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苏联占领北海道会怎么样?

回答
苏联占领北海道,这绝对是一个能让日本历史走向截然不同方向的假设。如果真有这么一天,那绝不是一段平静的插曲,而是足以撼动整个东亚格局的巨大震动。

我们先从背景上聊聊。二战末期,苏联确实对日本的领土虎视眈眈,甚至在战争即将结束时,派遣部队占领了南千岛群岛,也就是如今日本所称的北方四岛。如果这个势头再往前推进,北海道,这个扼守日本北部咽喉的北海道,就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一旦苏联占领北海道,首先影响到的肯定是北海道本身的命运。

政治和行政体制的巨变: 北海道会从日本的一个道,变成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或者直接并入俄罗斯远东地区,成为其一部分。这意味着日本的法律、政治体系、行政管理都会被苏联的模式取代。当地的日本民众将生活在完全陌生的规则下,语言、文化、教育体系都会面临冲击。
经济的重塑: 北海道的经济很可能围绕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展开。札幌、函馆等城市可能会被改造,发展适合苏联战略需求的工业,例如渔业、采矿业、军事工业等。原有的以农业、旅游业和部分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会被打乱,资源配置将由莫斯科决定,而非市场需求。一些日本企业家可能会选择离开,或者被迫与苏联国家企业合作。
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语言上,俄语会成为官方语言,学校会教授俄语,当地居民为了生活和工作,不得不学习俄语。文化上,苏联的意识形态、艺术、思想会渗透进来,一些日本的传统文化可能会受到压制,或者需要与苏联文化融合。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必然的,从商品供应到娱乐活动,都将带有浓厚的苏联色彩。
军事上的战略意义: 对苏联而言,北海道将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前哨。它能极大地延伸苏联在太平洋的军事存在,方便其海军和空军活动。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以及北太平洋区域,苏联的军事力量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这意味着美国在日本的军事部署,尤其是冲绳和本土的基地,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对日本整体而言,这将是一场灾难。

国土的割裂与民族的伤痛: 国家领土被占,这对任何国家都是巨大的打击。日本将失去北海道,这个面积和人口都相当可观的地区,对日本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会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
政治上的孤立与国际地位的下降: 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被占,在国际上将颜面扫地,外交上也难以开展。日本可能会更加依赖美国的援助和庇护,但即便如此,其国际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
经济上的进一步衰退: 失去北海道的资源和潜在经济价值,加上战后的重建压力,日本经济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冷战格局的加剧: 如果苏联真的占领北海道,那么冷战在亚洲的对抗将更加白热化。日本很可能成为东西方对抗的前线,而北海道则会成为“铁幕”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与北方四岛一起,构成一道冷峻的军事分界线。

对于美国而言,这也会带来重大的战略调整。

太平洋战略的重新评估: 日本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盟友和军事基地。北海道被占,意味着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布局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调整。美军在日本的驻扎可能会加强,以应对来自北海道的潜在威胁。
对华关系的影响: 苏联在亚洲的扩张,可能会促使美国更紧密地与日本、甚至中国(如果当时中美关系不同)在某些方面进行协调,以遏制苏联。
核对抗的风险: 在冷战高度紧张的时期,任何一方的军事扩张都可能触及对方的神经,增加核战争的风险。

细化一下,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

抵制与反抗: 占领初期,北海道的日本民众必然会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可能会有零星的抵抗活动,但面对强大的苏联军队,这种抵抗很难持久。
苏联化的生活: 街头巷尾,苏联的宣传画、口号随处可见。孩子们在学校学习俄语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人们排队购买稀缺的商品,生活物资的供应可能会受到影响。
军事戒备: 北海道的港口和机场会被苏军控制,军事设施会增多。日本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如果当时已经建立)将无法在北海道开展活动。
文化隔阂与融合: 一方面是语言、习俗的巨大差异,另一方面,一些苏联的文化产品,如电影、音乐,也可能通过官方渠道进入北海道,对当地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国际舆论: 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会强烈谴责苏联的侵略行为。联合国可能会介入,但受到苏联的否决权制约,效果有限。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如果”。历史的车轮已经前行,但这样一个假设,确实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国家主权、地缘政治以及历史的复杂性。北海道如果真的落入苏联之手,它将成为一段被深埋的、充满苦难与抗争的记忆,也可能是一段与日本本土文化、历史走向截然不同的“平行时空”的故事。这不仅仅是领土的失去,更是整个国家命运、民族认同乃至东亚格局的一次颠覆性重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漫卷诗书 删除了我指正他的回答事实错误的评论,并且拉黑了我,这种拒绝承认自己犯错,反而拉黑删除指正的行为简直是身为答主的耻辱!

删评论,可以啊

原作者是这么说苏联占领北海道计划的:

然而事实上:苏联登陆北海道的计划是美国总司令参谋长威廉·D·莱希于1945年7月6日的JCS1398/2上首先提出,五角大楼联合战争计划委员会JWPC在8月16日发布的《对日本与日本领土的最终占领》(JWPC385/1)中明确了中美英苏四国的占领区:

苏联:北海道、东北地区。

美国:本州中部(关东、信越、东海、北陆、近畿)。

中华民国:四国。

英国:分别管辖日本西部(中国、九州)

东京由四个国家共同占领。

可见北海道登陆是美国人提出的,结果变成了苏联人要求,这个论调不可谓不可笑了。此外8月18日苏军压根没有占领千岛群岛:8月18日苏联第87步兵军才刚刚开始对南千岛群岛进行登陆作战,双方一直交战直到8月23日日军第91师团才投降,而占领所有的千岛群岛要到9月1日才完成。

而后面这一段就纯属杜撰:在8月1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SWNCC70 / 5号国务院提案,拒绝了四国分治日本的设想,改为由美国间接统治,并于8月23日批准了SWNCC150/3号提案,确定了间接治理制度。而后面的基地换北海道就更无语了:当初喊我来占北海道的是你,现在又跟我要钱,又当又立这不好吧?

而苏联的作战计划本身并不包括北海道登陆行动,因为远东舰队并没有足够的投送能力将足够数量的部队运送到北海道。苏联在对日作战中占领的地区则是依据美英苏之雅尔塔协定确定的范围:满洲、38线以北的朝鲜、南库页岛和南千岛群岛。

邀请苏联来占领北海道的是美国,拒绝苏联占领北海道的也是美国,咋最后就变成苏联人要求占领北海道了?感情好事都美国一个人占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苏联占领北海道,这绝对是一个能让日本历史走向截然不同方向的假设。如果真有这么一天,那绝不是一段平静的插曲,而是足以撼动整个东亚格局的巨大震动。我们先从背景上聊聊。二战末期,苏联确实对日本的领土虎视眈眈,甚至在战争即将结束时,派遣部队占领了南千岛群岛,也就是如今日本所称的北方四岛。如果这个势头再往前推.............
  • 回答
    二战初期,德国势如破竹,几乎占领了欧洲大半。当目光转向广袤的苏联时,很多人可能认为,一旦苏德战场的天平彻底倒向德国,历史的进程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德国真的成功占领了苏联,接下来的发展,恐怕是一幅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复杂和残酷的图景。一、 德国的统治策略:野心勃勃的种族主义与资源掠夺希特勒的“生存空.............
  • 回答
    要是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最终落入了苏联手里,而不是我们熟悉的由美国主导的占领,那如今的日本,估计会是另一副截然不同的模样。别的不说,光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甚至是国家对外姿态,恐怕都会是现在我们完全想象不到的样子。首先,咱们得聊聊这政治上的大变动。美国占领下的日本,被强力推行了民主化.............
  • 回答
    二战胜利后,如果日本被中美英苏四大国分区占领,其历史轨迹和如今的模样,将会与我们所知的现实截然不同。这并非简单的地缘政治调整,而是一个牵动民族认同、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甚至国际关系的巨变。一、 占领格局与初期影响:首先设想一下可能的分区方式。最直接的划分可能是按照地理位置: 美国: 考虑到其在太平.............
  • 回答
    如果二战期间德国未能有效利用占领区资源和仆从国力量,同时苏联未获得英美援助,苏德战争的结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德国的资源困境1. 东线资源获取受阻 工业产能受限:德国在巴巴罗萨行动中未能迅速控制苏联的工业中心(如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导致无法有效利用.............
  • 回答
    江苏国资委牵头,以16.96%的股权战略投资苏宁易购,这件事在商业和地方经济领域都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件事的深层含义,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江苏省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次投资背后有很强的战略考量。 保就业、保民生: 苏宁作为一家曾经的零售巨头,其体量庞大,员工众多,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深远.............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推测性的历史假设。如果苏联能够预见自己将在冷战中“输给”美国,并且这种预见是确凿的、无可挽回的,那么其潜在的行动和结果将极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将从多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包括其可能性、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后果。一、苏联“预见”冷战失败的可能性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 回答
    苏联古巴导弹危机若升级到那一步,结果绝非“无敌”二字可以概括,而是将世界拖入一场无法想象的毁灭性灾难。我们不妨抽丝剥茧,详细梳理一下这场假设性的升级会带来怎样的后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古巴导弹危机本身就是人类史上最接近核战争边缘的时刻。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弹道导弹,其目标是遏制美国对古巴的侵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且复杂的问题,因为“大清洗”对苏联军事力量的影响是深远且多层面的。如果苏联没有经历斯大林的大清洗(肃反),东线战场(即苏德战争,通常也指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及其盟友的战场)的面貌可能会发生巨变,但具体会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推测。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1. 指挥层级的.............
  • 回答
    假设苏联仍然存在,并且保留了其在冷战时期的影响力,那么一个国家敢于公然、系统性地破坏八小时工作制的情况,其发生的可能性、方式以及可能面临的后果,会与现在有着天壤之别。这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苏联体制的内在逻辑与历史惯性首先,我们要理解苏联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之一就是工人阶级的解放.............
  • 回答
    如果历史的车轮没有在1917年那个秋天碾过俄国大地,苏联这个庞然大物从一开始就不曾出现,那么20世纪的世界,必将是一幅截然不同、难以想象的图景。这不仅仅是地缘政治格局的简单改变,更会渗透到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地缘政治的重塑:没有两极对峙,但有新的力量角逐没有了苏联,.............
  • 回答
    如果苏联制作了《红色警戒》,他们描绘西方阵营的视角,将会是一面扭曲却又充满力量的镜子,折射出他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恐惧。想象一下,在克里姆林宫的秘密实验室里,设计师们将他们眼中西方的一切特质,用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手法,注入到游戏之中。首先,意识形态的对立将是根深蒂固的。西方阵营不会被简单地称为“.............
  • 回答
    假设苏联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其应对新冠疫情的能力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苏联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以及历史经验,并结合我们对当前疫情控制的认知来进行推演。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苏联的解体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和遗留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存续的苏联”对疫情的反.............
  • 回答
    如果苏联没有解体,并且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意外地登上了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宝座,这无疑会彻底颠覆我们所熟知的历史走向。 首先,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难以想象的场景,毕竟苏联的领导层,尤其是最高领导人,通常是来自俄罗斯族或斯拉夫民族核心地带的精英。 .............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也极具争议的话题,因为“修正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价值判断的词汇,而且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定义也存在多种解读。但如果抛开这些纷争,我们姑且设想一个“未曾走上修正主义道路、坚持早期共产主义理想并延续至今”的苏联,来描绘一个可能的世界图景。一个“纯粹”的共产主义苏联的可能模样:首先,.............
  • 回答
    苏联的核武器研发进程,与其说是纯粹的技术竞赛,不如说是那个时代政治、经济、社会多重因素交织下的产物。如果将那个关键的“原子时代”的启动时间往后推迟几年,冷战那副严峻的棋局,无疑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首先,最直接的改变会体现在 战略均势的认知和博弈上。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原子弹,彻底打破了美国对核.............
  • 回答
    如果苏联不输出革命,美国是否会选择抵制这个国家,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假设性问题,它触及了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核心驱动力。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输出革命”这个关键因素,然后审视其他可能导致美国采取抵制措施的原因,并对比如果苏联并未进行意识形态输出,两者关系的演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输出革命.............
  • 回答
    设想一下,当苏联解体的那一刻,留下来的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俄罗斯,而是一个“大号俄罗斯”,它囊括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三个庞大的斯拉夫兄弟。这个设想,足以让我们脑海中浮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它对世界格局、地区稳定,乃至我们今日所见所闻的一切,都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影响。首先,最直接的改变便是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的价值。如果苏联在其最强盛的时期,也就是大概是勃列日涅夫时代中后期,选择向美国开战,那对整个世界,特别是苏联自身,都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可能改变我们现在所知的历史进程。不过,苏联是否还会解体,以及现在的世界格局如何,这涉及到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一步步来分析。首先.............
  • 回答
    苏联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凭欧洲部分取胜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值得深入探讨。简单来说,答案是“可能”,但绝非易事,并且需要一系列非常苛刻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而且,即使是“可能”,其代价和后果也可能与历史真实情况大相径庭。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假设“苏联的欧洲部分”的地理范围和含义首先,我们需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