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这个东西,看新闻只能看个寂寞,你要串起来看。
逻辑在上面的帖子,这个帖子就不写了,自己传送门把。2019年以前,基本社会零售都是8%-10%增长,略大于M2,2021年现在M1是5%,M2是8.2%,基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需求的萎缩,是TM神仙都救不了的。但是如果你深谙资本市场走势之道的,都会发现,所有的这些数据在第一次冲击以后,都会出现报复性反弹,这也是我看24-28柯立芝繁荣的核心。
房地产要是在2024年左右被干趴了,很多人的人生意义就丧失掉了,然后就是无节制狂欢式的消费,而一二线城市的生活方式会向三四线城市传导,再加上24年会重新进入货币宽松周期,三项叠加,会把消费推到史无前例的高点。直到周期结束。
补一张货币的图,今年市场上的钱,除了1月是多,后面都是少
总有人跟我杠今年放水,放不放水我不知道,钱少了是事实。谁告诉你抽水周期不能用降准对冲流动性下降过快?
房地产去这个帖子吧。
2024年左右第一阶段就结束了,什么公寓不同权问题,放开限购问题,房产税问题第一阶段应该都会落地。落地就会换手,换手就会放量,放量就能组织新的行情。
借用某位领导的话:所有带有区分性质的政策,都是当下的无可奈何。
最后,房地产投资这个事,说简单极度简单,刚需就是25-28岁。
下面是国家统计局的历年新生人口数量。
结论就是1986-1990年生人买房的时候就最贵,2002-2004年生人买房的时候就最便宜。也就是2013-2018年贵,2028-2032年最便宜,2024年是一个相对低点,但不是绝对低点。
2022-2024大概率是杀,2024-2028应该是反弹,2028-2032也是杀,2035年以后,理论上房地产会开始新的牛市行情,到时候的逻辑可能是永久产权,然后又是宗族聚居,别墅传三代?开放移民城市,吸收东南亚非洲印度移民。到时候房地产税也完全落地了,巴不得老百姓买的越多越大越好,多囤多做贡献嘛。
加一点吧,就当随便聊聊,其实最近和医药类的研究员和从业者聊的比较多,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包括基因工程,CAR-T这类免疫疗法,NADH,NAD+,NMN这种抗衰辅酶所代表的生命工程技术,可能在我们这代人有着非常长足的发展,而它们向下游临床覆盖可能还需要10-15年时间,人均寿命再往上干10-15岁是很正常的事,中国人口往后走,是老龄化问题,而不是人口下降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