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批准售台一批打击武器,可跨海峡打击大陆?

回答
美国批准向台湾出售能够跨越海峡打击中国大陆的武器,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涉及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对地区安全格局的影响。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美国批准售台武器的背景和具体内容

售武的性质: 此次批准的武器通常被归类为“进攻性”或“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的一部分。这与过去美国主要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有所不同,标志着美国对台政策的潜在转变或增强。
武器类型(推测): 虽然具体型号可能不对外公开,但能够“跨海峡打击大陆”的武器通常指的是射程较远、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的导弹系统。这可能包括:
岸基导弹系统: 例如能够攻击中国沿海军事目标和集结区域的中程反舰导弹或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无人机系统: 具备侦察和打击能力的先进无人机,可以深入大陆进行攻击。
精确制导弹药: 配备在飞机或舰船上的精确制导弹药,可用于攻击纵深目标。
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如“鱼叉”导弹的陆基版本,其射程可以覆盖中国东南沿海的军事基地、港口或关键基础设施。
售武的频率和规模: 美国对台军售并非首次,但此次若涉及能够远距离打击大陆的武器,其意义更为重大。这可能代表美国在增加售武频率和提升武器先进性。

二、美国批准售台武器的动机和考量

美国政府在批准此类军售时,通常会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量:

1. 维持台湾的自卫能力(“疑我”,Deterrence by Denial):
美国奉行“台湾关系法”,承诺协助台湾维持自卫能力。此次军售的初衷是增强台湾抵御潜在解放军登陆的能力。
通过提供能够打击大陆的武器,美国希望提升台湾的“不对称作战”能力。这意味着台湾无需与中国进行全面军事对抗,而是通过精确打击解放军的集结部队、登陆舰船或重要军事设施,来大大增加解放军攻台的成本和风险,从而阻止其发动攻击。
这是一种“吓阻”策略,即让潜在攻击者(中国大陆)意识到攻击台湾将面临无法承受的代价。

2. 配合印太战略和地区平衡(Regional Balance of Power):
美国将中国视为其在印太地区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支持台湾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增强台湾的军事实力,美国旨在维持地区军事力量的平衡,防止中国在地区取得压倒性的军事优势。
此举也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和区域扩张的回应,通过军售来牵制和消耗中国的军事资源。

3. 展示对台湾的支持和承诺(Political Signaling):
批准售台先进武器,特别是具有打击能力的新型武器,是美国对台湾安全承诺的明确信号。
这有助于稳定台湾内部的安全预期,并向区域盟友传递美国维护地区稳定的决心。
在国内政治层面,对台军售也通常会获得美国国会跨党派的支持,被视为维护美国价值观和民主盟友的体现。

4. 经济和军工复合体利益:
对台军售为美国军工企业带来了丰厚的订单,是其重要的利润来源。
这些交易也支撑了美国国防工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三、中国大陆的反应和担忧

中国大陆对美国批准售台打击武器持强烈的反对态度,并可能采取以下行动:

1. 外交抗议和政治施压:
中国外交部会立即发表声明,严厉谴责美国此举,并要求美国立即撤销。
中国会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会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表达立场,指责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2. 军事反制和态势调整:
加强军事部署: 中国人民解放军可能会进一步在东南沿海地区加强军事部署,增加前沿基地和军事设施的防御等级。
提升反介入能力: 针对台湾获得的打击能力,中国会加速发展和部署能够反制这些武器的系统,例如:
反导系统: 部署更先进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以应对台湾可能发射的导弹。
电子战能力: 加强电子战能力,以干扰或压制台湾的通信和导航系统。
“反制”武器: 发展和部署能够打击台湾导弹发射平台(如导弹车、机场)的精确制导武器。
常态化军事演习: 加强在台湾海峡及周边地区的军事演习频率和强度,以展示军事实力和决心,并模拟封锁或攻击行动。
“灰色地带”行动: 可能通过派遣军机、军舰常态化巡航台湾“空域”和“海域”,进行抵近侦察,压缩台湾的活动空间,增加军事摩擦。

3. 对台经济和外交施压:
可能采取经济制裁或限制措施,打击与此次军售相关的企业。
进一步压缩台湾的国际空间,阻止台湾发展与美国等国的军事合作。

4. 战略上的考量:
中国会将此次军售视为美国“以台制华”战略的一部分,进一步加剧中美战略互疑。
这可能促使中国更加坚定地推进国家统一进程,并可能加速其军事现代化步伐,以应对来自美国和台湾的“威胁”。

四、对地区安全格局的影响

此次军售将对台海及印太地区的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 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允许台湾拥有打击大陆的能力,无疑会显著提升台海地区的军事风险,增加误判和冲突的可能性。
2. “疑我”与“反介入”的循环升级: 美国通过军售增强台湾“疑我”能力,而中国则会通过军事部署和技术发展来破解这种能力,形成一种“疑我”“反介入”的循环升级。
3. 对区域盟友的影响:
日本、韩国等盟友: 可能会对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感到担忧,但同时,美国的支持也可能让他们感到某种程度的安全增强,但也可能担忧被卷入冲突。
东南亚国家: 对地区和平稳定尤为关注的国家,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可能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
4. 军备竞赛的催化剂: 此类武器的扩散可能导致地区军备竞赛的加剧,进一步增加冲突的潜在代价。
5. “新常态”的形成: 台湾海峡的军事活动可能会更加频繁和常态化,军事对峙的风险将长期存在。

五、辩证看待

“能力”与“意愿”: 拥有打击能力不代表一定会使用。台湾的战略目标仍是维持现状和自卫,而中国大陆的战略目标则是实现统一。
威慑与升级的平衡: 美国此举的意图在于威慑,但其效果是双刃剑,也可能被中国解读为挑衅,从而导致局势升级。威慑能否成功,取决于双方的战略判断和战略定力。
不对称作战的现实性: 台湾的军事实力与中国大陆存在巨大差距。即使获得先进武器,台湾也必须采取高度不对称的战略来生存和抵抗,而非追求与大陆进行全面军事对抗。
“和平统一”的希望渺茫与“武力统一”的成本: 此次军售及其引发的反应,都表明和平统一的道路可能越来越艰难,而武力统一的成本对于双方而言都将是难以承受的。

总结:

美国批准售台打击武器,是其在印太地区战略调整的一部分,旨在增强台湾的自卫能力,并制衡中国大陆的军事崛起。然而,此举也极大地提升了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中国大陆将采取强硬的反制措施。这场围绕台湾的军力发展和战略博弈,将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并可能加速地区军备竞赛和战略对峙的进程。 如何在威慑与和平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中美两国以及区域内所有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You broke my heart.

user avatar

台湾的防务会越来越朝鲜化,即火力喝阻加全民皆兵。

朝鲜现在的军事战略就是美韩敢开战,朝鲜就敢全面摧毁首尔,并且全民皆兵,将战火烧到南方去。

台湾虽然无法将军队投放到大陆,但将制造更多的中远程对地打击武器威慑香港深圳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提高大陆的梧桐成本,并且在短时间内进行岛内动员,将战争拉入到总体战范畴。

台“防长”严德发在立法院就后备战力改革报告中表示,若蔡动员令一下,26万余名后备军人就要来报到,加上现役军职人员约18.5万官兵,可以动员约45万人,将是第一时间防卫战主力。若甲乙丙丁四类后备役全部到位,人数将过百万。

空军“司令部”将在马祖东引进行“新建统包工程”,未来将进驻新型天弓三型地对空导弹、射程400公里的雄三陆攻型导弹及射程达1千公里的雄风二E巡弋导弹,射程可达广州、福建、上海、南京等东南沿岸重要的城市及重要军事设施。

加上这次美国售台的ATACMS弹道导弹,SLAM-ER防区外精确打击导弹,台湾对大陆沿海城市的毁伤能力不可小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装备和弹药只会越来越多。

user avatar

这是台湾领导人的买路钱,人家以后拖家带口的去美国享受政治庇护和荣华富贵,就指望这个了。

和贪官污吏打交道嘛,这个全世界就数美国最擅长了。


至于武器性能什么的一点都不重要,甚至越差越好,免得落在中国手里被发展出什么魔改升级版,以后美国的军火生意还怎么做。

user avatar

豪猪嘛!

这几天美国叫嚣把对方变成豪猪。

意思是就像打豪猪,反被扎到,增加我们完成祖国大业的代价。

首先明确一点:什么也改变不了两岸的力量倾斜,什么代价也阻止不了我们完成祖国大业的决心。

关于完成祖国大业,我在乎里面一直说:“小淮海”、“大淮海”。

最近看了一个叫《熊哥地图炮》的节目,做得还挺认真的,说了一下“小淮海”怎么打。

首先当然是摧毁防空阵地。

那么,如果我们摧毁防空阵地的时候,对方是不是就会把这些新采购的攻击导弹打过来呢?

要知道,如果对方打的是民用目标,那么它简直是作死,因为攻击民用目标,无助于减损我们的攻击力量。而对方的导弹都是常规导弹,一枚导弹充其量炸毁一栋楼,大一点的楼还不一定能炸毁,只能炸个洞。如果这样的话,不但对方将自己陷于 战犯 和失去正义性的处境,而且起不到反击作用。所以合理的推测一定是对方攻击我们的导弹阵地、雷达、军机等重要价值目标。

但要注意,海峡其实是很窄的

对方发射导弹,必然有一个上升阶段,上升阶段的速度是很慢的。

这就意味着这些导弹很容易被我们发现和锁定。

那我们就可以用防空反导系统来进行拦截。

而我们用来打击对方的导弹呢,完全可以用射程1000-2000公里的导弹。这些导弹已经经过了上升阶段后,速度会非常快,10马赫以上,难以拦截。

当然,这些导弹是很贵的,主要是先打击对方的攻击力量和防空力量。

(对方的导弹和军力部署我们是一清二楚的)

这一步完成后,后面就好办了,廉价的洗地导弹和火箭炮就开始上了。(这里也不细说了)

所以,我们不用太担心。无论如何,以对方的财力,即使把军费提高到GDP的3%(目前是1.5%),也生不出太大的夭蛾子。

这无非是美国胁迫对方、收保护费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强卖。

对方早就曝出来,医保之类的2025年就会破产。基建已经很多年没有搞了。今年疫情舒困计划又遭践了不少钱。对方的财政能力不可能持久。毕竟一个财政支出还不如深圳市的地方。

而且,对方手上的美国货越多,就会越疯狂。所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嘛。


美国现在武器卖得欢,将来“小淮海”一发生,到时美国军备的名声就会一落万丈。

走着瞧。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插标卖首。

从军事上来说,台湾采购任何的常规武器,都已经无法改变海峡两岸的军事实力对比。

再进一步来说,目前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形势也不是靠着几件所谓的进攻性武器,甚至是美日澳联军的军事介入所能够动摇的。

所谓能够跨过海峡打击大陆目标,即使是从理论上来说,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有长官真的一时胡涂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恐怕他会是第一个“被尽忠”的对象。

但是这些洋玩意儿,能够极大的充实军事博物馆的藏品。作为一个军迷,我还是需要表示感谢的。

美国人之所以选在现在这个时候,继续加大对台湾的军售力度,甚至出售了之前一直有所保留的所谓进攻性武器,归根结底是在拿台湾作为选举的炮灰。

美国政坛和军队的一批人,反复宣扬台湾,应该拿出真金白银的和人命来,自己保卫自己。不应该完全指望美国人的军事援助。嗯,至于他们是不是嘴上说着主意,心里想着生意,那我就不太清楚了。

虽然美国的高官反复地给台湾地区政权出谋划策,提出了一些什么自以为高明的豪猪战术。

其实不仅是台湾人,估计连他们自己也明白,这不过是在死马当活马医,糊弄老百姓。

其意义完全是政治性的,没有一点军事价值。

我觉得大家与其关注这么一条新闻,不如看一看,美国国会里的所谓中国问题小组,最近提出的七项涉及台湾问题的反华法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小组的政治分量,还要远远大于所谓的这次军售。

而台湾网民对此的评价是:难道我们当个炮灰还要开心吗?

user avatar

这批武器不是用来作战的。也不是协防台湾的。

18亿美元的军火,那么点的装备量,够干啥的?

火箭炮和增程导弹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中国大陆反导弹能力和陆军应对火力反应模式的相关数据。

飞机吊舱是为了获取中国空中作战能力的数据。

乐山雷达获得的大陆军机雷达数据,第一时间不是传给蔡英文,而是直接发给美国。

对美国人来说,台湾打烂了无所谓,拿到这几组数据最重要,还要让台湾花钱。

他才不在乎你们是否可能和平解决,他只想知道中国大陆的武器参数。

就这么简单。

user avatar

“11套“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64枚“海马斯”系统配备的ATACMS弹道导弹”

说难听点,够干啥的


这11套海马斯能不能活过第一波空中打击都不知道,就算活过了,谁敢下令发射?就算发射了,能命中吗?

自己给自己壮胆罢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建议第一波直接摧毁。


user avatar

这种类似的打气行为早在今年上半年就有过一次了。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台湾保持摇摆:既不投降也不抵抗,既强硬又软弱。进而让中国大陆对于统一事业犹豫不决,无限搁置。

等再过几年,台湾内部“投降派”越来越多时,美国会再售一批武器,让独派的嗓门变大,来平衡岛内势力。以此循环往复,让岛内和大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下定决心,从而永远不能统一。因为美国的武器永远在更新换代,所以对台军售这一招永远屡试不爽。

我们虽然列出了六条底线,比如其一就是美军入驻台湾则必将梧桐。但是在台湾人眼里,“底线”这样东西设置出来就是为了不断去触碰的。不让触碰,那还能叫底线吗?

爹妈规定你每周末玩王者荣耀不超过两小时,不然没收手机,这就是底线。那么你是不是每次只玩一小时呢?不,聪明的你每次都会玩满两小时,而且经常跟爸妈争论“进服务器的那一分钟不能算的!”这就是不断触碰底线。

既然我们是底线的提出者,那自然可以成为底线的修改者。我们不妨每年抬高一下底线。比如今年禁止美军入驻,明年禁止对台军售,后年禁止美国官员访台。


大陆方对台湾梧桐迟迟下不了决心的一大原因就是怕战后无法收拾局面。

这个“无法收拾”的局面,当然是考虑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的各种制裁。具体要怎么制裁、制裁多久,其实西方也根本既没有统一意见,又没有确切想法。

一切都是我们想象中“以最坏的情况来考虑”。就是因为要考虑“最坏的情况”,所以我们迟迟下不了决心(这本质上是一种做题家思维)。

我们自己设立了底线,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缚了手脚。只要对方没有跨过底线,我们就无法统一意见、下定决心完成大业。

user avatar

嗝儿,我再重复一遍吧:

某岛想要“以武拒统”,上策是真-普遍义务兵役制,然后无限量标枪/古斯塔夫/毒刺走起,中策是来上3到5个美标ABCT和对应的附属单位,下策是直接买THAAD类产品。

至于现在这样…

我只能引用孙哥的名言了。

“要恰饭的嘛…”

user avatar

对敌占大型岛屿各处军用机场,尤其是对中央山脉东侧此类目标的打击能力已经日渐完善,那百来枚空射鱼叉很难发挥战斗力。而且这类高空发射、低空突防的非隐身巡航导弹要预警和拦截也相对容易。

真正能给部分东南沿海城市带来一定威胁的,也就是64颗ATACMS战术弹道导弹,以及发射它们的11辆海马斯。

考虑到这种机动发射平台隐蔽性强,有可能在被发现及摧毁前打出一轮导弹,而对岸关于打击我方大城市等鱼死网破言论并不罕见,也不排除战时真的狗急跳墙,因此,陆盾、红17和红9进驻重要城市并保卫人口密集区是有必要的,人防准备及宣传工作也要到位。



同时,攻台准备期间的渗透情报工作也要到位,尽可能掌握这11套海马斯的部署动向,争取开战后尽快予以歼灭,即便未能阻止它们发起第一次袭击,也不要给其装填并打出第二轮的机会。

user avatar
强化台湾在美外交残存价值中的炮灰功能。让既定逃跑中的F-16V具备向大陆打黑枪的能力,激化统一战争对台毁伤烈度,进而为舆论核战增加现实筹码。

对台军售,尽管对军工复合体而言是日常利益,但对整个美国而言,战略价值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当前中美关系下,台湾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已经从缓冲区变成炮灰区。因此,对台军售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

中国大陆已经充分具备应对实质分裂,启动反分裂法,实施祖国统一战争的实力。美国应对中国大陆摊牌能力的唯一路径,就是企图将台湾地区战时的炮灰功能尽可能放大。

在军工文明向社科软实力战争形态转移的大格局下,传统军事收缩的冰山之下,隐藏着舆论核战争的庞大战争机器。这是金融资本统治集团,在旧钱(传统工业)向新钱(互联网产业)比重倾斜调整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自2007年美国成立网络战司令部(United States Cyber Command, USCYBE),到目前的网络战争部,美国舆论战的战场控制不断扩大。

大数据在新型舆论战中的颠覆性使用,也随着击杀本拉登和剑桥分析事件,逐渐拉开新篇章。上月底palantir正式上市美股,标志着新时代的军工在大数据领域全面展开。

对台出售可由F-16V战机携带的SALM-ER巡航导弹,用心相当险恶。

我们都知道,台军F-16V战时的第一动作,就是尽可能撤离台湾地区,逃往美国在附近的基地。然而,让逃跑过程中的战机具备向大陆打黑枪的能力,就会潜在扩大统一战争对台毁伤烈度。

至于搭载ATACMS弹道导弹模块的高机动火箭炮,反而不用太担心,毕竟台军地面武装,又不会打完炮后能驾着火箭炮起飞逃走。


一旦开战,美军很可能由网络战争部参战。

user avatar

最近十年,

在意念盘里,兔子已被击败了几十次,随时可能跪下叫爸爸。

在现实里,兔子越来越强。势如泰山压顶。

user avatar

在中国大陆,吃“台湾饭”的体制内人员和相关亲戚朋友姻亲战友同事同学老师学生学长学弟学姐学妹或多达数千万人,这些人掌握着很大的权力,有很大的社会影响;还有吃“台湾饭”的体制外人员,他们虽然不掌握很大的权力,但人数更多,成分更复杂,其中一部分企业家更掌握着很庞大的资本,这还不包括被这些权力或资本控制的掌握舆论话语权的媒体界。

这种力量有多强?举个简单的例子:还记得前几年,台资企业富士康在短短五个月内就连续有十几位中国大陆年轻员工“跳楼自杀”,事发后,不仅各类媒体一片平静,官方也一直处于沉默状态,没有人敢处罚、甚至没有人敢公开抨击富士康这家台资企业。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台湾收复了,就相当于这些人的饭碗被砸碎了,再也吃不上“台湾饭”了。所以这是收复台湾的最大阻力。

其实各国顶层早就明白,别说美国卖给台湾无人机,就算美国人卖一个航母战斗群给台湾,中国大陆也不会对台湾使用武力。这是事实。

欢迎用事实(发动并完成武力统一)反驳。

11月23日17:00,补充以下:感谢赞和评论。

上文提到了大陆吃“台湾饭”的人数,很多人表示不信,比如下面几位

有人质疑,我能理解。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单拿各地的“台办”举例:

例如上图中的河南省平顶山市,这是距离台湾岛足够远的一个内陆的地级市,下辖2市、4县、4区,这10个县级单位每个都有“台办”:

你们猜猜,这里的每个“台办”养了多少工作人员?这些人的亲戚朋友姻亲战友同事同学老师又有多少人?且不说古语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事实上,很多基层公务员盘跟错节的关系、力量、影响力是普通人根本想象不到的。

注意!如之前所说,上面的例子还仅仅是“台办”。

武力统一台湾?别逗了,你这是想摔碎这些人的饭碗,国家社会基层的运行就是靠着这些人呢。

11月25日,补充以下内容:感谢赞和评论。

总有人会翻书,却不思考。就如这种:

我只想问诸位:

大下岗时期是底层下岗,掌握权力的人当然无所谓,如果从这些人身上开刀时,你再看。

还是那句话,从小就听有人叫嚣武力统一,我还是之前那句话:欢迎用事实(发动并完成武力统一)反驳。

ps:

相信相关人员也知道“瓜田李下”的道理。那些体制内的人员,为了祖国,请你们立即辞职并脱离体制;那些体制外的人员,也请你们脱离与台湾的任何经济联系。用事实证明你们的清白(拒绝为台独输血)。

当然,我清楚你们会用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我的建议,你们掌握着资本,圈养着水军,但人们都清楚,你们那些冕堂皇拒绝的理由只是你们又当又立的牌坊,只为你们自家的饭碗而已。

补充一句啊,其实也没必要在知乎写这些牢骚一样的文字,或许那些既得利益者连看也不会看一眼我写的这些,我写这些就纯属随手。

只有一些底层的人会反对我说的这些,可能还会在我的评论里对我进行抨击,但就如我之前所说的,体制外的最底层的人力量太弱了,真的,你们看看自己,说我造谣、说我居心叵测,你们却连举报我的勇气都没有(或许是你们知道自己举报了也没用?)。哈哈哈。

2020年10月27日补充以下内容:感谢赞和评论

台湾对大陆出口有十五种主要水果(分别是菠萝、蕃荔枝、木瓜、杨桃、芒果、番石榴、莲雾、槟榔、柚、枣、椰子、枇杷、梅、桃和柿子),而几乎每一种水果中国大陆本土都有种植,同时几乎每一位大陆农民种植这些水果都面临滞销和价格暴跌的情形,甚至有些大陆农民只能把自己的心血种植毁掉。

其实不只是水果,近年,中国大陆对台湾的逆差额都在1000亿美元左右,2018年,对台贸易逆差甚至达到1289.51亿美元。

今年8月15日敲定的台湾军购计划总额仅约620亿美元(约4300亿人民币),而2019年四川全省地方财政收入4220亿人民币,排行全国第四。

最别总是脑补“下大棋”,各种事实,包括香港混乱的例子也直接告诉台湾人:只有……,各家才有大口的肉吃,对团结高层内部、聚拢底层人心、转移经济压力也有利。牌打完了就没得打了。

user avatar

总的来说,这次出售的武器是现有军控条约下可以出售的最先进的进攻性武器。64枚短程弹道导弹具有极强的突防能力,但是数量不多,从中可以看到美国的主要策略还是搞平衡,台湾局势走势危险,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大陆台湾的军事平衡倾斜的越来越严重,所有美国紧急出售一批先进的进攻武器来设法稳定局势,以免真正爆发热战,美国就非常难办了。

我估计,如果局势没有得到缓解,美国会进一步的出售更多的先进进攻性武器给台湾,让台湾人自己去保护自己,而不是都指望美国人给你打仗。

所以我们想的还是太简单了。我们期望对台湾突然袭击,美国反应不过来爱莫能助。但是美国人也不是傻瓜,战争都是有征兆的,美国在战争来临之前还有很多牌可以打,以遏制战争。军售就是其中一项,美国人还有什么牌,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从本次的军售我们可以分析,美国应该认为台海发生战争的危险在提高,但是还没有达到迫在眉睫的严重程度,否则不会只卖这么点东西。

我们还要分析,一旦战争迫在眉睫,美国会不会紧急援助大量先进武器去台湾,然后再派点“民间顾问”去协助操作,这都是一个问题。届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我们都想着美国协防台湾就是派航母战斗群去正面和PLA硬刚,但是从这次军售我们应该看到美国还有其他很多方式来协防台湾。

这也再次提醒我们,美国智库不是傻瓜,鬼点子多的很。借方台湾不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