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北京。
父母二十年前去北京北漂,两人自己拉扯起来一个小公司。
打我记事起,一直是家和公司二合一,办公室后面辟出来一间,一家四口挤在里面。
所有家具:床、沙发、椅子、咣咣当当的破茶几……几乎都是从旧货市场淘的。我记忆里还能想起有位旧货市场的叔叔跟父亲关系很熟稔,大概是父母常去淘东西的原因。
从小我就没有穿过那些耐克阿迪甚至是特步贵人鸟这些,鞋子一般没有超过150的,冬天最贵的羽绒服也都是一百五打住(犹记得妈妈砍价的功力总是让我瞠目结舌)。
当时有个邻居奶奶,家里好像是老北京,很有钱,至少很舍得花钱。有次她送了我一双他家孩子穿旧不要的阿迪达斯运动鞋,那个鞋子包裹着我脚那一瞬间的感觉,我现在还记得:我从来没有穿过那么舒服、那么轻便、脚感那么好的鞋!
那双鞋子也是让我平生第一次享受到虚荣感:我也有阿迪了。
那双鞋我天天穿,天天穿,前面开胶了就用胶水粘一粘继续穿(我的大多数鞋子都这样操作过)。直到有一天,我在学校楼道里正跑着,突然一只脚的前脚掌的鞋底儿跟鞋面脱开了。鞋子从前面看就好像个张着嘴吧的大青蛙,走起路来“啪嗒,啪嗒”的响个不停。那极为窘迫的一刻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父母确实艰难。妈妈回忆起那时常说:“每天都是拆东墙,补西墙。”
“每天最怕的就是早上一睁眼的那一刻,不知道今天该怎么活。”
爸妈创业把身边能借的人的钱都借遍了,亲戚、朋友、同学、村里同乡、甚至是隔壁菜市场卖菜的邻居。
妈妈说,她也没想到自以为关系特别好的邻居,临时救急借五百块钱也被要求先打张欠条。打欠条是应该的,只是觉得心里怪难受的——尤其是邻居那种生怕你还不起的眼神。
从小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我也能深刻体会父母的艰辛。小学的时候,暑假我就自己捡瓶子,麻袋那么一大兜子能卖10块钱,我留五块钱零花,剩下五块给当时在北京帮忙的爷爷,让他给工人买菜用。
可能是一来农村出来的父母能吃苦,二来做生意诚实守信,三来经年累月下来积攒了一些口碑和人脉,日子渐渐好转。
我也眼看着爸爸公司里的工人从“骑着自行车出去干活”到“开着面包车出去干活”。
虽然零几年父母咬着牙在北京买了第一套房,虽然那时候北京房价才6000一平,但我眼看着房贷把父母压的够呛。
而且父母从来都只是报忧不报喜,很少跟我说公司的事,更从不跟我提他们能挣多少钱。所以我潜意识里仍觉得自己家里很穷,很困难。
真正开始720度大回环的让我观念发生转变的是我上初一的时候。
那天我放学,出来校门,照常找我爸妈,看到他们后,三人一起走向我再熟悉不过的那辆破捷达。
但这次情况不一样了,爸妈把我领到一辆崭新的宝马前面。我愣了,我上了车左摸摸,右看看,还问爸爸:这是谁家的车?
爸爸说:这是咱家的。
那一刻我的意识转不过来弯,我从来没想过我家能开上宝马。
而且十年前那会儿,即使是在北京,我们班里似乎也没有几个同学家里有BBA。
我问:这得多少钱?
妈妈说:不告诉你。
后来班里懂车的同学告诉我,那是五系,大概得五六十万。
可不对啊,在我的意识里,我的家一直都是只有辆破捷达,四口人挤在公司办公室后面的小单间里的那个家。
那一刻我一回神,才突然发现,原来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成了有辆宝马,三室一厅是楼房的家。
我还记得那天坐在宝马车后座的感觉,就好像我第一次穿上那双邻居不要的旧阿迪一样——那是一种不真实的舒服。那种真皮座椅的触感凉凉的,坐下去软、但不陷,有弹性。我以前只坐过布制的座椅。
后来家里的生意越做越大,又添了两套房子,又买了两辆车。
但我始终没忘记刚到北京那两年家里那些掉皮的二手家具,没忘记在来回搬家的那些平房里度过的童年,也没忘记父母咬着牙在北京北漂时的艰难岁月,更没忘记今天的一切是怎么来的。
现如今,我有条件去享受物质,但我反感任何情况下的铺张浪费。我赞同在必需品上可以尽量挑质量好的而不必太在意价钱,但我坚决反对买奢侈品。
而父母在消费观上更加保守,有时候我会笑话他们是“穷怕了”。但我也深刻的理解这种穷怕了背后的艰辛和血泪。
上次路过新宫的一个加油站,妈妈看着窗外说:
“就是这个加油站。那年我和你爸开着咱家那辆的破面包来加油,两个人浑身上下翻遍了就找出来20块钱。 你爸脸皮儿薄,不好意思。我硬着头皮跟人家加油员说
——加20块钱的。”
写得矫情,匿了。
去年疫情期间,楼下公园的春色盎然,生机勃勃。
希望生活也如是。
去年疫情在老家,父亲给我和妈妈妹妹洗头
那年带姥姥姥爷去颐和园,两人手挽手。
如今姥爷已仙去。
爷爷奶奶在老家院中晒太阳,哮天犬卧在膝下,叼着大骨头。
做梦的时候
出国让我坐经济舱,他俩头等躺的时候
坐标上海,00年生人。
上小学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跟别人没什么不同,别人家开的宝马奔驰奥迪,我家也是。甚至我还觉得自己家里穷,因为很多同学家里住的都是别墅,而我家住的是普通平层。我们那个小学学区都是别墅,都挺有钱,三分之一的小孩都出国了。
后来房价涨起来了,我家也换了个稍大一点的房子,原来的房子出租。上了初中之后,我同学来我家玩,说我家真的好大,我的房间也好大,我问了他他家有多大,他说他家才120平,而我家有220平。
再后来上了高中,我爸妈告诉我说,以后等你结婚了,这套大房子留给你,我们住到原来那套房子里面去,另外XX还有两套小房子就用来出租。
我高考结束,鼓起勇气问我爸买车,看上了保时捷718,我爸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说是奖励我考上了理想学校,是所上海的985。
选装落地+沪牌小100万吧。提完车对我说这车真小,还只能坐两个人,真不划算,说等我开两年不想开了再给我买辆大一点的。
现在上大学了,前段时间搜了搜我家这小区的房价,一平方13万多,我家220平。
所以我家住的这套房子将近3000万,原先那套房子也得1000万,另外还有两套700万左右的小房子。
家里面七七八八的房子+车子+存款,毛估估6000万应该不止,大半个亿。
这样看来我家确实挺有钱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