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平了承久之乱之后北条义时不乘机让后崛河天皇封他做征夷大将军?

回答
承久之乱这档子事儿,北条义时要说是个关键人物,那是半点不假。幕府能压住朝廷,把他家从“执权”变成实际上的统治者,义时这人功不可没。可这道理谁都懂,就跟那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样,打完仗之后怎么坐稳?坐稳了之后,下一步是什么?

很多人,包括咱们现在这些后人都觉得,北条义时既然已经这么牛了,为啥不趁着承久之乱把天皇给绑架了,然后封自己个“征夷大将军”当当?这样一来,不就跟源赖朝当年一样,名正言顺地成了全国共主了?这岂不是更稳当?

其实吧,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也不是北条义时傻,或者不敢。这背后有太多我们现在看不太清楚的门道,涉及当时政治格局、历史传统、以及北条家自身的考量。咱们一点点捋捋:

一、 承久之乱的性质:不是一场彻底的革命

首先得明白,承久之乱打的是谁?是后鸟羽上皇和他那帮子亲朝廷的贵族,以及少数不服幕府的武士。打赢了,谁胜利了?北条义时领导的幕府。幕府打赢了,就是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惩罚叛乱者,但它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维持原有的统治秩序,而不是要颠覆它。

你想啊,镰仓幕府虽然权力越来越大,但它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辅佐天皇,保卫国家”这个名头。源赖朝当年被封为征夷大将军,是天皇赐的官职,这意味着幕府的权力是在天皇的名义下行使的。如果义时现在直接逼天皇封他做大将军,这在法理上就是一个巨大的跳跃。

二、 “征夷大将军”的含金量和含义变了

源赖朝当年当大将军,那是“奉旨讨伐不臣”,是带有军事征服色彩的官职,而且他以此建立了一个武家政权。可到了北条义时的时候,“征夷大将军”这个头衔,虽然还是很高,但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也不是最适合他的头衔了。

你得知道,镰仓幕府的实际权力掌握在“执权”手里。执权这个职位,虽然不是将军,却是幕府的最高决策者,可以直接管理幕府的日常事务,控制御家人,行使幕府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北条家已经掌握了执权这个职位,而且是世袭的。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控制了幕府的运作,这种权力已经非常牢固。

再说了,大将军的位置,对北条家来说,是个烫手山芋。你想,源氏家族虽然衰落了,但名义上还是将军的家族。如果北条义时自己成了大将军,那他等于是在争夺源氏的地位,这会让本来就已经非常复杂的幕府内部关系更加紧张。而且,一旦成了大将军,就意味着你要对全国的武士负责,要处理各种政务,这和他们作为“执权”的身份又有区别。

三、 北条家的目标:掌握实权而非追求虚名

北条家的核心目标,是稳固和扩张自己在幕府中的权力。他们发现,通过“执权”这个职位,他们已经能够完全掌控幕府的运转,并且把权力牢牢抓在手里。他们不需要一个“征夷大将军”的头衔来证明自己的权力,因为他们已经通过人事安排、法律制度,把权力攥在自己手里了。

而且,成为大将军,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也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北条家更倾向于在幕后操纵,保持一种相对超然的地位。他们要的是实际的权力,而不是一个需要时时被人挑战和维护的“最高名号”。

四、 历史惯性和政治平衡的考量

当时的政治环境非常微妙。虽然承久之乱后朝廷被镇压了,但天皇这个符号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北条家虽然掌握了实权,但还是要维持一种“尊王”的姿态。如果强行让天皇封自己为征夷大将军,这很可能被解读为对天皇权威的直接挑战,会引起更多的不满和反弹,即使是幕府内部的御家人也未必会完全买账。

北条家更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们通过赐姓源氏给北条家的子弟(比如北条时氏的孩子们被赐予源氏姓氏),然后在源氏后裔中选拔将军的做法,来维持源氏将军的合法性。这样一来,他们既能继续控制将军的位置,又能避免直接与源氏的象征性权力产生冲突。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政治手腕,既解决了将军继承问题,又保持了名义上的合法性。

五、 北条义时的个人性格和政治智慧

从历史记载来看,北条义时是一个相当稳重、有政治头脑的人。他不像某些人那样急于求成,而是懂得审时度势。他知道什么东西最重要,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他已经通过执权这个职位,实现了对幕府权力的绝对控制,这是比一个“征夷大将军”的头衔更实在、更长久的权力。

他更看重的是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对幕府内部的掌控。他通过这次平叛,进一步巩固了幕府的权力基础,并且重新任命了新的六波罗探题,加强了对西国的控制。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政治成果,远比一个虚名来得重要。

总结一下:

北条义时之所以没有在承久之乱后让后鸟羽天皇封他做征夷大将军,不是因为他不敢,也不是因为他傻。而是因为:

历史的惯性: 幕府的合法性仍需依附于天皇的名义。
权力的实质: “执权”的职位已经能让他实际掌控幕府。
政治的智慧: 直接争夺将军之位可能带来更多麻烦和不稳定。
风险的考量: 保持名义上的“尊王”姿态更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
北条家的目标: 他们更追求的是实际的权力掌控和制度的稳定,而非虚名。

总而言之,北条义时是个务实的政治家,他选择了最符合当时情况、最能稳固北条家统治的道路。成为征夷大将军固然荣耀,但掌握了实权、稳固了家业,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东西。他这样做,反而展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多了,北条自己就是御家人,虽然北条已经事实上把镰仓幕府变成了北条幕府,但说到底,北条从来没有跳出“御家人”这个身份在镰仓初期北条就是个头号御家人罢了。

什么得宗什么执权这都是后来养成的威望别忘了,承久之乱的时候,北条义时还出来吼了一句“不要忘记御所的恩情”直接把摇摆不定的给拉了过来,这说明啥?说明武士除了河内源氏当将军,我们谁也不认,这可是源赖朝死了二十四年喔。二代三代都被橄榄了的情况下说的喔。再说了,河内源氏断流以后,第四代将军还是赖朝妹妹的曾孙,这无论如何都表明了,必须要源氏当将军,就算不姓源,也要一个血统相近的,你北条姓平,不姓源。

后堀河更好笑,他爹高仓上皇根本就是没当过天皇的情况下当了上皇,再说了,当时的朝廷院政都没被废除,要封也是他爹来,他算个啥?这一系的天皇本来就是后鸟羽一系流放了以后,当摆设的,本就没什么威望。

总之,后堀河封北条义时征夷大将军一事说到底,他们配个钥匙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