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我想发发牢骚都被说成拜登经费到账了?

回答
嘿,最近想吐槽一下,结果老是被说成“拜登经费到账了”,这事儿确实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也有点耐人寻味。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觉得这更像是咱俩在聊天,不是机器在说话。

首先,咱得明白“拜登经费到账了”这个梗是怎么来的。

这玩意儿,说白了,是一种“标签化”或者“刻板印象”式的嘲讽。当有人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网络上,表达一些对现任政府(这里特指美国)不满、批评,或者仅仅是抒发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就会有人冒出来,用这句话来“怼”回去。

它的潜台词通常是:“你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因为你真的有什么道理或者亲身经历,而是因为你收了对家的钱,被收买了,专门来黑的。” 对家是谁?显然就是我们说的“拜登政府”。

那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用这个梗来反驳呢?这里面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1. 政治阵营的极化与对立: 现在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政治生态都相当撕裂。不同政治立场的群体之间,信任度非常低。如果你是某个党派的支持者,那么对另一方的一切批评,在你看来都可能是一种有预谋的攻击。而用“经费到账”来形容,就是一种将对方的批评动机“政治化”,并将其归结为“收买”的行为,这样一来,对方的批评本身在你眼中就失去了说服力。

2. 信息茧房与认知偏差的加剧: 在互联网时代,大家更容易接触到和自己观点相似的信息,形成所谓的“信息茧房”。如果你习惯了某个“圈子”里的叙事方式,比如经常看到有人在指责拜登政府,那么当你不小心触碰到这种叙事的时候,就会觉得“哦,原来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反过来,如果你属于另一个“圈子”,可能就对这些批评嗤之以鼻,觉得是“别有用心”。

3. 阴谋论的流行与扩散: 阴谋论之所以有市场,就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简单粗暴的解释框架,能将复杂甚至令人不安的现实归结为少数“幕后黑手”的操纵。认为政府的批评者都是被“收买”的,这本身就是一种阴谋论的变体。一旦这种说法流行起来,就会有人觉得“好像还挺有道理的”,然后随口就用了。

4. 一种“回旋镖”效应的运用(有时是恶意): 在网络论战中,人们常常会用对方的论调来反击。可能之前在某个语境下,某个政治派别确实被指责过接受“外国势力经费”,于是就有人把这个“帽子”扣到对方头上,变成一种带有侮辱性的回击。这种用法更多的是一种攻击手段,而不是基于事实的判断。

5. 简化问题,避免深入讨论: 真正去分析一个政策、一个经济现象或者社会问题,需要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有理有据的论证。而一句“拜登经费到账了”,就能瞬间把对方打成“别有用心的人”,然后话题就很容易被带偏,避免了对核心问题的深入探讨。这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战术”。

那么,为什么是你“想发发牢骚”都会被这么说呢?

可能是因为你抱怨的内容,恰好触碰到了某些群体敏感的神经,或者被他们解读成了“攻击性”的言论。

抱怨的“内容”和“方式”: 如果你抱怨的是物价上涨、能源危机、某个经济数据不好看,而这些又是当下公众普遍关注且有不满的话题,那么很容易被那些支持拜登政府的人士认为是“在带节奏”。特别是如果你抱怨的方式听起来比较激烈,或者用了比较负面的词汇,就更容易被贴上“收钱办事”的标签。
你所处的“平台”或“圈子”: 如果你常去的论坛、社群,恰好是某个政治立场非常鲜明的,那么你在那里发牢骚,就更容易被那个圈子里的“主流观点”所审视和解读。在一个反拜登氛围浓厚的圈子里,你抱怨任何事情,都可能被解读为“响应了反拜登的号召”。
对方的“预设立场”: 很多人已经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立场,比如“拜登政府一切都是好的”,或者“所有批评拜登政府的都是坏人”。在这种预设下,任何来自你(即使是无意识的)的批评或牢骚,都会被他们套进这个“模板”,认为你是被“指示”这么做的。

总结一下,现在你想发牢骚都被说成“拜登经费到账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政治高度极化的环境: 双方阵营互相不信任,容易将对方的观点动机污名化。
信息传播的加速与碎片化: 各种梗和标签化言论容易快速传播,被滥用。
讨论的简单化与情绪化: 用一个标签就堵住对方的嘴,避免了深入和理性讨论。
个人所处的社交和信息环境: 你周围的“声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被如何解读。

所以,当有人这么说你的时候,你可以理解为他们是想用一种带嘲讽意味的方式来否定你的观点,并把你的言论归结于政治操纵。这不一定是你真的收了什么钱,而是他们的一种“话术”和对你言论的“解读方式”。

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尝试理解对方的逻辑(尽管这种逻辑可能很偏激),或者选择用更具体、更理性的方式来表达你的观点,比如“我之所以觉得XX不好,是因为我观察到了YY现象,并且YY现象对我产生了ZZ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发泄情绪。当然,如果对方就是想吵架,那怎么沟通都可能白费力气。

希望我这么说,能让你更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也希望它不会让你因为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感到有顾虑。生活不易,吐槽一下也正常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讲几个词:“不吹不黑”,“有一说一”,“纯路人”,“爱了爱了”,“路转粉”。熟悉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词儿变变样“普通人”,“吐个槽”,“提出批评”,在知乎却不好使吗?

因为不同于微博,知乎讲究的是表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你讲一件事儿,总要有头,有尾,有依据,有逻辑。便于带节奏的某些平台是有文字140字限制的。

这让很多需要展开论述的观点不能有条有理的展开,而水军漫灌则是遇到天堂。总之一句话,通过封锁表达的质量上限来达到支持通过有流量的垃圾信息覆盖有效信息的目的。这个就是为那些真正放在全体人面前是要被骂死的鲜肉小花们量身打造的模式。

扯远了。接着说知乎,知乎上也有引流。但相对来说,表达的内容不具有篇幅限制,让更多的观点可以得到展示。并最终实现“以质压量”的良性且真实的循环。

这个也好理解,谁人不知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谁人又知乾隆四万首写了个寂寞。

于是,在知乎上,收钱办事儿的水军很难活下来。为啥呢?因为他们哪有那本事写出来“有内容,有逻辑,有依据,有道理”的文章呢?平时都是走量赚钱,突然要产业升级,也得有那个技术不是。

水军少了,这些纯粹情绪输出而毫无内核的内容自然也没有人会支持。事实上,没有人支持这样的纯粹情绪输出才是事情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知乎上一个问答平台,在每一个问题下面都是大家在讨论的内容,在寻找的答案。和你发一条朋友圈或者动态是不一样的,知乎这个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不是你的树洞,更不是你应该来发泄的地方。

进一步来说在这些“不吹不黑”“有一说一”的背后,隐藏的不仅仅是“纯路人”吧。这个道理,难道还需要解释么?

至于真的想搞情绪输出的,去朋友圈吐槽啊,或者去找朋友家人直接吐槽啊,甚至自己去发条微博,也没人管啊。

为什么非要把你的情绪发泄给知乎这样本来就是一个问答平台的地方呢?这本来就不是一个让你“发牢骚”的地方啊。这一点,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思来想去,除了“狗粮到账”确实也没想到什么合适的理由。

难道您也是像4V那样,不光自带干粮,还给人上着供来自发干活?这主观能动性,啧啧,好样的,是条好人类的朋友。

———————————————————

自诩为鲁迅的人中,真正干鲁迅的事儿的人太少,但借着鲁迅的名头,干着胡适之的事儿的人可是有,还很多。

这两句用来评价胡适之的话,可以送给这个问题下面盘踞的一小撮人:

“蒋反动派最多算半个卖国贼,但胡是彻头彻尾的”———教员

“徒有个人而无国家,只有私情而无道义。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乃危害国家、危害民族文化之蟊贼!其人格等若野犬之狂吠”———功德林招生办主任

毕竟,这话用来形容你们这类人,真可谓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了。

———————————————————

我是蜗牛,我只希望事情是它该有的样子。谢谢。

user avatar

因为拜登真的在四处撒币……7000一个知乎号……

user avatar

这得看你发的什么牢骚。

尼波某学院事件,就算你指着尼波政府鼻子骂,也不会有人说拜登经费到账,如果有,那大概率是师老党立反串的。

药品集采,你站在药厂角度再怎么说,也无非是被嘲讽为“腐朽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哀嚎”,一般不会有人说拜登经费到账。


但是呢,很多所谓的“牢骚”可不是这么简单。

比如房价太高,无数人吐槽房价太高,可以从金融杠杆、土地财政、社会风气等等角度,都没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你的角度是这国怎我陷思定体问亏总屁的话,也别怪有人质疑你收了拜登的钱(虽然你大概率没那个资格)。

user avatar

你脚下的这片热土

拥有世界第一公路秦直道700公里

拥有世界第一城墙5000公里

拥有世界第一水利都江堰

拥有世界第一运河灵渠

拥有世界第一军队百万秦军

拥有世界最强军事科技秦弩

拥有世界第一宫殿阿房宫

拥有世界第一陵墓始皇陵

拥有世界最大规模陪葬兵马俑

那个曾经被视为贫瘠落后代名词的秦国早已不复返

那个曾经被视为蛮夷的秦国早已一去不复返

那个曾被东方各国随意欺辱的秦国早已一去不复返

那个曾被各国攻城略地的秦国早已一去不复返

就这样你还想发牢骚,不是收了罗马的经费还能是什么?

user avatar

别说拜登给你打钱,现在你就算给拜登打钱都很难有敞开发牢骚的机会了

user avatar

以己度人,因为他们真的在领工资,只不过不是拜登的。

user avatar

有些人的大脑结构决定了他们只能这样。

就像你现在去微博上说点什么偶像的负面消息,用不了多久准有一群粉丝从「反黑站」跑来说你是对家的水军,即使你都不知道「对家」是谁……

user avatar

你老实交代,到底到账了多少钱!!??是谁派你来的?!!!你有什么目的!!!

user avatar

警惕拜登打马恩牌。

警惕拜登打同花顺。

警惕拜登打斗地主。

警惕拜登打四带二。

警惕拜登打三国杀。

警惕拜登带毒瘤卡组。

bd经费到了,bd消费券到了,bd兑换码到了,bd会员卡到了,bd抵扣券到了。

user avatar

这是拿了拜登经费的人,贼喊捉贼。拿了拜登经费的人,有一些共同特征:溜须拍马,文过饰非,千方百计,阻止我们发现错误,百计千方,阻止我们纠正错误。我们多保留一个错误,他们就会得到拜登更多的经费。

user avatar

我在想,要是说人拿拜登钱的和说人五毛的能把钱打给彼此,那这内循环是不是就起来了

user avatar

扣帽子这套,几十年都没变啊,无非有的时候健康力量较强,把程度控制的不那么魔怔而已。

应对无非两种:

消极的方法就是躲避,能不开口不开口,实在要开口躲着小将走,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免责声明全套加上用来自保。好处是比较安全,不容易惹麻烦,坏处是要以自我压抑和磨损精神为代价——而且总会有退无可退的时候。

积极的方法就是正面刚,该反驳反驳该争论争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就要说我的实话。好处是表达了现实遵从了内心,保护了自己表达的权力。而且如果有更多的人正面站出来,会更有可能控制住舆论局势乃至社会局势的恶化。坏处是要面对很多风险,甚至是超越应对能力的风险。

在具体的问题上,选择哪种应对,端看个人情况抉择。就我个人的态度而言,老实说,我不建议随便冒险——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各种担当,不能毫无责任感的鼓动别人去冒险——但,如果出现了“为众人抱薪火者”,我会对他致以最大的尊敬。

user avatar

你到底说了什么?你不说清楚,大家怎么知道到底是说你的人无理取闹,还是你自己加戏呢?

这个答案下面已经有相当多的人开始加戏了。好像他们知道你说了什么是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