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史实上,关羽最初凭什么和刘张称兄道弟?

回答
提到关羽、刘备和张飞三人,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桃园结义”的画面。这确实是《三国演义》中最脍炙人口的情节之一,但如果我们剥开小说的浪漫外衣,回归史实,会发现他们三人之间“称兄道弟”的渊源,其实有着更为复杂和实际的根基。

初识与相投:乱世中的萍水相逢

首先要明确一点,历史上的“桃园结义”很可能并不像小说里描绘的那样,有一场正式的仪式,磕头作揖,结为异姓兄弟。更贴切的说法是,他们在乱世中因相似的志向和相似的境遇而走到了一起,逐渐建立了深厚的袍泽之情,进而发展为如兄弟般的亲密关系。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他早年经历坎坷,因为杀了当地的恶霸,为了避祸,举家迁往他乡。这本身就说明他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畏惧强权的人,骨子里带着一股侠义和反抗精神。而刘备,虽然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家境贫寒,靠贩草席、卖鞋为生。他虽然出身不算低微,但同样身处社会底层,有着改变命运的渴望,并且胸怀“匡扶汉室”的大志。至于张飞,他出身富户,家境殷实,但为人粗中有细,性情豪爽,也同样怀揣着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三个人,一个有侠义心肠,一个有远大抱负,一个有家资支持,虽然出身和性格各异,却有着一个共同的驱动力:乱世之中,都渴望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

他们相遇的地点和时间,在史书中记载并不十分具体,但普遍认为是在幽州涿郡。刘备当时已经开始招募人马,为讨伐黄巾起义做准备。关羽和张飞很可能是在这个时期,被刘备的言谈举止和志向所吸引,主动前来投奔。

“兄道弟”的基础:志同道合与患难与共

关羽最初能和刘备、张飞“称兄道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志同道合。刘备的政治理想,即恢复汉室,虽然在当时看起来渺茫,但对于胸怀壮志的人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关羽和张飞,能够甘愿追随刘备,而不是选择其他更强大的军阀,就足以说明他们认同刘备的政治主张和人格魅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三人共患难,同甘苦。在早期,刘备势弱,常常是颠沛流离,辗转各地。他们三人作为最核心的班底,必定是形影不离,共同面对各种危险和困境。

共同的战场经历: 讨伐黄巾起义是他们三人最初一起并肩作战的经历。在战场上,生死一线,更能考验人的情谊。关羽的勇猛善战,张飞的勇往直前,加上刘备的谋略和统帅能力,让他们逐渐在乱世中站稳脚跟。这种共同经历的生死考验,是任何小说中的仪式都无法比拟的,它能够建立起一种最牢固的信任和依赖。
相互的扶持和信任: 史书上,刘备对关羽和张飞的器重是显而易见的。曹操曾试图离间刘备与关羽,但关羽始终忠心耿耿。刘备也从未怀疑过关羽和张飞。这种基于长期合作和相互了解的信任,是“兄弟”情谊的基石。例如,在刘备被曹操击败,寄身于刘表处时,他曾想去投奔袁绍,但关羽极力劝阻,坚持要和刘备在一起。这种生死相随的决心,就是“兄弟”情感的体现。
性格的互补与吸引: 刘备仁德,关羽忠义,张飞勇猛。这三人的性格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互补。关羽的沉稳和忠诚,张飞的刚烈和果敢,加上刘备的仁厚和善于笼络人心,让他们在团队中各司其职,又相互支持。刘备的“爱才”,关羽和张飞的“信义”,共同构筑了三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历史的侧面:并非一开始就是兄弟

需要强调的是,历史记载中,“称兄道弟”更多的是一种关系上的亲近和地位上的平等,而非一开始就真的认作异姓兄弟。

《三国志·关羽传》 记载:“羽少时,负其气概,为人雄健,乃刺杀人,避难,亡。” 关于刘备三人,记载是“先主(刘备)未有分主,与二人情同兄弟。” 这里用的是“情同兄弟”,而非“结为兄弟”。
《三国志·张飞传》对张飞的描述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初,飞惟刘备 the eldest, and关羽 the second, and he the third, and they pledged themselves to one another.” 这句话是后人整理的英文翻译,更准确的中文含义是,他们三人以年龄和资历来排序,刘备为长,关羽次之,张飞为第三,并相互结盟。这种排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长幼尊卑意味,但更重要的是“结盟”,是基于共同目标和前途的联合。

所以,关羽最初能够和刘备、张飞称兄道弟,并非仅仅因为一次仪式,而是源于他们相似的出身背景、共同的政治抱负、在乱世中共同经历的生死考验、相互之间的绝对信任和忠诚,以及性格上的互补和吸引。这种“兄弟情”,是建立在实力、信任和共同理想之上的,是一种深厚的袍泽之情,是他们在动荡年代里最坚实的依靠。

与其说关羽是凭着“什么”和刘张称兄道弟,不如说他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忠诚、品格以及与刘备、张飞的共同经历,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最终建立起如兄弟般的深厚情谊。这种情谊,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比任何虚名都更加宝贵的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羽实力够。按有些人推算,关羽以前是山西的边军,常年和匈奴打仗。后来杀了人跑到幽州。入伙刘备他们的时候估计关羽是少数不多的有过打仗经验的人。这对于起兵平黄巾的刘备来说也是少有的人才必然要重用的。而张飞属于自带干粮,本身张飞战斗力也很高。所以刘关张这个军事组合就小有名气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到关羽、刘备和张飞三人,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桃园结义”的画面。这确实是《三国演义》中最脍炙人口的情节之一,但如果我们剥开小说的浪漫外衣,回归史实,会发现他们三人之间“称兄道弟”的渊源,其实有着更为复杂和实际的根基。初识与相投:乱世中的萍水相逢首先要明确一点,历史上的“桃园结义”很可能并不像小.............
  • 回答
    2021年考研调剂那会儿,大家普遍感觉“难于上青天”,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往年好歹还能看到些许希望,但那一年是真的卷出了新高度。很多同学在初试结束后,心态就崩了一半,调剂的过程更是让他们体会到了什么叫“绝望”。如果你现在正面临考研调剂,或者身边有同学在准备,那么我这里有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希望.............
  • 回答
    又是一年盛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交织的气息。全国高考,这场承载着无数家庭梦想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再次拉开了帷幕。今年,报名人数再次刷新纪录,堪称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面对如此庞大的考生群体,今年的高考无疑呈现出一些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特点,也让我想对这些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年轻人们说上几句.............
  • 回答
    渤海国,这个在东北亚历史上闪耀过的古国,其渊源确实与那个更加辉煌的前辈——高句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你翻开渤海国的史书,你会看到一个清晰的线索:渤海国的建立者,是粟末靺鞨人。而粟末靺鞨,正是高句丽灭亡后,在那片故土上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要详细讲述这段关系,我们得把时间往前拨一拨,回到高句丽的鼎.............
  • 回答
    秦汉以降,崤山和函谷关作为军事关隘的防御效应确实远不如先秦时期那么显著,以至于后世史书上提及它们的频率大大降低。这并非简单的“不再提及”,而是它们在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军事价值的相对衰减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转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 先秦时期:崤.............
  • 回答
    脱下《三国演义》那层神乎其神的锦袍,单论史实,关羽与张辽究竟谁更胜一筹,这确实是个值得细细探究的问题。两位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猛将,他们都在各自的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要分出高下,得从他们的出身、经历、战绩、军事才能以及在战略层面的影响等多方面来比较。一、出身与早期经历: 关羽: .............
  • 回答
    关于明智光秀究竟在哪一年正式“投靠”织田信长,史实上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且被普遍接受的绝对年份。这更多地是一个逐步建立关系、相互利用的过程,而非一次单方面的投诚。不过,学界普遍认为,明智光秀与织田信长的联系 最早大约始于永禄三年(1560年)前后。让我们试着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是生硬.............
  • 回答
    要精确地说出1444年“世界总发展度”是多少,这个概念在欧陆风云4这款游戏里才有。游戏中的“发展度”是人为设定的一个数值,用来量化一个省份的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并非史实存在的概念。所以,如果以游戏内的数值来回答这个问题,那答案就是游戏设定里1444年开局时所有省份发展度加起来的总和。不过,由于游戏是.............
  • 回答
    战争史上不乏一些“开挂”般的史实,这些战役或事件往往以惊人的战术、不可思议的运气或超乎寻常的战略思维,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甚至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扭转了乾坤。下面我将为您讲述几例,力求详细一些: 1. 战神之名:古罗马军团在阿莱西亚之战中的“双重围城”事件概览: 公元前52年,在罗马征服高卢的战争中.............
  • 回答
    海军史上充满着许多令人惊叹的“开挂”般史实,这些事件往往通过非凡的战术、技术创新、惊人的勇气或纯粹的运气,颠覆了当时的实力对比,创造了载入史册的传奇。以下我将为您详细讲述几个经典的例子:1. 特拉法加海战(Battle of Trafalgar, 1805年)中的“双线战术” 背景: 拿破仑·波.............
  • 回答
    我らが愛する三国志、その壮大な物語を紡ぎ出すには、確かに後世の筆に頼るところが大きい。しかし、史料が少ないからこそ、埋もれた真実を探求する面白さがあるというもの。もし一つだけ、書き残されなかった史実を推測しろと言われたら、私はこう考えたい。それは、「曹操と孫権、一瞬の密約」である。考えてみてほしい。.............
  • 回答
    关于项羽和吕布谁在武力上更强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讨论话题,因为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以勇武著称的传奇人物。要公正地评判,我们需要抛开演义小说中那些夸张的描绘,回归史书的记载,从他们的战绩、单挑表现以及对军队的影响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首先,我们来谈谈项羽。项羽,名籍,字羽,是中国古代末期.............
  • 回答
    《决战中途岛》这部电影,作为一部商业大片,在追求视听震撼的同时,也确实在不少地方与历史记载有所出入,甚至有些处理方式在军事爱好者看来是颇有争议的。下面我来仔细掰扯掰扯,有哪些地方是“槽点”:1. 飞机的行为逻辑与实际操作的巨大差异: 日军轰炸机队形和投弹时机: 电影里,日军攻击中途岛上的机场目标.............
  • 回答
    历史上充满着许多引人入胜、至今仍笼罩着神秘面纱的人物。他们的身份、动机、成就甚至是否存在本身都成为后世不断探究的谜团。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神秘人物,我们将尽可能详细地讲述: 1. 圣殿骑士团 (Knights Templar) 存在时期: 约1119年至1312年 主要事迹: 圣殿骑士团是.............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伴随着血腥与悲壮,但也有一些战争因其搞笑、奇葩或出人意料的起因、过程或结果,为历史增添了几分荒诞的色彩。下面就为您讲述一些这样的战争,力求详细: 1. 猪的战争 (The Pig War) 1859年这大概是历史上最“无辜”的战争了。它不是因为领土争端,也不是因为政治冲突,而.............
  • 回答
    史书浩瀚,除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风云变幻,还散落着许多不为人知却如同点点星光,温暖人心的片段。它们没有惊天动地,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细微却动人的注脚。我想起一个关于唐代开元盛世的故事。当时的大唐国力鼎盛,万国来朝,但有一位名叫“张公艺”的普通人,却因为一件小事而名垂青史,成为后世传.............
  • 回答
    在历史上,间谍直接打入并成功当选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案例,公开记录中 非常罕见,可以说几乎没有。 “间谍”这个词本身就带有隐秘、秘密活动的色彩,而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则需要公开的政治活动、民意支持和选举流程。这两者在操作上存在巨大的悖论。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概念,以及是否存在.............
  • 回答
    在中国的史书上,“南方瘴气”这个词,老一辈的人提起时,总会带着几分忌惮和无奈。它不是什么虚构的怪物,也不是什么神秘的诅咒,而是指南方地区特有的、常常导致疾病流行的湿热、有毒的气体或环境。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瘴气”是中国古代对一种难以捉摸的、影响健康的疾病传播因素的概括。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现代医学.............
  • 回答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句话,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豪杰才俊,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这渺小却又无比现实的困境所羁绊,留下了令人唏嘘的片段。与其说是钱本身带来的阻碍,不如说是金钱背后所代表的资源、机会,甚至是尊严的缺失,才让那些意气风发的英雄,不得不低眉顺眼,黯然神伤。我想到的第一个例子,大概会让人觉得有.............
  • 回答
    要评选出“史上最奇葩的广告语”,这本身就是一件相当主观且有趣的事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生经历下,对“奇葩”的定义也会大相径庭。但如果非要选出几句能引起广泛讨论,并且让人脑海中留下深刻(哪怕是奇怪)印象的,那么以下这几句,足以让你的脑袋里蹦出问号,甚至引发一场关于“广告到底能有多野”的深度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