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正确区分AK47,AK74和AKM?

回答
要弄清楚AK47、AKM和AK74之间的区别,这就像是了解一款经典车型的不同年份和配置一样,都有其演进的痕迹。它们都属于“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这个大家族,但各自有着鲜明的特点和历史定位。

我们先从源头说起,也就是那支响彻世界的 AK47。

AK47 (Avtomat Kalashnikova 1947)

诞生背景: 二战结束后,苏联迫切需要一款能够取代老旧的莫辛纳甘步枪和老式冲锋枪的轻便、可靠的步枪。设计师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在此基础上,结合了多种武器的优点,特别是StG 44的设计思路,最终推出了这款划时代的武器。
标志性特征:
口径: 使用的是7.62x39毫米弹药。这是AK47最核心的辨识点之一。这种弹药在当时被认为是介于步枪弹和手枪弹之间的中间威力弹,火力猛,射程适中,在许多复杂环境下都能表现出色。
机匣: 早期的AK47(特别是Type 1和Type 2)采用了冲压钢板制造的机匣。然而,这种冲压工艺在早期并不成熟,导致机匣强度和加工精度不高,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生产效率和成本也受影响。
枪托和护木: 通常是实木材质,尤其是枪托,给人一种扎实、厚重的感觉。
枪口: 没有枪口制退器。
金属件表面处理: 大部分表面是经过烤蓝处理,呈现出深邃的金属光泽。
制造工艺: 相对于后续型号,早期AK47的制造工艺相对粗犷,但却铸就了其“皮实耐用”的名声。
用途和影响: AK47以其无与伦比的可靠性、易于维护和低廉的成本,迅速成为世界各地军队和武装组织的制式装备,深刻影响了现代轻武器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看看AKM,它是AK47的“升级换代”版。

AKM (Avtomat Kalashnikova Modernizirovanniy)

诞生背景: 为了解决AK47在生产和使用中的一些问题,苏联在1950年代末推出了AKM。其核心目标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做了一些小幅度的改进。
标志性特征:
口径: 依然使用7.62x39毫米弹药。这是它与AK74最大的区别之一。
机匣: 这是AKM最重要的改进之一。它采用了更成熟的冲压钢板工艺制造机匣。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时间,同时保证了机匣的可靠性。你可以观察AKM的机匣侧面,会看到一些铆钉和焊接痕迹,这是冲压工艺的特点。
枪口: 最显著的特征是在枪口增加了斜膛口设计的枪口制退器。 这个制退器能够有效地抑制枪口上跳,使枪在连发射击时更加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和操控性。如果你看到一支AK枪有那么一个歪斜的金属管在枪口,很可能就是AKM或者使用了AKM枪口装置的AK47。
枪托和护木: 同样以实木为主,但有些AKM为了轻量化或适应环境,也出现了塑料或玻璃纤维材质的部件(虽然不如AK74普遍)。
减轻重量: 相较于早期AK47,AKM整体重量有所减轻,这得益于冲压机匣和一些细节的优化。
表面处理: 同样是烤蓝为主,但可能因为大量生产,表面处理的精细度会略有差异。
背带固定环: 有些AKM在枪托底部增加了背带固定环。
用途和影响: AKM是AK系列产量最大、装备最广泛的型号之一,是许多国家军队和非正规武装的标志性武器。它延续了AK家族的传奇,并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上更胜一筹。

最后,我们来看看那个使用不同弹药,开创了AK系列新篇章的AK74。

AK74 (Avtomat Kalashnikova 1974)

诞生背景: 到了1970年代,世界各国轻武器发展趋势开始转向使用小口径、高初速的步枪弹,以追求更好的射击精度、更低的后坐力、更轻的弹药重量和更长的有效射程。苏联也跟上了这一潮流,推出了使用5.45x39毫米弹药的AK74。
标志性特征:
口径: 使用5.45x39毫米弹药。 这是它最根本、最直接的区别。这种弹药比7.62x39毫米弹药更细长,弹头更轻,初速更高,后坐力更小。
枪口: AK74的枪口制退器是其外观上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它采用了一个非常独特、体积庞大且向左倾斜的圆柱形枪口制退器。这个设计非常有效地抵消了枪口上跳和侧偏,使射击时枪身更加稳定。这个制退器是辨识AK74的“杀手锏”。
机匣: 同样采用冲压机匣,但设计上可能在细节上有所调整,以适应新的弹药和零部件。
枪托和护木: AK74大量使用了黑色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俗称塑料)作为枪托和护木的材料。 这使得武器更加轻便,也更耐腐蚀和恶劣环境。你看到AK枪有黑色的塑料部件,很可能就是AK74或其衍生型号。虽然也存在木质护木和枪托的AK74版本(尤其是在早期),但聚合物版本更为常见和代表性。
弹匣: AK74的弹匣通常是深棕色或黑色的聚合物材质,形状上与AKM的弹匣相似但略有不同(一些早期AKM弹匣也可能是棕色聚合物的,但AK74的聚合物弹匣更普遍)。
减轻重量: 整体重量比AKM更轻,这得益于小口径弹药和聚合物材料的应用。
瞄准具: 照门和准星的设计也可能针对小口径弹药做了调整。
用途和影响: AK74代表了AK家族向小口径化发展的方向,在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射击精度和操控性方面。它是苏联和俄罗斯军队的制式步枪之一,也装备了许多华约国家。

如何总结性地区分?

如果你手里有一支AK步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快速判断:

1. 看枪口制退器:
没有枪口制退器(或者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金属箍): 很可能是早期的AK47。
有一个歪斜的斜膛口枪口制退器: 基本可以断定是AKM。
有一个巨大、圆柱形且明显向左倾斜的枪口制退器: 毋庸置疑,是AK74。

2. 看弹药口径(如果能看到弹匣):
使用7.62x39毫米弹药: 那么它就是AK47或AKM。
使用5.45x39毫米弹药: 那么它就是AK74。

3. 看枪托和护木的材质:
实木(尤其是枪托): 很有可能是AK47或AKM。
黑色聚合物(塑料): 很大几率是AK74。

4. 看机匣:
早期AK47的机匣可能更显粗糙,工艺痕迹明显。
AKM和AK74的机匣在外观上可能更统一,都采用冲压工艺。 但具体细节如铆钉位置、焊接痕迹等,需要仔细比对。

5. 看弹匣:
早期AK47弹匣多为金属。
AKM弹匣有金属也有聚合物,颜色可能偏棕或黑色。
AK74弹匣以深棕或黑色聚合物为主。

当然,现代的枪械改装和仿制非常普遍,可能会出现“混合体”,例如给AK47换上AKM的枪口制退器,或者给AKM换上AK74的聚合物护木。但从设计和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以上这些特征是最具代表性和区分度的。理解这些区别,就像是认识一位老朋友不同时期的照片一样,能让你看到它的演变和成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反复出现???

再答一次

图很多啊!!

图很多啊!!

图很多啊!!

AK47最初的生产型是冲压机匣的,40年代末开始装备苏军,也叫第I型。这批冲压机匣的AK47识别特征如下:

1、机匣是冲压的,机匣靠近护木的地方有一块贴片(红圈)

2、小握把是左右两片组合在一起的,中间有个螺丝钉(黑圈)

第I型的冲压机匣质量不好,寿命短,苏军很早就淘汰了,随后出现的是第II型,这一型用的是切削机匣,大概在1952年至1954年间生产,识别特征如下:

1、枪托和机匣之间有一段金属底座(红圈),这是第II型特有的

2、小握把改为整体式的,由一个长螺钉从握把底部穿入固定在机匣上,不再是左右两片(黑圈),之后的AK系列都延续了这种握把。

3、切削机匣,机匣侧面有长方形的铣削凹槽,这个特征后面要介绍的第III型也有。

随后是大量生产的第III型,也是中国56式冲锋枪仿制的原型,这一型特征如下:

1、枪托和机匣之间的那个金属底座没了(红圈处)

2、切削机匣,机匣侧面有长方形铣削凹槽(黄圈处)

到第III型为止,苏联生产的AK47就定型了。随后于1959年,苏联推出了AK47的改进型,AKM。

外观识别特征:

1、枪托微微上翘,减小连发射击时枪口上扬力矩(红圈)

2、机匣由切削改为冲压,机匣侧面那个长方形的铣削槽没了,改为一个小凹坑和3个铆钉,3个铆钉2个在上,1个在下(黄圈),记住这个特征,下面还要讲。

3、护木上有突出的手指槽,便于握枪(黑圈)。

4、导气管上取消排气孔(绿圈)

5、机匣盖上增加横向加强筋(忘记画圈了)

在外面看不见的内部结构上,AKM最大的改进就是击锤上增加了一个击锤延迟体,提高了击锤工作可靠性。

1962年以后生产的AKM,增加了一个斜口的枪口防跳器,这也成了很多人印象里AKM的特征。

从AKM开始,非金属弹匣开始使用,能看到红色的玻璃钢弹匣,但是各种AK47和AKM的弹匣是通用的,所以后来生产的非金属弹匣也能和以前的钢弹匣互换,装到更早的AK47上。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苏军开始列装AK74,这是使用5.45x39mm小口径步枪弹的型号。

它和AKM、AK47很容易区分:

1、弹匣更直

2、有大型枪口制退器

随后又出现了一个AK74M

这是AK74的改进型,主要是用黑色工程塑料代替了AK74原来的胶合板枪托护木,重量更轻了。

为了避免在评论区里又有人问,怎么区分56和AK47,这里顺带也说一下:

最早仿制生产的56式冲锋枪,和苏联AK47第III型一模一样,也是切削机匣、可拆卸刺刀、准星也是护翼不是护圈。

随后出现了过渡型号,刺刀还是可拆卸式的,但是准星护翼改成了护圈。

从60年代开始,新生产的56式冲锋枪,加装了四棱形的折叠式枪刺,大家熟悉的“有折叠刺刀的56冲”是从60年代才开始生产的。

我国在60年代中后期通过阿尔巴尼亚途径接触到冲压机匣的AKM,也开始用冲压工艺代替切削工艺生产56式冲锋枪,但是冲压机匣的56式冲锋枪和AKM还是有很多不同点的,具体看下图:

注意看铆钉的位置,AKM是2上1下,而56冲是1上2下。

但是在生产冲压机匣56冲的早期,也生产过铆钉位置近似AKM的56冲

但是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批次,冲压机匣的56冲机匣盖都没有加强筋,击锤上也没有延迟体。

有一种56-2式冲锋枪,用的是三角形的侧折叠枪托,握把、护木都是玻璃钢的,这个也是中国特色产品,一看到这种枪托,就肯定是中国的56-2,不会错。

补充一个,刺刀

AK47使用的是可拆卸式的剑型刺刀

没有锯齿,只能当刺刀和匕首用。

AKM和AK74、AK74M使用的是多功能刺刀

可以锯、可以割,可以配合刀鞘当钢丝剪,枪刺反而是次要功能了。

大体上想得到的,我都说了。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公众号以浅显的科普短文为主,介绍枪炮弹药知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