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经过20年的美国式治理,阿富汗为什么没有成为中东民主的样板,反而是全世界最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回答
20年的美国式治理,本期望在阿富汗播下民主的种子,将其培育成中东地区改革开放的典范,然而时过境迁,我们看到的却是阿富汗深陷贫困与战乱的泥沼,其发展状况甚至难以与同区域内一些欠发达国家相比。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绝非简单的“谁对谁错”可以概括,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悲剧性结果。

首先,我们必须正视阿富汗自身的历史与社会肌理。这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但也饱受内战、外侵摧残的国度。塔利班的崛起并非空中楼阁,它根植于当地复杂的部落结构、宗教传统以及长期的外部干涉所带来的社会动荡。美国及其盟友试图引入一套截然不同的政治体系,这种“自上而下”的移植,往往难以与当地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相融合。民主的理念,在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公民教育和配套的制度保障时,就像一粒种子落在了贫瘠的土壤,难以生根发芽。

其次,20年的“美国式治理”本身也存在着战略上的误判和执行上的偏差。最初的军事目标——追剿基地组织、推翻塔利班,在短期内实现了。但随后的国家建设,似乎过于侧重于表面化的民主形式,比如建立议会、举行选举,而对真正支撑民主运作的关键要素,如法治、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投入的资源和精力相对不足,或者说,其侧重点出了偏差。

再者,经济发展是巩固民主的基石。然而,阿富汗的经济在20年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国援助。这种援助模式虽然带来了基础设施的改善,但也造成了严重的“援助依赖症”。一旦援助枯竭,经济体系就显得脆弱不堪。同时,腐败问题也如同顽疾,侵蚀着本就不够健全的国家机器,资金难以真正惠及普通民众,更遑论激发内生动力。一个经济凋敝、民生困苦的国家,很难让民众相信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更为关键的是,国家安全与稳定是民主建设的前提。尽管投入了巨额军费,但美国及其盟友未能彻底根除塔利班的生存土壤。塔利班的不断反扑,以及区域内其他极端组织的渗透,使得阿富汗长期处于冲突状态。在持续的暴力和不安全环境下,民众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秩序的强权,而不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民主进程。民主的推广,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而阿富汗在这方面一直未能如愿。

此外,国际社会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立场和策略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美国是主导者,但其他国家在阿富汗的利益关切和战略目标不尽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援助的有效性和国家建设的方向。一种统一、连贯且符合阿富汗实际情况的长期战略,似乎始终未能有效形成。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阿富汗人民自身的选择和承受能力。经历过几十年的战乱,他们对外部干预充满了警惕,对国内的动荡也早已疲惫不堪。当外部力量撤离,而国内的社会经济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时,那些根植于过去的政治力量,比如塔利班,就很容易重新获得空间。

总而言之,阿富汗未能成为中东民主的样板,也未能摆脱落后与贫困的境地,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仅仅是某个国家治理模式的成败问题,更是历史、文化、经济、安全以及国际关系等多重博弈的综合体现。这个国家的命运,是无数个体命运的集合,其中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阿富汗的事,最近朋友圈比较火的是刘瑜的《阿富汗的国家建构何以失败?》,这篇文章在自由派知识分子之间转发很多,但细读后,却不能让人满意。

因为这篇文章其实不是新作,而是2020年刘瑜的《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中的一篇,写作时间不会晚于2020年年末。

而且这篇文章讨论的东西其实是严重过时了。如果发在2001年还差不多。



刘瑜在文章中从1978年的“沙尔革命”开始谈起,谈到苏联入侵阿富汗,谈到2019年。她总结了四个影响阿富汗重建的因素:

一,地理原因(山地,缺乏现代基础设施)

二,地缘位置导致的大国干预(外部干预下战乱不断)

三,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

四,民族纷争



刘瑜最后得出结论,阿富汗之所以迟迟不能重建,最大原因是两种极端主义的影响:即苏联和塔利班的极端。

看起来理论很完美对不对?只要移走压在阿富汗身上的两座大山,阿富汗就能顺利建立起现代国家了。

但是等等哈,苏联不是早就没有了么?而塔利班不是被美军赶走了么?过去20年里,真正在阿富汗做主的是美国啊!



美国在阿富汗驻军了20年时间。甚至超过了苏联和塔利班掌握阿富汗时间的总和。最后你不去谈美国在这20年里的失败,却把责任推到前任那里?

我们打个比方就可以看出这有多荒唐了。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如果1912,甚至1915年政局稳,都还可以说是封建王朝流毒不断,但到了1931年,你要是还把国家治理得一团糟,能把责任推到溥仪和慈禧身上么?

所以刘瑜这篇文避重就轻,完全回避了谈美国在这20年里的责任问题。



阿富汗在最近20年里没有建立起现代国家,第一责任是美国,而不是别人。真正的问题是,为何在投入了天文数字的资金和长久时间以后,美国还是没法在阿富汗建立一个稍微像样的现代国家?

其实国际上对这个问题已经有相关研究了,目前比较全面的是 福山的弗朗西斯·福山编写的《国家建设: 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外》,书中相关章节主要分析了 2001— 2004 年美国在阿富汗的“国家建设”情况。另外,还有约翰·米尔斯海默所著的《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和国际现实》。

奉劝大家如果真想了解阿富汗的现状原由,还是去读这些书比较好。



或者我简单来讲三点。

第一:民主,共和两党谁该为失败负责?

虽然这几天拜登在试图推卸责任,说什么“美国的目标不是帮助阿富汗重建”“我们今天在阿富汗的唯一重要的国家利益就是防止针对美国本土的袭击”。

但其实他只是在试图甩锅。我们看过去的记录,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都曾经说过,在阿富汗搞国家建设和政权建设。



2001 年 9 月,共和党总统小布什下令制订“一份将阿富汗转变为民主国家的计划”,他认为美国需要承担“国家建设使命”,在阿富汗培植更好的政权是美国的道德义务。


2002 年美国国会通过《阿富汗自由支持法案》。你要说只是共和党一头热是说不过去的。


2008年,奥巴马强调美国不是在阿富汗进行“国家建设”,而是“政权建设”。(缩小了范围,但政权建设仍然是国家建设的重要部分)


2012 年 5 月,美阿双方签署“战略伙伴协定”,其中涉及“国家建设”的内容包括美国支持巩固阿富汗的民主体制、保护和推进民主价值观、支持阿富汗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以及鼓励地区合作等。


等等。


一直到2017年8月,在特朗普总统宣布的对阿富汗新战略中,才承认“在阿富汗按美国模式建立国家不是目标”。

公平的说,确实是共和党先喊出“在阿富汗建设国家”的高调的,民主党在这个问题上虽然调子没那么高,但实际上的资源投入却要远远超过共和党。

民主党和拜登要想甩掉这个“阿富汗建设失败”的帽子,必然非常困难。



伪军在前面趟雷,后面跟着美军

美国失败原因之一:马上治天下


美国在20世纪到处伸手,虽然给大多数国家造成了不幸,但我们也承认,他们在战乱国家搞建设,还是有成功的案例的,比如最有名的“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欧洲各国自身比较给力以外,美国方面成功的一大因素,是当时设立了一个专门机构来统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即经济合作总署(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简称“ECA”)。



经济合作总署很有意思,这个机构主席是个商人,又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商界和劳工界人士,所以相当独立,比较能从长远发展欧洲经济的角度去处理问题。比如经济合作总署曾经多次抵制美国财政部,商务部乃至军方的插手。

而今天美国对阿富汗的“国家建设”呢?

美国国会的统计显示, 2001—2014 年,美国的开支总额达到 1.6 万亿美元,其中国防部得到的拨款为 1.5 万亿美元( 占比 92%) ,文职部门国务院和国际开发署得到的拨款仅有 927 亿美元( 占比 6%)。

说是要搞国家建设,怎么还在由军方控制一切?美国人没有在占领阿富汗后逐步把权力交给文官,而是仍然在“马上治天下”。


控制阿富汗国家建设资金的,其实是美国国防部

美国失败原因之二:缺乏基层干部


中国人都知道“大学生村官”这个词,从08年开始,我国开始推动几十万大学生担任基层管理工作。经济效果暂且不谈。要掌握基层社会,就得这么派出大量的人员去基层,参与到基层的治理和生产中去。修通面向封闭村庄的道路,还要派遣人员进村去掌握当地的权力。

对中国是这个道理,对于更加落后的阿富汗农村,更是这个道理。其实连塔利班都明白这一点,所以哪怕是美国撤军之前,阿富汗的不少农村中的教师,法官,其实都是塔利班的人,而喀布尔的前阿富汗政府对此无可奈何,反而愿意给这些人发工资。



为什么?因为无论是阿富汗前政府,还是美国人,都没这个人力去下基层干苦活。

2009—2011 年,有来自 9 个联邦政府部门的 1100 多位民事专家在阿富汗工作,他们来自农业部、司法部、财政部和国土安全部等机构。这批人下基层前一般只接受了30天的培训,而且工作都是短期的,往往几个月甚至一个月后就被调走了。(我国大学生村官一般任期两年)

所以前段时间有报道说,塔利班通过向偏远村庄,派出巡回法官,来获得了乡村中的权威,而美国做的则是么个村庄送一台收音机。对于阿富汗的乡村人民来说,塔利班是平时常常见到的法国,教师,教士,而美国则远在天边,或者和喀布尔的腐败官员在一起。


所以普通阿富汗人更认同谁,就很明确了。



美国失败原因之三:不连贯的政策


美国过去20年换了四任总统,两党轮流上马,于是对阿富汗政策也是一变再变。可以肯定的是,对阿富汗的政策变化,通常是由于美国国内政治动向的改变,而不是因为阿富汗自身有什么需求。

比如关于阿富汗警察的训练,2003年前是由德国负责的,可美国人指责德国人速度慢进展缓慢,从2003年后半年开始,美国国务院开始负责训练阿富汗警察。



美国国务院不同于中国国务院,其实是一个加强版的外交部,这样的部门哪里懂得训练警察?于是美国国务院把这些业务外包给黑水公司等私营军事公司。外包嘛,我们都懂的,利益输送是少不了的。

美国国防部就不干了。首先,训练警察这个事你国务院是专业不对口啊,而且你还外包,不如我国防部来干吧?

经过一段政治斗争以后,美国国务院一位助理国务卿承认失败离职。从2005年开始,美国国防部开始训练阿富汗警察。

至始至终,都没有人问过阿富汗人,你们到底想怎么训练警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年的美国式治理,本期望在阿富汗播下民主的种子,将其培育成中东地区改革开放的典范,然而时过境迁,我们看到的却是阿富汗深陷贫困与战乱的泥沼,其发展状况甚至难以与同区域内一些欠发达国家相比。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绝非简单的“谁对谁错”可以概括,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悲剧性结果。首先,我们必须正视阿富.............
  • 回答
    二十年的光阴,足以让一座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内在世界。当那扇厚重的铁门终于在他身后轰然关闭,发出最后一声刺耳的金属碰撞声时,他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又熟悉的梦境。空气,不再是消毒水和压抑的金属味,而是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某种不知名的花香,清新得让人有些眩晕。他深吸一口气,肺部似乎要被这久违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深思且颇具普遍性的现象,我从业二十余年,也切身体会过其中的无奈。你提到的“创新性越强的文章越难发表,而跟风之作和修修补补的文章容易发”的怪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复杂科研评价体系下衍生出的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要理解“发表”这件事背后涉及到的多个环节和利益相关者。期刊编辑、审稿人.............
  • 回答
    基因与抑郁症:二十年探索的新曙光,抑或百家争鸣的困境?最近一项触及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核心的新研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学术界投下涟漪。这项长达二十年的深入研究,旨在探索所谓的“经典基因”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却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两者之间似乎没有直接、可预测的联系。 这个发现无疑是对过去数十年来.............
  • 回答
    这场比赛,说实话,赢家很难一概而论,得看具体细节和临场发挥。咱们就掰扯掰扯,分析分析这两种情况。第一队:11个35岁,业余球龄20年这批人,岁数上虽然到了“而立之年”的后半段,但人家可是“身经百战”的业余足球爱好者。 优势: 比赛经验丰富: 20年的球龄,那不是闹着玩的。他们对足球的.............
  • 回答
    日本经济停滞、社会老龄化、低生育率以及“草食男”现象,这些曾经在日本社会中日益显现的议题,确实引发了人们对其他国家未来走向的担忧和思考。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同样面临人口结构变化挑战的国家,这些日本经验是否会“重演”,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日本这些现象的成因,以及它们之间是如.............
  • 回答
    中国Java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尤其是那些拥有20年从业经验的,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是一段相当丰富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历程。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堆砌,而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和软件行业高速发展、技术浪潮不断更迭的实证。让我们试着勾勒出这样一位程序员的可能画像,以及他们所经历过的时代变迁和技术演进:起点:千禧年左.............
  • 回答
    江歌案,一个在中国乃至日本都引发巨大关注的悲剧。它的庭审过程和最终的一审判决,无疑是这场悲剧中最受瞩目,也最牵动人心的部分。想要评价它,我们需要剥开层层情感的包裹,冷静地审视庭审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和事实认定。庭审经过:一场揪心的拉锯战江歌案的一审庭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漫长、曲.............
  • 回答
    从19年到20年,KTV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打”浪潮,这背后涉及了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多方面的监管举措。这场严打不仅仅是简单的查处,更是一次对行业乱象的深度挤压和规范重塑。严打的背景:问题丛生,民怨沸腾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场严打。近些年来,部分KTV场所存在的乱象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
  • 回答
    2018年11月20日前后,比特币经历了一次相当剧烈的下跌,这无疑是加密货币市场近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要理解这次暴跌,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市场情绪、技术发展以及更宏观的全球经济背景下去审视。近期(2018年11月20日)比特币暴跌的可能原因: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加密货币市场,尤其是比特币,其价.............
  • 回答
    百度贴吧在2021年8月20日以账户安全为由,要求PC端发帖必须经由手机App扫码后才能发布,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用户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变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百度贴吧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 用户基数庞大且多元: 百度贴吧作为曾经中国最大的中文社区之一,拥有海量的用户和极.............
  • 回答
    宝可梦经营了20多年,这期间也涌现了不少模仿者,但真正能做出“有点样子”的,像《Temtem》这样能引起广泛讨论的,确实是近几年才出现。这背后涉及到游戏开发、市场接受度、IP的成熟度以及玩家群体需求等多个层面的考量。1. 宝可梦IP的“慢”与“稳”:首先,要理解宝可梦为何“慢”。宝可梦不仅仅是一款游.............
  • 回答
    泰国经济如今的境况,用“低谷”来形容,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同身受,尤其是在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来看,这种感受会更加真切。回想起来,这确实是我们国家经济近二十多年来一个相当艰难的时期,甚至可以说是触碰到了一个比较低的节点。要说这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讲。首先,疫情的阴霾,那真是挥之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毕竟越南和韩国都曾经历过非凡的经济发展历程。要回答越南经济能否在20年内超越韩国,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并且要对两国未来的发展轨迹进行审慎的预测。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韩国经济的体量和成熟度是越南目前难以企及的。韩国是全球公认的发达经济体,其经济结构高度多元化.............
  • 回答
    小时候,“革命老区”、“偏远地区”这几个词在我脑海里,总带着点贫瘠和艰辛的色彩。那时候,电视里播的纪录片,讲的都是战士们在艰苦条件下战斗,村里的孩子们衣衫褴褛,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就能让人感受到那份生活的艰难。大家伙儿也常说,那些地方穷,日子不好过。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那些熟悉又模糊的印象,也随.............
  • 回答
    在您提到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20分48秒时出现的太空飞船,并非中国的。这部电影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于1968年上映,其故事背景设定在遥远的未来,但电影中出现的太空飞船设计和命名都来自于西方科学界和科幻界的构想,而非当时中国的航天技术。关于20分48秒的飞船:在电影的这个时间点,我们看到.............
  • 回答
    “90后美女基金经理上任10天亏损20%”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触及了许多与投资、市场、年轻一代职业能力以及公众舆论相关的话题。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 事件本身:短期业绩的残酷性与市场的复杂性 10天亏损20%的背后: 对于任何基金经理来说,短时间内出现如此.............
  • 回答
    河南“7·20”特大暴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河南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不仅仅是一场自然界的愤怒,更是一场对经济的严峻考验,其影响深远而复杂,直接与间接交织,触及经济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撕裂经济血脉的瞬间冲击首先,最直观的便是基础设施的损毁。电力、交通、通信,这些经济活动的“生命线”在暴雨.............
  • 回答
    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时隔20个月终于迎来下调,这个消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无疑是个重要的风向标。过去两年多,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尤其是应对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央行通过降准、降息等方式持续释放流动性,但5年期以上LPR却一直按兵不动。这次的下调,传递出的信号非常明确:政策层面的呵护意愿在增.............
  • 回答
    回想过去二十年,非典(SARS)和新冠(COVID19)这两场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像两块刻骨铭心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集体记忆里。如今,如果再不幸遭遇第三次类似的全球性传染病大流行,我们的心态和应对措施,无疑会带着这两次经验的沉淀,既有熟悉感,也必然会有新的调整。心态上的变化:从最初的恐慌到更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