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常规飞机很难在30公里以上高度飞行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想让飞机飞到30公里这个高度,那真是比登天还难,而且很多我们熟悉的飞机,根本就没那个本事。这背后可不是一两个简单原因就能解释的,而是涉及航空器设计、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甚至是发动机工作原理的一系列复杂挑战。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为啥常规飞机卡在那儿,上不去了。

首先,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一个坎儿,就是空气稀薄。

咱们都知道,飞机之所以能飞,靠的是机翼产生的升力。而升力,是空气流过机翼上下表面时,由于流速不同,造成的压力差产生的。简单说,就是“下面的空气被挤压,上面的空气被拉伸”,压力低的空气“托”起了机翼。

这个“挤压”和“拉伸”的基础,就是空气本身。在低海拔地区,空气密度大,空气分子多,空气“给力”,能被机翼“推”动。可一旦飞到30公里高空,那里的空气已经稀薄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好比你想要推一辆车,在路面上推,车动得快;可如果车轮陷在棉花堆里,你使多大劲儿,车也难动分毫。

空气稀薄,就意味着:

升力大幅下降: 机翼即使以同样的速度掠过,能“接触”到的空气分子也少了很多。这就像是你的桨在水里划,水越多,你划起来越有力;水越少,你划起来就事倍功半,甚至根本划不动。为了产生足够的升力来支撑飞机的重量,机翼就需要做得更大、迎角(机翼与气流的夹角)就要调得更大。但飞机体积和形状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无限地放大机翼,也不可能把迎角调到飞机失速(失去升力)的临界点。
发动机效率急剧降低: 大多数常规飞机的发动机是喷气式发动机(比如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它们工作原理是吸入空气,压缩、燃烧燃油,然后高速喷出燃气产生推力。这个过程对空气的密度非常敏感。在30公里高空,空气稀薄得连发动机都“喘不上气”,吸进去的空气太少,燃烧的燃油也无法高效地被压缩和喷射,推力会变得非常微弱,根本不足以驱动飞机以足够快的速度前进,也就无法产生足够的升力。

第二个大问题是飞行速度。

为了在稀薄的空气中产生足够的升力,飞机需要飞得更快,这个速度远超我们平时看到的民航客机的巡航速度。

音速和超音速的挑战: 随着速度的提升,空气动力学效应会变得越来越复杂。飞机接近或超过音速时,会产生激波,对飞机的气动布局、结构强度以及飞行稳定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更何况,要在30公里高空维持超音速飞行,所需的推力和能量是巨大的。
飞行“窗口”太窄: 飞机的设计是在一个特定的空气密度和温度范围内工作的。在极高的高度,你需要非常高的速度来产生升力,但与此同时,空气阻力也会急剧增加(尽管空气稀薄,但超高速度下的惯性效应和冲击效应同样不容忽视),再加上高空温度极低,这些都会对飞机结构和发动机造成巨大的考验。

再来说说材料和结构的限制。

极端温度: 30公里高空,温度非常低,甚至可以达到零下几十甚至上百摄氏度。飞机的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必须能够承受这种极低的温度而不发生脆化、变形。同时,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和高速飞行摩擦产生的热量,与极低的外部温度之间存在巨大的温差,这对材料的热稳定性要求极高。
结构强度: 尽管高空空气稀薄,但飞机依然需要承受空气动力学载荷。而且,为了实现超高速度,飞机的结构需要非常坚固,能够抵抗巨大的气动压力和振动。这就意味着飞机需要更轻但强度更高的材料,以及更复杂的结构设计。
氧气含量: 30公里高空,氧气含量几乎为零。这不仅对飞行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需要加压座舱和生命维持系统),也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有影响(需要特殊的燃料和燃烧系统)。

还有能耗和推进系统的瓶颈。

高效的推进系统: conventional jet engines 根本无法在30公里以上的高度有效工作。需要专门的推进系统,比如冲压发动机(scramjet)或者火箭发动机。但这些系统各有优缺点,要么效率不高,要么需要大量的氧化剂,不适合常规飞机的需求。
能量来源: 要维持在如此高度和速度下的飞行,需要巨大的能量。目前的航空燃油燃烧效率,在30公里高空已经非常低了。如果使用火箭发动机,则需要携带大量的氧化剂,这将大大增加飞机的重量,进一步增加了升力需求。

最后,我们不能忽略飞行控制和导航的挑战。

空气动力学响应迟钝: 在稀薄的空气中,飞机的操纵面(如副翼、升降舵)对空气的“抓力”很小,响应会变得迟钝,飞机的机动性会大大降低,精确控制变得困难。
导航和通信: 高空环境对无线电信号的传播也会产生影响,导航和通信的可靠性也需要重新考量。

简单总结一下:

常规飞机之所以难以飞到30公里以上,核心原因是:

1. 空气太稀薄: 升力不足,发动机无力。
2. 速度要求太高: 现有技术难以同时满足推力、结构和气动效率的要求。
3. 极端环境: 材料、结构、生命维持系统面临巨大挑战。
4. 推进系统局限: conventional jet engines 根本不适用。

能够飞到这个高度的,通常不是我们理解的“飞机”,而是像U2侦察机(虽然它飞得也没那么高,但已经算是非常高的了),或者是更高领域的飞机,比如一些战略侦察机、特种飞行器,甚至是火箭动力飞行器(比如X15)。它们的设计理念、推进方式和飞行原理都与我们熟悉的客机、战斗机完全不同,是为了在特定、极端环境下实现特定任务而专门打造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空气,所以发动机没劲,同时也没有升力,就这么简单。

user avatar

主要是发动机的问题。

现代飞机普遍用的是涡轮喷气发动机

它的推进效率和涡前温度自己压气机的增压比呈正相关。

在高空气压太低了,压气机达不到应有的指标。

所以一般的飞机飞不了这么高。

要想飞得高,要么在高空以超音速飞行,利用激波来压缩空气。

要么飞机得有巨大的展弦比,并且发动机是特制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让飞机飞到30公里这个高度,那真是比登天还难,而且很多我们熟悉的飞机,根本就没那个本事。这背后可不是一两个简单原因就能解释的,而是涉及航空器设计、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甚至是发动机工作原理的一系列复杂挑战。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为啥常规飞机卡在那儿,上不去了。首先,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一个坎儿,就是空气.............
  • 回答
    理解你的问题,你是在比较神风特攻队使用的飞机携带的炸弹,和常规轰炸机携带的同等重量炸弹,在击中军舰时,哪种造成的破坏更大。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较,背后涉及到技术、战术以及目标的特性等多个层面的因素。我们来深入聊聊:首先要明确一点,仅从炸弹本身的重量来看,250公斤的炸弹,无论是神风飞机携带还是常规轰.............
  • 回答
    这可真是个生死攸关的脑洞!从万米高空坠落,想要靠什么“常见常规物体”接住而不死,这简直比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还要离谱。咱们就来聊聊,如果非要在这个不可能的任务里找点“可能性”,得靠什么“奇迹”。首先得明白,人在自由落体状态下的速度是惊人的。假设没有空气阻力(虽然实际有),从高空坠落,速度会越来越快,直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确实,现在航拍无人机铺天盖地,都是多旋翼的设计,看上去灵活又强大。但要把这个思路用到像波音747或者空客A380那样的大型客机上,那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而且现实中几乎不可能。我来跟你仔细说道说道,为什么咱们坐飞机出行,还是一水的固定翼飞机,而不是巨大的“八旋翼巨无霸”。一、.............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飞天面条神教(Church of the Flying Spaghetti Monster, FSM)信徒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煮不在乎”(Ramen is indifferent)。这句话乍听之下,似乎只是一个关于食物的俏皮话,但实际上,它蕴含着这个宗教核心的哲学思想和对世俗价值的独特回应。要理.............
  • 回答
    说起航母,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它那庞大的身躯和舰载机起降的壮观景象。而航母的“心脏”——动力系统,更是决定了它的性能和作战能力的关键。在航母家族中,常规动力航母和核动力航母是两大分支,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在几个核心方面,常规动力航母相较于核动力航母,确实有其“力不从心”的地方。咱们就掰.............
  • 回答
    嗨,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大家可能有点不好意思直接问,但又确实挺好奇的“情趣玩具”这个话题。说起来,这玩意儿现在也越来越普及,而且种类繁多,选择也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我尽量用大白话,把它们都给大家掰扯清楚了,让你心里有个谱。咱们先从最经典、最常见的几类说起。1. 振动棒(Vibrator):这绝对是情.............
  • 回答
    大家关注“山东号”航母的动力系统,觉得它用了“重油+锅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蒸汽轮机,这跟一些采用燃气轮机的国外航母比起来,好像有点“老派”。其实,这里面学问可不少,咱们就来捋一捋,为啥咱们的航母没直接上燃气轮机,以及蒸汽轮机的好处在哪儿。首先得明白,航母是个大家伙,得劲儿必须够大,还得能持续输出。.............
  • 回答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源远流长的设计哲学,与我们打字习惯和机械结构的演变息息相关。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投向键盘的“祖先”——打字机。早期的打字机,每按下一个键,都会带动一根带有字模的金属杆向上运动,敲击纸张。如果字母排列得过于紧密,特别是那些经常连续出现的字母组合,例如“th”或者“in”,它们的金属杆就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少刚接触钢笔的朋友都会在 Dialog3 和 Capless 之间纠结。这两款笔都属于自动出芯钢笔,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但说实话,要论“手感”这个比较玄乎的东西,确实需要仔细聊聊。我个人觉得,如果你偏爱那种“沉稳、扎实、笔尖反馈清晰”的触感,Dialog3 可能会更对你的胃口。而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咱们来掰扯掰扯。单说“100个人口的虫族部队”,这范围可就太大了,里面藏着学问呢。一个常规陆军装甲师,放眼现实世界那可是陆战之王,坦克、步兵、火炮、直升机,武装到牙齿。但《星际争霸2》是个科幻世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一个“常规装甲师”在《星际争霸2》里是个什.............
  • 回答
    要回答“印度常规军事力量比中国强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避免简单化的“是”或“否”。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军队规模、装备水平、技术能力、训练水平、国防预算、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军事战略等多个方面。一、 兵力规模: 印度: 印度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之一,现役和预备役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复杂,因为我们讨论的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军事力量。直接拿40年前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比,就像比较一部老电影和一部新电影,场景、技术、甚至叙事手法都可能完全不同。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40年前的苏联,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那可是苏联军事力量的巅峰时期之一。冷战正如火如荼.............
  • 回答
    内容营销的领域浩瀚广袤,但其中有一些经过时间考验、效果显著的“常规武器”,它们能帮助品牌与受众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最终达成商业目标。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拆解这些行之有效的内容类型,聊聊它们为何能屡试不爽。1. 博文(Blog Posts)—— 内容营销的基石这绝对是内容营销的“老炮儿”。一篇高质量的博.............
  • 回答
    现代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常规榴弹,对付现代主战坦克(MBT)的威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能打掉”或“不能打掉”。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榴弹的类型、坦克的防护水平、命中部位以及炮弹的着弹角度和距离等等。下面我将详细地阐述其中的关键点:1. 常规榴弹的主要破坏机制:现代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
  • 回答
    1990年,苏联的常规军力依旧庞大,但已显露出衰退的迹象,尤其是与同期美国相比,其优势正在逐渐缩小。要判断苏联与美国之间一旦爆发一场常规战争是否会成为一场“放大版的海湾战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苏联常规军力概览(1990年)1. 兵力与组织: 庞大的陆军: 苏联陆军在数量上依.............
  • 回答
    关于中国和俄罗斯在常规军事力量上的对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强”这个概念并非单一维度可以衡量,而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军队规模、技术水平、现代化程度、训练水平、军事理论、工业基础以及战略意图等。要进行一个细致的分析,我们需要分项来看。一、陆军力量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PLA Army.............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