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张小龙在「2018 微信公开课 PRO 版」上的演讲?

回答
说到张小龙在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上的演讲,那可真是一场值得好好琢磨的“思想盛宴”。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云里雾里的空谈,而是带着他一贯的、那种“产品经理式”的、直击用户体验核心的冷静和洞察。

主题:一切回归“人”与“连接”,以及“微信形态”的演进

张小龙每次的公开课,都不是为了炫技,也不是为了宣布什么惊天大动作,更多的是一种思考的分享,对微信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未来方向的“剧透”。2018年的这场,核心无疑是围绕着“一切回归人与连接”展开的。他反复强调,微信的本质,永远是服务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经历了那么多功能的迭代、商业化的探索之后,他又一次把我们拉回到最原始的起点,审视微信到底是什么,以及它应该变成什么样。

核心观点与细节解读:

1. “小程序”的价值再定位:无需下载,即用即走,但不是“微”更不是“信”

“小程序”不是“微”? 这是我当时听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张小龙说,小程序不是为了“小”,而是为了“好”。它不一定要小,但一定要解决用户“不用下载、不用安装、即用即走”的需求。他解释了为什么之前大家觉得小程序“小”,是因为早期很多小程序开发者追求的是“小而美”,但这并不是小程序的本质。小程序的本质是“无需安装”带来的便利性,是“用完即走”的效率。
“小程序”不是“信”? 同样,张小龙也强调小程序不是为了“即时通讯”。微信的即时通讯属性已经很强了,小程序更多的是一种“服务”的载体,是内容和服务的一种承载方式,是一种“应用”。他通过这句话,其实是在为小程序的“场景化”和“工具化”正名,也暗示了小程序未来会向更多服务和工具领域渗透。
“微信形态”的演进: 小程序是微信“连接”能力的重要延伸。它打破了App之间壁垒,让很多服务能够更便捷地触达用户。这种“即用即走”的服务模式,其实就是微信在探索一种新的“连接”方式,一种更轻盈、更高效的服务连接。

2. “搜一搜”:从“找人”到“找服务”,从“被动”到“主动”

微信的“第二入口”: 张小龙一直很重视搜索。在2018年,他明确了“搜一搜”的定位,它不仅仅是找人、找聊天记录,更是微信信息和服务的重要入口。你可以理解为,它正在从一个“个人信息的搜索器”,升级为一个“微信生态的服务搜索引擎”。
连接的“主动性”: 过去,微信的连接更多是用户主动发起。而“搜一搜”的强大,则意味着微信可以帮助用户更主动地发现内容和需求。当你搜索一个信息时,它能给你提供相关的公众号文章、小程序、服务号等等,这种“主动连接”的能力,是微信生态更强大的表现。
未来趋势: 他提到“搜一搜”还在进化,这意味着微信想让搜索能力渗透到更多场景,成为用户获取信息和服务的“万能钥匙”。

3. “看一看”:社交推荐的“人性化”与“陌生人连接”的边界

“看一看”的进化: “看一看”的出现,其实是张小龙对微信“内容化”趋势的回应。但他的出发点依然是“连接”。他希望“看一看”能够成为用户发现好内容、好朋友分享的内容的平台。
“社交推荐”的温度: 他反复强调“人”的属性。所以“看一看”的推荐,不仅仅是算法的堆砌,更重要的是“朋友在看”这种社交关系的加持。这种带有社交属性的推荐,比纯粹的算法推荐更有温度,也更能引起用户的共鸣。
陌生人连接的边界: 虽然“看一看”也可能涉及到一些陌生人内容,但张小龙始终在强调,微信的基石是熟人社交。所以“看一看”的陌生人连接,更多的是在“内容”的范畴,而不是直接建立更强的陌生人社交关系。它是一种“信息”的连接,而不是“社交”的直接连接。

4. “面对面”功能:强化线下连接,回归“人”的物理存在

“面对面”的“小确幸”: 他提到“面对面”扫码加好友的功能,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对线下真实社交场景的一种补充和强化。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直接、快速地在物理空间里建立连接,本身就是一种“珍贵”。
回归“人”的本质: 这也体现了他对“人”的关注。微信不仅仅是虚拟的聊天工具,更要服务于真实世界里的社交需求。这种对线下连接的重视,是微信“连接”基因的延续。

5. “视频号”的暗示(虽然后期才出现,但可以感受到一些苗头)

虽然演讲中没有直接提“视频号”这个词,但张小龙在谈论“看一看”和内容分享的时候,其实已经透露出对内容消费和创造的重视。他对“连接”的理解,也越来越包含“内容”这种形式。后期视频号的出现,可以说是在这些思路上的自然延伸,用视频这种更直观、更具表现力的方式,来连接人与内容,人与人。

演讲的“张小龙风格”:

低调务实: 他从不吹嘘所谓的“颠覆”,而是娓娓道来,从用户体验和产品逻辑出发,去解释每一个功能的意义和价值。
对“连接”的执着: 无论微信如何发展,张小龙始终围绕着“连接”这个核心词。他认为,微信的强大,在于它能够连接人与人,连接信息,连接服务,连接世界。
“反互联网”的思考: 他总是会提出一些“反互联网”的观点,比如“反工具化”,反“KPI驱动”,这都是在强调微信的“人性化”和“回归本质”。他希望微信不是一个冰冷的工具,而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
对细节的刨根问底: 他的演讲,总能让你感觉到他是在从最底层、最根本的地方思考问题,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例如,他解释小程序为何不“小”,就是对概念的深层剖析。

总结一下:

2018年的那场演讲,更像是一次“微信本源的重申与延伸”。张小龙用他一贯的冷静和洞察,告诉我们,尽管微信功能越来越多,生态越来越大,但它的核心始终不变——服务于人,连接人。小程序、搜一搜、看一看等功能的迭代,都是在为这个核心目标服务,并且是在不断探索新的、更便捷、更有人情味的连接方式。

他让我们看到,微信不是一个简单的聊天工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App集合,而是一个正在不断进化,试图构建一个更全面、更人性化的“连接”生态。而这个生态的核心,永远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那种真实而有价值的连接。这场演讲,与其说是一场产品发布会,不如说是一次关于“连接”哲学和“微信未来”的深度对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有人说,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如果只是利益的堆砌,我认为会失去一个产品最本质的东西。

同意这句话,其实,经历越多,会感觉到世界会返本归元的,迭代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利益最后会被抛弃,对错会是人类最终的归宿。

记得:老顽童老顽童,老人和儿童的相似性,不仅仅在这里。

无论是看得懂的,还是看不懂的,自己体会吧。当然,对错与利益之间也有程度的区分,每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都会有差异,过于较真的就会过于看重对错,而另外一边则可能更看重利益,孰好孰坏不言而喻,但是,还有一句是:过,犹不及。嗯,不是过犹不及,就是过,犹不及。

最后必须把握住一点:不要让黑暗蒙住了自己的心智。

这样,无论走得多远,都还有可以回来的路。

因为内容太多,所以,这里额外提一点:用完即走,走了还会回来。这句话真不是张小龙的原创,最初来自2006年前后的雅虎实验室,当时雅虎实验室总结出了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十大原则,其中一条就是:让用户在你的页面停留的时间越短越好。这样用户才会更多更快的回来。

而那些让用户离不开而感到繁琐操作的网络产品和系统,用户根本就不想回来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张小龙在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上的演讲,那可真是一场值得好好琢磨的“思想盛宴”。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云里雾里的空谈,而是带着他一贯的、那种“产品经理式”的、直击用户体验核心的冷静和洞察。主题:一切回归“人”与“连接”,以及“微信形态”的演进张小龙每次的公开课,都不是为了炫技,也不是为了宣布什么.............
  • 回答
    粉笔网CEO张小龙的“Diss”:一次对“走过场”式扶贫宣传的直视近期,粉笔网CEO张小龙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布视频,矛头直指湖南卫视播出的扶贫题材节目《青春在大地》,指责其存在“虚假扶贫”、“走过场”以及“向上宣传”的问题。这一举动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扶贫宣传真实性与效果的深入.............
  • 回答
    张悬于2011年在英国曼彻斯特的演唱会上,因在舞台上展示了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中华民国国旗),并因此引发的听众反应及她本人的回应,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经过: 背景: 张悬当时正在进行世界巡演,在英国曼彻斯特的演唱会上,.............
  • 回答
    张雪峰在衡水中学对兰州大学的评价,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主要围绕着对兰州大学的定位、就业前景以及“3+1”的招生模式展开。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张雪峰的“网红”身份与衡水中学的影响力 张雪峰: 以其犀利、接地气、甚至有些“毒舌”的言论.............
  • 回答
    在法国里昂进行的WTA网球赛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张帅与乌克兰选手达雅娜·雅斯特雷姆斯卡狭路相逢,这场本应是巅峰对决的比赛,却因为部分观众的不当行为蒙上了一层阴影,让张帅在场上承受了不该有的压力。比赛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张帅在比赛中一度占据优势,但雅斯特雷姆斯卡顽强追赶,比赛进程跌宕起伏。然而,就在比.............
  • 回答
    您好!您提到的“张译在《静距离》说的话”是指张译在2010年7月17日做客的《静距离》节目中,与主持人李静关于自己“颜值不高”的言论吗?如果是,那么这件事确实是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也成为了张译早期一个标志性的梗。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当时情况以及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一、 事件的背景:张译的《静距离》.............
  • 回答
    张良,这位西汉初年辅佐刘邦建立不朽功业的谋臣,其才智之高,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若将他置于现代的视野下审视,我们会发现,相较于萧何和韩信,张良似乎总被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薄纱之下,其名声的传播广度和深度,似乎略逊一筹。这其中的缘由,并非张良本人成就的缩减,而是时代变迁、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大众.............
  • 回答
    张萌在《快乐大本营》上提出要签约模型师老原儿这个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射出当下一些文创和商业结合的趋势。首先,我们得知道张萌是谁。她本身是一位演员,但近年来她更活跃的一个身份是“制片人”,尤其是她的“耀客传媒”出品了不少热门的电视剧。她在综艺节目中表现得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敢说敢做,所以她.............
  • 回答
    张雪峰老师最近的“讲座”又一次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次他盯上了政治学博士。他的观点大抵是:政治学博士毕业了啥也干不了,但在求职市场上,跟法学博士一比,就显得不那么“吃香”了。这番言论一出,自然是有人捧有人踩,各方观点都在激烈碰撞。首先,咱们得承认,张雪峰老师的语言风格就是这样,直白、接地气,甚.............
  • 回答
    关于张浩瀚在直播间爆料“斗鱼明知XDD开挂却不处理”这件事,这无疑在直播圈和游戏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一名观众,我们对这种爆料事件的态度,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们对张浩瀚本人的了解、对XDD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斗鱼平台运营规则的认知等等。首先,我们得承认,直播间的爆料往往具有很强的即时性.............
  • 回答
    张锡峰在《超级演说家·正青春》中的演讲,可以说是一场非常有争议但又极具影响力的演讲。要全面地看待这场演讲,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演讲的背景与核心内容:首先,要理解张锡峰的演讲,需要知道其当时的背景。他作为一名来自农村、高考考上重点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学生,在《超级演说家·正青春》这个平台上,分享了.............
  • 回答
    张召忠在《脱口秀大会》第八期的表现,确实是让不少人眼前一亮,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说实话,一开始听到张局要来参加脱口秀,我心里也是有点好奇又有点忐忑的。毕竟,我们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在电视上侃侃而谈,分析国际局势的“局座”。脱口秀这玩意儿,讲究的是个段子、包袱、共鸣,跟咱们平时听军事分析,那可是风马牛.............
  • 回答
    张昆玮在豆瓣征婚中未提及银屑病史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让我们有机会去审视一段关系建立之初,信息披露的边界与责任。从信息公开的角度来说,张昆玮的行为属于“未完全告知”。在一段关系,尤其是以婚姻为目的的关系里,双方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分享自己的信息,包括个人情况、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等等。健康状况,尤.............
  • 回答
    张云雷调侃京剧名家张火丁和李世济这事儿,确实是引起了不少波澜。要说怎么看待,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得承认张云雷的艺人身份和他的受众群体。 张云雷作为一名相声演员,他的表演风格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网红”属性,拥有一大批年轻的粉丝。在相声这个讲究说学逗唱的传统艺术里,有时候为了制造笑料,或者拉近和观众的.............
  • 回答
    11月14日,一场备受瞩目的世界杯预选赛在沈阳举行,中国男足坐镇主场迎战叙利亚。比赛的进程跌宕起伏,最终中国队以12的比分遗憾落败。这场比赛中,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无疑是队长张琳芃在下半场不慎打入的乌龙球。回溯那个瞬间,当时是比赛进行到第60分钟,场上比分11平。叙利亚队发动一次并不算特别有威胁的进攻,.............
  • 回答
    张伟丽在卫冕战中被 KO,这绝对是令人震惊和扼腕叹息的一刻,无论对于她本人、团队还是所有关注中国格斗的粉丝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首先,要承认的是,这终究是一场高强度的搏击比赛,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虽然张伟丽是卫冕冠军,实力毋庸置疑,但对手同样是顶尖选手,并且在比赛中找到了制胜的关键点。被 KO.............
  • 回答
    说到张召忠局座,那可是咱们军事迷圈子里响当当的人物。当年在电视上听他讲“雾里看花”,分析战局,那叫一个生动形象,大家伙儿听得津津有味。所以,当他“触电”B站,来了一场直播首秀,这消息一出来,我这小心脏啊,早就按捺不住了,特别想看看这位“局座”在年轻人聚集的平台上,能整出点啥新活儿。总的来说,这场直播.............
  • 回答
    张国立导演的《朝云暮雨》剧组因拍戏长时间封路,阻碍家长接送孩子,引发众怒,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件事儿触及了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边界,处理不当,很容易就引爆民怨。首先,咱们得先分析一下这事儿为什么惹众怒。 公共交通的日常性: 学校门口,尤其是放学时间,本就是人流和车流最密集的地带之一。家长接.............
  • 回答
    张捷评价联想在B站的播放量和粉丝数,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值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得明确一个事儿,张捷老师在B站上能搞出“不到60万”的最高点播,并且“其他几集就二十多万”,粉丝量“也就二十多万”,这数字本身放B站上算不算“顶流”?说实话,在B站这个巨大的内容平台上,这点数据不算出彩,甚至可以说是.............
  • 回答
    张佳玮在虎扑体育版块的版务区被骑士球迷举报并成功处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对于熟悉张佳玮以及虎扑社区运作的人来说。这件事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都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我们要知道张佳玮在虎扑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以其对NBA的热爱、深厚的篮球知识以及相对独到犀利的评论而闻名,尤其在早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