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将从5月2日起不再延长允许各国购买伊朗原油的豁免条款,是什么意思?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美国从5月2日起不再延长允许各国购买伊朗原油的豁免条款这个事情,争取说得明白透彻,而且尽量避免AI写作的那种生硬感。

简单来说,这事儿就是美国政府之前给了一些国家一个“免死金牌”,允许他们在一定的限制下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而不用担心受到美国的制裁。但是,从2019年5月2日开始,美国就不再给这个“免死金牌”了,换句话说,到时候谁再买伊朗的石油,就得承受美国的制裁了。

这事儿为啥这么重要?咱们得从头捋一捋:

1. 伊朗核协议(JCPOA): 这件事的根源,得追溯到2015年,美国奥巴马政府联合其他几个大国(英、法、德、俄、中)跟伊朗签了个《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伊朗核协议”。这个协议的目标是限制伊朗的核武器研发,作为交换,西方国家会解除对伊朗的一些经济制裁,包括石油出口的限制。

2. 美国退出核协议: 到了2018年,特朗普政府上台,他认为这个协议太糟糕了,对伊朗太仁慈了,而且没有涵盖伊朗的导弹项目和地区行为。于是,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且恢复并加强了对伊朗的制裁,尤其是针对伊朗的石油出口。

3. 石油是伊朗的“命根子”: 伊朗是个石油大国,石油出口是它经济的“血液”。一旦石油卖不出去,伊朗的财政收入就会大幅缩水,国家经济就会受到严重打击,这也会影响到它支持一些地区性武装力量的能力。

4. 豁免条款的出现: 在美国宣布恢复制裁后,很多国家还在跟伊朗有石油贸易往来,比如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如果美国一下子对所有买伊朗石油的国家进行制裁,那影响就太大了,不仅会扰乱全球石油市场,还会引起很多国家的不满和反对。所以,美国政府当时就决定,给一部分主要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一个“缓冲期”或者叫“豁免期”。

目的: 美国这么做,一方面是想把伊朗的石油出口降到最低,挤压伊朗的经济空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自己留点操作空间,避免一次性把全球石油市场搞得太乱,也避免与盟友关系闹僵。
豁免的实质: 这些豁免条款允许这些国家在规定时间内,继续进口一定数量的伊朗原油,而不用担心因为这些贸易而遭到美国的二级制裁(比如限制他们与美国金融体系的联系)。

5. “不再延长”意味着什么? 现在,美国宣布从5月2日不再延长这些豁免条款,就意味着:

制裁全面恢复: 任何国家,从5月2日之后,如果继续购买伊朗的原油,就将面临美国的制裁。这下就没有“免死金牌”了。
对伊朗的打击升级: 美国的目的是通过切断伊朗的石油收入来源,迫使伊朗回到谈判桌,重新谈一个“更严厉”的核协议,并且限制其地区影响力。这个措施的目的是进一步压缩伊朗的生存空间。
全球石油市场的潜在冲击: 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一点。伊朗原本每天出口的原油量不小。当这些原油从市场上消失后,全球石油供应就会减少。如果其他产油国,比如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不能及时、充分地增加产量来弥补这个缺口,就可能导致国际油价上涨。
对豁免国家的压力: 那些之前享受豁免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现在就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要么冒着被美国制裁的风险继续购买。这对他们的能源供应和经济都会带来一定影响。

具体来说,这种“不再延长”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

市场波动: 消息一出来,国际油价就可能出现反应,上涨的压力会比较大。
地缘政治紧张: 这个决定无疑会加剧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可能引发地区局势的动荡。
外交博弈: 其他国家可能会继续与美国进行外交斡旋,试图争取某种形式的例外或者缓和。但从目前来看,美国政府的态度非常坚决。
伊朗国内影响: 经济上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加,可能会影响到伊朗民众的生活,也可能促使伊朗在核问题上的某些反应。

总而言之,这个“不再延长豁免条款”的决定,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极限施压”策略中的一个重要升级。它的目标是彻底切断伊朗的经济命脉,迫使其屈服。但这个举动也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石油市场的动荡,并考验着国际社会在制裁与能源安全之间的平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1. 题主问到的“允许各国购买伊朗原油的豁免条款”什么来头?

2018年5月8日,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协议,重新开始了对伊朗的全面制裁。题主看新闻的话,一定能看到这样一句话“美国要求各相关国家在2018年11月4日停止进口伊朗的原油。”

(1)为什么美国有能力要求其他国家停止进口伊朗的原油呢?

其本质还是利用美国的垄断性经济地位。其他国家如果不听从美国的要求行事,美国相应地可以对这些国家采取贸易制裁等措施。虽然理论上各国之间是否与他国进行双边贸易是平等主体间的自由选择,但是面对经济实力绝对垄断的美国,其他国家是很难承担丧失与进行美国贸易的后果的。

这从美国国内法规的规定都可以窥见一二。例如伊朗交易和制裁条例 (3.2 CFR Part 560,Iranian Transactions and Sanctions Regulations)中就能看到各种对于他国主体违反该条例规定,从伊朗进口特定商品的话,就会受到在美财产冻结等处罚。

(2)美国的豁免条款的目的是啥?

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的同时,宣布了一项包含中国大陆、印度、希腊、意大利、日本、土耳其、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八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豁免计划。目的就是给这些国家和地区更多的时间来寻找伊朗石油以外的替代石油来源,毕竟这些国家或地区对美国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同事也是为了防止切断伊朗原油供应对全球石油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

2. 美国不再延长豁免条款有啥影响?

“无尽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话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对于这8个国家而言,最大问题就是赶紧找到石油的替代供应方。光这就够让人头大了。其他几个典型的石油出口国,利比亚?噼里啪啦的新战斗可能会威胁到其每天约100万桶的国家出口供应。而委内瑞拉更不要说了,我们委内瑞拉的LLM同学每次谈到自己的国家都一副悲痛欲绝、苟...岂...的惨痛表情。其石油生产能力在经济和政治动荡时已大幅下降。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也是需要调整各自的石油进口分配计划。反正美国一出招,全球经济都要相应做调整。

然后你就会看到我们路过你家旁的加油站,那个高立着的油价表的数字,那哪是数字,那是遥远国度伊朗局势的晴雨表啊。

3. 再说点废话

其实就跟外交部说的一样,美国这样做其实没啥充分的法律道理,就是蛮横。我牛批,我有理。中国之崛起,重担在我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美国从5月2日起不再延长允许各国购买伊朗原油的豁免条款这个事情,争取说得明白透彻,而且尽量避免AI写作的那种生硬感。简单来说,这事儿就是美国政府之前给了一些国家一个“免死金牌”,允许他们在一定的限制下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而不用担心受到美国的制裁。但是,从2019年5月2日开始,美国就.............
  • 回答
    看待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它不仅仅是军事行动的收尾,更是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地缘战略和人道主义议题的交织。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为什么现在撤?这背后有什么考虑?首先,美国撤军不是一个突然的决定,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考量和政治博弈。你可以把这理解为“战线拉得太长,付出的.............
  • 回答
    5月29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宣布将对价值约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一消息无疑是近期中美贸易摩擦中的一个重磅炸弹,其影响和后续走向都值得深入剖析。声明的具体内容与背景白宫的这份声明,是特朗普政府“301调查”结果的一部分,旨在回应中国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特别是关于知识产权.............
  • 回答
    关于美国将于“9·11”20周年之际从阿富汗全部撤军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对阿富汗自身、地区地缘政治、美国国内以及国际反恐形势等方面。以下将详细阐述:一、 对阿富汗自身的影响这是最直接和最受关注的影响。撤军将深刻地重塑阿富汗的政治、安全和社会格局。 塔利班.............
  • 回答
    美国计划于1月26日安排包机从武汉撤离其公民和外交官一事,在当时无疑是一个牵动人心的重要事件。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播报,而是要深入到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各方的反应。事件的背景:新冠疫情的初期爆发要谈论撤侨,首先得回到2019年底到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疫.............
  • 回答
    美国考虑将伊朗革命卫队(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 IRGC)从恐怖组织名单中移除,这一决策可能对国际关系、地区安全、美国战略以及伊朗国内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潜在意义和后果: 1. 背景与动机:美国的立场转变 历史背景:自1980年代以.............
  • 回答
    美方近期就医疗供应链“回流”的表态,无疑给全球的医疗器械、药品生产和分销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面对这种转变,我们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种“威胁”,更应该将其看作是一次审视和重塑自身优势的契机。理解其背后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是当前的关键。深层原因剖析:为何“回流”成为趋势?首先,我.............
  • 回答
    取消隔离入境,对咱们冬天里盯着疫情那根弦来说,绝对是个大消息。美国从2021年11月起对打完两针疫苗的旅客放开不隔离,这事儿怎么看,对咱们冬季防疫会有啥影响,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肯定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增加。 毕竟,放开了边境,人流自然就多了起来。虽然是“完全接种疫苗”,但疫苗不是1.............
  • 回答
    美国宣布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这一消息无疑给全球油市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也直接推动了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飙升,一举突破了120美元大关,上涨幅度高达3.6%。这一举动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不仅仅是数字上的价格变动,更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触及能源供应、经济运行、通货膨胀乃至地缘政治的方方.............
  • 回答
    聚美优品从纽交所退市,这背后牵扯着不少值得玩味的故事和行业变迁。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一、 聚美优品这家公司,当年是怎么火起来的?首先得说说聚美优品刚起步的时候。那时候,跨境电商、海淘、美妆代购这几个概念在国内还没那么普及。陈欧,那个喊着“我为自己代言”的年轻人,抓住了这个风口。.............
  • 回答
    美空军将 50 万个新冠检测拭子从意大利运往田纳西州的事件,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个角度都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并且事件的复杂性也允许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的评价角度:事件概述(基于公开信息推测): 时间点: 事件通常发生在新冠疫情早期,当时全球对检测物资的需求激增,供.............
  • 回答
    清华美院:清华大学的艺术之魂,是否该拆分?清华大学,一个响彻中华大地的名字,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培养国家栋梁的使命而闻名。然而,在这座以工科见长的百年学府里,还有一个学院,它承载着艺术的浪漫与创造,散发着独特的人文光辉——那就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我们更习惯称之为“清华美院”。清华美院.............
  • 回答
    二战中,美军如果选择从中国登陆,而非太平洋岛屿,这无疑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战略选择,其对战局和中国国内局势的影响将是深远且复杂的,绝非简单的“战况如何”能够概括。让我们抛开既定的历史轨道,设想一下这幅截然不同的图景。设想美军从中国登陆:可能的战况与挑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从中国登陆”这个概念。这并非意.............
  • 回答
    美媒的这则报道,关于乌克兰情报机构将敏感文件与设备从基辅转移到西部地区的消息,着实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挖的视角。这种行动,尤其是在当前地缘政治的紧张背景下,必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复杂考量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件事情。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安全考量。基辅作为乌克兰的首.............
  • 回答
    关于美国驻成都总领馆闭馆及中方接管的事件,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和历史背景的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时间线1. 美国驻成都总领馆的关闭 美国驻成都总领馆于2020年3月18日正式关闭。这一决定是美国政府在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基于对华政策调整和外交战略调整的举措。此前,美国在2018年已关闭驻成.............
  • 回答
    关于美国从阿富汗撤兵的评价,媒体的报道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负面叙事,认为其“不堪、混乱、丢脸”。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全面地审视撤兵的背景、过程、原因以及各方的不同解读。一、 撤兵的背景和动因 20年的战争: 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已经持续了20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期间投入了巨额资.............
  • 回答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这无疑是近几十年来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一件大事,其背后牵扯着复杂的战略考量和现实的政治博弈。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撤离”,不如说是一次痛苦的“战略调整”,而这次调整的真实意图和深远意义,可以从多个层面去解读。一、 摆脱“永久战争”泥潭,聚焦国内与新兴挑战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便是美国希望.............
  • 回答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要判断它是否仅仅是一个“战术引诱”,我们得深入剖析一下整个事件的背景、动机以及可能的后续影响。单纯地说“是”或“否”,可能都过于片面。咱们得一步步来捋一捋。首先,咱们得回顾一下这场长达二十年的战争。美国在“9·11”事件后出兵阿富汗,其.............
  • 回答
    要深入探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真实原因”,我们需要超越表面上的声明,审视一系列交织在一起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国内因素。这不是一个单一的“什么”或“为什么”的问题,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分析,旨在揭示决策背后的深层逻辑和多方考量。一、持久战的成本与边际效益递减: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持续了近二十年,这是.............
  • 回答
    美国从阿富汗撤兵,却没有大规模销毁留下的武器装备,这背后确实有不少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忘了”或者“不在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战略考量:留下一点“后手”的微妙平衡 对地区稳定性的考量(尽管事后来看可能适得其反): 撤兵初期,美国及其盟友在一定程度上希望阿富汗政府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