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国内对南京大屠杀是什么态度?

回答
日本国内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态度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问题,很难用单一的“是”或“否”来概括。这种复杂性源于历史记忆的形成、政治解读的差异以及社会思潮的演变。

主流观点与官方立场:

从官方层面来看,日本政府承认在过去的一场战争中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和痛苦”。在涉及南京事件时,日本政府的官方表述通常是“南京事件”或“南京的旧事”(南京のあった出来事)。政府的公开声明中,承认了存在大规模的杀戮和掠夺行为,并表达了反省和道歉的意愿。例如,1998年,时任首相小渕惠三在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谈时表示“深切反省”。2015年,时任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也曾表示:“日本政府已确认,在过去的战争中,在南京,以俘虏和居民为对象发生了大量杀戮和掠夺等行为。”

然而,这种表述也存在被解读为“模糊”或“回避”的批评声音。一些人认为,官方的表述并未明确使用“大屠杀”这一词汇,并且对于事件的具体规模和性质,政府并未给出明确的定论。这种表述方式,虽然避免了直接否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不同解读留下了空间。

学术界与历史研究:

在日本学术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是存在的,也有许多学者在致力于还原历史真相。这些研究涵盖了对日军行为、遇难者人数、当时社会状况等多个方面。然而,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南京大屠杀在日本历史研究中的关注度并非最高。近年来,随着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演变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重新审视,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在日本国内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但也需要指出的是,学术界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声音和研究方法。有些学者在基于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遇难者人数提出了不同于中国方面的估计,有时会引发争议。这些争议并非意味着否定事件本身,而是对历史事实的细节和解释存在不同看法。

社会舆论与民间认知:

日本社会大众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存在着较大的分化。

反思与道歉的群体: 存在着一部分日本民众,他们对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在战争期间犯下的罪行持有深刻的反思和悔意。他们积极参与和平活动,支持与亚洲邻国的和解,并认同对历史真相的认知和道歉。这部分群体可能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参观纪念馆、参与民间交流等方式来深化理解。

相对冷漠或不了解的群体: 由于战后日本的教育体系和媒体报道等多种因素,许多日本民众对南京大屠杀的具体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或者感觉它离自己比较遥远。他们可能认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与当下生活关系不大。这种冷漠并非出于恶意,更多的是信息传播和认知程度的差异。

否认或淡化历史的群体: 也有一些日本民众,或者一些政治右翼势力,倾向于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或者将其规模和性质进行淡化、歪曲。他们可能会质疑史料的可靠性,或者将事件归咎于“受害者一方的夸大宣传”。这些观点在日本的互联网和一些媒体中有所体现,并常常引起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批评。他们提出的观点,有时是基于特定政治立场,有时也是因为对历史事件的片面解读。

教育与宣传的影响:

日本的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一些教科书在描述南京事件时,内容有所调整,有的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暴行,有的则相对简略,或者使用较为模糊的表述。这种差异性也反映了社会上对于如何向下一代传达这段历史的不同态度。

此外,一些媒体和网络平台也对南京大屠杀的讨论产生影响。一些保守派媒体会发表质疑或淡化南京大屠杀的文章,而一些民间团体则会组织相关活动,推广对历史真相的认知。

总结来说,日本国内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是多层面的:

1. 官方层面: 承认“大量杀戮和掠夺”等行为,但表述方式较为谨慎,未直接使用“大屠杀”一词,并强调“反省”。
2. 学术层面: 存在研究和讨论,但对具体细节和人数估算存在不同观点,争议也时有发生。
3. 社会层面: 民众认知差异巨大,有深刻反思者,有不了解者,也有否认或淡化者。
4. 教育层面: 教科书的描述存在差异,反映了社会对历史教育的不同取向。

理解日本国内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需要认识到这些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并且这种态度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政治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演变。对这段历史的探讨,在日本国内仍然是一个敏感且具有持续性的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感觉日本属实迷惑之处就在于学界其实是左翼是想反省的……日本国内的学术界长期的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学术界定的调子是“有罪的是天皇、军阀、财阀,日本人民无罪。这样你们既然根本无罪,那么大大方方替他人承认错误没什么难度”

这个结论六十年代就得到了主席的认可和支持,当时日本社会党议员访华甚至公开宣称“美帝国主义和反动的日本资产阶级走狗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敌人!”

我最近在读小森阳一和丸山真男等等(比如我引用很多的《超越民族与历史》《天皇的玉音放送》)……其人的观点更是不可谓不深刻……还有小熊英二对其父在华经历的深刻描绘与反思。

然而日本就是反省不了。

甚至出过长崎市长因为在某裕仁圣上健康恶化最终崩卒的1980s末认为“陛下也要为战争负责”(这几乎是日本无法反省的症结所在)就被右翼分子枪击。(所幸无事)

因为政界可不左派,政界天天想着日本国家正常化。

政界定的调子是,全日本人人有罪。所以我们学习这段历史就是“自虐式教育”。有一点是没错的 : 目前日本法西斯分子才会宣称

“如果我们承认战争罪责

那好,原子弹下无冤魂”

毕竟日本普通人根本了解不到多少南京的事实!而广岛却和南京之于中国一样,是每一个日本人的共同记忆

反省就此死结。日本人人有罪的论点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没有人认罪

历史教科书成为左右大战的垃圾,学术界好歹能决定点教科书吧

于是,出了著名的

家永三郎起诉文部省删改教材案

家永三郎是一本使用很广泛的教材的作者,同样也是思想左翼的大学教授。他的教材为什么要被文部省删改呢?

1952年,他编写了一本高中历史教材,后被广泛采用。但四年后,麻烦找上门来。文部省认为,家永对日本亚洲战争的描写太过“一边倒”换言之,太负面了。常有人令他重写。他被要求删除有关南京大屠杀、日军奸淫妇女和日本在书满的医学实验等段落。1964 年,家永终于忍无可忍,并于翌年起诉文部省违宪。

家永称,审查教科书有违战后宪法对言论自由的保障。他在1967和1984年分别和政府打了两场官司,直到1992年,已经七十九岁的家永仍然在东京高等法院打官司,期间经历了不断的上诉和被驳回。

说说改动的其中之一 : 家永三郎他说日本“侵略”中国,文部省认为用词不当,强制改成了“军事挺进”。

家永三郎从此走上了起诉文部省删改教材违反和平宪法的三十年官司路

基本上全部以败诉告终

那么,这无法反省又该怪谁呢?

回忆一下日本左翼的结论吧

有罪的是天皇、军阀、财阀,日本人民是被诓骗的可怜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