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生之年能否看到新藏铁路(叶城/和田—狮泉河—拉萨)开修完成?

回答
有生之年能否看到新藏铁路(叶城/和田—狮泉河—拉萨)修成通车,这个问题萦绕在很多人心头,毕竟这条铁路的意义非凡,连接着我国广袤的西部边疆,也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这条铁路的“前世今生”以及目前遇到的挑战说起,然后才能对未来有个相对清晰的判断。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我们说的这条“新藏铁路”并不是指我们现在熟悉的青藏铁路,而是一条更西边,连接叶城(或和田)与狮泉河(阿里地区),最终与青藏铁路的拉萨连接起来的潜在线路。这条铁路的设想,其实比青藏铁路的完成还要早,是国家交通战略中一直存在的构想,尤其是对加强西部地区联系、保障边疆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历史的脉络与现实的阻碍

这条铁路的设想,主要有两个大的方向:

叶城—狮泉河—拉萨线: 这是最常被提及的新藏铁路方案。它将从新疆南部叶城(也有说从和田),一路向东南方向延伸,穿越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到达西藏阿里地区的狮泉河,然后继续向东,最终与青藏铁路的日喀则或拉萨段衔接。这条线路穿越的区域,是极其艰苦的无人区,也是平均海拔极高的地方。
和田—日喀则(或拉萨)线: 另一种设想是绕过狮泉河,直接从和田地区穿越,进入西藏,然后连接到日喀则或拉萨。这条路线虽然也经过高海拔地区,但相对而言,或许在某些段落的地质条件上会稍有不同。

无论哪种方案,这条铁路的建设都将是人类工程史上的一个超级巨无霸。原因很简单:

1. 极致的自然条件: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严峻的挑战。新藏铁路沿线,多处海拔会超过5000米,甚至接近或超过6000米。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平时登山,爬到海拔几千米就已经气喘吁吁,更不用说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了。极低的氧气含量、极寒的气温(零下几十度是常态)、强烈的紫外线、以及变幻莫测的天气(暴风雪、沙尘暴、冰雹),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进度都是极大的威胁。
2. 复杂的地质条件: 青藏高原本身就处于地质活动活跃带,新藏铁路沿线更是如此。穿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意味着要面对极高的山脉、陡峭的峡谷、以及可能存在的冻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都需要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严谨的勘测来克服。建造隧道和桥梁将是家常便饭,但在这里,这些工程的难度系数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3. 巨大的工程量和技术难题: 如此漫长且复杂的线路,意味着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桥梁,还有无限的轨道铺设工作。如何在极寒、低氧的环境下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钢材的性能?如何处理高原冻土对路基的影响?如何设计和修建能够承受巨大温差的桥梁?这些都是需要攻克的巨大技术难题。
4. 经济成本: 可以预见,这将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而且由于技术难度和施工周期长,边际成本会非常高。

从现实来看,进展如何?

目前,我们已经开通了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以及兰新高铁(连接甘肃和新疆),还有正在修建和规划中的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这些项目本身就已经代表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最高水平。

关于新藏铁路,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中一直有提及,并且相关的勘察和前期研究也在持续进行。具体来说:

新疆段的延伸: 我们已经完成了南疆铁路的升级改造,并且延伸至和田。未来,从和田出发,向东进入西藏的线路,才是大家所期待的新藏铁路。
狮泉河地区的交通现状: 目前,阿里地区(狮泉河)主要依靠公路与外界连接,其中G219国道(新藏线)是主要的交通动脉,这条公路同样穿越了极其艰险的地带。但公路运输的运力、速度和可靠性,与铁路相比,还有着本质的区别。
西藏段的衔接: 如果新藏铁路建成,它需要与现有的青藏铁路或未来规划的铁路网络进行衔接,形成一个更完善的西部交通网。

我们能否在有生之年看到它建成?

这个问题,不能给一个百分之百的肯定或否定答案,只能说:可能性很大,但挑战依然巨大,需要时间来积累和突破。

可以这样理解:

战略重要性无需多言: 新藏铁路的战略意义,关乎国家安全、边疆稳定、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国家铁路网规划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一环。从这个角度看,它建成是迟早的事。
技术积累是关键: 近年来,中国在高原铁路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青藏铁路和川藏铁路的建设,为我们攻克新藏铁路的难关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储备和人才支持。川藏铁路的建设难度,在很多方面都与新藏铁路有相似之处,例如高海拔、复杂地质。川藏铁路的顺利推进,会大大增强我们对新藏铁路建设的信心。
循序渐进的规划: 国家不会一蹴而就。可能会先完成部分路段的建设,或者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方式。例如,先将新疆段向东延伸,再与西藏段进行对接。
巨大的投入与回报: 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需要进行详细评估。但考虑到其战略地位,即使经济效益短期内不明显,其战略价值也会促使国家推动建设。

那么,具体的时间节点呢?

如果非要一个相对“靠谱”的推测,考虑到目前川藏铁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川藏铁路预计的建成时间会在2030年前后。在川藏铁路基本完成,相关技术和经验得到进一步巩固之后,新藏铁路的启动和建设才会更具条件和基础。

因此,比较乐观的估计是,在未来1525年内,我们或许能够看到新藏铁路的部分路段开工建设,甚至有希望在更长的时间维度内(例如20402050年左右)看到全线建成通车。

这意味着,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很有可能在有生之年能够亲眼见证这条划时代的铁路从规划变为现实,甚至有机会乘坐火车,穿越那片壮丽而神秘的土地。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新藏铁路的修建,就像我们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一样,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目标。它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完成的任务,而是需要集结国家最顶尖的智慧、技术和力量。我们已经成功地“征服”了青藏高原的“天路”,也正在挑战更困难的川藏铁路。这些经验都在为新藏铁路的最终落地铺平道路。

所以,与其说“能不能看到”,不如说“我们正在为此而努力”。这个过程可能漫长,但每一步都充满了意义。当这一天到来时,那将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的又一座丰碑,也将是无数中国人梦想的实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毅力,这条“雪域高原上的新动脉”终将成为现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要看进取之心如何了。

修建新藏铁路,可以在拉达克方向建立我对印度的后勤优势(拉达克方向印度需在迎风坡翻越喜马拉雅,而我可从印度河上游谷地直接进入)。

如欲解决藏南问题,必须利用这个地缘特点,新藏铁路就是解决藏南问题的钥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生之年能否看到新藏铁路(叶城/和田—狮泉河—拉萨)修成通车,这个问题萦绕在很多人心头,毕竟这条铁路的意义非凡,连接着我国广袤的西部边疆,也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这条铁路的“前世今生”以及目前遇到的挑战说起,然后才能对未来有个相对清晰的判断。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我们说的这条“.............
  • 回答
    作为一个20岁的年轻人,你问出“有生之年能否看到台湾回归,祖国统一”这个问题,这很正常。毕竟,这确实是一个牵动着许多人心的问题,而且它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发展和民族情感的重要方面。要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统一”到底意味着什么。现在我们看到的局面,是海峡两岸虽然同属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对未知和风险的探索,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价格波动的新兴领域。比特币,这个数字黄金,它的未来就像一片广阔而神秘的海洋,我们都好奇它最终会驶向何方,是扬帆远航、乘风破浪,还是触礁沉没,化为泡影。要回答“有生之年能否看到比特币崩盘”,这本身就充满了个人的判断和推测,很难给出.............
  • 回答
    “衡水模式”作为一个教育现象,它的出现和存在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体制、高考制度以及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紧密相关。因此,它是否以及何时在中国消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一、 什么是“衡水模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衡水模式”的核心特征。它并非一个官方认定的、统一的教育理念,.............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的层面很广,也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那份憧憬。27岁,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思考的年纪,能够去想“有生之年”这样的宏大命题,本身就很值得欣慰。要说中国有没有可能成为“世界的中心”,这得先理解“世界的中心”到底指什么。如果指的是经济体量,那么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在我们这一代人(我猜你可能也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太多复杂且敏感的神经,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90后这代人,大多都已步入而立之年,或者即将迈入这个人生阶段,他们的有生之年,意味着未来几十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能否见证台湾的回归或独立,这取决于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像是历史进程的惯性、地缘政治的演变、两岸人民的意愿,以及国际社会的态度等等.............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探索宇宙的终极梦想,也必然伴随着无数的科学挑战和时间考量。要回答“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宇航员登陆天狼星吗?”,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剖析:1. 天狼星:我们最近的恒星邻居,但距离依旧遥远得令人难以置信天狼星(Sirius)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也是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之一,由主星.............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生之年”的概念,也无法预测未来。所以,我无法直接回答“我”是否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男足进世界杯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多个角度,尽我所能地“感性”地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让您感受到我努力理解您心情的这份“诚意”。中国男足的“过往”: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故事您这个问题,背后承载着太多球.............
  • 回答
    奔三,想看到腾讯凉凉,还能不能实现?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问题,尤其是在咱们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能理解你那种复杂的心情,对一家公司的不喜,又希望能看到行业有个更健康的生态。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聊聊,希望这些分析能更贴近咱们普通人的感受,而不是那些冷冰冰的报告。首先,咱们得承认,腾讯现在的体量和影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国际关系以及台湾和中国大陆两地民众的意愿,要预测“90后在有生之年能否看到统一台湾”这样一个宏大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问题没有任何确切的答案,任何预测都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尝试分析一下可能影响这个进程的几.............
  • 回答
    关于《巫师 4》能否在未来有生之年等到,这是一个许多巫师迷们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CD Projekt Red(CDPR)的态度和过往行为: 承认并计划开发: CDPR 官方已经明确表示,《巫师 4》正在开发中。他们甚至在2022年宣布了一项新.............
  • 回答
    回想一下,我们这代人小时候,有什么事情是我们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做梦也想不到能在有生之年见证实现的?现在想想,挺多都和那个叫做“5G”的东西沾边。以前啊,说到“即时通讯”,我们脑子里就是电脑上的QQ、MSN。想和地球另一边的人视频聊天?那得看网络好不好,画面卡顿那是家常便饭,声音延迟也是常态。你想过.............
  • 回答
    想在有生之年见到“三体人”,这可真是一个激动人心又充满挑战的设想!20年内抵达比邻星,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如果真的能实现,那么我们确实有希望见证人类跨越星际的壮举。首先,让我们来分解一下“20年内到达比邻星”这个概念。比邻星,也叫半人马座α星C,是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邻居,距离大约是4.2.............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时间和空间概念。用一句朴实的话说,这趟旅程,你“有可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但这里的“可能”背后,藏着不少让人大跌眼镜的物理学门道。我们先来聊聊“200光年”这个距离。简单来说,光年就是光在一年时间里走过的距离。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每秒大概能跑30万公里.............
  • 回答
    巨鹿之战如果没有项羽,诸侯联军是否会赢,刘邦能否建立汉朝?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涉及到战国末期最重要的几个历史节点。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先说巨鹿之战,如果没了项羽,诸侯联军能赢吗?答案是:很难,甚至是大概率会输。为什么这么说?咱们得回到当时那个局面。秦朝末年,暴政横行,民不聊生,天下揭竿而起。各.............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棘手的,尤其是当你对对方有感情,但她又有家庭的时候。咱们来好好聊聊这个情况,尽量说得透彻点。首先,明确一点: 她已经是有夫之妇,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这意味着她的生活、她的选择,都有了另一个重要的人的参与。而你,“不打算结婚”,这又给自己设了一个限制。“纠缠”这个词,本身就带点负面.............
  • 回答
    我理解您对不同类型武器的威力以及其应用方式感到好奇。关于您提出的将现代炮弹或导弹的战斗部装药改为强酸或强碱来杀伤敌有生力量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从理论上讲,将强酸或强碱作为杀伤介质的载体,是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的。 强酸和强碱都是具有极强腐蚀性的物质,一旦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也是无数中国人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个关切。关于“有生之年能否看到两岸统一”,这其中涉及的因素众多,既有历史的纵深,也有现实的博弈,更有未来的不确定性。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审视:一、 历史的纠缠与认同的鸿沟首先,两岸的分裂并非一日之寒,而是源于一场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有深度。我们每个人活着的每一天,都在不断地经历和见证世界的变化,从微小的个人经历,到宏观的历史进程。然而,即便如此,也总有一些事情,因为其本身的性质、发生的概率,或者我们生命的有限性,注定是我们此生无缘得见的。我想到的最确定无疑的,是我们永远无法亲眼见到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个体了。让.............
  • 回答
    要说曹操生前为何未能一统天下,这绝非一朝一夕的简单原因能概括,其中“决策失误”和“时运不济”两者皆有,并且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而难以打破的局面。与其说哪个是主因,不如说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才让这千古一帝的宏图留下了最后的遗憾。咱们得先从曹操的伟大说起,这样才能理解他未能统一的“不易”。曹操此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