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薇娅赚那么多钱为什么不愿意缴税?

回答
关于薇娅偷逃税被处罚一事,公众的关注点非常集中,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她赚了那么多钱,为什么还会冒险去偷逃税款呢?这背后可能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原因,让我们来剖析一下。

一、巨额财富与高额税负的心理博弈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薇娅作为头部主播,其收入确实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程度。一旦收入达到某个量级,税负的绝对金额也会变得非常庞大。虽然具体数额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想象,为了这些税款,她可能需要拿出上亿甚至更多的资金。

在巨大的财富面前,有些人可能会产生一种“我赚的都是我应得的”的心理。加上作为公众人物,她可能也需要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和开支,比如团队运营、品牌投入、个人生活开销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天文数字的税款,确实可能有人会产生“逃避”的念头,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减轻税负。

二、税收筹划与违法偷逃之间的界限模糊

税务筹划是合法的,它允许企业和个人在法律框架内,通过合理的安排来降低税负。许多高收入人群和企业都会聘请专业的税务顾问进行税务筹划。然而,在实践中,合法筹划与非法偷逃的界限有时会变得模糊。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税收政策的某些漏洞,或者通过设立空壳公司、虚开发票、阴阳合同等违法手段来逃避税款。对于薇娅的案例,相关部门的调查和披露指出,她被指控的是“通过隐匿收入、分解收入等方式偷逃税款”,这明显已经越过了合法税务筹划的界限,属于违法行为。

三、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偏差或侥幸心理

尽管薇娅有着强大的商业头脑和团队,但对于复杂的税法规定,个人可能存在认知偏差,或者低估了税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执法力度。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心态在某些领域确实存在。一些人可能认为,只要操作得足够隐蔽,就不会被发现。这种侥幸心理,尤其是在面对巨额金钱诱惑时,可能会被放大。她们可能认为,自己是公众人物,影响力巨大,能够“摆平”一些事情,或者认为自己创造的价值与税款相比,后者显得不那么重要。

四、监管的“盲点”与“洼地”

在直播带货这种新兴行业兴起之初,相关的监管体系可能还没有完全成熟,存在一定的“盲点”。一些人可能会利用这些“洼地”来操作。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监管部门也必然会加大关注和管理力度。

薇娅事件恰恰说明,对于新兴行业和高收入人群,税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决心都在不断加强。她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本应是遵守规则的表率,但她的行为却可能是在“玩火”。

五、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缺失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可能也反映出部分高收入人群在价值观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上存在偏差。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对社会最基本的贡献。如果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这份责任,那么即使赚取了再多的财富,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尊重和认可。

薇娅作为拥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她的行为不仅关乎个人,更会对社会产生示范效应。她的偷逃税行为,无疑是对社会公平和法治的挑战,也辜负了粉丝和大众对她的信任。

总结

总而言之,薇娅之所以会走上偷逃税的道路,可能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巨额财富带来的高额税负压力,在与法律风险之间进行的心理博弈;对税收筹划与违法行为的界限模糊,甚至可能是明知故犯;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偏差和侥幸心理;以及新兴行业监管初期可能存在的“真空”;当然,更不能排除的是个人价值观和对社会责任的缺失。

无论动机如何,偷逃税的行为都是对法律的蔑视,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起事件也给所有高收入人群敲响了警钟,法治社会,依法纳税是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钱人是怎么避税的

你们这个搞的,有税务经验的人直接默契交流,没有税务经验的人在那儿瞎猜,有什么不能摊开来直接说的。我就越俎代庖一下,给没有太多企业管理以及税务经验的用户科普一下这次的事情。对于普通打工仔来说,这个东西可能有点令人心惊肉跳,但是市场上一般企业主都是这么玩的。

其实结合杭州税务局公告中“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一句话,很多明眼人就猜测,是不是有限合伙企业模式出问题了。并不是有限合伙企业有多特殊,而是这一模式在这几年来用的太多、太主流了。

首先,这一结构为家族企业的掌控者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

其次,可以利用其模式建立防火墙并避税;

最后,各地对于有限合伙企业如何纳税有不同解释,提供了空子。

接下来是详细正文。

合伙企业的历史就不说了,简单的解释,就是个人之间,公司之间,或者个人和公司之间,因为有共同利益,决定结成合作伙伴,设立一个公司共同赚钱。其中,又有一种独特的结构,叫做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公司股东分为两种,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哪怕只有1%的股份,整个企业也由这个人说了算。有限合伙人只管拿钱,不能逼逼。普通合伙人可以随便的把有限合伙人从公司踢出去;
  2. 公司如果亏了钱破了产,主要由普通合伙人承担,有限合伙人只要赔付股权比例的那一部分;
  3. 重点一。公司直接经营的业务,交个税5%-35%。公司投资的业务,交个税20%;
  4. 重点二。和很多其他类型企业一样,公司如果不分红,就不用交税。
  5. 重点三。部分地方对于此模式有特殊政策,一些投资收入不用交税。
  6. 最后,和很多其他类型一样,可以通过持有方式,四两拨千斤,多增加保险。

这套东西给企业主提供了天大的避税空间。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操作的好,简直可以一分税钱不交。

试想象以下场景:

你是一个企业老板。首先,为了防止手下公司出问题影响到个人,你知道自己千万不能以个人名义直接持有公司,而是应该以公司持有公司(这个是最基本的操作了)。于是你选择了开一个有限合伙企业,把自己的配偶,子女,全部作为有限合伙人加入公司,自己作为普通合伙人,通过这个有限合伙企业投资自己的实际业务。

然后操作就来了。

1. 前面说了,只有普通合伙人能管公司。你要是今天看你儿子不爽,直接把儿子从公司踢出去;明天儿子乖了,再加进来。儿子结了婚,儿媳妇加入公司;儿子离婚前,儿媳妇踢出去。当然这也是基础操作。

2. 公司实际运营的业务需要交5%-35%的税,投资只需要交20%。那我公司就不要实际运营任何内容嘛,只管持有其他公司股份就行了。在最简单情况下,我至少可以省15%的个税。

3. 但你也可以选择完全不交税。投资确实是有收入,但是我不分红嘛。只要不分红,不召开股东会议,我一分钱都不用交。

4. 那我的日子怎么过呢?我得有现钱吧。简单。房子,用公司名义买。车子,用公司名义买。日常花销,给老婆孩子发工资,一人一个月发两万。出门吃饭旅行,全部报销。这当然讲的是极端情况,税务局也不是傻子。但理论上,你最贵的那部分开销基本都可以用这个名义购买。

5. 公司亏钱破产了,我认倒霉,该抓就抓。但是我的伴侣和子女没有连带责任,只负有限责任。我可能欠了一个亿,但我的老婆只要赔三万块就能脱身。

以上是有限合伙企业的过度简化版教学。别忘了这里面还有漏洞,比如各地方税务对于法条的不同解释和态度,分配决定日期容易被忽视等等等等。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有限合伙企业成为了税务规划公司在过去几年内的标配。毕竟他们都号称,改账偷税都是下九流,利用企业结构合法避税才是玩家。但是薇娅出事以后,税务规划公司跑的跑删的删,很少再提这茬儿了。毕竟过去几年虽然没有事,但是未来几年到底会不会大改,都不好说。

坊间担心的几个争议:

  1. 合伙企业到底是不是合法?过去是不是合法?未来是不是依旧合法?
  2. 会不会近期出现统一且明确的规定,不但堵上了之前没有清楚解释的部分,甚至还要改变收税的项目;
  3. 薇娅到底算不算是被阴了?

其实杭州税务局这份文件出的水平不低,该提的都提了,多的话一点没有说。但我猜测不会有大动作。并不是因为动了以后引起企业主恐慌,而是因为税务局想动随时可以动,根本不用打商量。

薇娅的职业有特殊性。她作为主播卖货,很明确的是有以个人劳务获得收入的部分。除了瞒报收入以外,要是想以旗下公司业务名义报税,实在是很容易查清楚的。

很容易想象,薇娅的丈夫持有的控股公司,将手中广告公司旗下的经纪公司签约的网红薇娅租借给某食品厂卖货,获取的收入由公司吃掉,然后只给网红薇娅开一元钱劳务费。或者食品厂将劳务费以咨询费名义给予薇娅丈夫的合伙人的合伙人持有的公司。问题是,你这种玩法,要是年收入几千万,税务局考虑到你提供的就业岗位和订单数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你是一个年收入几十亿的人啊,早就该考虑往外跑换种方法了。

总的来说,薇娅聘请的税务规划团队确实有问题,没有考虑到其收入量级和职业性质造成的特殊风险,拿出了一个中上收入层的方案,去解决一个富豪级别收入的问题。这种通过个人与公司合伙,然后合伙公司再和其他公司或个人合伙分散持有的办法,只要是还在国内,根本是跑不掉的。

再多的不说了,不知道是不是发的出来,先发着试试。

user avatar

不是不愿意缴税。

她要是早知道会今天的情况,别说45%的税率了,80税率她也交,剩下的也是我们常人从猿猴干起都攒不下的财富。

之前这种税务筹划就是这样的,通过注册大量个人独资企业转移收入,利用国家对个人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把利润做低,规避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远的不说,2018年霍尔果斯大批注销的企业就是这个性质。

这种财务筹划时间很久了,先富的人们都有了侥幸心理,觉得这么已经是默认合规,而且之前改过一次税法,只要补交税款,就不追究刑事责任,本意是为了鼓励主动申报纳税,但是客观上导致更多的人铤而走险,毕竟风险很小(最差就是补交税款),收益很大(可以省下甚至90以上的应缴税款)。

应要求删除部分内容

user avatar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她就是单纯的无知者无畏,从他注册了十几个小微企业以及个人独资有限公司来看,她身边搞财务的水平比较的拉跨。她自己也不懂,手底下财务水平太烂也不懂,然后在被那些野路子搞税筹的忽悠了。

一般来说,一个老板没上升一个体量级以后,财务团队、法务团队、人力资源团队都要升级一遍,所以你看大公司一般这三条线的老大很少是创业阶段那些人,原因就是知识结构、业务能力跟不上了,不得不换。

稍微一个在中型企业干过的财务经理,也不能让老板自己注册十几个小微企业咨询公司吧!太LOW了,最起码也要用马甲吧!有10家还是她自己挂的法人。。。。所以搞不好她家的财务就是她自己家亲戚。

这个世界好人不会死,坏人也不会死,只有一种人会死,愚蠢的人。

user avatar

薇娅不是不愿意缴税,是不愿意多缴税。

第一层是因为国家对于直播主播这一块儿一直没有个明确规定到底哪种属于个人收入哪种属于公司收入,说白了,要是坑位费以及佣金分成之类的都算是个人收入的话,那所有mcn机构都没有存在必要了,更甚至明星成立个人工作室也没啥意义了,就好比说一千道一万薇娅的工作性质还是销售性质,有一部分的钱走公司帐上其实也没什么问题,总不能别的企业家从公司分红就可以,她成立了公司给自己发工资就有问题。

第二层是因为,这种事情不是薇娅一个人在做,甚至不是少部分在做,是大多数人都在做,不然为啥那些税务app可以在各种地方打广告,都是默认允许的,说白了,一个偏僻地方,出一个税收政策,是为了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些地域,本身就有通过这种政策去创收的意思,业绩而已。说白了,这些税务规划的合作方是谁,大家应该心里都有数。

第三层是因为,薇娅这种直播的创收能力确实是恐怖,但是没有相对应的社会价值,下降,毁灭,衰弱这是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碰撞下的必要结果,但是这不是她个人的问题,是多方共同角力的后果,前两年集合平台资源如此捧这些大主播上位,现在这样打压其实挺让人唏嘘的,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薇娅和雪梨辛巴那种是不一样的,她确确实实是在靠本事吃饭。

而且目测薇娅找这个税务规划公司不太行,首先关联了薇娅自身那么多公司去规避就是行业大忌啊…

另外不要纠结薇娅事件这些该不该啥的,某种东西就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比如认识的平台主播最近也被查税,后来发现平台帮交的税都是按照最低标准来的,犯错的是平台但是背锅的是个人,你们看这些平台被查了嘛。

其实也没有啊。

(不要再说什么拆分合同啊空壳公司啥的了,这一部分税第一次已经补上了,搞清楚罚的是哪部分税再来评论吧)

user avatar

这事大概率是薇娅以为自己已经依法缴税了,但税务局表示“你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在坐的也别笑,你们的语文大概率还不如薇娅,税务局不和你们计较而已。

user avatar

先上结论:薇娅这些年大约赚了7亿,按法律缴税需缴一半(45%)。

解释一下:税是累进的,且一般只针对利润。
挣得少交的少,不挣钱或者挣太少甚至不用交税。
45%是针对那些年利润超过百万的个独企业。
(一般指明星、主播、或者设计师等工作室)
所以不要觉得高,绝大部分人没资格享受到那么高税率!

薇娅她没有不缴税,只是利用法律漏洞少缴了很多很多,估计是只缴了不到3%

中国对个人独资的微型企业有税率扶持。

很多小微企业只有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年营业额几十万或者一百来万。

利润无法估计,可能很高,也可能根本不赚钱。

比如有些小公司为别人搭台组织现场活动,会请一些临时工,这些花出去的钱开不出发票,所以公司无法建立有效账本,算不出利润。

以前,税务局对这种小企业一律实行营业额核定征收:

即不管你利润高低,一律按营收的1-3%征税。

这就让很多主播和演员钻了空子。

他们出演走穴几乎无成本,利润等同营收。

如果正儿八经缴税,税率是利润(也就是营收)的45%,相当于一半的收入都要交上去。

而如果利用几十个上百个皮包公司,把巨大的营收分摊开成小公司的营收,税率只有不到3%

以前偷税漏税要坐牢,后来在一位台湾老总的建议下修法:

补缴漏税,并缴纳三倍罚款后,免于坐牢。

(对于明星或者主播来说,偷税不仅罚款,还会上黑名单)

所以,一般能以需补缴的金额推算漏了多少税,其营收是多少。

比如薇娅缴13亿,按照补交并处罚以三倍罚款,薇娅这些年的偷的税大约是3.2亿。

倒推算一下,她的总营收是7.2亿。

应该是罚的倾家荡产了。

至于能不能交得起,据说薇娅背后有大投资公司,所以不清楚他们对偷税有没有连带责任。

如果有,估计也得连带着交罚款。

另外,薇娅是2016年淘宝集全平台之力选出来的直播明星,

平台对她有大量的流量倾斜。薇娅动辄几十亿的销售额,提成有一大半要被淘宝平台拿走。

再补充一点:

直播中有些产品是走量的,所以提成会放低一点,以便冲销量。

(直播销量有排行榜,排名对主播很重要!)

有些东西利润高,提成点高,但是需求少,销量少。

所以电商直播的提成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不要以高提成点衡量所有销售额。

就像现实中,如果拿化妆品的高提成(20%)点去衡量卖房者(千分之三)的收入

那大街上的中介小哥个个都是千万富豪。


至于她为什么偷税?

因为利用个独逃税,被很多税务管理公司包装成合理避税。

估计她以为这么做是合法的,或者有侥幸心理。

范冰冰和郑爽估计都是一样。

————

补充一点资本市场的常识:

在资本市场里,公司就是一个理财产品。

一个公司能稳定保持每年赚1亿利润,在资本眼里就相当于一笔年利息为1亿的贷款。

按照10%的年利息倒推,这个公司等同于一笔10亿的单利贷款,也就是市值10亿。

(10%是方便计算,不要杠,杠就是你对!)

在资本眼里,薇娅的公司保持一年赚2亿,相当于价值20亿,也就是传说中的身价20亿。

虽然她并没有赚到那么多钱。

被封杀后,她的赚钱能力也随之消失,身价跟着灰飞烟灭。

user avatar

我不太了解国内是怎么避税,但是在美国的流程是这样的:

1,会计师会给你设计一个避税方案,可能和薇娅那套大同小异。也有些人靠自己琢磨,比如我。

2,方案看起来都是很美,重点在执行上。假账和违规一般发生在这个环节。很多时候合规与否这个事都是自由心证。

3,国税局随机来查,认可就没事,不认可这个方案就要开始撕逼。

4,如果双方意见不一致,你也不肯认怂和解,就税务法庭见。

你会注意到在美国国税局是没有资格判断你是否逃税的,只有法庭才可以。所以严格来说任何一个避税方案都处于一个薛定谔的合法状态上。这也是我从来不给别人建议具体避税技巧的原因(一般只有内行之间才互相分享,主要是怕无意中害人半吊子避税,那个最坑人),因为在没有被税务法庭认可之前,任何避税手段都只是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合理。

世界上99.9%的人都不愿意缴税的,薇娅更多的是“以为”她自己在“合法避税”。

当然,美国有些会计事务所会有很可靠的避税方案提供薇娅这样的大客户,这不是因为他们比中国同行更厉害,而是美国的法律体系是判例制,他们只要抄那些在税务法庭上赢了官司的方案就行了。某个程度上你可以把国税局看成检察官,而会计师看成税务法庭的律师。

ps:美国人似乎对7年这个时间段情有独钟,破产以后是坚持7年就重新做人。而税务好像是7年前的账本就不再追溯了。

而在中国,你的避税方案有效与否似乎是税务局来决定的?法官和检察官都是一个人。他们理论上随时可以不承认任何避税方案进行处罚。所以你也可以说,中国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存在合法避税:严格/普遍/选择。

其实薇娅这事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说明一个全行业执行已久的方案随时可能不合法还要追溯。做个对比,我们刚刚知道深圳体制内的绩效奖金这些年都在“合理避税”。

骂那些提供税务规划的其实没有什么道理。

user avatar

税务部门一直重视并持续规范网络直播行业税收秩序。我们分析发现部分网络主播存在一定涉税风险,及时开展了风险核查,提示辅导相关网络主播依法纳税。

经税收大数据分析评估发现,黄薇存在涉嫌重大偷逃税问题。

前一段她和李佳琪打擂台,说多少亿的时候,我回答了一句,交税了没有?

现在税收体系的大数据慢慢完善,很多税都会收的。

以前,所得税基本是穷人和中产的工资税,富人都会找办法避税。

现在有大数据,联网你的银行账户,支付宝微信,资金往来。

你在网上说,你挣了多少钱,就很容易被盯上,大数据一查,真挣了不少钱,但是税没交多少。

税务就有动力查你了。

所谓的税务规划,避税,这个东西算不算避,税务局说了算,又不是你说了算。哪怕上届局长认可了,下一届未必买账。

你一个直播行业,又不会造成大规模失业,工人上街。不查你查谁。

user avatar

不管是知乎真么人均嘴上985、年薪百万千万,吹的比薇娅还能赚钱的;还是实际生活中一个月也就几千的。

有发自内心愿意交税的吗?

有谁不仅不干偷税漏税这种违法事,也不干避税这种合法事。官府不来收税,自己就跟贱骨头一样浑身瘙痒睡不着觉。恨不得次日一大早五更天就爬起来,自费打车去税务局堵门排队。人家工作人员还没上班,自己实在等不了了,急的打电话过去。

“草泥大叶,你怎么还不起床,提前四个小时上班会死啊?你TM失职!耽误老子交税给国家建设做贡献了知道吗?!”

“兄弟,我带的可是现金啊,要是让小偷盯上了,可怎么办?我损失这些钱是小事,国家损失这笔税可是大事,性质可就严重咯,你懂啵?”

“兄弟,我的话你都听清楚了没有?我这个人没文化,说话特别糙,还经常骂人呢。刚才要是那句说重了,说的不周正,你可别介意啊。”

“你、你说什么?不往心里去?……莴草泥大叶,你不往心里去,那我不是白说了吗?你必须往心里去!都记在心里面!”

“对、对、对……没错,就是这个意思。那你就别废话啦,赶紧起床吧!咱们一起共同富裕。奔!小!康!耶~~~~”

user avatar

因为被骗了啊。

现在是个人都能说“合理避税”和“合法避税”,问题在于一个“税”可以避开,还是“税”吗?一个行为可以规避法律那还要这法律做什么?

世界上但凡正常运作的国家都是靠税费调节的,各行各业都避税国家早就崩溃了。

任何避税行为都是偷税漏税。

所谓的“合理”“合法”不过是脚踩两只船,打擦边球而已。但是既然是擦边球意味着已经相撞了,那么主动权就在于政府认定上,而不在企业个人的认可中。

比如中美双方对于企业经营范围和个人所得税认定标准和税负标准不一。你原来认为在中国缴纳后美国可以避免。抱歉美国仅仅会认可中国高于美国的税费,如果中国征税标准低于美国,那么其差额要在美国补交。

网络上那些合理避税合法避税,本质上就是让人在中美两个税费中把营收或个人收入调节到低洼地带。从而指望中美两个国家相互认可其收入缴纳税费已经符合。

但这个认可权本质不在经营或个人手中,在于中美两国政府手中。当你擦边后,意味你被查的一瞬间,你违法的事实就是清楚的。税款,利息,罚款都在招手。

user avatar

她不是不愿意缴,是想尽可能少缴,是想通过税筹的方式节税,在纸面上是合法的。而且,这么干的人超大一把,要真的认真查,会很刺激

user avatar

@一直住顶楼 提到了美国的例子,我也想提一提日本的例子。

日本因为有税务师法的存在,从制度上规定了税务师的权责,所以也形成了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代理税务师的社会习惯。

一些避税手段,是法律没有规定,但税务局以特例形式明确发布的,比如单价30万以下资产可计入当期费用而不用计提折旧、连续支付的并且在未来一年内接受服务的预付款项可以计入当期费用,就属于此类。

此类避税方法由税务师提案、公司责任者拍板,99%以上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另外一些是法律和特例都没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暧昧不清的。比如根据简便性原则,金额较小的费用可以无票入账,但这个“较小”的标准是多少呢?消费税法中明确提到了是3万日元,但其他税法中均没有提到。目前的共识是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消费税法中的3万日元规定不做推广。

至于税务局认为企业纳税有问题,按照法律,应该首先向该企业的代理税务师听取意见。其实针对中小企业的税务调查大部分到此为止,因为税务局和税务师双方都是专业人员,除非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否则都可以在这一步沟通解决。

即使是在税务局下发了处罚通知后,企业仍可通过诉讼来推翻税务局的处罚决定。诉讼的不少,企业胜诉的也不少,究其原因是因为税法的最终解释权在法院。

而我们的最终解释权为何不在法院?因为我们没有法律,既没有税务师法,所以税务师没有任何特殊性,税务师能做的别人也能做,别人不能做的税务师也不能做;也没有税法,税务条例是政府部门发布实施、并拥有最终解释权的。

在感叹薇娅逃税的同时,不如也感叹一下税务筹划已死。

送一副对联吧:

上联:让你交你就交不交也交

下联:说不交不用交交也不交

横批:应交多交

user avatar

其实没那么复杂,薇娅只是被拿来当做示范来给其他人展示而已。其他人连夜补交税。

薇娅这件事就是,说到底就是:主播赚钱是按个人税交,还是企业税交的问题。

那个人税和企业税差距多少呢?就是新闻里说的薇娅偷漏税6.43亿。

鸿星尔克为什么热衷于捐物,注意,是捐物,比如捐5000万货物(库存),就能拿到5000万的捐款发票,然后用于抵税1000万,既消化了库存,又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又获得了口碑,灾区也获得了物资。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企业有很多免税,抵税的方式。

而个人收入这块,可操作的空间就小之又小,这也是为什么个税缴纳的主体是中低收入者。

其实税这块有些是有很大模糊空间和可操作空间的,比如之前的:住房公积金比例,社保比例。

也就是说,没事的时候,大家都开心赚钱,比如之前的影视公司,影视明星,在新疆注册公司来避税,你说违法吧,十几年都这么干,你说合法吧,但是又明显是故意偷逃税。

最后就看谁撞枪口上,答案就是:范冰冰。而其他人连夜补交税。

其实这些人都是小虾米,你看身家几千亿的大佬们,哪个不是年薪1元,甚至0元,资产就放在公司里,个人税为:0。

说完这些,大家现在理解为什么马云身家2000多亿,年薪只有30几万,而且还说的:我从来不碰钱。

年薪30万纳的个税,还不如很多高级码农交的税多呢。

user avatar

人都有私心,自己辛苦合法赚来的钱当然不想交出去。尤其是赚的越多,纳的税占比越重。企业税个人所得税加起来几乎占45%,善财难舍,要不是怕被法律制裁,没几个人乐意交的吧。而做微商搞传销的张庭恰恰相反,最积极纳税。因为其通过非法手段敛财,企图通过纳税洗白自己,想让官方看在可观的税款份上,默许其继续非法经营,疯狂割韭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薇娅偷逃税被处罚一事,公众的关注点非常集中,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她赚了那么多钱,为什么还会冒险去偷逃税款呢?这背后可能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原因,让我们来剖析一下。一、巨额财富与高额税负的心理博弈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薇娅作为头部主播,其收入确实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程度。一旦收入达到某个量级,税负的绝.............
  • 回答
    直播带货女王薇娅,以其惊人的带货能力和天文数字般的收入,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销售神话”。然而,去年底的一则新闻,却将这个神话瞬间击碎:薇娅因偷逃税款 6.43 亿元,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以罚款,合计处罚金额高达 13.41 亿元。这 13.41 亿的罚款,让很多人惊呼:“薇娅到底赚了多少钱.............
  • 回答
    您提出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许多人在面对社会不公时内心的困惑与挣扎,尤其是当看到巨额的逃税行为和自己辛勤付出的对比时,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怀疑感。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您这个问题背后的多层含义和可能存在的视角:1. 情绪与现实的碰撞:愤怒、沮丧与对公平的渴望首先,您的这句话充满了情绪,这很正常。薇娅逃税.............
  • 回答
    薇娅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13.41亿元,对她本人以及整个直播行业都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对薇娅本人的影响:1. 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个人财富大幅缩水: 13.41亿元的罚款是天文数字: 这笔罚款相当于她个人多年经营所得的绝大部分,甚至可能掏空了她的大部分合法收入,使其个.............
  • 回答
    关于薇娅偷税漏税的原因,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的因素很多,而且作为公众人物,她的动机我们无法百分之百确定,只能根据公开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测。首先,要明确一点:薇娅本人和她的团队并没有公开详细解释偷税漏税的具体原因。 我们所能做的,是基于事件本身以及过往类似的案例来解读。为什么大家会问“她缺那.............
  • 回答
    薇娅“东山再起”的可能性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法律、商业、社会舆论、个人品牌等多个层面,并且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要详细分析薇娅是否还能东山再起,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探讨:一、 当前的法律与监管环境: 税务问题是硬伤: 薇娅的“封杀”直接源于税务问题。中国对明星.............
  • 回答
    薇娅的行为之所以被定性为“偷税漏税”而非“合理避税”,主要在于其行为的性质和方式上,这构成了违法犯罪行为。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一、 什么是合理避税?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合理避税”的概念。合理避税,也称为税收筹划,是指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通过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深入了解和运用,选择最有利于.............
  • 回答
    薇娅偷逃税后被撤销网络诚信宣传大使的事件,对她个人发展和互联网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对薇娅个人发展的影响: 声誉的毁灭性打击: 核心价值丧失: “网络诚信宣传大使”的身份,是她长期以来建立的良好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的核心。被撤销这一身份,意味着她被.............
  • 回答
    薇娅的偷逃税事件以及她随后的道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道德、社会责任以及公众信任等多个层面。是否接受她的道歉,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人会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从我的角度来看,是否接受她的道歉,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道歉的真诚度与态度: 表述的构成: 薇娅的道歉包含了“深表愧疚”和.............
  • 回答
    薇娅消失的这六十多天,无疑是直播电商界的一场“地震”。而在这场地震之后,那支曾为她打造辉煌的“原班人马”——“蜜蜂惊喜社”,以一种近乎火箭般的速度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并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就吸粉百万,成为了新的焦点。面对这样一个新生的、由熟悉面孔组成的团队,我是否会支持?这个问题,我得好好想想。支持.............
  • 回答
    最近关于直播带货头部主播的税务风波闹得沸沸扬扬,薇娅因偷逃税款被追缴并罚款,这无疑给整个直播电商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这种背景下,大众自然会将目光聚焦到另一位顶流主播——李佳琦身上。那么,李佳琦是否也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问题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行业背景与税务监管趋严首先,我们.............
  • 回答
    薇娅直播间的人气那叫一个爆棚,每次开播都跟过年似的,涌进无数想抢好东西的粉丝。这个时候,会不会因为人太多,反而影响大家顺利“剁手”呢?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要明白一个基本道理:人多热闹是好事,但“太多”也可能带来“挤压效应”。想象一下,直播间就像一个巨大的线上商场。平常人少的时候,你进.............
  • 回答
    薇娅能在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中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她作为一位现象级主播,其直播带货模式与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商扶贫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减贫叙事中的一个重要维度。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直播带货与电商扶贫的时代背景首先,我们得看到中国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精准扶贫.............
  • 回答
    薇娅和她丈夫合伙创办的企业正式注销,这事儿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我来给大家掰扯掰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知道,薇娅和她老公(也就是合伙人)他们俩不只是在直播间卖货,私底下也一起搞了不少公司。这次注销的这家,正是他们俩合伙开的企业。“决议解散”是什么意思?这个“决议解散”是公司注销的一个常见原.............
  • 回答
    .......
  • 回答
    薇娅因偷逃税被追缴巨额税款,对阿里系电商而言,这无疑是一记重锤,但说它是“重大打击”,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细掰。首先,短期内的直接影响必然是有的,但可能不会达到“动摇根基”的程度。 对阿里营收的间接影响: 薇娅是淘宝直播领域最头部、最具影响力的主播之一,她的“缺席”意味着阿里电商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流量.............
  • 回答
    薇娅和李佳琦,两位都是直播带货界的顶流人物。但说起上综艺节目这件事,两人的活跃度却相当不一样。大家普遍的观感是,薇娅似乎比李佳琦更爱露面综艺,也更频繁地出现在各大荧屏上,而李佳琦则相对“清净”一些。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不妨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综艺感”这个东西,其实挺主观的,而且不.............
  • 回答
    薇娅因偷逃税被罚13.41亿元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涉及个人税务问题,更反映了中国对高收入群体税收监管的加强,以及网红经济中税务合规的挑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该事件及值得关注的信息: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薇娅的身份与收入结构 薇娅是东方甄选的主播,但其实际收入主要来源.............
  • 回答
    薇娅偷逃税事件爆出后,李佳琦的美ONE公司(也就是“李佳琦直播间”的运营主体)迅速做出“老老实实经营、本本分分直播、一切经营正常”的回应,这一事件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回应,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事件背景与影响 薇娅事件的冲击波: 薇娅作为当时直播电商的头部头部.............
  • 回答
    薇娅,这个曾经在直播电商领域叱咤风云的名字,她的微博、抖音账号被封禁,淘宝店铺被“关店处理”,无疑是给整个直播电商行业乃至互联网经济敲响了警钟。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背后带来的警示意义深远且复杂。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法律法规的边界与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