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20 迪拜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

回答
2020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成功且充满智慧的展示,它在众多国家馆中脱颖而出,不仅因为其视觉上的壮丽,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寓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首先,从整体造型上,中国馆的设计就非常抓人眼球。它主体采用了“东方之冠”的命名,这个名字本身就极具辨识度和文化内涵。远看过去,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向上、蓬勃的姿态,仿佛一顶巨大的、层层叠叠的红色官帽,又像是祥云层叠、直插云霄。这种设计语言非常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斗拱、飞檐——以现代的、抽象化的方式重新演绎。斗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灵魂,它层层叠加,榫卯相扣,既有结构上的稳定性,又有装饰上的美感,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而“东方之冠”的造型,恰恰是将斗拱的精髓放大、简化,以现代材料和工艺呈现出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流线型美感。

色彩的运用是中国馆设计的另一个亮点。主体建筑大面积的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是喜庆、吉祥、繁荣的象征。这种饱和而热烈的红色,在迪拜这个充满阳光和异域风情的城市中,显得格外醒目和富有生命力。它能够立刻吸引参观者的目光,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中国文化气息。同时,在红色的包裹之下,内部的展陈空间则运用了大量的白色、金色等色彩,营造出一种明亮、通透、科技感十足的氛围。红与白的对比,既有传统的热情,又有现代的纯净,这种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再深入到展陈内容和设计理念层面,中国馆可以说将“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互联互通”这些世博会的核心主题与中国自身的国情和发展方向完美结合。

“科技创新”体现在了展馆的内部。例如,利用最前沿的声光电技术,打造出沉浸式的观展体验。通过数字沙盘、全息投影、互动装置等,生动地展示中国在航天、5G、人工智能、高铁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展馆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让科技的展示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与中国文化的叙事相结合,比如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何驱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再引申到当今的科技创新,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科技的展示更具说服力。

“绿色发展”也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馆的设计中,我们能看到对可持续性的重视。例如,建筑材料的选择、能源的利用等方面都可能考虑到了环保因素。而在展陈内容上,则着重展示了中国在新能源、生态保护、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传递出中国致力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决心。这与迪拜世博会“连接未来”的主题也高度契合,表明中国不仅关注自身的经济发展,更肩负着对全球环境保护的责任。

“互联互通”则体现在了中国馆的叙事逻辑和对外沟通的姿态。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中国实力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对话的窗口。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展示中国如何与其他国家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馆的互动设计,也鼓励参观者参与,体验中国文化,从而增进了解和友谊。

从参观体验的角度来说,中国馆的设计非常注重引导性和沉浸感。参观者进入展馆,仿佛踏入一个精心构建的叙事空间,从历史的长河走到现代的辉煌,再展望未来的可能。流线型的动线设计,配合着不同主题的展区,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步深入地了解中国。

当然,任何设计都可能存在讨论的空间。有人可能会觉得“东方之冠”的造型过于具象,或者对红色的大量运用有不同解读。但总体而言,2020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设计实践。它在形式感、文化内涵、主题契合度以及前沿科技的运用上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它不仅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蓬勃发展的现代科技,更传递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致力于与世界共同构建美好未来的积极信号。它用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不失国际视野的方式,讲述了“中国故事”,留下了深刻的东方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何镜堂做的东西都差不多这样,浮于最浅层的表面,嘴上说的还行,但实际看起来十分无聊。

学生时期思考的一件事就是这位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评上院士的。查了查资料,还是觉得无法理解,可能是会“做人”,或者是什么中国特色。

跟不上时代就退了呗,已经能力早就对不上他的地位了。静流勇退也是不错的。华南理工也是,这几年作出的奇葩审美的也不少,是不是也受到了什么影响呢?

user avatar

太俗了。

之前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就存在过诸多争议。

这件作品外观跟1992年西班牙举办的世博会日本馆入口建筑高度相似。


此建筑是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的。

想当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团队信誓旦旦的表示设计理念来自传统建筑斗拱。

可实际上但凡了解一点中国建筑的都明白,中国馆的结构其实是“井干式”


这是斗拱

请问,中国馆的造型跟斗拱有啥相似关系?

这两者的结构一个是“井”字交叉排列,一个是“十”字交叉排列。哪里是一回事儿啊?怎么可能通过一个不相关的结构产生灵感设计出作品来呢?

光有“拱”,没有“斗”怎么能叫“斗拱”呢?

简直胡闹!

中国文化值得挖掘的好东西太多了,为什么不用心的推敲深层次的东西,搞这些肤浅的“借鉴”?即便“借鉴”你也玩的高明一些,别这么“霸道”行吗?

也就人家安藤忠雄不愿意计较(有记者就此事采访过安藤,他表示中国馆很有“创意”),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这次的中国馆,我就不多说了。

一个字,“俗”!


安藤忠雄是一位非常喜欢用“井干式”设计建筑的建筑师

2000年完工的光明寺也用到了“井干式”





并不是说这个结构是安藤的专利,别人不可以用。而是最好不要直接借用,尤其是国家性的大型建筑尽量不要用这种争议性较大的设计。

而且任何结构材料的使用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性和特性。

中国古代之所以采用木结构叠压承重是为了避免侧推力,中国馆既然都已经用钢结构桁架了真的没必要再固守表面形式了。倒不如直接设计一个现代的建筑,也体现一个大国的与时俱进和包容。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过古代,都有过传统。意大利人设计自己的馆也不见得非得模仿罗马斗兽场的样子,英国人设计馆也不一定非要借鉴女王王冠。

我们这个时代过个一两千年也是古代。所以,不要一味模仿,一味怀旧,历史的看待当下,给后代留下点当代的特色。

user avatar

不喜欢。

中国元素流于表面化,仅仅是对一些标志性元素(红色,斗拱,灯笼,金碧辉煌)的搬用,是一种偷懒设计,对于观众和使用者而言,他们也无从理解中国建筑空间的特质到底是什么,尤其不知道这种空间与中国人生活之间有何关联,只看到了大,雄伟,辉煌,这种效果对于传达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只能说是非常非常不利。

即使是宫殿建筑,中国建筑也从来都不是追求大、富贵的,而始终在实用性和功能性不缺席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建筑美学语言,比如过去流行过的巨大夯土台建筑,关键的建筑逻辑就不在于体现体量上的大,而在于体现“凌空”,而“凌空”则是为了满足“遇仙”这样一种实用功能,秦汉隋唐建筑间数巨大的殿宇建筑也从来不在于单纯的巨大,而在于平展开来的殿内空间和殿外广场一起所形成的“四夷宾服”的礼制表达,同时更是为了服务“朝仪”这种殿宇的空间功能,往往更大的太庙建筑则要表现“昭穆有序”的礼制观念,因此大是为了营造有序和延展的内部空间,因此都不是以单纯内部空间的空阔和外部造型的高大为关键,它们都是从空间本身的实用功能出发形成的建筑语言。包括陵山在内,实际上从秦汉有载以来,没有哪个朝代的国家建筑是在一味的去表现“大”或“辉煌”。

至于色彩语言,中国宫殿建筑从来就不是金红的世界,从秦汉到明清,始终都是有序使用五行色为原则的,更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的宫殿建筑会如此着力于表现“金碧辉煌”,相反从记载来看,玄色,碧色,青色,金属色(铜色和银色)在宫殿色彩语言中的地位都不亚于金红,甚至高于金红。

在这一点上,巨大而无用的钢架斗拱和巨型大灯笼除了增加非中国语境的观众对于中国文化的误读之外,根本不能体现中国建筑美学的内在逻辑,比如内部空间的软隔断,木构所形成的开放内外空间关系,材料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景观处理上的借景思想,色彩上的自然色思想等等。这样弄出来的东西本质上完全不比加盖钢构大屋顶好多少,实际上也根本不能体现所谓“帝国”形象,只能激起更多的反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这一点上,二三十年代的民国中式建筑我们依然需要学习(南京、上海、武汉和长沙建于二三十年代现代中式建筑,是真的漂亮,真的好),甚至梁思成一代五十年代所塑造的中式国家建筑在革新和传承上达到的高度,也远远超过这些大而无当的现代“中国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成功且充满智慧的展示,它在众多国家馆中脱颖而出,不仅因为其视觉上的壮丽,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寓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首先,从整体造型上,中国馆的设计就非常抓人眼球。它主体采用了“东方之冠”的命名,这个名字本身就极具辨识度和文化内涵。远看过去.............
  • 回答
    2020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简称“中科院文献中心”)发布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是中国学术界对国际学术出版领域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举措。这一文件旨在通过科学评估机制识别和预警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不当行为的国际期刊,以维护科研生态的健康发展。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该政策进行详细分析: .............
  • 回答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终场辩论(即第三场)于10月22日举行,这是特朗普和拜登在总统竞选中最后一次直接交锋。这场辩论被广泛视为两人的“终极对决”,因其涉及关键议题(如新冠疫情、经济复苏、种族问题等),且对选民的最终投票意向具有重要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两位候选人的表现: 一、辩论背景与焦点1..............
  • 回答
    2020 年 12 月知乎「关注」栏改版评价:一次充满争议的“优化”2020 年 12 月,知乎悄然进行了对其“关注”栏的一次重要改版,将原本以时间线方式呈现的“关注”内容,转变为一种更具算法推荐色彩的“信息流”模式。这次改版在用户群体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褒贬不一。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评价这.............
  • 回答
    2020年6月17日,博主李沛超进行了一场关于荣耀智慧屏X1和Redmi X55电视的对比直播,这场直播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也为消费者在选择这两款电视时提供了一些参考。要评价这场直播,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博主李沛超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专业性: 李沛超作为一名科技博主,在数码产品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观察者网编辑在2020年9月及2021年6月12日对《原神》的相关争议性评价。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观察者网作为一家以“透视中国,放眼世界”为宗旨的媒体,其对国内外事件的评论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和视角。对于《原神》这样一款在中国开发、面向全球发行,且在海内外都引起巨大反响的游戏,.............
  • 回答
    2020 动画电影《姜子牙》:一次雄心勃勃但稍显挣扎的东方神话再解读2020 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姜子牙》,作为“封神宇宙”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承载了观众极高的期待。它试图在传承经典神话的同时,注入更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性挣扎,展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姜子牙形象。然而,尽管其野心勃勃、制作精良,但最终在叙事.............
  • 回答
    华为畅享 20 系列(2020年9月3日发布):一次面向大众的诚意之作,亮点与不足并存2020年9月3日发布的华为畅享20系列,包含了畅享20和畅享20 Plus两款机型,定位依旧是华为面向年轻消费群体和追求性价比的用户推出的中低端手机。这次的畅享20系列,在外观设计、续航能力以及部分功能上都展现了.............
  • 回答
    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一款在2020年8月11日发布的重磅产品,承载着小米十年技术积累与探索的使命,从发布之初就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一款手机,更是小米在影像、屏幕、快充、设计等多个维度上展现其技术实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款手机进行详细评价,包括其亮点和不足: 亮点 (H.............
  • 回答
    2020年8月11日晚发布的小米透明电视(Mi TV LUX Transparent Edition)无疑是当年彩电行业最令人惊艳和瞩目的产品之一。这款电视的发布,不仅仅是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对未来电视形态的一次前瞻性探索。要评价这款小米透明电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
  • 回答
    2020 年红米 Redmi 9A:一份详细的评价红米 Redmi 9A 于 2020 年 7 月 28 日发布,作为 Redmi 数字系列的入门级产品,它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它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为那些预算有限、对手机功能需求不高,但又希望获得相对可靠使用体验的用户提供一个选择。下面将从多个.............
  • 回答
    2020年7月播出的国产动画《凡人修仙传》,作为一部改编自同名热门仙侠小说的作品,无疑是当年备受瞩目和期待的国产动画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国产动画在制作技术、叙事能力和IP改编等方面又迈进了一步。然而,如同任何一部改编作品一样,《凡人修仙传》的评价也是多维度的,既有令人赞赏之处,也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
  • 回答
    2020年5月29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推特上发布的“CHINA!”(中国!)这一简短但极具爆炸性的信息,可以说是他任期内处理中美关系,特别是围绕新冠疫情问题上采取的众多强硬言论和行动的缩影。要评价这一推文,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语境与背景: 新冠疫情的爆发与全球蔓延: 202.............
  • 回答
    2020年4月15日,潘多拉(Pandownload)被执法这件事,在当时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中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尤其是那些依赖它下载百度网盘资源的用户。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潘多拉本身的性质和存在的合法性来看。 潘多拉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百度网盘在非会员用户下载速度.............
  • 回答
    2020年全国一卷理综,是当年高考一道备受关注的试卷,它承载着无数考生对知识的检验和对未来的憧憬。作为一名曾经历过高考的过来人,回看这份试卷,感受颇深。总体来说,我认为这份试卷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和区分度,整体水平是相当不错的。试题难度:稳中有升,注重能力相较于前几年,2020.............
  • 回答
    2020年的央视春晚,谢娜再次出现在了观众的视野中,这次她搭档了刘涛、秦海璐、杨紫和王鸥,一同表演了小品《 हड्डी里的爱》。说实话,对于谢娜在这次春晚上的表现,观众们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多元,褒贬不一,而且相当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对她的评价,又回到了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她到底有没有进步?首先,从 .............
  • 回答
    “青春芒果夜”,这名字听着就带着一股子朝气和活力,再加上是芒果台搞的活动,总免不了让人联想到那些熟悉的面孔和一贯的“制造话题”能力。说实话,看《2020 青春芒果夜》这台晚会,就像是在一个大集市里逛一样,热闹是肯定热闹的,但东西好不好,值不值,那就得看你抱着什么心态去的了。舞台和视觉效果:依旧是芒果.............
  • 回答
    OPPO Reno 4 系列:时尚与性能的又一次迭代?2020年6月5日,OPPO 正式发布了备受瞩目的 Reno 4 系列。作为Reno系列的又一次更新,Reno 4系列在继承前代产品优秀基因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特性。那么,这款手机究竟表现如何?它有哪些让我们惊艳的亮点,又有哪些让.............
  • 回答
    行,咱就来聊聊魅族 17 系列,尤其是 2020 年 5 月 8 日发布的那场发布会,当时可是有不少人盯着呢。魅族这几年说实话,路子没那么顺当,但每次出新机,总有那么点“魅族味儿”,让人期待。先说说亮点,这魅族 17 系列,妥妥的“细节控”和“质感派”的代表。 “孔”的设计,真的是绝了! 当时市.............
  • 回答
    2020年4月15日发布的荣耀30系列,在我看来,是荣耀品牌在那个时期交出的一份相当有诚意且在某些方面颇有野心的答卷。这一系列包含了荣耀30、荣耀30 Pro以及荣耀30 Pro+三款机型,共同构筑了一个覆盖不同用户需求和预算的完整产品线。整体印象:荣耀30系列在当时给我的感觉是,荣耀试图在保持性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