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不是只是一个战术引诱?

回答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要判断它是否仅仅是一个“战术引诱”,我们得深入剖析一下整个事件的背景、动机以及可能的后续影响。单纯地说“是”或“否”,可能都过于片面。咱们得一步步来捋一捋。

首先,咱们得回顾一下这场长达二十年的战争。美国在“9·11”事件后出兵阿富汗,其主要目标是清除制造袭击的基地组织及其庇护者塔利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目标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陷入了一种“反恐”的泥沼,同时又要兼顾“国家建设”。这期间投入了天文数字的资金,也付出了相当多的人员伤亡。

从这个角度看,撤军本身可以被解读为一种 战略调整 的结果。多年的战争并未能根除塔利班,反而使其势力在某些地区有所抬头。国内对于这场“无休止战争”的厌倦情绪也日益增长,要求“回归”的声音越来越大。所以,美国政府的决定,至少在表面上,是为了 止损,是将资源和注意力重新聚焦到国内更紧迫的问题上,或者转移到与中国等新兴大国进行“战略竞争”上去。这是一种为了适应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而进行的 重新部署,而非单纯的“引诱”。

但是,咱们也得思考一下“战术引诱”这个说法背后可能包含的深意。如果真的把它看作一个引诱,那引诱的对象是谁?又想达到什么目的呢?

一种可能的解读是,美国或许是想通过撤离制造一种 真空效应。当美国军队撤离后,阿富汗的内部力量,尤其是塔利班,将不得不直接面对治理国家的现实挑战。这包括经济崩溃的风险、国内不同派系之间的矛盾激化,以及国际社会的孤立等等。如果阿富汗陷入更大的混乱,或者出现一个更加极端、不受控制的政权,这可能会引发周边地区的不稳定,迫使区域内其他国家,比如中国、俄罗斯、伊朗等,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去应对。

在这种设想下,美国撤军并非为了“甩手不管”,而是为了 间接施压 和 改变游戏规则。通过让对手承担治理的重负和混乱的后果,可能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就好比下棋,有时候不是直接吃掉对方的棋子,而是通过退让一步,诱使对方进入不利的局面。

那么,这种“引诱”的目的是什么呢?

1. 消耗对手的资源和精力:如果阿富汗的乱局能够长期牵制中国、俄罗斯等国的精力,迫使它们在边境安全、难民问题、恐怖主义威胁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那么这就有可能削弱它们在其他战略方向上的影响力。
2. 转移地区矛盾,避免正面冲突:美国可能认为直接与中国、俄罗斯在阿富汗地区进行军事或政治对抗,风险太大。通过撤军,可以将这个棘手的问题“推给”区域内的其他大国,让它们去面对,从而为美国争取一个相对缓和的外部环境。
3. 为未来的介入制造“理由”:如果阿富汗的局势因为美国的撤离而急剧恶化,比如恐怖主义活动再度猖獗,威胁到国际安全,那么美国就有可能以“恢复稳定”为名,重新采取某种形式的介入,只不过这一次的介入方式和目标可能与之前有所不同。这就像是为将来的“回马枪”埋下伏笔。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解读的局限性。首先,将阿富汗的局势完全视为一个“引诱”的棋局,可能过于简化了当地复杂的人道主义危机和政治现实。无数阿富汗人民的命运、地区的和平稳定,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棋子。

其次,这种“引诱”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区域内其他国家的反应。如果中国、俄罗斯等国能够有效管控风险,或者将阿富汗问题转化为一种新的战略机遇,那么“引诱”的效用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这种策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失控,美国自身也可能因此付出代价。

再者,也有观点认为,美国撤军是 现实主义 的体现,是承认长期陷入阿富汗无法实现其最初目标的事实。与其继续消耗,不如及时抽身,将精力用在更“值得”的地方。这种解读更侧重于一种 务实主义 的选择,而非复杂的策略性引诱。

总的来说,如果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战术引诱”,那么它很可能不是一个单一、孤立的战术动作,而更像是 一系列更宏大战略考量中的一个环节。它可能包含着消耗对手、转移矛盾、为未来行动留有余地等多重意图。但同时,这场撤军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并且其最终效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将它完全定义为“战术引诱”,或者完全否定这种可能性,都显得不够全面。

咱们可以这么理解:撤军本身是一种战略上的 调整 和 减负,但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可能也试图通过制造一种新的区域格局来 “引导” 或 “诱导” 其他国家承担更多责任,或者陷入某些它希望看到的局面。这是一种充满算计的博弈,但其中的“算计”有多深、多准,则见仁见智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打仗很难,看打仗很简单,眼花缭乱的武器与神出鬼没的战略,都是浮皮掠影,关键看后勤,后勤看账单。

撤出阿富汗只是个战术引诱,那么伏击圈的成本就要十倍之众,美元自从疫情期间超发良多以后,债务上限里还有多少空间,去支持这个庞大的伏击圈?

如果伏击圈没打着想打死的狼,盖伏击圈的石头垮了,倒砸死了自己人,你说这不叫傻,什么是傻?

user avatar

围绕阿富汗的外交是极其复杂的。

美国并非一定要与塔利班势不两立,甚至美国都没把塔利班列入恐怖组织名单,下周 G7会议就将决定西方的态度。

而北方联盟重整旗鼓准备抵御塔利班。

俄罗斯及其中亚盟友是倾向北方联盟的,尤其是塔吉克人长期受俄国的支持。伊朗支持的哈扎拉人也在北方联盟。

印度也一直支持反对塔利班的势力。

现在阿富汗的局势已经是奇景了:

俄罗斯、伊朗、印度、土耳其都明里暗里支持“阿富汗政府军”的残兵败将。

以上四国都不算美国的朋友,但相比于塔利班....他们更愿意帮助西方国家扶持的阿富汗傀儡政权,可见他们的立场。

如果下周G7峰会得出的结果是西方国家承认塔利班政权,那就更混乱了。

英国和法国那边都已经有点苗头了,声称在必要时可以“与塔利班合作”。

西方国家可不是二极管,他们很灵活的

看看北方联盟手里一水的俄械,就能知道这些年俄国人一直在支持他们。

这些天西方媒体其实提塔利班的「暴行」并不多,反而是俄媒印媒火力全开,一定要把塔利班彻底批倒、搞臭。

对,最近网上各种塔利班开枪杀人、放火烧游乐园、抓人镇压、打砸娱乐设施的新闻都是俄罗斯印度爆出来的。

英国、美国媒体其实就没说几句话。

光看媒体风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跟塔利班打了20年的是俄罗斯和印度。

这里只是一个假设,假设未来真的出现西方阵营支持塔利班对抗「四国集团」扶持的北方联盟,你们也不用惊讶。

当然,如果塔利班能迅速消灭境内的所有敌对武装力量,那倒也没问题。

最近这种「二极管」的风向就很不好,如果哪天出现上面提到的逆转同盟的情况,许多人能立刻把脑子转过来吗?

这种事近些年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2020年3月,无数中国网民大赞塞尔维亚为塞铁,转过头塞尔维亚就和美国签订条约,移除“不可靠”的通信设备。

还有巴基斯坦拿了中国援助的武器,交给某极端武装,再流入中国境内。

俄罗斯在中印边境对峙激烈的时候,公开向印度出售武器,给印度站台。

2020年初伊朗疫情死了很多官员,中国网民给伊朗加油打气的时候,伊朗卫生部官员直接把新冠称呼为「××肺炎」。

最近还有喊“塔铁”的....都是认真的?

user avatar

我们现在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有两个:


一、阿富汗大乱,各军阀派系混战,如若发生,必将在我国西边造成地区震荡,难民问题倒是其次,会严重影响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


二、极端宗教势力做大,直接威胁或渗透到我国境内。


这两个局面一旦形成,我国将极为被动,可以想见的是,这两个局面将是美国乐见的,我们必须要警惕美国 促进这个局面的形成。美国在阿富汗留下那么多武器,一时间竟 意味深长,怕不完全是为了国内销账吧。美国的这次战略收缩固然有经济困难的原因,但美国是否在弃子阿富汗的时候就谋下后手,现在看还不明朗。


不过现阶段,也不完全是坏事。害怕这两个局面形成的还有俄罗斯和伊朗、巴基斯坦,想比于我国,他们受到的威胁更为迫切,毕竟阿富汗与我国只有一条狭窄的瓦罕走廊连接, 交通极为不便。而与伊、巴以及五个斯坦国的交通则要便捷得多,这里多说一句俄罗斯,中亚那五个斯坦相当于俄罗斯的卫星国,对斯坦的威胁基本上可以视为对俄罗斯的威胁。



真要是阿富汗局势发生恶化,有可能会加深中俄伊的战略同盟,如此一来,欧美想在阿富汗搅局的难度将大幅增加。

当然,眼下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是个雷,阿富汗的粮食供给产量远远不够人口消耗,同时美国已经冻结了阿富汗的海外资产,阿富汗现在也没钱去国际市场上买粮。如果周边大国不作为,阿富汗出现第一个局面只是时间问题。当然有能力给予粮食帮助的只有中俄伊,然而尴尬的是,这三国对塔利班的观感都微妙的很,都忌惮塔利班的意识形态,给粮食有养虎为患的可能性。

可以想见的是,欧美在经济和金融上围堵阿富汗是必然,坐等阿富汗出现第一个局面出现,也就是粮食不够吃,阿富汗陷入混乱,难民冲击中俄伊,随之导致极端势力扩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