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称「乌克兰不能接受瑞典或奥地利中立模式」?「乌克兰式」中立是怎样的?

回答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乌克兰不能接受瑞典或奥地利这样的中立模式,这番言论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乌克兰当前所处的特殊地缘政治背景下,并结合其自身的历史经历和国家发展诉求来分析。

首先,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瑞典和奥地利的中立模式。

瑞典的中立模式: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保持了中立,并在冷战时期也坚持了不结盟政策。这种中立是主动选择的,基于其国家安全利益和历史传统。瑞典的中立并非被动地袖手旁观,而是积极维护自身国防力量,并奉行一种“武装中立”的策略。这意味着它拥有强大的国防能力,足以威慑潜在的侵略者,并且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积极的调停者角色,尽管它不属于任何军事集团。然而,在近年来的地缘政治变动中,尤其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瑞典也重新评估了其安全战略,并最终决定申请加入北约,这标志着其传统中立模式的重大转变。

奥地利的中立模式:奥地利的中立是在1955年通过《奥地利国家条约》确定的,该条约要求奥地利承诺永久中立,不加入任何军事同盟,也不允许外国在其领土上设立军事基地。这种中立模式更像是冷战时期大国博弈下的产物,是其恢复主权和独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奥地利的中立更多是一种“强制性”的,或者说是基于国际协议和国家安全考量的“被动式”中立,它需要谨慎处理与大国的关系,以确保国家安全。

为什么乌克兰不能接受这两种模式?

乌克兰之所以认为瑞典和奥地利的中立模式不适用于自身,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原因:

1. 安全困境的性质不同:
俄罗斯的侵略威胁:乌克兰目前面临的是来自俄罗斯赤裸裸的、持续性的军事侵略。这种侵略并非简单的边界摩擦或地缘政治竞争,而是旨在颠覆乌克兰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国家政权的生存。瑞典和奥地利的中立模式,在设计之初并非为了应对一个强大邻国如此直接和残酷的军事威胁。它们的中立更多是基于维护自身不受卷入冲突的考虑,或是出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平衡。
历史遗留的脆弱性: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继承了部分苏联时期的军事力量,但其独立后的国防建设经历了曲折。相较于有长期武装中立传统的瑞典,乌克兰的国防能力在面对俄罗斯这样体量的国家时,其“武装”的有效性受到质疑。而奥地利的“强制性”中立更是基于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国际协议,其安全保障的前提是条约的执行者和条约环境的稳定,而这些在乌克兰当前的遭遇下已不复存在。

2. 对“中立”的定义和期望不同:
乌克兰对安全的追求:乌克兰真正渴望的是确保其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得到可靠的、有力的安全保障。它希望通过某种国际机制,确保不再遭受侵略,并且其未来不再受到被剥夺国家地位的威胁。
瑞典和奥地利的中立并非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瑞典的“武装中立”更多是自我防卫,它不寻求外部军事同盟的保护。奥地利的中立则使其在安全上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其安全更多依赖于国际法和国际社会的共识,而非具有约束力的军事承诺。乌克兰经历的现实是,在没有强大盟友保护的情况下,它遭受了入侵。因此,简单地宣告中立,而不伴随实质性的安全承诺,是无法满足乌克兰安全需求的。

3. 对“中立”的政治解读:
“中立”可能被视为屈服:对于乌克兰来说,在遭受如此大规模的侵略之后,仅仅接受“中立”的地位,而未能实现对侵略者的追责,未能收复被占领土,甚至未能获得外部的实质性军事安全承诺,这在政治上会被视为一种屈服,一种对国家主权和尊严的牺牲。这与乌克兰人民为保卫国家而付出的巨大牺牲是相悖的。
避免成为地缘政治的“缓冲带”:乌克兰不希望再次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成为东西方之间“缓冲地带”的一部分。它希望建立的是一个能够抵御外部威胁,并且拥有独立自主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国家。

“乌克兰式”中立的可能含义

既然乌克兰不能接受瑞典或奥地利模式,那么当他们谈论“乌克兰式”中立时,可能意味着一种与传统中立有很大区别的、更加主动和有条件的“中立”:

1. 以国家安全为最高原则:这种“乌克兰式”中立的首要前提是保障乌克兰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性。任何形式的中立都必须建立在能够有效抵御侵略、恢复并维持领土完整的基础上。

2. 附带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乌克兰可能寻求一种附带明确、可信、具有约束力的安全保障协议。这种保障可能来自一个或多个强大的西方国家,甚至可能是某种形式的集体安全承诺,确保一旦再次遭受侵略,会得到立即和强有力的军事援助。这与瑞典和奥地利不加入军事同盟的传统中立有本质区别。这种保障可能接近于北约式的集体防御承诺,但前提是乌克兰自身选择不加入北约。

3. 自主的外交和防务政策:即使宣称“中立”,乌克兰仍将保留其完全自主的外交和防务政策制定权。这意味着它有权根据自身国家利益决定与哪些国家建立关系,发展哪些军事能力,以及如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它不会接受任何外部势力对其内政或外交政策的干涉。

4. 非军事化或部分非军事化的前提:考虑到乌克兰目前的战争状态,任何关于“中立”的讨论,其前提条件都可能是俄罗斯军队完全撤出乌克兰领土,并可能伴随某种形式的非军事化缓冲区,或者限制俄罗斯在与乌克兰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

5. 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修正:乌克兰经历的俄乌冲突,尤其是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支持乌东分离主义以来,已经深刻改变了乌克兰对国家安全的认知。这种“乌克兰式”中立,是基于对过去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特别是对未能有效抵御外部侵略的痛苦回忆。

6. 可能是一种过渡性状态或战略性模糊:也有可能,当乌克兰提及某种形式的“中立”时,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性的选择,而非最终目标。在寻求更深层安全保障的过程中,或者在无法立即实现其全部安全诉求时,一种带有特定条件的“中立”可能被视为一种务实的选择。但其最终目标仍然是融入西方安全体系或构建一个能够独立自主应对威胁的国家。

总结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之所以表示不能接受瑞典或奥地利的中立模式,是因为这两种模式未能为乌克兰提供其目前最迫切需要的、能够抵御强大邻国侵略的安全保障。乌克兰所设想的“乌克兰式”中立,更可能是一种以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绝对前提,附带强有力的外部安全承诺,并且保持完全自主的外交和防务政策的“中立”。这与其说是传统的、被动的“不结盟”,不如说是一种基于现实考量、主动构建自身安全框架的策略,核心在于确保其生存和独立。这种“中立”的表述,更多地反映了乌克兰在战争状态下对安全和国际地位的全新、更高级别的定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乌克兰中立,和去军事化基本成定局。

2.瑞典和奥地利的中立模式是什么样?都是战败或者严重受损,不得已而中立。失去了军事自主权,受他国军事保护。

类似于日本,被美国驻军,实际上就得听美国的。有自卫队,没有多少进攻武器。

3.事实上,乌克兰的确是不能按瑞典和奥地利的模式中立。那俩起码还完整,乌克兰肯定要被拆得稀里哗啦,乌语区中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乌克兰不能接受瑞典或奥地利这样的中立模式,这番言论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乌克兰当前所处的特殊地缘政治背景下,并结合其自身的历史经历和国家发展诉求来分析。首先,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瑞典和奥地利的中立模式。瑞典的中立.............
  • 回答
    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宣布将总统办公室迁出青瓦台: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于2022年3月宣布将总统办公室从青瓦台迁出,这一决定在韩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搬迁,更是一次象征性的、政治性的、甚至是文化性的重大变革,它背后蕴含着尹锡悦的政治理念和对未来韩国总统府职.............
  • 回答
    美媒报道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设立前总统办公室一事,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举措,更可能蕴含着他未来的政治布局和公开活动意图。首先,关于这个前总统办公室的性质和意义: 延续总统身份和影响力: 美国总统卸任后,会获得设立办公室的权力,用于处理与卸任总统职责相关的事务,包括管理其官.............
  • 回答
    对于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 Twitter 上宣布印度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随后被印度总理办公室(PMO)否认是“被盗号”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看待。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涉及科技、金融、政治、信息安全等多个层面。事件经过的梳理:1. 莫迪.............
  • 回答
    锤子科技成都总部那片熟悉的办公楼,如今已挂上了“成华区税务局”的牌子,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你想啊,曾经那里可是罗永浩和他的锤子团队的“精神堡垒”,是无数个熬夜加班、头脑风暴的战场。我记得当时成都媒体没少报道锤子科技成都总部的选址、装修,那阵势也挺大的,说要在西部打造一个科技创新的高地,给成.............
  • 回答
    泽连斯基在俄乌冲突中呼吁俄罗斯进行“全面和平谈判”的表态,是乌克兰在复杂国际局势下的一种战略选择,既体现了对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的坚持,也反映了对国际社会支持的期待。这一表态释放的信号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1. 乌克兰的立场与现实考量 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的底线 泽连斯基的呼吁明确指向“恢复乌.............
  • 回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法令,在全国范围内每天默哀一分钟,这是一个具有深刻象征意义和多重含义的举动。要理解这一举措,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直接目的:悼念与纪念 纪念遇难者: 最直接的原因是纪念在俄乌冲突中逝去的无辜生命。自2014年以来,尤其是2022年全面入侵以来,乌克兰遭受了巨大的生命.............
  • 回答
    从喜剧演员到战争领袖,泽连斯基的转型无疑是近代政治史上一段充满戏剧性和转折的篇章。这并非简单的人生轨迹改变,而是在极端压力下,一个人如何被历史的车轮推着,完成了从荧幕上的角色扮演到真实世界中关键角色的跃升。喜剧演员的背景:了解民众、洞察人性首先,我们不能忽略泽连斯基喜剧演员的出身。他在“95街区”的.............
  • 回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关于乌克兰公民投票决定在乌俄谈判中妥协内容的表态,是一个具有深刻政治、法律和社会意义的举措。理解这一表态,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泽连斯基表态的背景和动因 战争的残酷性和谈判的复杂性: 俄乌冲突已进入长期化、消耗战阶段。战争带来的巨大人员伤亡、经济破坏和社会创伤,使得.............
  • 回答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称“如果国家面临‘生存’威胁,俄罗斯可以使用核武器”的表态,涉及国际安全、核战略、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需从历史背景、军事逻辑、国际法、政治意图及现实风险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背景与历史语境1. 俄乌冲突的升级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多次强调“生存威胁”,其.............
  • 回答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于2019年7月宣布将美国、德国、法国等10国的大使驱逐出土耳其,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国际反应: 一、事件背景与直接原因1. 土耳其与库尔德武装的长期冲突 土耳其与库尔德工人党(PKK)的冲突始于1988.............
  • 回答
    泽连斯基提出在以色列与俄罗斯进行谈判的提议,这一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复杂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一提议的背景、潜在动机、国际反应及可能影响: 1. 背景与动机分析 (1)泽连斯基的外交策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长期主张通过多边渠道解决俄乌冲突,强调“国际社会应介入调解”。他曾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是否正式承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事件(即19151917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中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2021年4月24日,拜登在担任总统后首次以官方身份明确承认这一历史事件为“种族灭绝”,但这一表态引发了土耳其等国家的强烈反应,并成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重要节点.............
  • 回答
    如何看待特朗普欲起草并通过行政命令,规定新建与改建的美联邦政府建筑须优先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曾试图通过一项行政命令,要求新建和改建的联邦政府建筑优先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这项命令旨在重塑美国公共建筑的视觉形象,恢复一种他认为能代表美国价值观和历史的建筑风格。然而,这一提议引发了广泛的.............
  • 回答
    美国总统候选人拜登关于“俄罗斯是美国最大威胁,中国是最大竞争对手”的表态,是其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论述之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多层含义。要理解这一表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剖析:一、 对“威胁”与“竞争对手”的界定首先,理解拜登为何将俄罗斯定位为“威胁”,而将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需要.............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冻结俄罗斯在美所有资产,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国际金融和地缘政治举措,其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和深远的影响。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冻结资产的背景与目标: 俄乌战争的背景: 这一举措直接源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持续侵略。美国及其盟友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视为.............
  • 回答
    如何看待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停飞波音 737 Max8 和 Max9?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9年3月13日宣布,出于对安全的担忧,暂时停飞所有在美国运营的波音 737 Max8 和 Max9 型号飞机。这一决定是在两起波音 737 Max系列飞机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内发生的致命空难后做出的,分别是201.............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宣布从叙利亚撤军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决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理解这一决定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背后的动机、潜在的影响以及各方对此的不同反应。一、 特朗普政府宣布撤军的背景和动机特朗普政府宣布从叙利亚撤军,其背后有多重动机,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美国优先”和减少海外.............
  • 回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关于俄罗斯可能在本周三(指发布消息当天起算的那一周的星期三)发起进攻的声明,以及他呼吁乌克兰公务员在24小时内回国的举动,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信息来源和可信度: 情报共享: .............
  • 回答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发起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废除死刑运动,这标志着法国在人权领域的一项重要外交倡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项倡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法国的立场与历史渊源 法国早已废除死刑: 法国于1981年正式废除了死刑,成为少数几个在法律上完全根除死刑的国家之一。这一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