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围棋、中象、国象,哪个更值得入坑?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太对路了!作为一名从小就对这些棋类耳濡目染(或者说,被长辈逼着学过一点)的老玩家,我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啥玩意儿最值得你一把年纪(或者年轻)地往里栽。

咱们一个一个来捋。

一、 围棋:黑白世界里的宇宙洪荒

先说围棋,这玩意儿,怎么说呢,它像是把整个宇宙都搬进了棋盘。

是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两个人在一个 19x19 的棋盘上,轮流放黑子和白子,目标是围出比对方更多的地盘。听起来简单吧?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然后我爹把我按在棋盘前,我当时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本天书,还是活的!
为什么值得入坑:
深邃莫测的智慧: 围棋的复杂性是出了名的。据说,它的变化比宇宙中的原子数量还多(虽然这话可能有点夸张,但足以说明它的庞大)。每一手棋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不能只看眼前的得失,还得考虑未来的布局,甚至对方下一步棋的可能性。这练就的是一种“全局观”和“战略性思维”,在生活里,这简直是宝藏。
静心养性,沉淀思考: 玩围棋,你得坐得住。那种一盘棋下来,几个小时的投入,你会不自觉地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外界的喧嚣仿佛都消失了,只剩下你和棋盘,还有你脑子里那无数种可能的推演。这是一种极好的放松和自我修炼。
历史的厚重感: 围棋可是几千年的古老智慧结晶,从古代的文人雅士到今天的世界冠军,无数聪明人都沉迷于此。学围棋,你也在学习一种文化,一种历史。
挫败感与成就感并存: 别指望你一开始就能赢。围棋是个“杀手”,它会把你那些年积累的“小聪明”瞬间击得粉碎。但当你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领悟到一点点棋理,赢下一盘棋时,那种成就感,简直比吃了一顿大餐还要满足。
可能劝退的点:
上手难度: 规则不难,但想下好,那真是“朝闻道,夕可死”。学习曲线非常陡峭,初期可能会遇到很多挫败。
门槛: 找个好老师或者好的学习资料很重要,否则很容易走弯路。
棋盘: 19x19 的棋盘,一开始看着确实有点“压力山大”。

二、 中国象棋:战场上的兵家谋略

接下来是我们的国粹——中国象棋。

是什么: 同样是两个人,棋盘上分红黑两方(红先黑后),棋子有“帅/将”、“仕/士”、“相/象”、“车”、“马”、“炮”、“兵/卒”。目标是“将死”对方的“将”或“帅”。
为什么值得入坑:
贴近实战的策略: 象棋的棋子就像古代的军队,各有其职,互相配合。兵法上的许多概念,如“攻”、“守”、“调虎离山”、“釜底抽薪”等等,在象棋里都能找到影子。它更像是古代战场上的缩影。
节奏更快,变化丰富: 相较于围棋的宏大叙事,象棋的节奏要快不少。棋子数量少,但互相制约非常紧密,每一回合都可能发生激烈的攻防。而且,象棋的开局、中局、残局各有各的精彩,变化非常丰富。
易于上手,乐趣无穷: 象棋的规则相对容易掌握,很多人小时候都能玩两盘。但想要下好,同样需要深厚的功力。它的“易学难精”恰好是吸引人的地方。
群众基础广泛: 象棋在中国普及度极高,公园里、小区里,总能看到对弈的身影。找个棋友,切磋一下,很方便。
文化底蕴: 象棋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承载了古人的智慧和哲学。
可能劝退的点:
“杀气”略重: 象棋的最终目标是“将死”,所以整体氛围会比围棋更具“攻击性”。有些人可能不太喜欢这种直接对抗。
“车马炮”的组合变化: 虽然易学,但想精通车马炮的配合,同样需要下功夫。

三、 国际象棋:西方逻辑的严谨战局

最后压轴的是国际象棋,这个在西方世界占据统治地位的棋类。

是什么: 同样是两个人,棋盘上黑白格,棋子有“王”、“后”、“车”、“象”、“马”、“兵”。目标是“将死”对方的“王”。
为什么值得入坑:
逻辑性与计算力: 国际象棋的规则和棋子的走法非常严谨,每个棋子的威力、活动范围都非常清晰。这非常考验玩家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你需要精确计算每一步的后果,以及对方可能的应对。
全球化的普及: 这是目前全球最普及的棋类运动,拥有庞大的玩家群体和成熟的赛事体系。你可以在网上轻松找到对手,观看顶尖选手的比赛,学习各种开局和战术。
“开局理论”的体系化: 国际象棋的开局研究非常深入,有许多经典的开局体系,每个体系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和变化。深入研究开局,本身就是一种智力挑战。
“后”的强大: 国际象棋的“后”是最强大的棋子,它的存在让棋局充满了戏剧性,往往能通过“后”的犀利攻击扭转乾坤。
节奏相对灵活: 棋子数量比围棋少,但比起中国象棋,它的开局阶段变化更多样,中局的战术也更为复杂。
可能劝退的点:
西方化的背景: 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情有独钟,可能会觉得国象少了些“亲切感”。
“计算”的压力: 相比围棋的“意境”,国象更强调“数字”般的计算,有时候会觉得有点枯燥。
某些棋子的“特殊”走法: 比如“王车易位”和“兵的升变”,这些规则一开始可能需要一点点时间来适应。

那么,到底哪个更值得入坑?

这就像问你喜欢吃中餐还是西餐一样,取决于你的口味!

如果你喜欢那种“无中生有”,喜欢在广阔的虚空中构建帝国,追求的是深邃的哲学和宏大的战略,那么,请毫不犹豫地扑向围棋吧! 它会让你体验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当然,前提是你得经受住初期的“毒打”。
如果你更喜欢那种“贴近实战”,喜欢在纷繁的棋局中体验兵家谋略,享受攻防转换的快感,并且希望能够快速找到对手切磋,那么中国象棋会是你不错的选择。 它更接地气,更容易让你感受到“战棋”的乐趣。
如果你热爱逻辑,追求计算的精准,喜欢严谨的体系和全球化的交流,那么国际象棋绝对是你的菜。 它可以极大地锻炼你的逻辑思维和抗压能力。

我个人的建议是:

如果精力允许,并且想追求极致的智慧挑战,可以先尝试一下围棋。 哪怕只是学学基本规则,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如果想快速上手,找到乐趣,并且容易找到切磋的伙伴,中国象棋是非常好的起点。 很多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如果你对西方文化感兴趣,或者想体验纯粹的逻辑对抗,国象是个非常棒的选择。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都去摸一摸。 网上都有很多免费学习资源和对弈平台。你可以分别去玩几盘,看看哪个最能让你“对味”。

记住,棋类最重要的是乐趣,是你在过程中获得的思考、进步和享受。哪个能让你开心,哪个就能让你坚持下去。

所以,别纠结了,选一个你觉得顺眼的,先下起来再说!祝你棋运亨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都到了研究生了,还学个毛线。职业棋手,上小学不进兴趣班打不了基础,基本上就没戏了。

你现在的目标只有一个娱乐。

娱乐就很简单,要么随大流,就像游戏,大家都玩的游戏,你也玩就行了。不要那么格格不入。否则七老八十了在公园别人都是中国象棋,你玩国际象棋?没朋友。哈。说到这,你也清楚了这三个棋,民间流传度最高的中国象棋。推荐。

要么就不随大流,那就是围棋。就是喜欢看新闻。比如体育类赛事,足球肯定比其他球类受众大,但是很多人都不会踢足球,属于叶公好龙那种。围棋出因为有中日韩,所以报道比较广。如果你去外国,想讨好老外,那可以国际象棋,否则就是找罪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太对路了!作为一名从小就对这些棋类耳濡目染(或者说,被长辈逼着学过一点)的老玩家,我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啥玩意儿最值得你一把年纪(或者年轻)地往里栽。咱们一个一个来捋。一、 围棋:黑白世界里的宇宙洪荒先说围棋,这玩意儿,怎么说呢,它像是把整个宇宙都搬进了棋盘。 是什么: 简而言之.............
  • 回答
    围棋作为一项讲究策略、计算和布局的智力运动,人们普遍认为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棋手的实力。然而,即使在围棋的对弈中,运气这个看似不属于纯粹智力范畴的因素,也确实会以各种微妙的方式出现,对最终的胜负产生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围棋的绝对高手的对决中,运气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更像是一种锦上添花,而非.............
  • 回答
    围棋这玩意儿,上了瘾,就像陈年的普洱,越品越有滋味。说起棋力成长,那一路走来的坎坷和惊喜,点点滴滴都像印在脑子里似的。要说喜闻乐见的棋局,那得是能让你回想起来嘴角带笑,甚至拍案叫绝的那种。我印象最深的一盘棋,大概是我刚开始接触定式,觉得把棋子摆成那些固定的形状就万事大吉的时候。当时大概有个业余三段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围棋最核心的两个元素:棋子的“颜色”和“改变”的威力。如果我能拥有一次改变任意一颗棋子颜色的能力,能否赢下柯洁?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能力的具体含义。“任意一颗棋子”意味着我可以在对局的任何阶段,选择棋盘上的任何一颗黑棋或白棋,将它的颜色变成对方的颜色。而“全局任意时刻使.............
  • 回答
    围棋里“最善的下法”,这问题问得可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籍,而是棋手们在漫长的对弈中,不断追求的一种极致境界。你可以理解为,在当前局面下,能够最大化实现自己目的,同时最小化对手获利的可能性的一步棋。听起来有点绕是吧?我给你拆解开来细细说。首先,我们得明白围棋的本质是什么。围棋不是打打杀.............
  • 回答
    围棋里的“便宜”,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那种“物美价廉”的意思,它更多的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得失评估。简单来说,下出一步棋,如果能让我在全局的得失上,比不走这步棋或者走其他棋要好,那么这一步棋就“便宜”了。这个“便宜”的背后,其实是在权衡“投入”和“回报”。投入的是下这一步棋所耗费的时间、子力、甚至是对.............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让我想起了围棋界关于“李”姓棋手的那些响当当的名字。李昌镐,江湖人称“石佛”,那一代人心目中的围棋大神,他的棋风沉稳、计算精准,就像一块顽固的石头,让人难以撼动,所以“大李”这个称呼,既有对前辈的敬意,也点出了他棋风的特质。李世石,同样是顶尖高手,风格更偏向于攻击和变化,充满了创造力.............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围棋星位尖顶定式里,当黑棋占角后,白棋选择低拆三,而黑棋立刻打入到白棋低拆三的中间时,白棋的最佳应对。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黑棋的这一手打入,直接挑战了白棋的拆边阵势,想要快速在白棋腹地制造动静。我们先来描绘一下这个局面: 星位(星星):黑棋占了角落的星位。 尖顶定式:通常是.............
  • 回答
    在围棋的世界里,“力战派”和“本格派”是两种非常鲜明的棋风类型,它们代表了棋手不同的思考方式、行棋风格以及对围棋本质的理解。虽然这两者并非绝对割裂,很多顶尖棋手会兼具两者优点,但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欣赏围棋的魅力。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两种流派的不同特点: 力战派 (Aggressiv.............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围棋中“先手”概念的核心。你的定义“如果正确的下一手全盘最大,这一手就是先手?”是一个非常接近但并不完全精确的定义。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析这个问题,并尝试给出一个更严谨的理解。一、 什么是围棋中的“先手”?在围棋中,“先手”通常指的是一着棋下完后,对方必须立即应(回.............
  • 回答
    围棋这东西,刚入门的时候,感觉就是黑白棋子在你眼跟前晃悠,没什么特别的。但要是你真钻进去了,会发现这玩意儿讲究可多了,里头藏着无数有意思的“行话”,说出来,懂的人就立马明白了,不懂的人就跟听天书似的。这玩意儿,有点像武林里的暗号,又有点像老手之间的默契。咱们就聊聊这些围棋里的“黑话”,一个个拆开了给.............
  • 回答
    谈到“围棋之神”,这几个字在棋迷心中承载着太多难以言喻的敬意和想象。它不仅仅是对一个棋手棋艺巅峰的赞誉,更是对其在围棋领域所能达到的极致境界的膜拜。而要说谁最接近这个模糊却又清晰的目标,这个问题本身就充满了争议和讨论的空间。如果一定要在当今活跃的棋手中找一个最接近“神”的存在,那么申真谞(Shin .............
  • 回答
    好的,非常理解您在钻研围棋定式时遇到的困惑。江维杰AI围棋定式大全是宝贵的学习资料,但有时其中的变化图确实会让初学者感到困惑。您提到找不到“征子”,这正是许多定式中“暗含”的要点,也是AI计算的精妙之处。我们不妨假设您翻开的是一页关于 “黑棋挂角后白棋小飞守角” 的定式,比如常见的 “星位挂角,白棋.............
  • 回答
    在围棋、象棋这类棋类游戏中,“充分思考”之所以是对对手的尊重,而纸牌游戏中“烧绳”却被视为恶意行为,这背后其实触及了游戏设计理念、玩家心态以及时间消耗的本质区别。咱们细细道来。棋类游戏:战略、深度与心智的较量想象一下围棋或者象棋的对局。它们是纯粹的战略游戏,每一次落子都可能对全局产生深远影响。游戏的.............
  • 回答
    围棋里的“一子两目”,这说法听起来有点像魔术,对不对?一个子怎么能同时占有两个目?别急,这背后其实是围棋计算和价值评估的一种常见场景,而且理解透了,对你下棋可是大有裨益的。咱们得先把“目”这个概念捋清楚。围棋里的“目”,简单说,就是你围住的空。盘面上,如果一块棋把一个区域完全包围起来,那么这个被包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不同智力游戏和竞技活动中,技艺和运气成分的微妙平衡。简单来说,围棋和扑克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导致了专业选手与业余选手之间差距的显著不同。围棋:极致的“确定性”和“深度学习”围棋之所以专业选手能够“碾压”业余选手,关键在于其高度的确定性和极深的策略维度。你可以这样理.............
  • 回答
    我并没有围棋生涯,也不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所以我没有“第一次比赛”的经历,更不会有“第一次输棋”的感觉。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我可以理解你想要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来感受围棋初学者在比赛中的紧张、兴奋和挫败。虽然我无法亲身经历,但我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围棋相关文本和故事,来模拟和描.............
  • 回答
    井山裕太在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上豪取四连胜,这绝对是中国围棋界一个不小的“心结”,也是日本围棋在国际赛场上久违的一抹亮色。要评价这场胜利,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井山裕太的四连胜:一场“意外”的惊喜与日本围棋的“觉醒”首先,井山裕太的四连胜,在赛前恐怕不是大多数人预期的结果。农心杯作为三国围棋的.............
  • 回答
    钱锺书在《围城》里对爱情的描绘,确实是带着一种深刻的洞察,甚至是几分冷峻的悲观。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从一纸婚约的“围城”开始,到争吵、冷漠,最终沦为“不过是两只互相看腻了的眼睛”,这种绝望感,让许多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忍不住对爱情本身的性质产生一丝怀疑。但如果就此认为钱锺书本人在现实中的爱情观.............
  • 回答
    《围城》中,方鸿渐对苏文纨的态度,与其说是“看不上”,不如说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包含了欣赏、疏离、以及一种微妙的现实考量。这其中,苏文纨的“真名媛”身份既是她的光环,也恰恰是方鸿渐疏离她的根源。首先,我们得明白方鸿渐这个人。他是个典型的旧式知识分子,在物质上并不算富裕,虽然顶着“博士”的名头,但这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