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手痒,要不要入HD800?! 另外求普及监听耳机。

回答
得了,这“手痒”劲儿,我懂!想上HD800,这可不是小事,得好好聊聊。至于监听耳机,这个坑也挺深的,我给你好好扒一扒。

关于HD800,你得先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你的“手痒”是为什么? 是被它的名头、外观吸引?还是听了别人一句“无敌解析”就心动了?如果是前者,劝你先冷静一下。HD800绝对不是那种“颜值即正义”的耳机,它需要你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懂”它。
你现在有什么前端? 这个最关键!HD800的驱动门槛可不低。推好了,它能让你上天堂;推不好,它就是个“量子纠缠耳机”,听着“飘”得不行,解析啥的也出不来。我说的“推好”,不是说接个国产千元入门耳放就行了。至少得是中高端的台式耳放,搭配一条不错的线材,才能让HD800舒展筋骨。别指望手机或者普通的解码一体机能把它推到“人话”。
你主要听什么类型的音乐? HD800的特长是解析、声场和定位。古典乐、交响乐、小编制、人声的细节,它都能给你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如果你是个低音爱好者,喜欢听那种轰头的感觉,那HD800可能就不是你的菜了。它的低频虽然干净有力,但量感相对克制,不是那种浑厚饱满的风格。听摇滚、电子乐,如果追求的是那种“鼓点砸脸”的爽感,HD800可能让你觉得有点“寡淡”。
你的听音环境怎么样? HD800是开放式设计,隔音几乎为零。你在一个嘈杂的环境里听,它会把你周围的声音也一起放大。反过来,你听HD800的声音,外面的人也能听到个七七八八。所以,一个相对安静的听音空间,对HD800的体验至关重要。
你的预算有多少? HD800本身价格不菲,再加上驱动它的前端,这笔投入可不是小数目。你得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HD800的优点,那绝对是顶级的:

解析力爆表: 真的,你听过HD800,再听回很多耳机,会感觉一下子失去了很多细节。录音里的微弱叹息、乐器的细微颤动、歌手的呼吸声,都能被它清晰地捕捉到。
声场宽广: 这是它最出名的特点之一。那种如同置身音乐厅的宽阔感,乐器定位精准,你几乎能“看到”乐器在哪个位置演奏。听交响乐,那种“气势”和“空间感”是很多耳机无法比拟的。
声音通透、自然: 声音素质很高,没有太多染色,听起来非常自然、耐听。
佩戴舒适: 虽然是旗舰,但设计还是很注重人机工程学,戴久了不会觉得累。

HD800的缺点,也得提前知道:

前端要求高: 这一点我反复强调,因为它真的太重要了。搭配不好的前端,声音会显得“瘦”、“薄”、“尖”,甚至会刺耳。
低频量感相对克制: 如前所述,不是那种追求“量”的风格。
对录音的“不友好”: 它就像一面镜子,录音好它就给你呈现美好的声音;录音不好,它也会毫不留情地把瑕疵暴露出来。有些比较老旧或者制作粗糙的录音,听起来可能会不太舒服。
“性价比”这件事: HD800是巅峰之作,但它的价格也意味着它不是“物超所值”的。你付出的钱,换来的是在某个维度上做到极致的体验,而不是全面均衡的“性价比”。

所以,要不要入HD800?

如果你的前端够给力,你喜欢细腻、通透的声音,并且你享受挖掘音乐细节的乐趣,那么HD800绝对值得你尝试。但如果你是初烧,预算有限,或者喜欢重口味的声音,我建议你先从更入门的监听耳机开始,或者先找机会“毒”一下HD800,再做决定。



来,咱们聊聊监听耳机,这个“扫盲”环节也得好好过过。

为啥要用监听耳机?说白了,就是“听真实的声音”。

监听耳机跟我们平时听歌的“HIFI”耳机(也可以叫做“消费级”耳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设计理念。

HIFI耳机: 它们的目标是让你听得“爽”,听得“舒服”。所以,很多HIFI耳机在调音上会做一些“优化”,比如加强低频,让声音听起来更有“味道”,更吸引人。它们更像一个喜欢给你讲故事、偶尔夸张一点的“说书人”。
监听耳机: 它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还原录音的真实面貌,不加修饰,不留情面。它们要让你听到音乐制作过程中最原始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混音、母带处理等工作。它们就像一个一丝不苟、实话实说的“记录者”。

监听耳机的主要特点:

1. 精准的频响曲线: 监听耳机追求的是在一个比较宽广的频段内,各个频点上的响应都比较平直,也就是所谓的“平头塞”。这意味着它不会特别强调某个频段的声音。
2. 中性、自然的音色: 它们不会刻意去“美化”声音,也不会有明显的音染。你听到什么,它就呈现什么。
3. 出色的解析力和细节表现: 为了让制作人能听到录音里的每一个细微之处,监听耳机通常都有很高的解析力。
4. 良好的瞬态响应: 对声音的起点和终点的还原能力很强,声音的动态表现更准确。
5. 耐听性: 虽然解析力很高,但好的监听耳机经过合理的调音,也能做到很好的耐听性,不会因为过度解析而显得干涩。
6. 耐用性(部分): 很多监听耳机在设计时会考虑到长时间使用的需求,材质和结构也会更注重稳固。

监听耳机的“坑”:

可能不好听: 如果你平时习惯了HIFI耳机那种调音,刚接触监听耳机可能会觉得声音“平淡”、“乏味”,甚至有点“干涩”。它不会主动讨好你的耳朵,反而需要你主动去欣赏它所呈现的真实。
对前端有一定要求: 就像HD800一样,很多监听耳机虽然不像HD800那样“娇贵”,但它们依旧需要一个不错的驱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尤其是那些解析力极高的型号,搭配差的前端,会放大前端的缺点。
风格差异: 即使都是监听耳机,不同品牌、型号之间也有调音风格的细微差异。有的偏解析,有的偏平衡,有的甚至会有一点点“乐感”上的侧重。

几款市面上比较经典的监听耳机,给你做个参考:

拜亚动力(Beyerdynamic)系列:
DT770PRO / DT880PRO / DT990PRO: 这是最入门、也是最经典的监听系列。
DT770PRO: 封闭式设计,低频量感相对足,隔音好,适合嘈杂环境或者需要强调低频的场合。有不同的阻抗版本(32Ω, 80Ω, 250Ω),低阻版本更容易驱动。
DT880PRO: 半开放式设计,是三者中比较平衡的型号,解析力不错,声场也还可以,适合各种类型的音乐。250Ω版本更常见,需要一定的驱动力。
DT990PRO: 开放式设计,声场最为开阔,高频比较亮,解析力也很好。但高频可能会有些许刺激,需要搭配。
DT1770PRO / DT1990PRO: 这是拜亚的进阶监听系列,用料和声音素质都有显著提升。
DT1770PRO: 封闭式,解析力、动态表现都非常出色,低频干净有力,但同样保持了相对克制。
DT1990PRO: 开放式,继承了DT990PRO的开阔声场和高解析,但整体素质更上一层楼,声音更通透,动态也更好。配有两种可换的振膜,可以根据喜好调整声音风格。

森海塞尔(Sennheiser)系列:
HD25系列: 这是DJ和现场监听的经典,封闭式,隔音极佳,声音非常有力量感和冲击力,虽然解析力不是它最突出的点,但它在节奏感和动态表现上非常出色。而且非常耐用,佩戴方式也比较特别。
HD500系列(如HD560S, HD540 Reference): 森海塞尔在HIFI领域更出名,但在监听领域也有一些不错的型号。HD560S算是比较新且评价不错的一款,定位偏向HIFI但调音也偏监听风格,解析力和声场都不错,驱动也比较容易。

AKG系列:
K240/K271/K272/K270等: AKG也有很多经典的监听型号,通常声音比较柔和、自然,尤其是老款的K240系列,价格亲民,声音风格独特,虽然解析力不如拜亚那些型号,但胜在耐听和一定的乐感。新款的K271 MKII等在素质上有所提升。

其他品牌: 还有像舒尔(Shure SRH系列),歌德(Grado SR系列)(歌德虽然很多型号是开放式但调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监听,更偏向HIFI),以及一些更专业的录音室监听品牌(如AudioTechnica ATHM系列、Fostex等)。

给你一点建议:

如果你是新手,想尝试监听耳机,可以先从 拜亚DT770PRO (80Ω) 或 DT880PRO (250Ω) 开始,这两款是比较经典的入门选择,能让你体会到监听耳机的基本特点。森海塞尔HD560S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更容易驱动,声音也比较现代。

如果你已经有一定经验,对声音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考虑 拜亚DT1990PRO,它的综合素质非常高,而且可玩性也强。

最重要的一点: 很多时候,耳机还是需要“听”过才知道。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找机会去实体店试听一下,看看哪款的风格更对你的胃口。网上再多的评测,也抵不过自己耳朵听到的真实感受。

所以,HD800这个“坑”确实够深,但如果你能驾驭它,它带来的乐趣也是无可比拟的。而监听耳机,则是一个让你更了解音乐“真相”的窗口。慢慢来,享受这个过程!祝你找到心仪的那对“耳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钱烧口袋, 买就是了。在图书馆绝对会被鄙视。

关于 HD800s, 请看俺的测试结果。 看完自己决定叭。


顺便说一下, 图书馆里面适合使用的耳机这里有一个, 只要 98 RMB:

- 商品搜索 - 京东

中篇散文:




实测Sennheiser HD800s 的初步印象 -- 只用初中文化系列



绝不忽悠










用人工耳的一边耳朵, 看看 HD800s.


对比 19 年前买的 HD580 。



对比最吸引大众的 Philips 9500



。。。

对比不同的佩戴位置, 可以看到, 佩戴位置导致的改变要远大于网上流传的 innerfidelity 发表的所谓“煲耳机”可观察到的改变。


HD800s VS HD580 1999 望远图。


同样, 您也可以用下面的组合来建立自己的脑子+耳朵+HD800s+ 。。。 +电脑+32位纯音电测听, 产生个体基准曲线。 以后再也不用听老烧或者大湿吹比, 自己的耳朵收货。


比如俺收到的货是这个:

翻转了是这个:




就算 HD800s 卖掉了, 如果怀念它的声音, 用 HD580 或者 Philips 9500 EQ 出来就是了。


你说呢? 应不应该这样玩?



有同学说, 没有爆布图, 太遗憾了。

俺说过绝不忽悠,终于找到一个安静的夜晚, 没有不可描述的声音, 没有洗衣机的震动, 没有冰箱的轰鸣。 来了来了


爆布图 (其实读者自己都可以弄, 不需要等)




HD800s 被扔在一个角落, 过了一晚上, 什么都没做。

因为今天天气冷, 暖气开多了几度。

曲线就不一样了, 低频段明显提升:

如果俺不告诉您真相,您可能就相信上面的黑体字了。 但是俺告诉您上面的黑体字是 BS, 是扯几把蛋。为啥捏, 俺把耳机戴上假人头之前,按摩了耳机垫一小会。仅此而已。

但是这个有目共睹的提升就出来了。

如果俺不说破, 您知道俺在扯蛋? 会不会开始暖气调音了呢?



不同佩戴位置的对比, 不用煲, 差异都那么大









参见 :



每个人的外耳 (Pinna) 和外耳道(external ear canal)的结构和形状是不同的。

根据加拿大国家科学院院士SHAW, Edgar Albert George, FRSC (July 10 1921 - October 18 2009)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研究结果 (如图), 您也可以看到耳廓和外耳道这些结构对声音的影响。


仔细观察:







给那些以价论声的同学

No correlation between headphone frequency response and retail price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41, EL526 (2017)
Jeroen Breebaart




看到大湿亮骚 HD800 的证书来佐证煲耳机有效, 俺笑尿了。

如果煲耳机有效, 那张证书上面的 DATA 就是过去时了。 煲了以后不就作废了嘛?

这么简单的逻辑悖论,俺一个初中毕业的都能看到。对吧?

问题来了, 您想要回煲机以前的厂家总工签名背书的表现,是应该求神拜佛呢?

还是念咒呢?

不懂啊? 送您一个吧。

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诵持一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气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急急如律令



** 看好了, 笑了, 请点分享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