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提名冯玉祥。冯大帅。
1918年6月14日,段祺瑞的得力干将徐树铮借口商谈直皖矛盾,诱骗直系宿将陆建章到自己的花园,从背后一枪将陆建章打死。
陆建章当时是现任的将军(炳威将军、高等军事顾问),在北洋资历很深。徐树铮却没有任何实际职务。一个没有职务的退职军官,“先斩后奏”地杀了一个现任将军。而后,强迫冯国璋发表通电:
“前据张怀芝、倪嗣冲、陈树藩、卢永祥等,先后报称陆建章迭在安徽陕西等处,勾结土匪,煽惑军队,希图倡乱,近复在沪勾结乱党,当由国务院电饬拿办。兹据国务总理转呈,据奉军副司令徐树铮电称:陆建章由沪到津,复来营煽惑,当经拿获枪决等语。陆建章身为军官,竟敢到处煽惑军队,勾结土匪,按照惩治盗匪条例,均应立即正法。现既拿获枪决,着即褫夺军职勋位勋章,以昭法典。”
这简直骇人听闻。直系的主要将领,李纯、陈光远纷纷电报质问北京政府:陆建章未经审判而被杀,死后又夺去官勋,此后军官人人自危,从何取得保障?
可惜,当时皖系势大。喧嚣一时,最后也不了了知。
而时人评价,事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个人:第一个当然是徐树铮。他这年才39岁,且和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是士官的同学,而陆承武的太太和徐树铮的太太也是同学,两家有密切的关系,徐树铮竟出此毒手,令人心寒。
而另一个就是冯玉祥。陆建章是冯玉祥的亲舅舅。而且可以说,冯玉祥是陆建章一手提拔起来的。早在1912年滦州兵变,冯玉祥被遣送回籍,就是陆建章把他保出来的。而后来冯玉祥的发展,完全是靠着陆建章的力量,才起来的。
冯玉祥在陆建章被杀后,被任命为湘西镇守使和复职的旅长,又被授以勋四位,因此他绝口不提陆案,装得就像没有这件事一样。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冯玉祥真能等呀。等到直皖战争皖系完全失败,徐树铮逃亡日本。等到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胜利,自己势力大增。又等到江浙战争,皖系再次大败,徐树铮逃亡英国。一直等到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阵前倒戈,率部返回北京,控制京津。
1925年,冯玉祥和奉系军阀重新把段祺瑞推了出来。徐树铮认为复起的机会来了。不顾段祺瑞的劝阻,12月19日,从上海乘轮船抵达天津,随后借用一辆英国使馆的汽车,开到北京。密会段祺瑞后,于12月29日乘火车离京。段祺瑞为徐树铮准备了一辆专车。上午9点开车,离京。可是,到了凌晨1点,才开到廊坊。
在廊坊车站,有一个姓王的,自称是张之江的参谋的人,求见徐树铮。徐树铮打开车门,十几个士兵蜂拥而至,把徐树铮拖下车,行至离车站大约一里左右的地方,开枪将其击毙。
随后,冯玉祥致电段祺瑞,称:徐上将有功国家,不幸在路面为匪人劫害,其死甚惨,请政府优予褒恤云云。
事后还有一段有意思的小插曲,是徐树铮办丧事。徐世昌送来一副挽联:“道路传闻遭兵劫,每谓时艰惜将才。”
写的不咋地,但是在“热搜”上挂了很多天。因为人们一考古,发现当年陆建章被徐树铮枪毙,徐世昌就是送的这幅挽联。现在又来一遍,是讽刺徐树铮报应不爽呢,还是赞叹冯玉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呢?
第二位,提名民国侠女施谷兰。
施谷兰的父亲,施从滨是北洋中资历非常老的将领了。15岁他就投入淮军吴长庆部。1914年就当上了旅长,镇江镇守使。可是,后来发展很不如意。一直到遇到张宗昌,才算是遇到了伯乐了。
1925年浙奉战争爆发。孙传芳任五省联军总司令,驱逐奉军。张作霖则任命张宗昌为江苏善后督办,施从滨为安徽军务善后督办兼第二军军长,南下迎击孙传芳部。
双方在蚌埠附近激战。施从滨战败被俘。本来军阀之间的战争,都没有多深的阶级仇恨,或者民族大义在,顶多集团内部分赃不均。例如,直皖战争期间,被吴佩孚活捉的皖军前敌总指挥曲同丰,吴佩孚曾经在武备学堂当过他的学生。所以,抓住他的时候,吴佩孚单膝下跪,口称老师,然后座上宾一样的把他护送到保定。到了保定,曹锟对待曲同丰,也是更像座上宾,不像阶下囚。
所以,资格甚老的施从滨,也没有对于被俘太当回事儿。
“大家辛苦了!”须眉皆白的老将施从滨,还很友善地向俘获他的孙军表示慰劳。捉住他的孙军将领谢鸿勋,亦待之以礼,还特派营长一员,护送施从滨到蚌埠,还写了一个报告给孙传芳,请求优待施从滨。
可是这时候的孙传芳得意忘形。居然下令将施从滨枪毙。军阀混战,杀俘虏的少之又少。而更过分的是,还把施从滨的头割了下来,挂在蚌埠火车站示众。
所作所为,不但舆论哗然,就是孙军内部的高级将领们,都非常不满。都说:孙帅早晚遭报应。
施从滨有个女儿,叫施谷兰。施从滨被杀时,她刚刚从天津师范学校毕业。惊闻噩耗,跑到蚌埠去给施从滨收尸,居然被孙传芳拒绝。理由是要“暴尸三日,以儆宵小“。施谷兰因此对孙传芳恨之入骨。
但是此时孙传芳势大,施谷兰再是怀恨在心,也无可奈何。只有等着了。
一直等到1927年北伐战争,孙传芳被北伐军打垮,躲到张学良羽翼之下苟延残喘。施谷兰去信给他的堂兄,他们施家混的最好的,时任烟台警备司令的施中诚,要求他帮助她报仇。可是施中诚做了高官,安于富贵,根本不愿意再提这些事。他不但婉拒了施谷兰,还劝说施谷兰不要执着于报仇,孙传芳不是她能够杀得了的。
施谷兰接信大怒,写了一封很长的回信,痛骂施中诚忘恩负义,并且宣布和他断绝关系。
这时,施中诚在保定军校的同学施靖公趁虚而入,花言巧语骗说施谷兰他愿意为施从滨报仇。施谷兰听信了他的鬼话。当年就嫁给了施靖公,并且随他去了山西,还给他生了两个孩子。
这一等又是八年。一直到了1935年。施靖公已经升到了旅长。孙传芳则跑到了天津当寓公。施靖公却仍然对报仇的事,一拖再拖,敷衍了事。此时,距离施从滨被杀,已经过了整整十年了。施谷兰忍无可忍,带着两个孩子离开施靖公,独自回到天津,寻找机会报仇。
施谷兰为自己改名为施剑翘。她弄来一把勃朗宁手枪,每天都刻苦练习枪法。
施剑翘还做了女子放足手术,这种手术要把变形的小脚重新矫正过来。据说过程比缠足时还要痛苦。很多想要放足的妇女,都因为受不了疼痛放弃了。可是心中有恨,也就没什么忍不了的。
施剑翘找到孙传芳的住所,发现是在法租界内。房屋高大,还有卫兵,无从下手。后来,打听到孙传芳信了佛教,每日流连于天津佛寺之间。施剑翘就剃了头发,到天津居士林做了一名女居士。
1935年11月13日,天津下起大雨。孙传芳冒雨到居士林诵经。施剑翘找准机会,冲到孙传芳面前,一枪将其击倒,随后又开两枪。孙传芳当场毙命。
此事顿时轰动京津。施剑翘随后到天津市警察局自首。
1936年8月13日,施剑翘被河北高等法院判处监禁7年。冯玉祥、李烈钧、于右任、张继、宋哲元等都出面救援。1936年10月14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签署命令特赦施剑翘。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男称玉祥,女中剑翘。
2012年,一个现代车主借钓鱼岛事件砸了我的本田。
2017年3月,萨德引发国内民众反韩情绪。
这个机会,我等了整整五年。
我想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哈哈
首先,这艘巡洋舰名字叫什么?
这艘又叫什么?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欧根亲王”号(意大利这艘全称叫:萨伏伊的欧根亲王)
好了,开始讲故事。下面这位“帅锅”,弗朗索瓦.欧根,是地地道道的法国人(或者说大半个法国人,他爸爸是意大利人,但是为法国打了大半辈子仗。小欧根出生在法国巴黎)。受其妈妈影响(她妈妈的舅舅是红衣主教),欧根本来作为做小的孩子,要被送到教会去。按照时人的说法,欧根亲王“从来不是一表人才,一点也不出众。”更具体而言,欧根从小长得瘦瘦小小的。奥尔良伯爵夫人评价他:“一个鼻子毁了整张脸”。欧根19岁宣布,自己不愿意去教会,更愿意从军。然后他就直接去见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要说起来,欧根的老妈,奥林匹亚.·曼奇尼因为其舅舅的关系,年轻时候还和路易十四有过罗曼史。但是奥林匹亚没成为皇后,很郁闷。婚后一直和路易十四保持扯不清的关系(老公一直在外面打仗),最终她尝试转向所谓的黑魔法,害死了(或者嫌疑)自己的丈夫,还彻底闹崩了和路易十四的关系,仓狂出逃布鲁塞尔。
所以,路易十四不爽欧根是很自然的。加上欧根长得的确不好看,路易十四直接就拒绝了他。这等于彻底断绝了欧根在法国从事任何和军事相关职业的希望。二十年后,路易十四如果回想起当初的场景,不知道会不会哭死。
欧根没办法,只能出国,看看别的国家还有没有机会。他在日后的回忆录中这么写道:“路易十二听说我离开法国后,开心地说:“非常好,他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我当时发誓,我永远不会再回法国,除非我双手拿着武器。我一辈子都信守了我的诺言!”
机缘巧合,欧根进入了奥地利(彼时也叫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服役。很快,他的军事才能就得到了洛林亲王和帝国皇帝的瞩目,先是被任命库夫施泰因龙骑兵团团长,然后不断的战斗,晋升,战斗,晋升(1688-89年,他还受了重伤,差点残了一条腿),最终在岑塔战役中,带领5万帝国军,干翻了10万奥斯曼土耳其大军,交换比1:15!!!奥斯曼大军损失了超过3万人。
接下来,就到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复仇时刻: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彼时,法国作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路易十四算是想干谁就干谁。北面干翻了荷兰,东面在“大同盟战争”中蹂躏了几乎整个德意志西部,东南还占领了萨伏伊(稍后还给了西班牙-也算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分支)。
随着西班牙帝国傻皇帝卡洛斯二世挂掉,路易十四决定染指西班牙,彻底撕破哈布斯堡家族的包围圈。然后一场欧洲大战就此爆发,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再次走到了全面战争的关头。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局图
从1701年开始,欧根以帝国元帅的军衔带领部队先后在北意大利,巴伐利亚,比利时等地连续击败法军。他和当时英国的元帅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二战丘吉尔的祖宗)堪称帝国这边的双煞,打得法军哭爹喊娘。
马尔博罗公爵向骑在马上的欧根亲王恭喜布伦汉姆战役胜利
“太阳王”路易十四无奈之下,两次祈求和谈,都因为帝国开出的条件太苛刻,而作罢。战争从1700年一直打到了1714年,法国民生凋敝,国库空虚,从1708年开始,战争连续在法国领土上进行,对法国北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路易十四最终还是靠着之前失宠了的马蒂格亲王维拉尔挽回了一些局势,在1714年3月,以和谈结束了这场血腥的战争。
既然说到是君子报仇,再来聊两句欧根亲王的私德。欧根在军队中受到了从士兵到军官的热烈爱戴,他改革帝国军队军制,加强军队供给,加强训练,关爱士兵。战斗中,果断刚毅,经常亲临一线,即有精彩的防守反击,又有长途奔袭闪电突袭,指挥手法灵活多变。
私生活方面,欧根几乎不近女色,一辈子没结婚,曾有传闻说他亲口说过:“女人是战争中的累赘,士兵不应该结婚。”他的好友和战友,马尔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评价他说是:“没有维纳斯的战神(没有金星的火星)”。
中年后,他倒是有个“情妇”,如果我们可以用这个词的话(注意,我要强调,这个词是中性的),匈牙利伯爵夫人Eleonore Batthyány-Strattmann。他们一起生活了快20年。除此之外,欧根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绯闻对象。以至于习惯于当时贵族拥有N多个情妇的八卦的欧洲高层圈在传欧根是同性恋。但是战神不care,他也没有什么对外反驳的记录。
所以,老马认为,这个历史故事,算是完美对上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
很搞笑的是,明明是法国国籍(或者说法国祖籍),但是意大利人认为他是意大利人(虽然欧根在意大利的时候基本都在和法国人打仗),德国人认为他是德国人(虽然欧根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和意大利语,但是好在当时帝国上层流行说法语,所以德语不好也没事)。最终,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分别建了一艘以他名字命名的巡洋舰。。。。。。。。。真不知道该说法国人啥好,呵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