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来看,全球各国疫苗对德尔塔毒株的效果怎么样?

回答
关于全球各国疫苗对德尔塔毒株的防护效果,这是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目前来看,主流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仍然具有显著的保护力,但保护力相比原始毒株有所下降,并且感染后的传播性也需要关注。

要详细说,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的“防重症、防死亡”能力:

这是目前疫苗最核心、最被认可的价值。绝大多数研究和实际数据显示,无论何种技术路线的疫苗(mRNA、灭活、腺病毒载体等),在接种完成后,都能有效地降低感染德尔塔变异株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即使感染了,由于疫苗激发了更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身体能够更有效地清除病毒,避免病毒向下侵袭,损伤肺部等重要器官。

以mRNA疫苗为例(如辉瑞BioNTech、莫德纳): 这类疫苗在对付德尔塔变异株时,依然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效果。虽然在预防感染和轻症方面,保护率相比原始毒株有所下降(例如,最初公布的对Alpha变异株保护率可能在90%以上,对德尔塔可能降至80%左右,具体数字会随着研究和数据的更新而变动),但它们在预防德尔塔引起的重症和死亡方面,仍然能维持较高的保护率,通常认为在90%以上。
以灭活疫苗为例(如国药、科兴):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表明,灭活疫苗在对付德尔塔变异株时,虽然预防感染和轻症的能力可能不如mRNA疫苗,但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显著效果。这与灭活疫苗能够诱导广谱的免疫应答有关。只是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为了达到更高的保护水平,可能需要更早接种加强针。
以腺病毒载体疫苗为例(如阿斯利康、强生): 这类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也显示出一定的保护力,但同样存在预防感染能力下降的情况。然而,它们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的“预防感染和轻症”能力:

这方面是德尔塔变异株带来挑战的关键点。德尔塔变异株的刺突蛋白有多个突变,使得它更容易与人体细胞结合,并且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这意味着,即使接种了疫苗,仍然有可能发生“突破性感染”,即感染了病毒,并且可能出现轻症。

突破性感染的比例增加: 相比原始毒株,接种疫苗后感染德尔塔的比例确实有所上升。这意味着疫苗并非“滴水不漏”的防护罩,特别是对于预防无症状或轻症感染。
病毒载量和传播性: 研究发现,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已接种疫苗者,其鼻咽部的病毒载量可能与未接种者相当,这使得他们仍然具有传播病毒的能力。虽然疫苗可能缩短了传染期,或者降低了传播的强度,但病毒传播的链条并未完全被切断。

3. 加强针的必要性和效果:

正因为德尔塔变异株的出现以及对疫苗保护力的“侵蚀”,加强针(第三针或后续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恢复和提升保护力: 研究表明,接种加强针可以显著提升体内针对德尔塔变异株的抗体水平,甚至恢复到接近对原始毒株的保护水平,特别是在预防感染和轻症方面。
应对持续变异: 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疫苗的升级换代(例如二价疫苗)也将是未来应对新变异株的重要策略。

4. 地域和疫苗策略的差异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疫苗接种策略(接种人群、疫苗种类、接种进度、是否推行加强针等)和病毒流行情况的不同,对疫苗效果的评估也会有差异。

高接种率地区: 在疫苗接种率非常高的国家,即使有突破性感染,由于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大幅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系统压力也相对较小。
疫苗组合策略: 一些国家尝试了不同疫苗的混打策略,研究显示这种策略可能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总的来说,我对全球各国疫苗对德尔塔毒株效果的总结是:

疫苗依然是应对德尔塔变异株最有效的工具,尤其是它在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率方面的表现仍然非常出色。然而,德尔塔变异株的出现确实挑战了疫苗在预防感染和轻症方面的能力,导致“突破性感染”的案例增加,并且疫苗接种者也可能传播病毒。因此,加强针的接种、以及未来根据病毒变异情况调整疫苗策略,将是保持有效防控的关键。这就像一场“猫鼠游戏”,病毒在变,我们也在不断进化应对的手段。

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疫苗的效果,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知道的不会写太多,呵呵。

作为临床医生,盼mRNA疫苗久矣。

不过盼的不是新冠病毒mRNA疫苗,而是这个疫苗基础上发展的mRNA疫苗技术。

天下苦肿瘤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久矣。

我今天看抖音还看到一个19岁尿毒症小姑娘要起诉其父母,说她父母不管她了,她想换肾也没钱没肾源,她母亲采访的时候看照片也是普通人家,确实无力支撑,小姑娘看上去就是那种善良柔弱的还懵懵懂懂的小女孩样子,她不是想起诉父母让他们受处罚,只是想尽量能延长生命,这种惨剧,现在年纪大了,不能看这些,看了心里难受。

这次新冠病毒荼毒世间很惨烈,美国人简直搞得所有医疗从业人员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干什么,简直是颠覆性的认知翻转。但是他们也做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把mRNA疫苗实用化推上现实。

其实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好不好用,能不能彻底消弭新冠病毒大流行,从科学角度来说无关紧要,该知道的已经知道了。现在就要看mRNA疫苗作为加强针,以及加强加强针,短时间内重复使用的效果和副作用情况。这个很重要。

作为未来潜在具有“可编程”性的mRNA疫苗,其实最主要的使用还是在肿瘤、免疫性疾病方面。

哪怕它作用只有4-6个月,那也足够了,想象一下,肿瘤病人,免疫性疾病病人一年也就打个3针,副作用还不大,即使有非常低概率的严重并发症,那也比化疗药物强多了,除了未来专门疫苗的专利费以外,价格成本也不贵,制造也不是那么困难。

其实现代外科、肿瘤化疗、放疗、免疫抑制等药物都发展的很出色了,比如肿瘤,很多肿瘤治疗前几次都可以打的肿瘤细胞溃不成军,肉眼都找不到了,但是在微观层次,对于残留细胞,就是没办法,所以转移复发是治疗肿瘤性疾病的难点,再多次大剂量化疗放疗,人受不了,效果也差,假如有mRNA疫苗这样的治疗出现,从免疫学和抗体层次来对抗残留细胞,不奢望说彻底杀灭了,能维持一个低复发的长期稳定状态就是了不得的成就了,而且还不贵,人体容易接受,这种药物能成的话,诺奖都能发好几轮停不下来。

还有好多和免疫相关的疾病,比如红斑狼疮、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等经常发病祸害年轻人的疾病,都可能通过这个技术找到治疗上面的突破口。

就是因为具有”可编程“的潜力,有乐观的学者曾经喊出 “无所不治”的口号,希望如此吧。

所以,这个问题问出来,真正懂的业内人士不会正面回答的,至少等大规模人群多次使用之后,该知道的都知道之后,然后再来总结。民粹还是很讨厌的,西方世界尤善于此,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干扰阻碍还是很厉害的。mRNA疫苗如果不是这次机会,想大规模人群验证几乎没有可能。

我只希望中国的mRNA疫苗研发团队尽快成功,不过看到有人说,中国有公司做的mRNA疫苗想在国外做二期、三期遇到欧美一些干扰,好像是他们主动给相关国家提供疫苗,劝他们放弃中国三期实验等等吧。这些王八蛋.......不过换我,我也可能要这么来。

这个一定要做起来,半导体行业,cpu什么的,我们落后吃的苦到现在都没翻过身,mRNA疫苗技术一定要掌握跟上。否则以后可能又是卡脖子的事情。

至于说全球各国疫苗的效果怎么样,翻翻医学史就知道了,过去研发疫苗一般至少都要4-5年。老百姓都想超科学规律办事,实际情况却必然要遵从科学规律,无论哪一种疫苗,都要有个调整适应更新的时间,要有点耐心。现在所有的疫苗还是刚刚发育阶段,不能说10岁的时候长不高,18岁的时候就是一个矮子。

给疫苗科学家们一点时间,不要用娱乐明星粉丝圈的文化来对待疫苗,不要捧一个杀一个,也不要一开始把mRNA疫苗捧上天,看以色列出了有效性下降报告,或者出现几个严重并发症,就立刻把它摔下地。

还有人拿着一些数据搞的和CPU跑分一样的做对比,免疫学是最复杂的,不同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成分和结构都不完全一样,不同疫苗诱发的免疫过程、路径完整性也不是都一样的,怎么去比啊?

临床医疗早就发展到了个体化治疗原则,如果有个身体虚弱年龄大基础疾病较重的人,他要使用疫苗,当然首先考虑副作用和刺激反应最小的疫苗了,这时候怎么能看跑分呢?

假如一个地区,比如印度哪里,已经爆发大流行了,这时候接种疫苗,就应该首选最快能产生抗体的疫苗,比如国内的康希诺一针型,刺激反应是大了点,但是快啊,打完后十来天就开始产生抗体了,接种速度快,能够迅速进行大规模人群免疫覆盖,你非要等全部接种完加产生抗体总共要一个多月的疫苗,就多出这二三十天时间,就要感染多少人,死亡多少人?

所以纸上谈兵,古代人闹的笑话,现代人不需要再重演了。

专业的事情还是留给专业人员去做吧。

成年人不选择,mRNA、灭活、亚单位蛋白、腺病毒载体、吸入式疫苗、包括未来可能有减毒活疫苗等等吧,我们全都要!!

user avatar

国产疫苗对delta效果最好,效果不好的话delta早把智利冲爆了,不至于现在还在流行lambda和gamma。

lambda和gamma基础传播比delta差很多,但是人家能破灭活,科兴那个50.4%就是在gamma下面测出来的。智利还在流行lambda和gamma,至少说明国产疫苗能把delta的传染速度压到lambda和gamma以下。(没疫苗的话,以南京那个拉胯的防控,现在没上万也上千了……而且这个问题有现实案例,你们不会睁眼去看看新加坡、越南的数据吗?)

印尼主要流行的确实是delta,但印尼接种率7%,啥都说明不了。

辉瑞,moderna和AZ对delta效果都很差,几乎没有任何用,39%都是美化后的结果。随便看看以色列数据就明白了,或者新加坡的,以色列数据特点是详细,新加坡数据特点是有流调,能看传播链,各有千秋吧。delta下以色列疫情又远超隔壁阿联酋了……

至于英国数据,"完全解封“前确诊飙涨,”完全解封“后确诊反而下降(但死亡貌似还在上升),人家自己的卫生大臣都不知道怎么解释,就不要硬帮他解释了。


似乎没有地区在广泛使用大卫星这种单一疫苗,所以大卫星的效果不好说。


感觉又要有蓝小将过来告诉我,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得传播科学与事实,了……

user avatar

美国cdc数据,德尔塔病毒传染性堪比水痘。

一个人平均传播8/9个人。

而且打疫苗的体内和不打疫苗的体内病毒量一样高。

最后说疫苗能防止重症和死亡率。

总结,疫苗避免不了你被传染。打了疫苗如果感染病毒,还会继续传播病毒。美国的疫苗是mrna技术,辉瑞/德国bnt生产的。。

user avatar

中国境内首项新冠疫苗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公布,探讨了灭活疫苗在广州本土疫情中展现的有效率。


由于广州5月底这次疫情中所有患者的毒株均为Delta,所以也是在探讨灭活疫苗对于Delta的有效率。



这项研究的作者来自于广州市CDC、中山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等单位,8月14日在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新发微生物与感染)上发表,论文DOI: 10.1080/22221751.2021.1969291。

所有的研究参与者都居住在广州这座人口1800万的大城市,都是18~59岁人群,也是当时新冠疫苗优先接种的人群,他们被研究人员分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病例组)和检测阴性对照人群(对照组)。


关于病例的定义:


通过医疗机构、上一病例所在社区的居民或者上一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筛查疑似有症状病例来确定,筛查时间是5月18日至6月20日,并且遵循相同的诊断标准。

关于密接者的定义:


在这次疫情中,研究人员估计广义的密接者数量超过1万人。为了确保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避免选择偏差,研究人员选取​​了所有接触频率较高(共同生活、共同吃饭或共同工作)的18~59岁密接者。


关于病例轻重定义:


根据中国最新版的诊疗指南,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mild, moderate, severe and critical illness):

-轻型:影像学上没有肺炎表现;

-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比如咳嗽)以及影像学表现;

-重型:具有呼吸频率大于30/min、静息氧饱和度低于93%或氧合指数低于300 mmHg三项中的任何一项;

-危重型: 出现呼衰并且需要机械通气、休克或者因其他器官衰竭需要进入ICU的病例。


关于疫苗接种的定义:


接种完第二剂疫苗14天后视为完全接种疫苗。




广州这次本土疫情共有确诊病例153例,收集了475名密接者,共有628名研究参与者。在这153名确诊病例中:

-轻型:32例;

-普通型:105例;

-重型:6例;

-危重型:10例。


研究期间无死亡病例出现,所有重型和危重型均未接种疫苗。


排除掉年龄超过疫苗接种年龄范围(18~59岁)或者是重复参与者,研究人员最终纳入74名病例和292名阴性对照者进行分析。

这366人的临床特征如下:

-病例组年龄比对照组更大(年龄中位数44岁 vs 39岁);

-对照组18~29岁人群占了30.1%;

-对照组男性177人(60.6%),病例组男性29人(39.2%);

-病例组普通型病例占比81.1%。


疫苗接种情况如下:

-病例组和对照组接种两剂疫苗的比例为 16.2% vs. 33.3%; P=0.024;

-病例组和对照组接种一剂疫苗的比例为 33.8% vs. 30.1%; P>0.05;

-病例组和对照组接种一剂疫苗14天后的比例为 24.3% vs 16.4%;

-病例组和对照组接种两剂疫苗14天后的比例为 13.5% vs 27.1%。


疫苗分类如下:

-61.3%的研究参与者接种的是科兴疫苗;

-27.5%的研究参与者接种的是国药疫苗;

-10.4%的研究参与者接种了两种疫苗;

-0.8%的研究参与者接种的疫苗类型不明。



最终,研究人员计算出调整年龄和性别的疫苗有效率:

-单剂疫苗有效率为13.8%(95%CI:-60.2% 至 54.8%)。由于单剂组病例较少,对于疫苗保护轻中重症的有效率证据不充分;


-两剂疫苗有效率为59.0%(95%CI:16.0% 至 81.6%)。两剂疫苗对预防普通型病例的有效率为70.2%,由于样本量较小对于预防重症的有效率估计为100%。


在年龄和性别分层的分析中,疫苗完整接种对40~59岁组的有效率达到了72.5%, 并且疫苗在女性身上对于预防轻型(70.4%)和普通型(79.1%)的有效率始终高于男性。





因此根据对这次广州疫情数据的详细分析,研究人员最终获得的结论是:在18~59岁人群上,完整接种灭活疫苗对于Delta仍然有效。


就像之前说的,Delta的主要问题在于其高度传染性,次要问题才是免疫逃逸能力。当然这项研究仍然有些缺点和令人遗憾的,比如由于病例和对照组数量较少,95%置信区间非常宽;比如缺乏两种灭活疫苗的独立数据以及无法评估其他在国内紧急获批的疫苗有效率;再比如缺乏老年人以及其他有基础疾病人群的数据。


然而,这仍然是目前我看到国内最完整、最严格的灭活疫苗针对Delta变异体的有效率分析,结果和我们对Delta的认识、对灭活疫苗免疫原性的了解以及之前其他疫苗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也再一次强调了完整接种疫苗的重要性。面对Delta的威胁,灭活疫苗仍然是有效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


而我发自内心的想法其实是:


希望在我们国家的新冠疫苗真实世界研究,越少越好,最好不再有。

user avatar

现在看英国的数据,虽然感染率又上升了,但滚动死亡率确实下降了不少,说明疫苗还是有防重症的效果的。

对于疫苗的效果,现在都是用人道的统计学方法,做到控制变量几乎不可能。

用类似731部队的研究方法,分两组,各找至少1000名体格和年龄差不多、没有基础疾病的受试者,一组全部接种一定量的疫苗,一组全部接种一定量的安慰剂,然后全部囚禁起来,统一吸入含有一定量病毒拷贝的高浓度delta病毒气溶胶,或者干脆注射含有一定量拷贝的病毒培养液,然后观察其发病情况,发现重症的单独拉走隔离,只给予对症治疗。这样得出的疫苗防感染、防重症和防死亡率才真实一点。

user avatar

分享个新加坡的数据吧

新加坡主要打的是辉瑞和莫德纳,最近一个月感染的应该大多是德尔塔毒株。

今天是8月3日,最近28天的病例情况如下:

看感染人数,完全接种的感染人数是1023,部分接种或未接种的感染人数是786+580=1366。

截至今天,新加坡完全接种(定义为接种完两剂满14天)的比例是62%;一个月前,这个比例接近40%。假设最近28天内的平均完全接种比例是50%。

按照公式算疫苗有效率的话,只有25%。疫苗对于防止感染基本没有效果


看轻重症情况,最近28天的病例中:

完全接种的0.3%需要吸氧,0.1%在ICU

部分接种的2.2%需要吸氧,0.4%在ICU

未接种的5.3%需要吸氧,1%在ICU

看来防重症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与未接种相比,完全接种的重症率降低了90%以上


感谢大家在评论区提出的很多问题,很多问题我也无法给出准确答案,在此补充一些数据供大家参考吧。均为8月3日数据,数据来源 MOH | News Highlights

疫苗接种率

新加坡目前是12岁以上都可以接种辉瑞,所以数据中包括12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的完全接种比例

可以看到,40岁以上基本上都达到75%;12-39岁目前57%

相比于45-59和60-69年龄段(80%+),70岁以上年龄段的比例略低(74%),可能是出于安全顾虑或者身体原因

分年龄段的重症/死亡数据

重症绝大多数是60岁以上,也有相当一部分40-60岁年龄段

最近14天所有病例的年龄段以及打疫苗情况

总的来说,年龄越大,病例中接种完疫苗的比例越高,而这个比例与该年龄段人群的接种比例差不多。

比如60岁以上人群,其疫苗接种率早就达到了70%-80%。而感染人群中的接种比例也差不多是70%-80%。说明疫苗对于防止感染确实帮助不大。

重症病例的疫苗接种情况:

这一部分没有分年龄段的数据,所以只能看出完全接种疫苗的重症数量远少于未接种或部分接种。

结合上面几个图,可以看出:

  1. 重症大多数(70%以上)是60岁以上人群
  2. 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率早就达到70%-80%
  3. 然而重症里面,只有约10%是打过疫苗的

个人认为,疫苗防重症的效果还是很显然的。如果疫苗不可以防重症,那么出现的结果会是,重症里面70%以上都是完全接种疫苗的。


评论区也有人提出,重症大多未打疫苗是不是因为他们身体原因不适合打疫苗?

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原因有二:

  1. 新加坡适合接种的范围还是很广的,甚至,对药物和食物严重过敏者都可接种。目前还被认为不适合打疫苗的主要是免疫系统非常弱的或者打第一针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等极少数人群。对药物和食物严重过敏者 可接种mRNA冠病疫苗
  2. 很多重症是由于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甚至癌症。但是,这些人群都是非常明确可以接种疫苗的。因此,理论上应该不存在因为基础疾病而不能打疫苗,结果导致感染并重症的情况gov.sg/Article/~/media/

user avatar

只有国药集团、科兴疫苗、康希诺、智飞对德尔塔有效,目前国内就几十例,你看用了辉瑞的和阿斯利康的每天有多少例?有没有效看结果疗效。

国外用科兴疫苗和国药集团疫苗还大幅度感染的国家一定是方法不对,没有发现一例封锁小区,这种面对德尔塔变异效果就不那么满意。之前国药集团号称对重症百分百有效,江苏出现了8例重症,我感觉还是疫苗起了防止重症的效果。

user avatar

从目前来看 ,各国疫苗破防是大概率事件,当然必须要承认的是mrna疫苗的保护效果是强于灭活疫苗的。

但是这里还有几个问题:

1.很多人说mrna疫苗的接种,使得重症率下降,这个目前很难说,因为毕竟是夏天;

2.还有人不是说说mrna疫苗针对病毒变异可以快速响应,只要改个序列就能可以了,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看看是不是真这样。

3.mrna疫苗加强针效果很难说,有的观点认为这是不能多打的。

其实我是理解有些人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那就是国外打了疫苗,降低了重症概率,恢复了经济,然后依旧有传染性,最后导致我国疫情防控出现问题,经济运行受到影响。这种局面是符合他们价值观和理想的。但是科学的东西不是依靠想当然运行的,如果想当然的话,那我还希望,因为变异,每个外国人打十几针mrna疫苗看看效果呢。

当然这也给目前我们的防控一些警示,

首先像张宏文说的那种打疫苗然后开放,这种想法有点乐观,当然这符合科研工作者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初衷,但现实是我们的疫苗效果并不好。所以可以考虑比外国人晚开放一两年,等他们先群体免疫再说。很多人说这会影响经济,包括一些国家也认为是这样,动辄以脱钩来对我们施压,那么现在可以用两年试试 脱钩到底伤害了谁,没准就把别人一张牌废了。就算封闭两年伤害了经济,那之前国外死那么多人,经济出那么多问题也够本了。

另外就是目前来看,我们自己的防疫也有点问题。做了比较多看上去积极,但是真正积极的事情还不到位的事情。比如说,有病历出现以后就立即全员核酸,限制出入,却忽略了对普通人戴口罩的督促。另外就是过分强调口罩作用忽视洗手和消杀作用,目前我国感染人数较少实际上物传人概率较高,洗手其实比戴口罩更加重要。还有对于违反防疫规定的处罚,现在一般直接拘留处理,看上去严厉但对老人威慑力不大还不如直接罚个两三万来的实在。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摈弃我们防疫很成功,疫情离我们很远的思想。平时拉跨点没关系,现在这种情况,还是口罩带上勤洗手,坚持到这波疫情结束后再说。另外也不要去为疫苗有效率多少争来争去,反正大部分人都打过了。倒是国家有关部门疫苗开发和监控不能停,是否打加强针应该要开始做好准备了。

最后,我认为可以做强制打疫苗的思想动员了,主要原因有几点。首先疫苗效率降低,会导致普通人积极性不足。另外可以利用国外与我们的对抗心态让他们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受到阻力。我国是有强制接种的思想基础的,就像新生儿一出来打那么多针,我们小的时候过几天打几针都不是自愿的。

评论区里讨论过强制疫苗谁负责的问题 ,这里就说一下, 我们现实中是有参考的,比如说我们打的乙脑,麻疹这样的疫苗,打死了人谁负责,那么日后新冠疫苗出了事情照此办理即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全球各国疫苗对德尔塔毒株的防护效果,这是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目前来看,主流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仍然具有显著的保护力,但保护力相比原始毒株有所下降,并且感染后的传播性也需要关注。要详细说,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的“防重症、防死亡”能力:这是目前疫苗最核心、最.............
  • 回答
    “母系氏族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早期。当时,西方学者们试图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演变,并观察到一些不同于当时主流父权制社会的文化现象。概念的提出者:“母系氏族社会”这一概念最常被认为是由瑞士法学家和历史学家 约翰·雅各布·巴霍芬(Johann Jakob Bac.............
  • 回答
    美国是否正在走向衰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衰落”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并且观察角度和衡量标准不同,结论也会截然不同。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当前美国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衰落迹象,以及其相对的优势和反弹的可能性。一、 表明美国可.............
  • 回答
    关于中药能否取代西药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短期内答案是否定的,长期来看也难以给出绝对的肯定。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探讨一下。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药和西药在理论基础和发展路径上的根本差异。西药(现代医学药物) 的基础是建立在对人体生理病理机制的深入、精细化认识之上。它通过科.............
  • 回答
    原神最开始选择先推出PC端,这个策略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讨论,至今来看,说它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确实是个值得细聊的话题。我个人觉得,尽管有其不完美之处,但整体上,先上PC端的做法带来的“利”是更实在、更长远的。咱们先捋一捋,为什么它会先选择PC呢?首先,成本和技术门槛。开发一款高质量的开放世界游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当下公共图书馆正在经历和将要走向的那些变化,尽量用一种比较实在、不那么官方的语调,就像是咱街坊邻里间的聊天。话说现在图书馆可不像过去那样,就是一堆书摆在那里,大家安安静静地翻翻书、找找资料。时代在变,人们的需求也在变,所以图书馆也在“进化”,而且是那种挺有意思的进化。1. 从“藏书楼.............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得好好聊聊。要说牙医的水平,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个牙医都不一样,就像不是每个厨师做的菜都一样好吃一样。不过,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明白白,也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写报告。1. 技术层面: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精细操作: 牙医的工作需要极度的精.............
  • 回答
    关于新冠病毒(SARSCoV2)是否来源于美国流感的说法,目前科学界的共识是:这种说法尚未得到证实,并且主流科学证据指向病毒起源于中国武汉。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以及科学界目前的看法和证据链。“新冠来源于美国流感”说法的由来与传播:1. 早期猜测与巧合: 疫情爆发初期,由于病毒的.............
  • 回答
    关于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是否是未来主流的混动方式,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首先,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的吸引力在哪?最直观的优势在于它结合了纯电动汽车(EV)和传统燃油车的优点。 短途纯电,长途无忧: PHEV最理想的使用场景是日常通勤和城市代步。你可以用纯电模式轻松完成大.............
  • 回答
    Affinity Photo 确实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潜力和实力,让不少人开始认真思考它是否有能力在图像编辑领域挑战 Photoshop 那根深蒂固的霸主地位。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几个核心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 Photoshop 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基础是难以撼动的。毕竟,它已经在这个行业里深耕.............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是否“被卖掉”的说法,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以及对战争和联盟的理解。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1. 乌克兰在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与北约的长期目标首先,需要理解乌克兰在俄罗斯与北约的博弈中所扮演的角色。俄罗斯一直将乌克兰视为其势力范围的核心,并担忧北约东.............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库里、欧文、威少和保罗这几位控卫,看看目前这个节点,谁最有希望挤进最佳一阵,又谁又最可能跟最佳阵容说拜拜。这可不是简单看数据就能定下来的,背后涉及到很多因素,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谁最有可能入选最佳一阵?要说目前这几位里,最有可能冲击最佳一阵的,斯蒂芬·库里绝对是头号热门。 原.............
  • 回答
    从当前局势来看,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的处境确实面临严峻挑战,但“败局已定”这一结论仍需谨慎判断。以下从军事、经济、外交、国际局势等多维度进行分析: 一、军事局势:战线胶着,关键节点未决1. 战场态势 东部战线(顿巴斯):俄军在2022年初期取得突破,但乌克兰在2023年发动“反攻”后,俄军.............
  • 回答
    作为一名AI助手,我无法对新加坡的新冠防疫措施进行“最好”或“最差”的判断,也无法主观评价其表现。任何国家的新冠防疫工作都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力度: 政府如何制定并有效执行防疫政策,例如封锁、旅行限制、疫苗接种计划、检测策略、隔离措施等。 .............
  • 回答
    要说《进击的巨人》能否“超越”《海贼王》,这绝对是一个牵动无数粉丝神经的议题,而且“超越”的定义本身就五花八门,很难有一个绝对的定论。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扯掰扯,看看它们各自的闪光点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海贼王》的“霸主”地位:一个难以撼动的基石首先,我们得承认,《海贼王》在很多层面上已经是一.............
  • 回答
    要判断乌克兰的战局是否“败局已定”,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避免简单化的结论。目前,这场战争仍在激烈进行中,其走向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并且信息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给出“已定”或“未定”的绝对答案,既不严谨也可能不准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审视当前的局势:一、.............
  • 回答
    好的,我们就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聊聊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些感受。中国社会的一些“症结”: 焦虑感弥漫,尤其是年轻一代: 这几年,你出门走走,或者跟身边的朋友聊聊,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一种普遍的焦虑。特别是在年轻人身上,这种焦虑感显得尤为突出。从毕业季的“就业难”,到“内卷”盛行,再到高企的房价和养育子.............
  • 回答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说乌克兰“胜券在握”可能过于乐观,但同时也不能简单地说乌克兰已经处于劣势。这场战争的走向极为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持续变化中。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一下,这样或许能更清晰地看到局势的全貌。军事态势: 前线僵持与消耗战: 目前,战线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一种拉锯式的消耗.............
  • 回答
    当然,很乐意为您阐述生物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当下意义,并尽量以一种更具人文色彩、更贴近思考的方式来呈现。设想一下,当人类最古老的智慧——生命的奥秘,与我们最前沿的创造——人工智能相遇时,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这不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其意义之深远,几乎触及我们存在的所有层面。首先,在理解.............
  • 回答
    特朗普政府上台已近半年,如果从他上任时宣示的宏大愿景和承诺来审视,可以梳理出一些他在特定领域取得的进展,这些进展在支持者看来是显著的成就。当然,对这些进展的解读和评价往往带有政治色彩,不同立场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在经济领域,特朗普政府一直强调其减税政策和放松监管的举措。2017年底通过的《减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