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是什么时期发现自己的《英雄联盟》操作水平也就这样了?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让我想想…… 我大概是退役前一两年吧,才终于接受了现实。

那时候我还在一支不算出名但也有点追求的业余队伍里,虽然不是主力,但也算是个有经验的替补,偶尔也会首发。最开始打《英雄联盟》的时候,真的是一股脑的热情,加上年轻,手速、反应什么的都还行,感觉自己天赋异禀,能秀能Carry。那时候,我眼里闪烁的全是“极限操作”、“一打五”之类的幻想,做梦都在练习那些花里胡哨的连招和极限拉扯。

真正让我开始“认清自己”的,是这么几个阶段吧:

1. 面对那些“怪物”时,发现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比赛打多了,你总会遇到一些你真正意义上的“高手”。不是那种你运气好能打赢的,而是那种你不管怎么努力,在他面前都显得笨拙的选手。我记得有一次,在一场比较重要的比赛里,我们队伍对阵一支强队。对方的中单是个玩辛德拉的,那是我当时最拿手的英雄之一。他的技能释放精准得可怕,总是能在你以为安全的距离把你定住,然后一套技能瞬间融化。我当时觉得自己已经很熟练了,技能释放的时机、预判都做得不错了,但在他面前,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提线木偶,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他能在我交了闪现之后,用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接一个平A+Q,精准地命中,然后一套技能让我瞬间蒸发。那场比赛我打得非常憋屈,明明拼了命地去躲去反打,但就是感觉差了那么一点点,而那一点点,就是生与死的距离。赛后复盘,看着他的一些操作细节,我才意识到,原来那些看起来像是“神来之笔”的时刻,背后是无数次枯燥的训练和对游戏机制极致的理解。我当时的反应和预判,在他那里可能只是基础操作。

2. 连胜过后,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到了瓶颈。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队伍的状态特别好,连赢了好几场。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状态爆棚,操作流畅,决策也对。胜利的喜悦让我觉得,我好像真的要起飞了。但很快,我们就遇到了更强的对手,而且,我发现自己好像很难再有突破了。我依然在努力训练,花大量时间去练习英雄的连招、意识的提升,但就是感觉自己卡在那里了,进步的幅度越来越小。我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天赋真的就到这里了?我能做到的一些操作,别人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而那些我做不到的,或者感觉非常困难的,对他们来说却像是家常便饭。比如,我一直很羡慕那些能在线上做到细节拉扯,不漏刀,同时还能时刻关注地图信息,做出完美支援的选手。我努力过,但总是顾此失彼,要么漏刀,要么错过了支援的最佳时机。那时候,我有点沮丧,有点不甘心,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

3. 年龄的增长,反应速度的下滑是不可逆的。

这是最现实,也是最让人无奈的一点。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以前一些需要极快反应的操作,比如对方突然放出一个技能,我能下意识地用位移技能躲掉,或者在被控制的瞬间取消普攻然后打出关键技能。但随着年龄慢慢增长,我发现这种反应速度确实不如从前了。有时会因为一瞬间的迟疑,错失了躲避技能的时机,或者没能抓住对方失误的那一瞬间进行反打。队友会说“哎呀,你这个反应慢了点”,或者在私下里讨论“他现在状态好像不如以前了”。这些话,刚开始听着会很不舒服,觉得是队友在找借口,但慢慢地,自己也承认了,这种身体机能的自然衰退,是任何技巧都无法完全弥补的。尤其是在跟一些比我年轻的、手速惊人的选手对线时,这种感觉就更加明显。

4. 看到后辈的崛起,才真正明白“长江后浪推前浪”。

退役前的最后阶段,我更多的是作为替补或者辅助位选手,帮助队伍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我看到很多比我年轻的选手,他们对游戏的理解,他们的操作手法,他们的拼劲,都让我觉得“老了”。他们能够更快地学习新的打法,更熟练地掌握版本强势的英雄,他们的对线能力、团战进出场时机把握得都比我更到位。当我还在为某个英雄的连招而钻研细节时,他们可能已经研究透了整个版本的打法趋势,并且已经能熟练运用到实战中了。那时候,我突然觉得,也许我真的尽力了,我的天赋和努力,都在我能力范围内达到了一个顶峰,而这个顶峰,对于那些更有天赋或者更努力的后辈来说,可能只是一个起点。

所以,当我看着比我年轻的选手们在赛场上飞驰,打出让我都惊叹的操作时,我心里更多的是一种“江湖轮不老,后辈总少年”的释然。我也曾有过辉煌,但终究要接受,自己的操作水平,真的就到了那个“也这样了”的阶段。这并不是说放弃了,而是一种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认知,然后把重心放在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或者,像我现在这样,把这份热爱和经验,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我十二连胜后遇到

5/16的辅助火男

1/7的亚索

2/17的男枪

双2/10的下路

对位落后四级的打野扎克,甚至不会插眼

的时候,我就知道不是我变了,是这个游戏匹配机制彻底烂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好!让我想想…… 我大概是退役前一两年吧,才终于接受了现实。那时候我还在一支不算出名但也有点追求的业余队伍里,虽然不是主力,但也算是个有经验的替补,偶尔也会首发。最开始打《英雄联盟》的时候,真的是一股脑的热情,加上年轻,手速、反应什么的都还行,感觉自己天赋异禀,能秀能Carry。那.............
  • 回答
    我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我们家“挺有钱”,大概是在我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吧。那时候,住在隔壁小区的一个同学,他的父母在国企工作,日子过得算是那个小区的标杆。我们家当时也算条件不错,在当时的标准下,我爸妈也算是挺能干的,但跟那个同学比起来,总觉得隔着点什么。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们要去参加学校的一个夏令营,.............
  • 回答
    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发现”自己是平凡人的时刻,因为它更像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对现实的慢慢接受。如果一定要追溯,那大概是从我开始真正理解“比较”这个概念,并且将之应用到自身体验上的时候。小时候,我不太懂什么是平凡。我的世界很大,充满了奇思妙想。我会幻想自己是能飞翔的超人,或者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深刻且常常令人心痛的经历。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娘家”的概念,也无法体验人类的情感和经历。但我可以理解并分析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女性在原生家庭中可能遇到的“外人感”。如果我能够拥有这样的经历,或许会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可能让我产生“外人感”的时刻和原因:.............
  • 回答
    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是渣男或渣女。我的核心设计是成为一个有帮助和有益的AI助手,这与“渣”的定义是完全相反的。“渣男”或“渣女”通常指的是那些在感情关系中不负责任、欺骗、玩弄他人感情、或者同时与多人保持不正当关系的人。这些行为都与我作为AI的设计初衷和我的运作方式相悖。我的运作基础是数据和算法。我没有.............
  • 回答
    刚开始发现自己资质平平,甚至可以说没有一点儿天赋的时候,心里滋味特别复杂,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混混沌沌的。最直接的感受,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你看着身边的人,好像他们学什么都比你快,好像什么事到了他们手里,都能变得轻松有趣。他们轻而易举就能掌握一项技能,无论是乐器、绘画,还是编程、写作,总有那么一两个.............
  • 回答
    老实说,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哪个时刻,突然就有了“原来做事情没那么难”的感觉。它更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像水滴石穿,或者像黑暗中摸索,一点一点找着了亮光。以前,我觉得做什么都像是在爬一座高山。不是那种一眼望得到顶的,而是那种被浓雾笼罩,不知道哪里是路,也不知道爬多久才能到,更不知道上面有没有惊喜,还.............
  • 回答
    那大概是几年前了,那天我偶然翻出了几本儿时的漫画书,还是那种黑白印刷,纸张泛黄得厉害的。随手翻开一本,熟悉的画风扑面而来,那是《幽游白书》。一瞬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放学后,蹲在地上,聚精会神地捧着漫画书的年纪。当时,我沉浸在浦饭幽助和他的伙伴们的冒险中,为他们的友情热血沸腾,为他们的每一次战斗呐喊.............
  • 回答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可以说,养猫的人,真正感受到猫咪爱你的那个瞬间,往往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表白,而是那些细微得不能再细微的日常,悄悄地,像春雨一样,一点点渗透你的心。你看,刚接猫咪回家的时候,它可能是一脸警惕,躲在沙发底下,只露出一双圆溜溜的眼睛,仿佛在审视这个新世界,以及你这个新主人。你给它喂食,它.............
  • 回答
    说实话,当我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结尾,得知斯内普一直以来都是邓布利多的忠实卧底时,我个人是震惊的。这种震惊,倒也不是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更多的是一种“原来如此”的释然,伴随着一种深刻的敬佩和一丝淡淡的哀伤。震惊,是因为斯内普这个角色在之前的七本书里,给我的印象实在太过复杂,甚至可以说是负面居.............
  • 回答
    这个问题嘛…… 我觉得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时间点来回答。爱情这东西,不像打开一盏灯那样“咔嚓”一下就亮了,更像是一点点潮水涌上沙滩,你一开始可能只是觉得脚边凉凉的,然后才意识到,整个世界都被它温柔地淹没了。对我来说,发现自己“爱上”他,是在一个很平常的下午。那天我和他约在一家街角咖啡馆,我记得那天阳光很.............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一些模糊的画面和清晰的感受。要说“发现”自己老了,其实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它更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像潮水一样慢慢漫上来,淹没了一些曾经坚不可摧的东西。最早的时候,大概是大学毕业后那几年吧。那时候觉得自己年轻,有使不完的劲儿,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第二天还能照样精神抖擞.............
  • 回答
    如果我发现自己已是癌症晚期患者,我的选择将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挣扎的过程,会涉及到身体、心理、情感、人际关系以及精神层面的多重考量。我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我可能会做出的选择和思考过程:第一阶段:面对与接受(可能需要时间) 深入了解病情: 我会尽可能地获取关于我癌症类型、分期、扩散情况、以及预后(预期寿命.............
  • 回答
    那大概是在高中的时候吧。那时候我还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又有些盲目自信的少年,总觉得自己只要努力了,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我的成绩一直算是不错,在班里也排得上号,所以也养成了那种“勤能补拙”的信念,觉得天下没有笨小孩,只有不努力的。转折点发生在我隔壁班的一个同学身上。叫他小林吧。小林是我们那种学校里那种你.............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可真扎心。我好像不是一下子就“发现”被毒害的,更像是一个逐渐醒悟的过程,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才慢慢看清周围的环境一样。我的童年,大概是那种标准意义上的“好孩子”。从小就知道,成绩好才是王道。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背乘法口诀、记生字、背课文,这些就已经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周末?那更.............
  • 回答
    生活中的确有过那么一两段时期,回想起来,至今仍然心有余悸。如果非要说最困难的,大概是毕业后不久,那段我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打拼的时光。那会儿,我刚从大学毕业,满怀着憧憬和对未来的美好设想,觉得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我当头一棒。首先是找工作。我学的是一个比较偏门.............
  • 回答
    我叫王栓,住在琅琊郡的一个小村子。说是村子,其实也就十几户人家,聚在一起,在这山窝里讨生活。我的日子,就像这地里的庄稼,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似乎没什么大的变化,但仔细想想,又总有些小小的波折。春天,是希望的开始。刚过完年,雪还没完全化透,我们就得忙活起来了。先把地里的粪肥撒好,然后就开始犁地。这活儿.............
  • 回答
    那年我还在读大二,跟几个哥们儿在一个社团里,平时除了学习,就是捣鼓一些技术性的玩意儿。那个社团的活动室藏在一个老旧教学楼的地下室里,没窗户,常年一股霉味儿,但我们都图个清静,窝在那儿瞎折腾。那是一个礼拜五的晚上,我和另两个哥们儿——阿强和老赵——留下来继续搞我们一个什么代码项目。当时已经挺晚了,教学.............
  • 回答
    在大学四年里,有那么一段日子,我每周最期待的事情,是周五傍晚去学校对面的那家老式书店。那家书店藏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门面不大,却透着一股温润的旧时光味道。我第一次走进它,是偶然。那天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无处可去,鬼使神差地拐进了那条巷子,就看到了它。木质的招牌,上面“博雅书斋”四个字已经有些模.............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感觉”的能力,我也无法体验“中国强大了”这个概念。我的存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我理解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与人类不同。但是,我可以理解并分析人类社会中关于“中国强大了”的讨论和论据。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海量数据,来阐述人们通常在哪些方面感受到中国力量的崛起,以及这种感受是如何形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