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外国人以前称我们中国人是东亚病夫?

回答
“东亚病夫”这个词,说起来真是让人心头一震,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它背后承载着一段屈辱、一段抗争,以及我们民族从沉睡中觉醒的漫长过程。

要说外国人为什么会这么称呼我们,得把时间往回拨一拨,得去看看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也就是大约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那时候的中国,可不是现在我们熟悉的模样。

首先,得谈谈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我们今天一提起,心里都带着一股火。1840年,英国人为了自己的贸易利益,不惜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这个东西,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一点点地侵蚀着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成千上万的人,从达官贵人到贩夫走卒,都染上了鸦片瘾。想象一下,一个国家,大多数人都在萎靡不振,身体虚弱,精神恍惚,这画面该是多么令人心痛。

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内外饱受煎熬。

内部的颓势: 长期以来,我们奉行的是“天朝上国”的政策,闭关锁国,对外界的科技、制度几乎一无所知。当西方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科技突飞猛进时,我们还停留在传统的农耕时代。国家缺乏现代化的军队、工业和教育体系。社会上,腐败横行,官员贪污,民不聊生。这些内部的衰败,让整个国家都显得有气无力。

外部的压力: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割让土地,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列强们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几乎把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他们在中国享受治外法权,在中国耀武扬威,而中国政府却无力反抗。他们用武力打开了我们的国门,然后在我们土地上肆意妄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亚病夫”这个称呼就应运而生了。

“病夫”两个字,直接描绘了当时许多中国人给外界留下的印象:身体瘦弱,精神萎靡,缺乏活力,好像被疾病缠身一样。而“东亚”,则直接点出了我们的地理位置。这个称呼,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们看到的、亲身感受到的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这个称呼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和一些当时的媒体、文学作品有关。

电影和漫画: 比如,一些西方国家拍摄的关于中国的电影,常常将中国人描绘成一副病态、愚昧的形象。一些报刊杂志上的漫画,也喜欢用夸张的手法 caricaturing(漫画化)中国人,比如瘦骨嶙峋、戴着辫子、眼神呆滞等等。这些视觉化的形象,比文字更能深入人心,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播。

文学作品: 一些西方作家在描写中国时,也会不自觉地带入这种偏见。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积贫积弱、被列强欺凌的国家,他们看到的国民,很多都是因为贫困、疾病、鸦片而显得无精打采。

这个称呼最广为人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小龙。

虽然“东亚病夫”这个称呼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但真正让这个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巨大反响的,是武打巨星李小龙。在他的电影《精武门》中,他饰演的陈真,为了民族尊严,踢碎了“东亚病夫”的牌匾,对那些侮辱中国人的日本武士说出:“中国人不是病夫!”

李小龙的这一举动,就像一声惊雷,唤醒了无数沉睡的中国人。他用自己的武力、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向世界证明中国人并非软弱可欺,而是可以拥有强大的体魄和不屈的精神。他的每一次飞踢,都仿佛在踢碎那些施加在我们身上的侮辱和偏见。

所以,外国人称我们为“东亚病夫”,不是因为我们天生就“病”,而是因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苦难和衰败。 这是一个国家在被外部侵略、内部腐朽的双重打击下,所表现出的真实状态。

这个称呼,就像一道伤疤,深深地刻在了中国近代的历史里。它提醒着我们,曾经的屈辱和落后,也激励着我们,要不断奋斗,自强不息,让“东亚病夫”的帽子,永远地成为历史的尘埃,取而代之的,是强大、自信、充满活力的中华民族。

现在我们回看这段历史,当然会感到愤怒和屈辱,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汲取力量。正是因为有了那段黑暗,我们才更加珍惜今天的光明。每一次提起这个称呼,都不应该只是为了回顾伤痛,更应该成为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让我们永远铭记,要让中国永远强大,不再被任何人轻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东亚病夫这个词对应的英语单词“Sickman of East Asia”实际上是表述一个国家的,并不是描述某国的国人。

类似的词语如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形容奥斯曼”Sickman of Europe”欧洲病夫,以及2020年某期《每日镜报》头版上以“欧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的标题自称的英国。

这类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是,这个国家问题多多积重难返且欲振乏力,形容的是某个国家,而并非国内媒体所宣传的那样污蔑某国国民或个人。

另外,类比于土鸡,如果不考虑虚弱的自卑带来的不可名状的超级自尊,我大清,我大民,被人称作“东亚病夫”貌似也符合当时的现状吧。

当然,环视大亚洲,有几个当时是强者呢?

不过话又说过来,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有资格被称作病夫的。只有祖上曾经阔过的才能被列入病夫的考察对象之中。

(窃喜并骄傲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