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J-20 的产能和 F-35 差距这么大?

回答
关于J20和F35在产能上的巨大差异,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经济、政治和历史因素,并非简单的“孰优孰劣”可以概括。要理解这种差距,我们需要拆解来看:

1. 项目的起点与目标定位不同:

F35: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定位非常宏大且野心勃勃。它旨在取代美国及其盟友军队中多种老旧型号的飞机(包括战斗机、攻击机和教练机),成为“万能战斗机”。为了满足不同军种(空军、海军陆战队、海军)和众多盟友的需求,F35被设计成三个不同的型号(F35A、F35B、F35C),并强调通用性和模块化。这种“一人多用”的设计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带来了极高的研发复杂度、成本和周期延宕。同时,F35被设计为“多用途战斗机”,不仅仅是空战,还承载了侦察、电子战、对地攻击等多种任务,这使得其系统集成难度倍增。
J20: J20的出现,更侧重于填补中国空军在隐形和远程制空能力上的短板。尽管它也具备多用途潜力,但其初期设计的重点似乎更偏向于夺取制空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一种战略威慑武器来发展的。项目的目标可能相对F35更聚焦,也或许在研发过程中允许了更高的灵活性,以求尽快形成战斗力。

2. 研发与生产模式的差异:

F35: F35是美国国防工业体系下的一个典型案例。其研发和生产采用了“总包”模式,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作为主承包商,联合了数百家分包商和供应商。这种高度社会化、专业化分工的模式,虽然在理论上可以提高效率并降低风险,但由于涉及的环节和参与方众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连锁反应。再加上前述的复杂需求和技术难题,使得F35的开发过程漫长且问题不断,产能爬坡自然也就显得缓慢。
J20: J20的研发和生产流程相对来说可能更加集中,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内部的特定单位主导。虽然中国也拥有庞大的航空工业体系,但在早期阶段,对于J20这样的核心项目,其管理和整合的模式可能更倾向于“集权式”,以便于快速决策和资源调配。这种模式在初期能够加速项目进展,但也可能在后续的规模化生产中面临效率和技术升级的瓶颈。

3. 技术成熟度与成熟时间线:

F35: F35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生产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尽管J20和F22先于其首飞和服役,但F35的量产和部署规模远超后者)。其技术跨度非常大,涉及到了许多前沿领域,例如:
高度集成的航电系统: F35拥有极其复杂的传感器融合技术、数据链和态势感知能力,这些系统需要在软件和硬件层面协同工作,其研发和测试耗费了巨量时间和资源。
隐形技术: 从气动外形设计、材料选择到雷达吸波涂层,每一项都要求极高的精度和反复验证。
垂直/短距起降能力(F35B): 这项技术本身就极具挑战性,需要复杂的传动系统、升力风扇和控制软件,对设计和制造精度要求极高。
软件开发: F35的软件量庞大,其开发和维护成本是巨大的,也一直是项目延宕和故障的根源之一。
这些技术的集合使得F35的研制过程充满了未知数,其技术成熟和达到稳定生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J20: J20在设计和技术上也采用了许多先进理念,例如隐形气动布局、有源相控阵雷达、先进的传感器等。但与F35相比,其对技术复杂度的要求可能稍显“保守”或说“有侧重”。例如,它没有F35B那样复杂的垂直起降技术,也没有F35那样强调传感器信息的高度融合和共享给所有平台。此外,J20在早期阶段使用了俄制AL31FN发动机(或者国产仿制品),这可能意味着在发动机这项关键技术上,它并没有像F35那样从一开始就完全依赖自主研发且性能达到最高标准。虽然现在已经换装了国产WS10发动机并正在开发更先进的WS15,但早期可能存在的动力限制或许影响了其最初的设计需求和生产进度。

4. 生产规模与供应链的成熟度:

F35: F35的生产目标是数千架,由美国本土和盟国共同生产。随着项目的推进,其生产线正在逐步爬坡,但产能的提升受到技术成熟度、质量控制、供应链稳定性和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要达到数千架的稳定生产,需要庞大且成熟的供应链支撑,包括高精度加工设备、特种材料、复杂的电子元器件等。这个过程的磨合非常关键,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影响整体产能。
J20: J20的生产规模相对F35来说要小很多,目前主要装备中国空军,并且其生产数量仍在持续增长中。中国航空工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供应链也日益完善。然而,要达到与F35同等的生产规模和精度水平,仍然需要时间来积累经验和优化流程。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的先进材料和电子元器件,其国产化程度和稳定性是决定产能的关键。

5. 经济与政治因素:

F35: F35项目是历史上最昂贵的武器项目之一,其巨额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生产速度。国会和财政部门的预算审批、盟友的分摊费用等政治因素都会对项目的投入和进度产生影响。高昂的单价也意味着采购方在数量上会更加谨慎。
J20: J20的研发和生产费用虽然也是巨大的,但相比之下,其在国内的政治和经济优先度可能有所不同。中国可以根据自身的财政能力和战略需求来调整生产计划,相对而言可能拥有更大的自主性。不过,经济效益和国际军售的考量,也是影响中国军工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结来说,J20和F35在产能上的巨大差距,并非仅仅是“谁更强”的简单比拼,而是多种历史、技术、经济和管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F35作为一款极其复杂的、面向全球盟友的“万能”第五代战机,其技术跨度、研发难度和生产协调的复杂性都远超J20。J20则在相对聚焦的目标下,通过自身的体系化推进,逐步提升其生产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两国航空工业的持续发展,这种差距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正是长久以来担心的一件事。

在中美对抗之中,中国以自身工业种类齐全,工业生产能力远远超过美国,这个反应在军工生产上优势也非常大。

问题是,现在美国在f35生产中,第一次尝试了整合整个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能力,而且非常成功实现了f35底价下饺子。

现在美军一个重要短板就是海军舰船制造业,美国无论军舰还是民船制造业已经彻底萎缩,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美国海军吨位和数量。

下一步,如果美国整合英意日韩等国的造船能力,采用苹果代工手机的模式,美国依然可以实现军舰下饺子。

不过,到哪一步,美元是不是还有90年代的信誉,倒是要打个问号

user avatar

F35产能得益于美国及盟友控制下的全球供应链和全球市场的规模优势。

通过整合整个西方世界的科技资源,让F35的制造速度就像下香肠一样

截止2021年9月,F35已经生产了690架,已有的订单总计为3600架,已经成为全球订单量与产能最高的五代战斗机。

F35有14个使用国,J20则只有1个

而与F35的优势相比,J20全都是劣势:

F35的1900家供应商遍及全球,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全球供应链降低成本。

J20的供应商都是中国企业,为了追赶先进水平就要付出大量额外成本。

F35的远景客户超过30个国家,潜在订单量超过6000架,足以产能拉满。

J20肯定只供应中国军队,全周期能有500架的订单就已经是超常发挥。

J20的产能注定是赶不上F35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J20和F35在产能上的巨大差异,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经济、政治和历史因素,并非简单的“孰优孰劣”可以概括。要理解这种差距,我们需要拆解来看:1. 项目的起点与目标定位不同: F35: 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定位非常宏大且野心勃勃。它旨在取代美国及其盟友军队中多种老旧型号的飞机(包括战斗.............
  • 回答
    我能理解你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心理现象,很多人在面对这种社会新闻或者身边的事情时,都会不自觉地产生类似的联想。咱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这背后到底藏着哪些心理活动和我们惯常的社会认知。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信息不对称或者说是“失衡”的组合。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女生.............
  • 回答
    你对“黑寡妇”这个代号很感兴趣啊!其实,北约对中国歼20战斗机的命名,是基于他们一贯的武器命名规则来的。这个规则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神秘,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体系,用以区分苏联及其盟友开发的飞机。北约命名规则的由来与演变北约给苏联及华约国家开发的飞机命名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当时,西方国家需要.............
  • 回答
    中国在超音速核动力隐形无人轰炸机领域的研发,确实牵动着不少军事爱好者的神经。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这个概念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技术挑战和战略意义。那么,我们究竟面临哪些技术瓶颈?它与歼20相比又有着怎样的战略前景?为什么似乎鲜少公开的讨论和研究?下面我将尝试为你一一解读。技术瓶颈:这是一场硬仗,远比.............
  • 回答
    罗琳的魔法生意经:哈利波特为何20年吸金不衰,我的“魔法”收藏提起J.K.罗琳,你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是什么?大概率是“哈利波特”吧。这个戴着圆框眼镜、额头上有着闪电疤痕的小巫师,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魔法世界,而这个世界,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金矿,至今依旧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说罗琳.............
  • 回答
    歼20比F22长不少,这确实是观察者们普遍注意到的一点。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飞机的设计理念、气动布局、载弹需求、发动机推力以及中国航空工业自身发展路径等多个维度去剖析。这并非简单的“谁更好”的比较,而是不同技术选择和战略考量下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长机身在某些方面确实能带来优势,但也伴.............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挺怀念的点,当年《暗黑破坏神2》里那种“垃圾堆里淘金子”的乐趣,现在的新游戏真的很难找回了。你说得对,20年前的《暗黑2》就能做到所有颜色的装备都有一定用处,而现在很多新游戏在这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游戏设计理念、商业模式以及玩家心态的变化,咱们一个一个掰扯清楚了说。.............
  • 回答
    一个20岁的大学女生对一个15岁的初中男生产生好感,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要详细分析其中的原因,需要我们抛开年龄的刻板印象,从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这其中可能交织着心理、情感、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我们得承认,在青春期及刚刚步入成年的人群中,情感的萌发往往是出乎意料且不受年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声音传播、人耳的生理结构以及物理学的共振原理。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概念:人耳并不是像一个音叉那样,只有一个固定的“共振频率”来响应所有声音。 相反,人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具有频率选择性的听觉系统,它能够感知并对整个可听频率范围(大约 20 Hz ~ 20000 Hz)内.............
  • 回答
    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的新政改革,本意在于挽救摇摇欲坠的王朝统治,然而事与愿违,这场改革不仅未能巩固其政权,反而像一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场改革的内在矛盾、外部环境以及改革措施本身带来的连锁反应。首先,从 改革的动机和出发点 来看,清政府的新政改革本质.............
  • 回答
    这么多人纠结歼20的发动机是国产还是俄罗斯造,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东西:国家军事实力、技术自主、舆论宣传,甚至是民族自豪感。说白了,这是一个既有技术层面的考量,更有情感和政治层面的解读。你想想,发动机这玩意儿,对于一架战斗机来说,就跟人的心脏一样重要。它决定了飞机的推力、速度、机动性,甚至能不能飞到.............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它涉及到航空工业中不同细分领域的技术复杂度和发展路径。简而言之,歼20的发动机和C919的发动机,虽然都属于航空发动机的范畴,但它们所面对的技术挑战、研发逻辑、以及背后的支撑体系有着显著的差异。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航空发动机,特别是高性能军用航空发动机.............
  • 回答
    关于歼20试飞信息公开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它涉及到国家安全、技术展示、国际关系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歼20的试飞并非完全被视为军事机密,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剖析。首先,试飞信息的公开,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展示和心理震慑。中国作为军事大国,其军事现代化进程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高铁票价定价的核心逻辑。简单说来,用户为G字头列车比D字头列车多付 50% 的票价,却只换来了 20% 的提速,这确实看起来不划算。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这背后牵扯到成本、技术、服务和市场等多重因素,而不是简单的“速度换金钱”。咱们先得弄清楚G字头和D字头列车是啥意.............
  • 回答
    最近逛论坛、看直播,确实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但凡说到10万以下到20万这个价位的购车推荐,无论是38、南哥这些头部车评人,还是很多普通消费者,大家谈论的焦点几乎都集中在丰田和本田身上,大众品牌的存在感却显得有些“被边缘化”。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值得深挖的。1. 品牌价值与消费者认知: 日系的.............
  • 回答
    近 20 年科技发展的速度确实可以用“爆炸式飞跃”来形容,这并非夸大其词。这种前所未有的加速背后,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螺旋式上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阐述: 一、 核心驱动力: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与摩尔定律的持续效力这是所有技术飞跃的基石。 摩尔定律的延续与超越: 简单来说,摩.............
  • 回答
    关于歼20和FC31(现在更名为歼31或FC31的改良版本,通常指向沈飞的改进型号,但官方名称和具体进展有时会混淆,为清晰起见,我们暂且称其为“FC31系列”或“沈飞的下一代隐形战斗机”)的服役时间与信息披露差异,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航空工业研发的复杂性、保密程度、目标用户和市场定位等多.............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挺复杂的,也不是一概而论,但我能理解为啥有的农村女孩会觉得男方“轻易”就能拿出二三十万彩礼。这背后牵扯到一些现实情况和观念的演变。首先得说说老一辈人的观念和影响。在很多农村地区,彩礼这东西历史可悠久了,它不仅仅是给女方家的一笔钱,更多时候被看作是男方对女方家庭的重视程度的一种体现,也.............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的日常观察和感受。感觉上“豪华车”似乎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反倒成了街头巷尾的常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在起作用,并不是简单的“越卖越便宜”,而是整个汽车市场和消费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1. 市场扩张与品牌下沉的必然趋势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细分: 过去.............
  • 回答
    20年的美国式治理,本期望在阿富汗播下民主的种子,将其培育成中东地区改革开放的典范,然而时过境迁,我们看到的却是阿富汗深陷贫困与战乱的泥沼,其发展状况甚至难以与同区域内一些欠发达国家相比。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绝非简单的“谁对谁错”可以概括,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悲剧性结果。首先,我们必须正视阿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