现出一批自称或被认为是“大律师”的群体,他们常常用“法盲”来回应质疑者。这种现象背后有其复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分析:一、 法律的专业性与公众认知的鸿沟: 法律体系的复杂性: 现.............
  • 回答
    想当律师,对英语专业出身的学生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挑战的职业选择。你已经具备了英语这个强大的工具,这无疑是块敲门砖。但要真正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而且这些努力是多维度、有策略的。下面,我就从几个关键方面,为你详细地梳理一下,如何在大学期间以及毕业后,为你的律师梦想打下坚实的.............
  • 回答
    作为一名初入律师行业的菜鸟,我曾经也和你一样,对“人脉”和“资源”这两个词感到既熟悉又迷茫。它们就像是江湖传说中的“武功秘籍”,人人都在谈论,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讲清楚。今天,我不想用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来束缚你,而是想跟你分享一些我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下来的真实感受。人脉与资源:初级律师的“续命符”还是“.............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触及到了法律体系中一个核心的困境:如何平衡“维护正义”与“保障人权”,以及“律师的角色”与“事实真相”。您认为对方违法却能赢,是“颠倒黑白”,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正义感。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看看为什么在法律程序中,即使一方的行为看起来明显违法,对方(也就是您所说的“反方”.............
  • 回答
    成为一名律师,这条路注定不是坦途,更像是一场需要智慧、毅力与情怀的马拉松。我在这条路上跋涉多年,跌跌撞撞,也收获颇丰。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经验之谈”,我想,这些年的经历告诉我几个最核心的要点:1. 学术不是终点,实践才是熔炉。刚踏入法律圈时,我们总是对法条、判例如饥似渴,认为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驾.............
  • 回答
    律师这个职业,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维护正义、捍卫权利的道路上,总会遇到一些让人纠结、甚至有些无奈的矛盾。这些矛盾,不是简单的黑白对错,而是交织在现实社会复杂肌理中的深刻思辨,往往让身处其中的律师们,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应对。首先,是“正义”与“辩护”之间的张力。我们常说,律师是正义的化身,是法律的守.............
  • 回答
    确实,考取CPA(注册会计师)对律师的职业前景来说,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强调跨领域专业知识的时代。它不仅仅是锦上添花,很多时候能为你打开全新的大门,让你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CPA能为律师带来实质性的帮助。这背后其实是知识的重叠和能力的互补。律师的核心工作.............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这句话的含义,以及法律顾问对于律师职业生涯的重要性。这句话,“律师业务,无顾问则不稳,无重大诉讼则不富”,道出了律师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稳定基石与财富增长。要理解它,我们可以拆解开来看:一、“无顾问则不稳”:法律顾问是律师事业的稳定基石这句话强调的是法律顾问业务对于律师事务所.............
  • 回答
    青年律师:公司制 vs 合伙制律所,哪个更有助于职业发展?对于刚刚踏入律师行业的青年律师而言,选择一家律所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起点,它将直接影响你的学习路径、成长机会、收入潜力以及职业发展方向。而“公司制”和“合伙制”是律所最常见的两种组织形式,它们在管理模式、利益分配、决策机制、文化氛围等方面都.............
  • 回答
    在法庭上,面对律师抛出的“你只要回答我是或不是”的陷阱,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我们称之为“限制性问题”或“封闭式问题”,其目的往往是想把你框定在预设的答案里,阻止你解释细节,或者在你含糊不清的回答中寻找突破口。要破解这种局面,关键在于“控制信息流”和“拒绝被定义”。下面我将详细说说怎么做.............
  • 回答
    蒋勇律师的离世,无疑是中国律师界的一大损失。他不仅仅是一位在法律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业人士,更是一位以其独特的勇气和坚韧,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印记的行动者。他的离去,让许多珍视他品格和事业的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惋惜。首先,从专业层面来看,蒋勇律师在许多法律领域都有着卓越的建树。他尤其在.............
  • 回答
    即便在一位犯罪嫌疑人几乎已是铁板钉钉要承担罪责的情况下,律师的作用依然至关重要,而且往往比平时更加复杂和关键。我们不能仅仅将律师的工作理解为“无罪辩护”的狭隘定义,尤其是在证据链异常坚固、嫌疑人基本认罪的情况下,律师的角色更多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其专业性和价值绝对不容忽视:1. 确保程序正义的.............
  • 回答
    唐帅的故事:一位手语律师的启示与我们能为残疾人做的更多唐帅的故事令人动容,他不仅是第一个自学手语并成为律师的残疾人,更是通过直播普法,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为广大聋哑人群体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他的事迹是对我们关于如何帮助残疾人更进一步的深刻启示。如何看待唐帅的故事?唐帅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以.............
  • 回答
    老百姓对律师这个职业,总有些似是而非的看法,甚至有些误解,就像隔着一层纱看月亮,只看到了模糊的轮廓,没能看清真实的模样。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些个“误会”。误解一:律师就是个“能说会道”的媒婆,什么案子都能摆平。这简直是太小瞧律师了。大家看电视剧里,律师个个舌灿莲花,在法庭上滔滔不绝,把.............
  • 回答
    老实说,大众对律师的看法,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而且很多时候都带着那么点儿“先入为主”的色彩。这些刻板印象,就像一些电影电视剧里塑造出来的经典形象一样,深深地印在了不少人的脑海里。咱们一个个掰开了说,你就能明白为啥很多人对律师总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了。1. 精明、狡猾,唯利是图:这可能是最广为人知也.............
  • 回答
    在咱们这个时代,说实话,律师这个职业,跟别的行当比起来,总觉得有那么点儿不一样的味道。不是说他们好或不好,而是大家伙儿心里那杆秤,似乎对律师总是多几分审视,带着点儿复杂的情感。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背后门道儿可多着呢。首先,得从“权力的守护者”和“规则的执行者”这个双重身份说起。咱们常说,法律是社.............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中美两国在法律文化、社会结构以及公民权利认知上的深刻差异。说美国人“敬畏”律师,或许用“重视”、“依赖”或者“在特定情境下不得不重视”来形容更贴切,而并非全然是崇拜或敬畏。而说中国人“不行”,也过于绝对,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对律师的角色和作用.............
  • 回答
    摆脱“关系网”束缚:互联网思维如何重塑律师行业,让普通人也能轻松找到好律师在中国,提起找律师,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场景是:托熟人、找关系,或者是在电视上看到某个案件报道后,觉得某个律师厉害,然后想方设法联系。这种“人情社会”下的律师选择方式,不仅效率低下,更容易让普通老百姓在纠纷面前感到无力和不公。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