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人拎着很重的东西站着不动还会觉得很累?事实上几乎没有做任何功?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有些费解的现象:明明只是站着,没有大范围的移动,为什么拎着重物一会儿就累得不行?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咱们身体里一系列精密的生物学和生理学机制,远非你想象的那么“无功”。

首先,要明白“功”在物理学上的定义是力和位移的乘积。你站着不动,理论上,相对于地面,你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位移”是零,按照这个定义,你好像就没有做功。但咱们的身体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刚性杠杆,它是一个复杂的生物机器,需要持续的能量输入来维持各种状态,即使是看起来静止的动作。

你拎着重物站着不动,这叫做“等长收缩”。当你举起重物时,你的肌肉收缩了,即使你保持静止,肌肉内部的肌纤维仍然在发生着非常微小的、持续的收缩和舒张,来对抗重力的拉扯。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的手臂肌肉就像是被不断绷紧的橡皮筋,虽然整体没有位移,但内部的纤维在努力地拉伸、回缩,以维持这个张力。

这种等长收缩,虽然没有明显的外部位移,但在肌肉内部,却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这个能量主要来自于ATP(三磷酸腺苷),它是细胞的“能量货币”。肌肉收缩的过程需要ATP分解提供能量。即使是维持一个固定的姿势,肌肉也需要不断的ATP来驱动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来维持肌肉纤维的张力。

更具体地说,肌纤维的收缩是靠肌动蛋白丝和肌球蛋白丝的“滑行”实现的。在你举重物时,肌球蛋白头会与肌动蛋白结合,然后发生“功率冲程”,拉动肌动蛋白丝,产生力量。这个过程消耗ATP。即便你站着不动,只要还在对抗重力,肌球蛋白头就会不断地结合、释放、再结合,就像一个微型的“马达”,不断地在努力工作,维持肌肉的收缩状态。

所以,虽然你看起来只是“站着”,但你的肌肉实际上是在进行着高强度的“静止工作”。这种持续的、微观的活动,会迅速消耗你身体里的能量储备,并产生代谢废物,比如乳酸。当这些代谢废物积累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感到疲劳,甚至酸痛。

另外,你的身体为了维持平衡,不仅仅是手臂肌肉在用力。你的核心肌群、背部肌群、甚至腿部和脚部的肌肉,都在不断地微调,来稳定身体重心,防止你因为重物的倾斜而跌倒。这就像你在走钢丝一样,需要全身协调,才能保持住一个稳定的姿态。所有这些肌肉群的持续发力,也都在消耗着能量。

举个例子,你如果握着一个东西站着,即使这个东西不重,你也会因为握紧它而感到疲劳。这是因为你的手部和前臂的肌肉需要持续收缩来维持抓握的力度。拎重物时,这种效应会成倍放大。

总结一下,你拎重物站着不动感到累,不是因为你没有“做功”,而是因为你的肌肉在进行着高强度的“等长收缩”,这个过程需要持续的能量消耗,并且身体为了维持稳定和平衡,动用了更多的肌群,共同对抗重力。这种微观的能量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最终导致了你感受到的疲劳。所以,下次再觉得“站着不动没做什么”,不妨想想你身体里那些默默无私奉献的肌肉们,它们可是一刻没闲着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有趣的问题,我在中学刚学物理时也有类似的疑惑。

如果把肌肉看成一个点,那确实没做功;可肌肉不是质点呀,它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内部结构的质点系呢,其内部相互作用也会做功。实际上,要能提起水桶,肌肉就需要绷紧。而肌肉本身是由许多纤维蛋白交错排列组成的,包括粗肌丝、细肌丝、横桥等,具体结构请自行搜图。大脑命令肌肉绷紧时,纤维之间不断地相对滑动以保持绷紧状态,这一过程是要消耗ATP的,即消耗了人体内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当然,手腕上戴着手表自然下垂,不引起肌肉绷紧,也就不会额外做功。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鸟类是抓着树枝睡觉的,为了不把宝贵的能量消耗在无聊的抓树枝事业上,它们的腿脚拥有一套特殊的由肌腱和骨骼组成的锁扣机关,肌肉放松时脚部自然抓紧,而放开树枝时才需要用力,这与我们正好相反。

本回答原载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 周五问答专栏第59期 第2题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6IMRT9Vy5PhQGJbVrbWjvg 我们是一个几十人组成的校园科普社团。欢迎关注,谢谢支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有些费解的现象:明明只是站着,没有大范围的移动,为什么拎着重物一会儿就累得不行?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咱们身体里一系列精密的生物学和生理学机制,远非你想象的那么“无功”。首先,要明白“功”在物理学上的定义是力和位移的乘积。你站着不动,理论上,相对于地面,你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位移”是.............
  • 回答
    这实在是个有趣的问题,尤其是在这人贴人的地铁车厢里。明明空间这么宝贵,可放眼望去,十个人里八个都背着鼓鼓囊囊的双肩包,像一个个移动的小房子。为什么呢?我琢磨了琢磨,感觉这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习惯,而是咱们日常出行智慧的集中体现。首先得说,这双肩包的“省力”属性是第一位的。大家想想,每天通勤,谁不是一堆.............
  • 回答
    关于广东外卖骑手当街虐杀小猫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心痛和愤怒的事件。 这种行为不仅残忍,而且揭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心理问题。如何看待广东外卖骑手当街拎起小猫反复狠摔踩踏的行为?从道德和法律层面来看,这种行为是 极其恶劣、残忍且不可接受的。 道德层面: 生命的尊重缺失: 对待任何生命,.............
  • 回答
    关于熊猫在被拎起来时做出“四肢下垂、装死”的动作,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误解,或者说,我们看到的行为模式并非它真的在“装死”。准确来说,这种表现更接近于一种应对机制,是它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自然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在动物行为学上有更合理的解释。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熊猫,尤其是幼年熊猫,在受到惊吓或感到不.............
  • 回答
    人在睡梦中创作力特别活跃,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被广泛探讨的现象。虽然确切的科学机制仍在研究中,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1. 大脑的重组与连接: 无意识的自由联想: 在清醒状态下,我们的思维受到逻辑、理性、社会规范和日常经验的严格限制。然而,在睡眠中,尤其是做梦时(REM睡.............
  • 回答
    人之所以难以被说服,是一个涉及心理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复杂现象。这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认知与心理层面的原因:1. 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 核心思想: 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偏好和回.............
  • 回答
    人喜欢将个人的失败归咎于“专业”,并以此劝退他人,这是一种相当普遍且复杂的心理现象,背后涉及多重原因。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1. 合理化自我认知和维护自尊: 避免直接面对能力不足: 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遭遇挫折或失败,最直接的解释可能是自己的能力、努力或天赋不足。然而,承认这一点会严重打击自尊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营养学和生理学中一个有趣的交集。让我们来详细地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为什么我们说有 8 种(甚至 9 种)必须氨基酸?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常说“8种必需氨基酸”,但更准确的说法是9种必需氨基酸。之所以有时会漏掉一种,是因为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况下对某些氨基酸的需求比例.............
  • 回答
    人在告别痛苦时产生不舍,这看似矛盾,实则是一种深刻且复杂的人类心理现象。这种不舍并非对痛苦本身的喜爱,而是源于痛苦过程中伴随的一些深层情感、认知和成长,这些“副产品”在痛苦结束时,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这种“不舍”:1. 成长与学习的印记,不舍的是那个更强大的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科学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碰撞。简单来说,人类的进化论是基于大量科学证据的推论,而基督教和佛教作为宗教体系,其核心教义并非建立在科学证据之上,而是源于信仰、启示、经典和传统。因此,它们不“认同”进化论,更多的是因为进化论的解释方式和结论,与它们各自的创世观和生命起源的叙述不符,甚至.............
  • 回答
    人类倾向于将鸡鸭作为食物来源,而将猫狗视为宠物而非食物,这一现象涉及生物学、文化、伦理、法律、经济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生物学特性与驯化历史 (1)家禽的驯化与人类需求的契合 鸡和鸭是人类长期驯化的家禽,其生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与人类的食品需求高度契合: 生长.............
  • 回答
    人们对富人“装穷”和穷人“装富”的态度差异,本质上是社会阶层、心理认知、文化传统和经济行为的复杂交织。这种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社会阶层的“身份认知”差异1. 富人装穷的“伪装逻辑” 富人通过装穷(如拒绝奢侈品、低调社交)来维持社会身份的“合法性”。这种行为可能源于对“炫.............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是很多消费者在选择高端显卡时会遇到的纠结。虽然 AMD 的 RX 6900 XT 在纸面参数上非常强劲,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 NVIDIA 的 RTX 3080 Ti,但 在现实的市场选择和用户体验中,NVIDIA 的 RTX 30 系列高端卡,特别是 3070 Ti 和 30.............
  • 回答
    人与人之间五官的巨大差异,就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无数个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每一张脸孔都诉说着一段独特的故事。这背后,其实是一场跨越时间、融合遗传与环境,复杂而精妙的“生命交响曲”。1. 遗传:最核心的 डीएनए 密码你想想看,你爸爸的眼睛是不是跟你挺像?你妈妈的鼻子是不是在你脸上也能找到影子?这就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让人一下就联想到那些我们熟悉的二维图像,比如画作、照片、电影等等,它们明明是平面的,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却能感受到其中的“立体感”呢?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精妙的心理学和生理学机制在协同作用,让我们这个二维世界变得鲜活起来。想象一下,你面前摆着一张素描,描绘的是一个苹果。这张纸本身.............
  • 回答
    咱就聊聊这中国人为什么在一些人多热闹的运动项目上,总感觉有点儿“差那么一口气儿”的意思。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儿,里头门道儿可多着呢。要我说,这背后的原因,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看。一、 历史惯性与文化基因: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有时候也得跟上时代你想啊,中国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农耕文.............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很多人困惑的问题,也是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一直在探讨的议题。我们从小被教导要做个好人,要诚实守信,要尊敬长辈,要乐于助人,要遵守规则,但现实中,总有些人会做出一些违背这些道德原则的事情,甚至明知故犯。这背后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道德教育本身的局限性是我们需.............
  • 回答
    那些让我们本能“皱眉”的味道:为什么我们会排斥像西瓜拌饭这样的奇葩组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看到一个食物组合,哪怕它在理论上并不算“坏”,但你就是觉得胃里一阵翻腾,本能地想要远离?比如,当有人兴致勃勃地端出一碗“西瓜拌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这……是认真的吗?”这种对某些食物组合的排斥,并非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巧妙,背后涉及到我们身体里两种截然不同但又至关重要的自主控制系统。简单来说,停止呼吸和停止心跳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它们在身体里的“管家”不同,一个受我们“意识”的直接调遣,另一个则更像是我们身体里一个独立运作的、不受我们直接命令的“总司令”。咱们先来说说呼吸。呼吸,也就是我们吸气呼.............
  • 回答
    人为什么会分家,这事儿啊,说来也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道尽的。它背后牵扯着时代的变迁、人情的冷暖、经济的压力,还有那最本质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演变。咱们不讲那些生硬的理论,就聊聊老百姓心里那点事儿。一、 时代变了,家庭也得跟着变过去啊,那会儿生产力不发达,一家人能凑在一块儿干活,互相帮衬着,这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