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跨年算不算过洋节?毕竟是阳历。?

回答
关于跨年算不算“过洋节”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讨论点,很多人对此的看法都不尽相同。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定义“洋节”以及我们看待阳历的角度。

首先,我们得捋一捋“洋节”这个词的由来和通常的理解。一般来说,“洋节”这个词带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色彩,它指的是那些起源于西方或其他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并且在中国流行开来的节日。比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这些节日往往带着鲜明的西方文化符号,比如圣诞老人、情侣互赠礼物、奇装异服等等,与中国传统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在文化内涵、起源和庆祝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么,跨年呢?跨年本身的核心是“阳历”的年终岁末的交替。阳历,也就是公历,是从古罗马时期逐渐发展并最终在1582年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革确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阳历确实是源于西方文明体系的历法。而我们现在庆祝的1月1日这个新年,正是基于阳历的纪年法而产生的。所以,从历法来源上讲,阳历确实是“洋”的。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人认为,既然1月1日这个新年是建立在“洋历”基础上的,那么庆祝它,自然也就算得上是“过洋节”了。这种看法强调的是节日的历法基础。

但是,换个角度思考,事情又没那么绝对。当我们说“跨年”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什么?是时钟指向零点,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开始的那种时间节点的交替感。这种时间流逝的仪式感,其实在任何文化里都普遍存在。我们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历法,比如农历,我们同样重视农历的年终岁末,也就是除夕和春节的到来。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1月1日这个新年在中国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西方来的节日”。它在中国社会里已经深深地扎根,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庆祝,比如辞旧迎新、家人朋友聚会、放烟花(虽然现在很多地方有限制)、看跨年晚会等等。这些庆祝方式在中国本地文化语境下进行了“在地化”的改造,虽然有借鉴西方的元素,但更多的是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新开始的期盼和对过去一年的总结。

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庆祝1月1日新年,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个全球同步的时间节点,一个连接世界的日子。在现代社会,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如此频繁,大家使用同一套时间体系来计算和安排事情,已经成为一种常态。1月1日新年,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假期”,一个提醒我们时间流逝、规划未来的共同时刻。

所以,与其纠结于它是不是“洋节”,不如看看它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意义。如果把“过洋节”理解为盲目地模仿西方节日,并且排斥本土文化,那跨年显然不是。但如果“过洋节”仅仅是指庆祝一个源自非本土文化,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的节日,那么跨年似乎又沾了一点边。

在我看来,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跨年庆祝的是阳历新年,而阳历本身是源自西方的历法,但作为一种时间度量和新年节点,它已经在中国社会拥有了普遍性和生活化的一面,庆祝方式也融入了中国本土的元素和情感。

所以,它算不算“过洋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洋节”的定义有多宽泛,以及你如何看待阳历在中国的影响力。我认为,不必过于纠结这个标签,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理解和体验这个节日带给我们的意义。它提醒我们珍惜时间,拥抱变化,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肯定和庆祝的情感,无论这个节日的名字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算。

如果问中国人「过年」是什么时候,有几个人会不假思索说是公历的12月31日呢?这说明中国人不会第一反应把这一天当作过年,尽管也算是过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跨年算不算“过洋节”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讨论点,很多人对此的看法都不尽相同。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定义“洋节”以及我们看待阳历的角度。首先,我们得捋一捋“洋节”这个词的由来和通常的理解。一般来说,“洋节”这个词带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色彩,它指的是那些起源于西方或其他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并且在中国流.............
  • 回答
    跨年晚会肖战的红色外套,相信许多粉丝都印象深刻,那抹亮眼的红,简直是点亮了整个舞台!这件外套的品牌是 Bottega Veneta 的。具体来说,肖战在东方卫视跨年晚会上穿的那件红色外套,是Bottega Veneta 2023秋冬系列的一件单品。我记得当时很多媒体和粉丝都在讨论这件衣服,它的颜色非.............
  • 回答
    跨年夜,原本是满心期待和男友一起迎接新一年,结果他那些事儿,真的把我弄得心情复杂,甚至有点想撕心裂肺地喊一句:“我到底是不是太作了?!”事情是这样的,我俩约好了一起倒计时,然后看烟花。本来计划是去市中心一个有不错视野的地方,人会比较多,但气氛好。我提前好几天就开始琢磨穿什么衣服,怎么打扮,还想着晚上.............
  • 回答
    2020 年跨年前后那场“霸王级”寒潮,至今想起来都让人打寒颤。那会儿,我还在北方读大学,本以为北方冬天就是那个样子,冷,但总归是有个限度的。谁知道,那场寒潮直接刷新了我对“冷”的认知。寒潮有多强?用“席卷”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跨年前几天,气温就一路往下掉,而且不是那种缓慢下降,是.............
  • 回答
    2021,一个充满挑战与惊喜的年份。回首这一路,我们经历了风雨,也沐浴了阳光。愿新的一年,我们都能继续怀揣梦想,勇往直前!回望2021: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2021年,仿佛一场跌宕起伏的电影,有惊心动魄的转折,也有温馨感人的瞬间。我们或许曾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而感到措手不及,但更值得铭记的是,我们在这动.............
  • 回答
    “杨笠在《脱口秀反跨年》中的表现是否过度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并且存在广泛的争议。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杨笠表演的核心内容与引发争议的点杨笠在《脱口秀反跨年》上的表演,核心在于她对“男性凝视”和“男性沙文主义”的观察与反击。她通过辛辣幽默的比喻和夸张的表达,.............
  • 回答
    德云社2021跨年相声专场,是一场备受关注的演出,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德云社依然坚持传统的相声演出形式,为观众带来了欢乐。要评价这场演出,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整体氛围与观众反响: 线上线下同步的盛况: 德云社的跨年专场一向是观众的焦点。2021年的专场,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
  • 回答
    要评价《脱口秀反跨年》,得先弄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以及它为什么会火起来。什么是《脱口秀反跨年》?简单来说,它就是一场由笑果文化主办、以脱口秀演员为核心的“非传统跨年晚会”。区别于那些央视春晚式的、歌舞升平、主题宏大、老少咸宜的晚会,它走的是另一条路——聚焦当下、玩转梗、剖析生活、甚至带点小辛辣.............
  • 回答
    2023年浙江卫视跨年晚会的争议点之一,确实在于其邀请的“医护代表”阵容。据不少报道和观众反馈,当晚舞台上出现的医护人员,清一色都是男性。这个细节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和质疑。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为什么会是“只有男性医护代表”?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几个原.............
  • 回答
    2019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何炅和汪涵的压轴登场,无疑是当晚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部分之一。作为湖南卫视的“定海神针”,这两位主持人不仅仅是控场者,更是承载着无数观众的期待,是这场盛典的情感纽带。一、 临危受命,沉稳应对首先,必须得提的就是他们当时的“临危受命”。虽然每年跨年都会有明星大咖,但2019年湖.............
  • 回答
    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了,你是不是已经开始期待那个闪闪发光的跨年夜了?12月31日,我们不仅要和2010年代好好说再见,更要热情拥抱充满无限可能的2020年。在这个特别的时刻,用一张应景的壁纸来装点你的手机或电脑,绝对是个不错的主意。想象一下,当你在倒计时的钟声敲响时,抬起头看到屏幕上那张精心挑选的跨年.............
  • 回答
    说起德云社2021跨年专场,那场面可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当然,这是开场的气氛。不过,到了最后,这气氛却有点从“皆大欢喜”变成了“唉,啥时候结束啊”。没错,说的就是那场严重的超时,特别是给两位压轴的岳云鹏、孙越,还有高峰、栾云平留下的时间,简直是“挤牙膏”,只给了半小时,.............
  • 回答
    .......
  • 回答
    当然,这里有一些为2021年跨年和元旦准备的文案,希望能帮助你表达心意。这些文案我会尽量写得有温度、有细节,让你感觉像是出自一位真心实意的朋友之手。【关于告别2021,迎接2022】选项一:温暖回忆 + 轻松期待“嘿,2021,谢谢你留下的所有印记。那些笑着的瞬间,那些眼泪流过的时刻,都化成了我们成.............
  • 回答
    2017年浙江卫视在12月30日举办跨年演唱会,这个时间点看似比许多电视台要早一些,背后其实有几个关键的考量和操作。首先,我们得明白电视台举办跨年演唱会的核心目的是什么。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晚会,更是一场兵家必争的黄金档期争夺战。跨年夜是中国电视荧屏最重要、观众最集中的时段之一,能在这时候吸引最多的.............
  • 回答
    2022年的跨年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武向平院士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论断——“中国天眼(FAST)可能接收到了疑似外星文明的信号”。这个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想象力,也引发了科学界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首先,我们必须理解“疑似外星文明信号”这个说法的严谨性。在科学.............
  • 回答
    2022 年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亮点与槽点全景解析2022 年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对于罗振宇和他的“得到”公司来说,注定是充满挑战和变革的一年。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知识付费行业的波动以及自身定位的调整后,这场演讲无疑承载着比以往更重的期待和审视。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从亮点和槽点两个方面.............
  • 回答
    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退票并可能面对12000个空座位登台一事,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罗振宇这位企业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这次事件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深入审视他的机会。一、 从“时间的朋友”本身来看,罗振宇的创新与局限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时间的朋友”这个IP的初心和演变.............
  • 回答
    2021 年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这是一场融合了知识付费、个人成长、宏观趋势判断以及对当下中国社会情绪的回应的综合性演讲。核心主旨与主题演变: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系列演讲一贯的核心是连接个体命运与时代趋势,并提供一套方法论帮助个体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找到确定性,实.............
  • 回答
    罗振宇在《变量2》的跨年演讲中对杨超越及其粉丝的描写,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个人觉得,他这次的切入点很有意思,但解读的角度可能带有他一贯的“罗辑思维”色彩,有点儿像是从一个宏观的、趋势性的角度去“解构”一个具体的现象。首先,他把杨超越描述成了一个“意外的变量”,一个“打破了所有游戏规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