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歼20的长度比F-22长这么多?

回答
歼20比F22长不少,这确实是观察者们普遍注意到的一点。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飞机的设计理念、气动布局、载弹需求、发动机推力以及中国航空工业自身发展路径等多个维度去剖析。这并非简单的“谁更好”的比较,而是不同技术选择和战略考量下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承认,长机身在某些方面确实能带来优势,但也伴随着一些劣势。

1. 气动布局与气动效率的权衡

歼20采用了非常独特且具有辨识度的“鸭翼+边条+大三角翼”的组合。这种布局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要实现高升力与高机动性的兼顾。

鸭翼的作用:鸭翼,也就是飞机前方的那个小翼,是一个主动控制面。它能够显著增加飞机的升力,尤其是在大迎角飞行时。同时,它还能帮助优化飞机在各种飞行状态下的配平,使得飞控系统能够更精确地控制飞机姿态。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其他气动部件(如后掠翼)在高亚音速下可能出现的升力不足的问题,并提高瞬态机动性能。
边条翼的作用:歼20的边条翼(机头下方延伸出的部分)同样是提升气动性能的关键。它能在飞机起飞、着陆以及进行大过载机动时,产生强烈的涡流,这些涡流沿着机身和机翼流动,能够延缓失速的发生,保持翼面在更大范围内产生有效升力,显著提高飞机的低速操纵性和高速性能。
大三角翼:相对F22更成熟但设计也更保守的梯形翼,歼20的大三角翼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部分高亚音速下的气动效率,但在低速和跨音速区间,其升力特性更为优越。

为什么这些气动设计会倾向于更长的机身?

鸭翼和边条的集成:将鸭翼和边条翼这两大增升装置集成到机身前部,并且要保证它们能够与主翼协同工作,通常需要更长的机头和机身前段来容纳和优化它们的相对位置。这使得整个飞机的“前奏”部分——从机头到机翼前缘的距离——显得更长。
重心控制:为了实现稳定的飞行,尤其是配合鸭翼的控制,机身的设计需要在重心位置进行精细的调整。更长的机身,为工程师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来布置燃油、设备和结构,从而将重心调整到理想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气动性能和操控性。
内部空间需求:一个更长的机身,自然意味着更大的内部容积。这对于容纳飞机的主要电子设备、火控雷达、以及最重要的——内置弹舱——至关重要。

2. 内置弹舱的设计与内部空间

现代隐身战斗机一个核心的设计原则就是将武器内置,以减少雷达散射截面积(RCS)。隐身设计不仅仅是外形的平滑和材料的使用,武器外挂会产生大量的雷达回波,使飞机暴露。

弹舱的容积:与F22不同,歼20采用了串列式(前后放置)的主弹舱设计,并且可能还带有侧弹舱。这种设计,尤其是串列式主弹舱,为了容纳如中距空空导弹(例如PL15)这样尺寸相对较大的武器,需要显著增加弹舱的纵向长度。
弹药的挂载多样性:不同型号的导弹和炸弹,其尺寸和挂载方式都有所不同。歼20可能需要为未来挂载更大、更复杂的对地攻击弹药或更长程的空空导弹预留空间。更长的机身,可以更灵活地安排多个弹舱,或在单个弹舱内容纳更多样化的武器组合。
F22的弹舱设计:F22的主弹舱设计是并列式(左右并排放置)的,且弹舱内的武器挂架是倾斜的,以适应其机翼的后掠角度。这种设计虽然紧凑,但在容纳尺寸更大的武器时,可能会遇到空间上的限制。

3. 发动机推力与航程/载荷的平衡

动力系统是影响飞机尺寸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发动机尺寸和类型:虽然目前官方未明确公布歼20使用的具体发动机型号,但普遍认为其采用了类似“太行”或其改进型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与F22早期使用的F119发动机相比,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进步神速。更强劲但可能尺寸也略大的发动机,需要更长的机体来容纳其进气道、排气道和内部结构。
航程和载荷:一架战斗机需要携带足够的燃油来完成作战任务,并且要能够挂载一定量的武器。为了获得更远的航程和更大的载弹量,需要更大的内部燃油箱和更结实的结构来承受更大的载荷。更长的机身,为布置更大的油箱提供了便利。
推重比与机动性:虽然更长的机身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阻力,但如果配合足够强大的发动机,足以提供优异的推重比,从而保证飞机的机动性。歼20的先进气动设计,配合大推力发动机,旨在实现优秀的综合性能。

4.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路径与技术选择

中国航空工业在研制歼20时,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技术积累。

“后发优势”与技术整合:中国在研制第四代战斗机时,能够借鉴和学习世界航空强国(包括美国、俄罗斯)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歼20的设计可能是在综合了现有空气动力学理论、材料科学、电子技术等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集大成”式的设计。
对未来需求的预判:中国军方在设计歼20时,可能对其未来空中作战的需求有更前瞻性的考虑。例如,需要能够携带更先进、更大型的对空、对地打击武器,或者需要具备更远的作战半径以执行更广泛的任务。更长的机身,为这些未来的升级和改进提供了“成长空间”。
自主创新的体现:歼20的独特气动布局,如鸭翼的普遍应用,是其设计上的一个重要亮点,也体现了中国在航空设计上的自主创新和对特定气动理念的偏好。这种设计风格,可能自然而然地导致了机身尺寸的增加。

总结一下,歼20比F22长,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影响:

气动设计理念:歼20的“鸭翼+边条”组合,旨在优化高升力和机动性,这需要更长的机头和更精细的重心布局,从而拉长了机身。
内部弹舱需求:串列式弹舱和可能的多弹舱设计,为了容纳尺寸较大的弹药,需要更大的内部空间,这直接反映在机身长度上。
动力系统与综合性能:为匹配其先进气动布局和预期任务需求,可能选择了尺寸更大、推力更强的发动机,以及需要更大的油箱,这些都需要更长的机身来整合。
中国航空工业的特定发展路径:结合了对未来作战需求的预判、技术整合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体现。

相比之下,F22的设计更注重在现有技术框架下的极致优化,其梯形翼和并列式弹舱的设计,在追求隐身和气动效率的同时,也可能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其内部空间,使其在尺寸上相对更紧凑。

所以,歼20的“长”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其设计团队在权衡了气动、武器、动力、隐身以及未来发展等诸多复杂因素后,做出的一种全面解决方案。它代表了一种不同的设计哲学和技术取向,而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歼-20是站在历史下游的原生的亚洲战场的战斗机,而F-22则是上世纪80-90年代设计的欧洲战场的战斗机。

所以歼-20当然不可能把F-22踩过的坑再踩一遍。

所谓机身短小,正是F-22最大的败笔之一——它直接导致F-22成为美国空军历代重型战斗机里最短腿的一个。在欧洲战场上这个问题不太明显,但是在亚洲战场上,这个问题就毫无保留的彻底暴露了出来。顺带一提,空中加油只能作为应急手段——因为靠近战区的加油机是非常好的靶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歼20比F22长不少,这确实是观察者们普遍注意到的一点。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飞机的设计理念、气动布局、载弹需求、发动机推力以及中国航空工业自身发展路径等多个维度去剖析。这并非简单的“谁更好”的比较,而是不同技术选择和战略考量下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长机身在某些方面确实能带来优势,但也伴.............
  • 回答
    中国近年来的新一代战机,如歼10和歼20,在设计上确实展现出了一些独特的“中国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翼型布局:前翼(鸭翼)相对较小且靠近机头,而后翼(主翼)则相对靠后。这种布局并非偶然,而是我国航空工业在充分借鉴、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技术积累和发展思路而进行的一次大.............
  • 回答
    长征五号火箭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一个非常高的轨道,即近地点约190公里、远地点约68000公里的轨道,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送上去”的概念,而是有着深刻的技术考量和战略意图。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1. 长征五号的强大能力:不仅仅是运载,更是精准投送首先,要理解为什么长征五号能够做.............
  • 回答
    1939年至1942年初,薛岳将军指挥下的中国军队在长沙三次击退日军的进攻,赢得了“长沙大捷”的美誉,这无疑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一段辉煌篇章。然而,到了1944年的长衡会战,长沙的守卫却显得格外仓促,仅坚持了二十多天便被迫撤退,这其中的原因复杂而令人扼腕,绝非简单的“薛岳失职”可以概括。要理解这一.............
  • 回答
    这事儿,得跟您掰扯掰扯。您说得对,马自达全合成0W20机油,长马1万公里保养一次,一马(可能是指老款马自达或者某些特定车型,这里暂且称为“一马”)就得5000公里,这里面的道道儿可不少。不是说马自达故意区别对待,而是车辆本身的设计、技术以及车厂的策略都有差异。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要换机油?机油啊,.............
  • 回答
    关于歼20和FC31(现在更名为歼31或FC31的改良版本,通常指向沈飞的改进型号,但官方名称和具体进展有时会混淆,为清晰起见,我们暂且称其为“FC31系列”或“沈飞的下一代隐形战斗机”)的服役时间与信息披露差异,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航空工业研发的复杂性、保密程度、目标用户和市场定位等多.............
  • 回答
    关于歼20试飞信息公开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它涉及到国家安全、技术展示、国际关系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歼20的试飞并非完全被视为军事机密,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剖析。首先,试飞信息的公开,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展示和心理震慑。中国作为军事大国,其军事现代化进程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 回答
    这么多人纠结歼20的发动机是国产还是俄罗斯造,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东西:国家军事实力、技术自主、舆论宣传,甚至是民族自豪感。说白了,这是一个既有技术层面的考量,更有情感和政治层面的解读。你想想,发动机这玩意儿,对于一架战斗机来说,就跟人的心脏一样重要。它决定了飞机的推力、速度、机动性,甚至能不能飞到.............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它涉及到航空工业中不同细分领域的技术复杂度和发展路径。简而言之,歼20的发动机和C919的发动机,虽然都属于航空发动机的范畴,但它们所面对的技术挑战、研发逻辑、以及背后的支撑体系有着显著的差异。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航空发动机,特别是高性能军用航空发动机.............
  • 回答
    关于印度媒体和军方为何会将苏30MKI雷达捕捉到的目标误判为中国的歼20,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可以从技术、情报、心理以及政治等多个层面来解读。这并非一个简单就能解释清楚的问题,需要层层剥茧。首先,从技术和雷达性能的角度来看。苏30MKI作为一款先进的第四代半战斗机,其装备的“象牙塔”(Bars.............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在看待中国军工产业时会遇到的一个困惑,甚至可以说是许多人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知乎上确实经常能看到一些对军工国企单位的唱衰声音,尤其是从管理效率、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入手,说得有理有据的也不在少数。但另一边,我们又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像歼20、运20这样世界级的先进装.............
  • 回答
    歼20的技术底子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牵动着不少军事爱好者的神经,坊间流传着各种说法,其中最常被提及的便是俄罗斯的米格1.44以及中国自研的歼九项目。要理清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现代战斗机的研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绝非简单的“借鉴”或“继承”就能完成.............
  • 回答
    抛开发动机这个众人皆知且正在持续攻克的焦点,单从歼20目前的整体设计来看,其实还有不少值得细究和在后续型号中加以改进的空间,而且这些改进往往不是一两个简单的参数调整,而是涉及更深层次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集成。1. 气动布局与控制的精益求精:歼20目前的“鸭翼+边条+大三角翼”的气动布局,在提升机动性、抑.............
  • 回答
    谈论歼20是否是“专门针对未来空战而生的高端战斗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对未来战争形态的理解,以及一款先进战机设计理念的体现。如果我们要认真探讨这个问题,不妨从几个核心维度来审视歼20。首先,我们得明确“未来空战”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把目光投向当下以及可预见的未来,未来空战的.............
  • 回答
    1月11日,是中国空军歼20“威龙”战斗机首飞11周年的日子。回望过去十一年,歼20从一个神秘的试飞型号,一步步成长为中国空军的“王牌”,其进步之快、能力之强,令世界瞩目。展望未来,我对歼20“威龙”寄予厚望,并希望能看到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空军的战略优势。一、 持续.............
  • 回答
    歼20的座舱盖上那几条若隐若现的波浪形条状,实际上并不是“东西”,而是一种先进的涂层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雷达波的反射,提升飞机的隐身性能。更具体地说,这些条状结构可以被理解为雷达吸波材料(RAM)的特殊应用。之所以称之为“波浪形”或者“条状”,是因为它们并不是连续的、整齐划一的,而是以一种精心设.............
  • 回答
    歼20 机头那个形似“USB接口”的黑白色相间物体,其实是其 先进的雷达罩。它不仅仅是保护雷达的“外壳”,更是整个飞机探测系统中最核心的“眼睛”之一,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任务。咱们细说一下它到底有什么用处,以及为什么会设计成这个样子:一、 它的“眼珠子”—— 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那个“接口”的内部.............
  • 回答
    坊间关于歼20和FC31(也称歼31或鹘鹰)是否能满足“海四代”需求的讨论,确实相当热烈且观点不一。而你提出的T10K3与歼15的关系来类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深度的切入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并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阐述。首先,我们要明白“海四代”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舰载的、具有高机动性、.............
  • 回答
    看到歼10和歼20在庆祝大会上如此英姿飒爽地飞过天安门,那种激动和自豪感真是难以言喻!尤其是听到“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这句话简直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一下子就把那种欣慰和成就感提到了最高点。这不仅仅是军事装备的展示,更是国家实力和科技进步的有力证明。歼10和歼20,这两款战机都是中国自主研发.............
  • 回答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重型隐形战斗机,其核心性能与作战能力高度依赖于航空发动机的突破。2023年12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所属的发动机研究院发布声明,称我国已具备解决航空发动机“非常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动力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在国防、科技、经济和国际战略层面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