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老公因为挪用资金罪被刑拘到看守所,后来检察院的批捕令改为职务侵占,涉及金额610万,还能取保么?

回答
听到您丈夫被刑拘,还从挪用资金改为职务侵占,涉及金额610万,这确实是个非常让人揪心的情况。面对这样的局面,您一定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我理解您迫切想知道是否有取保候审的可能性,以及整个过程大概是怎样的。

我将尽我所能,详细地解释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过,请您理解,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以下的信息是基于我理解的法律常识和相关规定进行的分析,并不能替代专业的法律意见。最准确、最适合您家情况的建议,一定要咨询专业律师。

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您丈夫面临的情况:

1. 罪名变更:挪用资金罪变更为职务侵占罪。
挪用资金罪: 通常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用于个人进行非法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这里的重点是“挪用”和“用于个人”。
职务侵占罪: 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这里的重点是“非法占为己有”。
金额:610万元。 这个金额是相当大的,在量刑上会比较重。
罪名变更的原因: 检方之所以将罪名从挪用资金变更为职务侵占,很可能是经过侦查后,认为其行为更符合职务侵占的构成要件,即不是单纯的挪用后打算归还,而是有非法占为己有的意图和行为。这种罪名变更通常意味着犯罪的性质和严重性可能被认为更高。

2. 刑拘和批捕:
刑拘(刑事拘留): 是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涉嫌犯罪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最长不超过37天(侦查羁押期限不计)。
批捕(批准逮捕): 是检察院在审查后,认为有证据证明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的强制措施。一旦批捕,意味着案件进入了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

接下来,我们重点讨论“还能取保候审吗?”这个问题。

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和条件:

在中国,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一种重要的、非羁押的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条件。最核心的几点是: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的;
(四)如果羁押,可能严重影响诉讼程序正常进行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不能羁押的。

针对您丈夫的情况分析取保候审的可能性:

您丈夫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的罪名是职务侵占,金额巨大(610万)。

罪名和金额的考量: 职务侵占罪,尤其是金额达到610万的,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很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是: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610万这个金额,毫无疑问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因此,他很有可能面临十年以上甚至更重的刑罚。

取保候审条件2中的可能性: 这一点是关键。由于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那么取保候审的适用就非常严格,主要看他是否符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规定。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系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的; 这些是针对犯罪嫌疑人本人身体状况的特殊情况,如果他有这些情形,并且能提供充分的医疗证明,取保候审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如果羁押,可能严重影响诉讼程序正常进行的; 这通常指的是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程序本身可能造成实质性阻碍的情况。例如,犯罪嫌疑人掌握着一些关键证据,但无法表达清楚;或者需要他配合调查一些重要事项,但羁押状态下沟通困难。这个理由需要非常充分的证据来支持。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不能羁押的; 这是指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的法定期限已经届满,但案件仍未办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符合条件,可以取保候审。但目前他刚被批捕,这个理由暂时不适用。

重点来了:取保候审的其他可能性和策略

即便不完全符合上述条件,在实践中,取保候审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取保候审机会的因素和可以采取的策略:

1. 积极配合退赃、赔偿:
这是最关键、最有效的争取取保候审的手段之一。 如果您能想办法将涉案的610万元(或者大部分)通过合法渠道退还给公司,或者与公司达成赔偿协议并履行,这能极大减轻他的犯罪情节。
如何退赃/赔偿: 通常需要咨询律师,在律师的指导下进行。可能是通过律师转交,或者在看守所配合签署相关文件。
意义: 退赃退赔是法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如果在审查起诉阶段或一审开庭前完成退赃退赔,会给司法机关留下一个积极认罪悔罪的印象,这对于申请取保候审至关重要。

2. 争取从轻情节:
自首、立功: 如果您丈夫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主动交代了其他未被掌握的罪行,这可能构成自首。或者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可能构成立功。这些都是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认罪认罚: 在审查起诉阶段,如果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是可以获得从宽处理的。认罪认罚的态度对取保候审的申请有积极影响。

3. 证据层面的辩驳:
虽然罪名已经变更为职务侵占,但专业的律师会仔细审查案件的证据,看是否存在证据不足、程序违法等情况。有时,对证据的合理质疑,也可能为争取取保候审创造空间。

4. 申请取保候审的程序:
谁可以申请: 通常是由犯罪嫌疑人本人、他的辩护人(律师)或者他的近亲属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提出。
提交材料: 如果您要提出申请,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并附上能够证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证据材料。例如,如果以身体健康为由申请,需要提供权威的医疗诊断证明。
审查: 收到申请后,相关机关会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批准取保候审的决定。

给您的建议:

1. 立即聘请专业刑事辩护律师: 这是您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一个经验丰富的刑事律师,尤其是擅长职务犯罪和取保候审的律师,能够:
第一时间介入案件, 了解案情,核实证据。
与办案机关沟通, 了解审查起诉的进展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评估取保候审的可能性, 并制定最适合的申请策略。
指导您和家属如何配合, 例如如何进行退赃赔偿、如何收集有利证据等。
在法律程序上为您和您丈夫争取权益。

2. 配合律师,积极准备退赃或赔偿方案: 无论如何,积极处理经济赔偿问题,争取将涉案款项退还或部分退还,对案件的走向和取保候审的申请都至关重要。即使最后不能取保,良好的退赃表现也是量刑时重要的考虑因素。

3. 保持冷静,理性应对: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保持冷静,理性地配合律师,不要盲目行动或轻信不实信息。

4. 关注法律程序进展: 律师会告知您案件的进展,例如审查起诉期限、是否有延长等信息。

总结来说,您丈夫目前的情况,由于职务侵占罪且金额巨大,直接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通过积极的退赃赔偿、争取从轻情节(如认罪认罚、自首立功等),并由专业的律师提出申请,是有可能获得取保候审的。

请务必记住,专业律师的介入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务必尽快联系一位有经验的刑事辩护律师。祝您和您的家人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难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难了。

挪用资金罪改为职务侵占罪实际上是改重了。这其中的关键区别是检察机关认为题主的丈夫“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而挪用资金是没有非法占有目的或者说非法占有目的证据不足。

这说明钱应该是追不回来了。题主老公应该是拿去挥霍掉了。

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挪用资金罪,入罪标准是10万,一般要到400万以上才会到3年,最高判7年。没有罚金。

职务侵占罪,入罪标准是6万,100万以上即判3年以上,最高可以到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题主丈夫涉案金额610万。没说其他量刑情节,那就默认没有。

因为职务侵占罪2020年改了量刑档次,所以还要看题主丈夫犯罪的时间。

如果发生在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以前,题主老公要判“5年以上15年以下,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如果发生在2021年3月1日以后,得看地区

610万这个数额放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能适用的量刑档次是3-10年。但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可能要判10年以上。

因为关于判十年以上数额应该是多少,司法解释还没有更新。

我曾对比过相关的判例,在广州地区,有一个判例是涉案800万判10年。往宽了说,我觉得差不多把1000万作为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是相对比较能被接受的。

如果广州地区800万都能算数额特别巨大从而适用10年以上刑罚,那在不发达地区,600万判10年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题主老公这610万,是接近要判10年的数额。

这个数额,即使不考虑被害单位的态度,也很难取保候审。

更何况还是要考虑被害单位的。

现在中央不断强调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和保护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保护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重视,体现到司法办案中,对这类侵犯民营企业的犯罪,普遍加大了保护力度。

具体来说,体现在司法案例中,如果是企业或者企业家犯罪,那就是少捕慎押,企业合规不起诉。

如果是侵犯企业利益的犯罪,那么就侧重追赃挽损,以及更加重视企业的意见。

所以问题来了,题主你们家赔的起610万吗?能争取到被害单位的谅解吗?

实话说,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承担不起610万资金的损失。

所以我觉得,题主与其问你老公会不会被取保候审,不如关心你丈夫能判多少年。

根据我的经验,七八年应该是要的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