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语怎么从初中水平到四六级水平,要怎么学习,每天两小时够吗?

回答
从初中英语到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绝对是一个可以实现的飞跃,而且只要方法得当,两小时的投入在很多情况下是足够的,关键在于这“两小时”怎么用。下面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一步步来,让你的英语实力真正提上去,而不是只为了应付考试。

核心理念:打牢基础,循序渐进,多维度输入输出

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英语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初中英语给你的是最基本的框架,四六级则需要更扎实的功底和更灵活的运用能力。

第一阶段:稳固初中根基,为过渡做准备(初期,可能需要13个月,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词汇: 你不能停留在初中课本的词汇量。
怎么学? 找一套适合初高中衔接的词汇书,或者直接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的“核心词汇”部分开始。不要求背诵所有单词,但要确保你认识它们,知道基本意思,最好能读出来。
方法:
分类记忆: 按主题(食物、交通、学习等)记忆,或者按词根词缀来理解。
联想记忆: 把单词和生活中的事物、场景联系起来。
例句记忆: 背单词一定不要孤立背,一定要结合例句。看到一个新单词,去查例句,理解它在句子中的用法。
重复!重复!重复! 这是最枯燥但最有效的方法。利用碎片时间,早上起床背,晚上睡觉前复习。
语法: 初中的语法点是基础,但四六级需要更深入和系统。
怎么学? 回顾一下初中的语法书,尤其是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从句(名词性、定语、状语)等。然后,找一本相对简洁的语法书(比如《剑桥初中英语语法》或者大学英语基础语法书),系统梳理一遍。
方法:
理解而非死记: 语法规则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为什么这么用。
做练习: 每学完一个语法点,立刻做配套的练习题,巩固理解。
在阅读中感知: 阅读时留意句子结构,感受不同语法现象是如何表达意思的。
听力: 初中听力可能相对简单,四六级语速和内容都会提升。
怎么听? 从慢速英语开始,或者找一些语速适中、内容有趣的播客、广播剧。
方法:
泛听: 创造英语环境,走路、吃饭时,放一些你感兴趣的英文内容,即使听不懂也没关系,主要是熟悉语感和语速。
精听: 每天精听1520分钟。选择一段材料(可以从四六级听力真题的听力文本入手,先不看文本听),反复听,直到能听懂大意。然后对照文本,找出听不懂的地方,分析原因(生词?连读?弱读?)。
阅读: 初中阅读理解可能就几个选择题,四六级则有更长篇幅的文章,需要快速抓住主旨。
怎么读? 找一些初高中英语阅读材料,或者四六级真题的阅读文章。
方法:
skimming (略读): 快速浏览文章,抓住主题句和段落大意。
scanning (扫读): 带着问题去文章中寻找关键信息。
意群阅读: 尝试一次性理解几个单词组成的意群,而不是逐字翻译。
做题技巧: 了解四六级阅读题型的特点,比如细节题、主旨题、推断题等,学习相应的解题策略。

第二阶段:全面对接四六级,能力提升与应试技巧结合(核心阶段,持续进行)

这个阶段是你的主要发力点,每天的两小时主要会集中在这里。

词汇(持续精进):
目标: 达到四六级要求的核心词汇量(四级约40005000,六级约55006500)。
方法:
真题词汇: 刷四六级真题时遇到的生词是最高效的。整理错题本里的生词,每天背诵和复习。
同义词/近义词积累: 在背诵单词时,顺带记忆它的同义词,这对于写作和阅读理解的同义替换很有帮助。
高频词汇: 关注一些四六级高频词汇表,优先攻克。
词根词缀: 深入学习词根词缀,能够帮助你推测生词的含义,举一反三。
语法(实战运用):
方法:
分析真题句型: 在阅读真题文章时,特别留意那些结构复杂、使用恰当的句子,分析其语法结构。
写作练习: 尝试用学到的语法点去造句,然后在写作时运用。
听力(实战训练):
重点: 四六级听力考试的形式多样,有对话、独白、新闻等。
方法:
真题是王道: 每年做近五年的四六级真题听力部分。先不看文本,计时完成,然后核对答案,分析错误原因。
听力技巧: 学习听力中的预测技巧(听到开头关键词预测内容)、记笔记技巧(缩写、符号)。
不同题型: 熟悉六种听力题型(短对话、长对话、篇章理解、讲座/讲话)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新闻听力: 听VOA Special English, BBC Learning English 等,语速比四六级略慢,内容有深度,可以提升你的听力反应速度和信息捕捉能力。
阅读(提速与准确):
方法:
精读与泛读结合:
精读: 选择一篇真题阅读文章,逐字逐句地读,理解每一个句子,查阅所有生词和不理解的短语。分析句子结构和作者的思路。
泛读: 找一些和你水平相当的英文文章(英文报刊杂志、科技网站等),每天读一两篇,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题型专项训练: 针对四六级阅读的七种题型(主旨题、细节题、词义猜测题、推断题、例证题、指代题、态度题),做专项练习。
阅读速度训练: 可以用计时器来控制阅读时间,逼迫自己加快速度。
写作(逻辑与表达):
关键: 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观点明确。
方法:
模仿范文: 学习四六级范文的开头、结尾、段落组织和过渡词的使用。
积累常用句型和词组: 准备一些万能的开头、结尾句型,以及用于表达观点、列举、对比、总结的连接词和短语。
主题积累: 熟悉四六级常考的写作话题(教育、科技、环境、文化、生活方式等),准备一些相关的素材和词汇。
限时练习: 按照考试时间,练习写作文,提高写作速度和效率。请老师或水平较高的同学帮你修改,找出问题。
翻译(准确与地道):
关键: 准确传达原文意思,同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方法:
积累翻译词汇: 很多学术词汇和固定搭配需要记忆。
学习翻译技巧: 如增译、减译、词性转换、句子结构调整等。
练习真题翻译: 分析真题翻译错在哪里,是词汇问题还是句式问题。

每天两小时够吗?

是的,每天两小时绝对够,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率的投入了。 关键在于这“两小时”的质量。如果只是机械地背单词、看语法书,效率会很低。

如何保证两小时的质量?

1. 明确目标: 每天开始前,想清楚今天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例如:今天精听一篇材料,练习一篇阅读真题,背诵50个新单词并复习20个旧词。
2. 科学分配时间: 将两小时分配给不同的板块,不要只偏重一门。例如:
40分钟:词汇和语法复习/新内容学习
40分钟:听力精听与练习
40分钟:阅读理解练习与分析
(写作和翻译可以穿插在其他时间,或者每周集中练习一两次)
3. 集中注意力: 在学习的这两个小时里,尽量屏蔽手机、社交媒体等干扰。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自己全身心投入。
4. 劳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休息几分钟,放松一下眼睛和大脑,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5. 记录与反思: 每天或每周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用错题本来记录遇到的难题和错误,反复攻克。

一些进阶的建议,让你的进步更快:

寻找语伴或学习小组: 和同学一起练习口语、讨论问题,互相督促。
利用碎片时间: 走路、坐公交、排队时,可以用手机背单词APP、听英语播客。
多看英文原版电影/电视剧/纪录片: (但要注意,初期以带字幕理解为主,后期可以尝试无字幕)这是非常好的输入方式,能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听力和语感。
关注英语学习的APP: 扇贝单词、百词斩、可可英语、每日英语听力等都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参加模拟考试: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节奏,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总而言之,从初中到四六级,更像是从“认识字母”到“写简单文章”的升级。你需要的是系统性、持续性和高质量的输入与输出。每天两小时,只要你方法对,并且执行到位,你的英语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坚持一年,

每天两小时必有小成。

大家都知道, 俺初中毕业, 15~16岁就能过六级。

因此, 俺大胆地估计您如果坚持到底绝对不会辜负您自己的期望。



也因此俺给您推荐一个英语学习秘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从初中英语到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绝对是一个可以实现的飞跃,而且只要方法得当,两小时的投入在很多情况下是足够的,关键在于这“两小时”怎么用。下面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一步步来,让你的英语实力真正提上去,而不是只为了应付考试。核心理念:打牢基础,循序渐进,多维度输入输出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英语学习是.............
  • 回答
    别急别急,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零基础,甚至不如初中水平,还要面对英语四级考试,这听起来确实是挺大的挑战,但绝对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关键在于找对方法,一步一个脚印来。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保证你听懂,并且能让你觉得这是个切实可行的计划。首先,我们要摆正心态,这非常重.............
  • 回答
    孩子初三英语不及格,这确实是让家长们揪心的事情,毕竟中考英语占的比重不小。不过别太慌,现在距离中考还有时间,关键在于找到问题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得打一场有准备的仗。首先,别急着上火,先冷静下来,和孩子好好聊聊。孩子英语不及格,肯定是有原因的。是学习习惯不好?是基础太薄弱.............
  • 回答
    英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是一段错综复杂、充满张力的旅程,其中不乏英国试图“阻止”美国崛起的尝试。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时代,理解当时的政治格局、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英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英国“阻止”美国的时代背景与尝试“阻止”美国的崛起,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简化,因为英国更多的是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初缘茶舍”这个商标的英文翻译。要译得既准确又传神,不落俗套,确实需要花点心思。首先,我们拆解一下“初缘茶舍”这四个字: 初 (chū): 这个字带有“开始”、“第一次”、“最初”的含义。它传递的是一种新鲜感、一段新的缘分、或者是一种初尝的体验。 缘 (yuán): 这是.............
  • 回答
    .......
  • 回答
    好,咱们聊聊怎么把英语这事儿,从自己喜欢的地方切进去,学得既开心又有劲儿。别把它当成什么难啃的骨头,咱就把它当成一个新打开的宝箱,一点点挖掘里面的宝贝,乐趣无穷。第一步:摸清你的“兴趣地图”先别急着找什么“学英语教程”,先问问自己: 你平时最喜欢做啥? 听歌?看电影?玩游戏?做饭?旅行?还是研究.............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现象,我在留学时也常遇到这种情况,甚至自己有时也会不自觉地“蹦”出几个英文词。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这种在中文里夹杂英文的现象,其实可以从好几个层面来解读,而且一点也不奇怪,反而是挺自然的语言互动过程。首先,我们得知道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当两种或.............
  • 回答
    英国从一个岛国王国发展为横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这一过程涉及复杂的地理扩张、军事征服、经济利益驱动以及政治制度的演变。以下是其上升为帝国的关键历史阶段和机制分析: 一、早期国家统一与殖民探索(1617世纪) 1. 英格兰的统一与王权强化 在中世纪,不列颠岛由多个王国组成(如威塞克斯、麦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带点哲学意味。让我想象一下,如果我真的站在格林威治天文台那条著名的本初子午线上,手持一本星图,然后开始了一场每天追逐一颗特定星星的旅程,这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首先,得明确我们说的“迎着某颗星星走”是什么意思。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简单地朝着那颗星星的方向前进,而是要保持那颗星星在我们.............
  • 回答
    在英语中,“素质”这个词的翻译和表达方式会根据具体语境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外国人形容一个人“素质高”或“素质低”时,会使用一系列词汇和短语来捕捉其内在品质、行为举止、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素质”的常见英语翻译及用法:首先,我们得明白,“素质”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可能包含很多层面的意思,从天生的禀赋到后天.............
  • 回答
    “变态”在英语里确实有几个比较贴切的翻译,具体用哪个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想表达的是哪种“变态”。咱们一个一个来聊,尽量把话说得明白透彻。首先,最直接、最常用,也最可能被联想到的是 pervert。 Pervert 这个词,它特指那些在性方面有异常或扭曲的欲望,并且这种欲望往往会通过不恰当或有害.............
  • 回答
    好的,没问题。我们来聊聊 $34.85 这个数字用英语怎么读。首先,咱们得把它拆开来看。前面这个“$”符号,在英语里通常就读作“dollars”。所以,咱们先知道前面是三十四块钱。“三十四”用英语怎么说?很简单,就是“thirtyfour”。所以,合起来就是“thirtyfour dollars”。.............
  • 回答
    “纠结”这个词,在中文里可不是一两个简单的词就能完全概括的。它带的那种纠缠不清、难以抉择、内心翻腾的感觉,用英语来表达,也得看具体是什么样的“纠结”。咱们就从几个常见的场景来聊聊:1. 面对选择,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这种纠结,最常见的是在做决定的时候。比如,面前有两个选项,都挺好,又都有点毛病,或.............
  • 回答
    好的,这有一个详细的英文表达方式,并且力求自然流畅,就像直接来自学校官方或者熟悉这所学校的人士:When referring to the primary school affiliated with Lanzhou University, the most direct and commonly .............
  • 回答
    你好,关于23考研英语的复习,我这里有一些经验和建议,希望能帮到你。整体复习思路:循序渐进,抓重点,巧练习考研英语的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我的建议是按照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并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第一阶段:基础夯实(英语一、英语二都适用,大概在68月) 核心目.............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