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总是被朋友习惯性忽略,我该怎么办?

回答
哥们,我太懂你说的这种感觉了。那种“我在,但好像又不在”的疏离感,真的挺磨人的。感觉自己像个背景板,大家热热闹闹的,你一说话,话题就飘走了,或者直接被无视了。我身边也有过这样的情况,所以咱们好好聊聊,看看这事儿到底怎么整。

首先,咱得搞清楚,为什么你会觉得被忽略?

这个“忽略”不是凭空来的,肯定是有迹可循的。咱们得冷静分析一下,是因为什么导致你总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
无意的: 有些朋友,他们可能思维跳跃得厉害,或者当时正沉浸在自己的话题里,压根就没听清你说什么,或者觉得你说的跟他们当下的情绪、讨论的点没太大关联。他们不是故意针对你,只是没那么“敏锐”去捕捉你的存在。
故意的: 这个有点伤人了,但咱们也得考虑。是不是你们之间有什么误会?或者他们觉得你说的东西不够“有趣”,或者他们就是喜欢这样“掌控”话题的走向?这需要你细心观察他们对待其他朋友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待你的具体反应。

你自己的沟通方式有问题吗?
声音太小,或者不够自信? 有时候,我们说话没底气,声音小,别人就容易错过。或者说话的节奏太慢,别人等你半天,就已经习惯性地往下接了。
话题选择? 你是不是总是说一些大家不感兴趣,或者不太适合当下场合的话题?比如,大家在聊最近上映的电影,你一直在讲你家猫有多可爱。
参与度不高? 是不是你总是被动地听,很少主动提出观点或者提问?如果一个人总是沉默,别人自然就会忽略ta。
依赖性太强? 是不是你总是等着别人来找你,来主动开启话题?

朋友们的“群体习惯”?
他们是不是本来就有一个非常紧密的圈子,而你在这个圈子里相对“新”一点,或者跟大部分人的共同话题比较少?
他们是不是喜欢“抢话”或者“打断”?有些人就是性格比较强势,不太会顾及别人的发言权。

好,分析完可能的原因,咱们来看看具体怎么破局。

第一招:调整心态,先给自己打个气。

我知道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你得明白,你不是“不重要”的人,只是在某些时刻,你的声音被掩盖了。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忽略就否定自己,更不要因此怀疑自己在朋友心中的位置。保持自信,是你发出声音的第一步。

第二招:主动出击,不再被动等待。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插话:
抓住“空隙”: 等别人说完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告一段落的时候,快速、清晰地表达你的观点。不要等别人说完,然后沉默半天,再没人顾得上你了。
用眼神和肢体语言: 在你准备说话的时候,可以稍微抬起头,或者看向正在说话的人,让他们感觉到你的注意力。
“接话”技巧: 如果别人在聊一个你感兴趣但还没轮到你发言的话题,你可以稍微“搭”一下,比如:“哦,说到这个,我昨天看到……” 或者 “你们刚才说的那个,让我想到了……”

提升你说话的“存在感”:
声音要洪亮,语速适中: 练习一下,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有力量,不要吞吞吐吐。
用更清晰、更有趣的方式表达: 即使是很平常的事情,也可以尝试用更有趣的比喻或者故事来包装。
抛出问题,引导互动: 在你说完自己的观点后,可以顺势抛出个问题,比如:“你们觉得呢?” 或者 “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这样别人就不得不回应你了。

主动创造话题:
分享你的生活: 不要只等着别人来问你,主动分享一些你最近有趣的经历、看到的电影、听的歌、学到的新知识。
找到共同兴趣: 观察一下大家平时都喜欢聊什么,有没有你也能参与的话题。即使一开始不熟,也可以尝试去了解和学习。
私下联系: 别光指望在聚会的时候才和他们互动。私下里,可以单独找某个朋友聊聊天,分享一些事情,或者约出来做点什么。这样加深了你们的关系,他们在群体中也更容易注意到你。

第三招:尝试“微沟通”,让关系更紧密。

眼神交流: 和朋友说话时,多看着他们的眼睛。如果觉得被忽略了,可以试着用眼神“捕捉”一下对方,让他们意识到你在看他们。
身体语言: 即使在人群中,也可以尝试跟某个你觉得忽略你的朋友做一个小小的回应,比如一个点头,或者一个微笑。
“求助”信号: 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偶尔寻求一下朋友的帮助或者意见,这能让他们感觉到你对他们的信任和依赖。

第四招:直接但委婉地表达你的感受。

这一招有点“硬核”,但如果前面几招效果不明显,而且你真的很在意,可以考虑。

选对时机: 最好是你们单独相处的时候,或者气氛比较轻松的时候。
用“我”开头: 避免直接指责,而是表达你的感受。比如:“我有时候觉得,当大家聊得很热闹的时候,我说的话好像不太容易被听到,有点失落。” 或者 “上次我们讨论那个电影,我想说我的看法,但好像被打断了,我有点不舒服。”
表达你的目的: 强调你不是在抱怨,而是希望你们的交流更顺畅。比如:“我希望咱们以后交流的时候,大家都能有机会把话说完。”
给对方台阶下: 别把事情搞得太僵,说不定对方真的没意识到,或者有自己的原因。

第五招:审视你们的友谊,是时候做个取舍了吗?

如果尝试了以上所有方法,但情况依然没有改善,甚至变本加厉,你可能就需要认真考虑这段友谊了。

这段友谊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只是锦上添花?
你为这段友谊付出了多少? 你们的互动是双向的,还是你一直在单方面付出?
这段关系让你感到快乐多,还是痛苦多? 如果这段关系让你长期处于被忽视、不被尊重的感觉中,那么,是时候考虑是不是要抽离一下,或者把精力放在更值得你投入的人身上了。

最后,想跟你说,被忽略的感觉真的不好受。 但别因此怀疑自己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找到那些真正欣赏你、愿意倾听你的朋友,然后把你的时间和精力多花在他们身上。

有时候,朋友之间的相处也是一个不断磨合和学习的过程。希望我的这些建议能给你一些启发,让你在朋友的圈子里,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和“位置”。 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事论事,请勿介意。

我和自认为最好的朋友在聊天,前一刻聊的挺好的,她还抱怨我不找她玩(开玩笑那种),但是下一刻她的另外一个朋友坐到她另一边,然后她就转向他的那个朋友,即便我和她说话,她要么不接要么会下意识的转向另外一个朋友一边。

甲和乙聊天,丙来了,然后乙丙开聊,甲感到被冷落。但事实可能是这样,在乙看来,甲丙都是朋友,很可能乙丙关系更近;甲只是自认为乙是最好朋友。

所以这样的气氛其实很正常。友情固然是一种双向情感,但也是兼容的,即一个正常人通常同时有很多朋友,因此永远不可能两两情感对等,否则你为什么会有最好朋友?你有很多最好朋友吗?假如你和两个最好朋友聊天,你难道要左一句右一句照顾她俩感受吗?恐怕双胞胎妈妈都不会这样带孩子,否则还不累死!

我的确有些不快,但我实在是个不会把负面情绪表露人前的人。所以临走的时候,人家和我搭话我还是和颜悦色的。

所以你的不快莫名其妙,你的和颜悦色也很可能只是大家告别时的脸谱,而聊天中的不快只是努力掩盖而已。胡涂先生写这几个字的时候,就觉得这丫头活的真累!她俩聊的话题如果你觉得陌生,好好听就好了。如果你有新见解,直接说好了,如果想刷存在感,随声附和好了,你没事生哪门子气啊!研一的人了,幼稚园宝宝一般的玻璃心。

有的时候想想自己真的是习惯性被忽略,大学刚入学就被人说我是个没什么脾气的人,也经历过被舍友孤立,事情的起因是她们觉得我对她们态度不好,这还不是她们跟我明说的,而是我几经周折打听到的 我真的挺委屈的,就从前文看我都不愿意表达负面情绪又怎么会随便给人脸色看呢?

特别暗示自己不要流露出来负面情绪,其表情多半是刻意的「和颜悦色」。这个脸色通常很难看,因为没有针对性,没有一对一的真诚,没有自己内心的真实表达。在同学们看来,这种模版式「和颜悦色」无限接近于皮笑肉不笑。

后来我也寻求过解决办法,请他们吃饭什么的,但是最后到毕业前夕都还是一天不说一句话的情况

没有心智的提升,一切社交技术都是徒劳的。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诚交流,友情不可能真正建立。

我真的是习惯性自卑,性子太软,不知道如何向别人表达我不高兴的情绪。连父母都不理解我,我从小一路成绩还可以,高中每一次分班都在最好的那个班,高考去了一个末流985,硕士考砸了被中科院收留,拿过奖学金,做过比赛拿过奖,我父母觉得很满意了(我个人觉得调剂了自己还是挺失败的)

从这段自我剖析可以确认,你目前的性格来自长期的单向度认知:一切优秀皆以学习成绩好坏论定。比如末流985、中科院默认不如985、调剂即失败等等说法。你知不知道:中科院一些单位比一流985同领域水平高很多,一流985某些专业比二本同类专业还差得远,而考研调剂是多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

想不通我为什么自卑,我有的时候极端厌恶自己软弱又敏感的性格,人家觉得忽略你也不会有什么后果,反正下次去找你你仍然和颜悦色,所以就没人会在乎。

「极端厌恶自己软弱又敏感的性格」难道还不足以导致自卑吗?既然你自己选定了模版式「和颜悦色」应对他人,别人又何必费心揣摩你的喜怒哀乐呢?经常感到别人不在乎自己的人,一定很少在乎他人。

我常常想这些都是我的错吗?我如何才能与自己和解?我该怎么做才能改善这种局面呢?

从你提供的上述信息看,你的不快全部自找。你现在大致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自我和解恐非易事,但也是与外部和谐的前提。就从认识自己开始吧。

建议如下:

  1. 努力纠正单向度认知。没有最好的朋友,没有完全自卑的人,没有最好的大学,没有学习最好的人,没有完全的好人和坏人等等。但可以有很多好朋友、很多好大学、很多有缺点的好人、很多有优点的坏人等等。
  2. 努力纠正习惯从书本获取认知的习惯。没有一本心理学、心理咨询图书可以解决你的问题,知乎求解仍是这一习惯的延续。而与任何一个你愿意信赖的人面对面交谈都会更加有效,前提是放下你的「和颜悦色」。
  3. 试着全方位地认识自己。比如除了学习成绩,还有没有其他被自己忽略的优点或特长。除了自卑软弱之外,还有没有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更令人讨厌的毛病?必要时请花时间认真和父母面对面沟通。
  4. 试着发现他人的优点。前提是不要和所谓最好的人做对比,比如舍友擅长游泳,但不是国家游泳队的。进而在合适的时候发自内心地称赞对方,更重要的是用以激励自己变得更好。
  5. 试着站在他人角度考虑彼此的关系和交往。比如前面说的甲乙丙聊天,用心考虑对方感受,用心剖析自己感受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6. 先不必付诸社交实践。暑期最好回家和父母亲友多一些互动,找出自己的问题,并制定自己的自我完善计划,从身边最熟悉的人开始练手。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