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特朗普当选后,蓝州的群众都是什么反应?

回答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蓝州(通常指在选举中倾向于民主党、政治立场偏向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的州)民众的反应是复杂且多样的,但也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的感受和行为模式。总的来说,失望、担忧、愤怒、不解以及伴随而来的积极行动是主要的基调。

以下是一些更详细的描述:

1. 强烈的失望和失落感:

情感上的冲击: 对于许多蓝州选民来说,特朗普的当选出乎意料,甚至是一种“噩梦成真”的体验。他们可能投票给了希拉里·克林顿,或者至少不支持特朗普,因此选举结果带来了巨大的情感冲击。很多人会感到沮丧、难以置信,甚至悲伤。
对民主进程的质疑: 一部分人可能会对选举结果产生疑问,认为它未能反映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或人口构成。他们可能会思考为什么自己的观点未能成为主流,这可能导致对民主进程、选举人团制度以及民意调查的准确性产生反思和批评。
对未来政策的担忧: 特朗普的竞选承诺和过往言论,尤其是在移民、气候变化、医疗保健、社会公正等问题上,让许多蓝州选民感到担忧。他们担心这些政策会损害社会福利、环境、少数族裔的权利以及美国的国际地位。

2. 愤怒和抗议:

街头抗议: 在特朗普当选后不久,美国多个蓝州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例如,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等地的年轻人和成年人走上街头,举着标语,高喊口号,表达对特朗普当选的不满和抗议。这些抗议活动有时会持续数日甚至数周。
社交媒体上的宣泄: 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许多蓝州民众表达愤怒和沮丧的重要场所。人们会分享文章、评论、表情包,表达对特朗普及其政策的批评和反对。这种线上互动既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也是一种信息的传播和观点的聚集。
对特定言论和行为的抵制: 特朗普的一些言论,如针对女性、少数族裔、穆斯林、残疾人的歧视性言论,以及他在竞选过程中展现出的攻击性风格,激起了许多蓝州民众的强烈反感和抵制。

3. 政治参与度的提升:

“抵抗运动”的兴起: 特朗普的当选在某种程度上激活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反对力量,即所谓的“抵抗运动”(Resistance)。这不仅仅是指街头抗议,更体现在基层政治的活跃。
参与地方政治: 许多蓝州民众开始更积极地参与到地方政治中,支持民主党候选人,甚至自己站出来竞选公职,从市议员到州议员,以及国会议员。他们的目标是阻止或削弱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并在州和地方层面推行与自己价值观一致的政策。
志愿服务和捐款: 许多人选择通过志愿服务、向民主党或相关非营利组织捐款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支持。他们可能加入一些倡导团体,为特定议题发声。
关注政治新闻和信息: 之前可能对政治不太关注的民众,在特朗普当选后变得更加关注时事新闻、政治评论和政策走向,以了解情况并作出反应。

4. 对特定议题的担忧加剧:

气候变化: 特朗普政府对气候变化的怀疑态度以及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在普遍关注环境问题的蓝州引起了极大的担忧。许多州和城市承诺继续履行《巴黎协定》的承诺,并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移民政策: 特朗普政府的强硬移民政策,如修建边境墙、限制非法移民、对某些穆斯林国家实施旅行禁令等,在以多元文化和包容性为重要价值观的蓝州引发了强烈反对。许多城市和州宣布自己为“庇护城市”(Sanctuary Cities),以保护移民免受联邦政府的遣返。
医疗保健: 对于《平价医疗法案》(ACA)的支持者来说,特朗普政府试图废除该法案的举动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担忧,尤其是在那些依赖该法案获得医疗保险的民众中。
社会公正和少数族裔权利: 特朗普的一些言论和政策被认为加剧了社会分裂,对少数族裔、LGBTQ+群体等造成了威胁。这促使许多蓝州民众更加积极地捍卫这些群体的权利,并推动社会公正议程。

5. 对特朗普政府的持续监督和批评:

媒体的角色: 蓝州的主流媒体,以及许多独立媒体和评论员,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和行为进行了持续的监督和批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蓝州民众的普遍情绪。
法律和政治挑战: 一些蓝州政府和司法部门积极参与到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法律挑战中,例如在环境法规、移民政策等方面提起诉讼。

6. 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冲突:

价值观的对立: 特朗普的胜利被一些蓝州民众视为对其所代表的自由主义、进步主义、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挑战。他们认为特朗普及其支持者代表了另一种不同的美国愿景,这种愿景与他们所认同的普世价值格格不入。
精英与民粹的对决: 在一些评论中,特朗普的当选也被解读为城市精英与乡村/工业地区工人阶级之间的文化和经济鸿沟的体现。蓝州的许多大都市地区和沿海城市,被视为“精英”的集中地,他们的选民对特朗普所代表的民粹主义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

总结来说,特朗普当选后,蓝州民众的反应是一个充满情绪波动、政治动员和价值观冲突的过程。 他们从最初的失望、愤怒,逐渐转化为更积极的政治参与和对特定政策的抵制。这种反应不仅体现在街头抗议和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更深远地影响了他们在地方和联邦层面的政治行动,并塑造了未来几年的政治格局。这种反应是美国社会深刻分歧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深蓝州,湾区某大学。因为我本期待学校的声音会更多样化,百家争鸣也好过单一的反川普,这会加速社会分裂。

11.9这天我校也爆发了抗议游行。校方发官邮缓和学生情绪。

左派学生高吼口号“Not My President”甚至“F**k Donald Trump”罢课在Sproul hall前面堵成人山人海,上课路线几乎都被占领封路

----11.11日晚9:17美西时间更新-------

我写这篇回答的时候时间很早,大选第二天写的,所以图片不是最新的。这里补充几张我昨天在公众号“三军集结号”看到的游行图片,是动图不过不知道怎么发到知乎,所以直接发截图吧。





-----11.11日晚8:54美西时间更新------

看了一些評論,我覺得還需要澄清一點:這篇回答我其實就是在客觀陳述事實(大選後藍色州爆發的遊行現狀,只不過因為我對伯克利的情況比較了解,同學都在伯克利,所以我拿伯克利舉例。但是我要談的不是伯克利這一個學校,也不單是美國大學生,而是整個藍色州現在抗議的嚴重程度,使我感到美國社會的分裂問題將是川普要面對的最大的問題。社會的分裂一直都存在,只不過這次大選使分裂問題徹底爆發了。

抗議也是民主自由的一種表現。這我贊同。雖然選舉結果已出,但輸的人的確擁有發聲反對的權利。這是大家都認同的。但是我認為,當抗議的目的為分裂的時候,這其實不能叫抗議了,而是某種程度上革命的前身。但抗議的人可能並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慢慢加大美國的分裂,並不認為自己是在分裂,這也是問題之一。

-----11.11日凌晨1:02美西時間更新----

我必須澄清一下,在伯克利這樣的抗議遊行是很正常,伯克利風格一向如此,我們其實也都見怪不怪了。但是我這篇回答主要要說的是從抗議遊行背後所反映出的美國社會分裂的問題。也是我對現狀最大的擔憂。伯克利只是我的一個切入點,一個舉例。只因為我身在伯克利,所以拿我這裡的情況來舉個例。但是我討論的是整個美國深藍州的狀況不是單獨一個學校。

更要澄清一點,我並沒有說伯克利學生不好的意思。我自己就是伯克利的學生。我一直知道伯克利這樣多元化開放的環境使它比較激進。但大家都有目共睹,伯克利是個非常優異的學校,學生都是成績優秀積極非常有批判精神的求學者。這也正是伯克利可能過於'好'過於'自由'導致的一些雙面性的問題。任何現象都有雙面性的解讀。我的解讀主要說了幣,沒有說利。但不妨礙這的確也有利的一面。

-------以下爲原文--------

(所有图片来自于国内外社交网络)





奥克兰游行警察用辣椒粉驱散人群。学生在校园火烧川普人形玩偶。川普大厦被高举写着人身攻击话语的人群围堵。



甚至不用加州,光是我们学校就已经可以成立伯克利共和国了。也许以后我就要说我不是美国留学生而是伯克利共和国留学生了。

(圖片來源與校友snapchat:Ellen Xie,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

先来说一下我校背景吧。我校是美国大学中有名的激进派,一向以言论自由出名,抗议游行屡出不断,永远冲在社会问题发声的最前线。

其中最有名一次抗议应该数1960年代的言论自由运动了(Free speech movement)。

伯克利学生领导言论自由运动,在校内带头发起抗议,追求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部分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甚至被抓入监狱。最终学校妥协,给予学生进行宣传和自由发表言论的地方以及权利。

此后伯克利大大小小的抗议游行不断,伯克利学生永远都是最激进最先发声的那一群体。






在学校决定每年上调学费5%时,伯克利学生彻夜打地铺睡在教学楼里表示抗议。

在白人警官射杀黑人michael brown,弗格森运动发起时,整个伯克利市的人全部在街道上游行示威,马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警方甚至出动直升飞机催泪瓦斯来平定抗议。那一阵我几乎每天出不了门。出门就全是直升机警车,在屋里都能听见外面各种警车鸣笛直升机的声音。

这些全部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运动。

不是教师或校长煽动。

当然其中也不乏教授助教的参与。但并非所有教职员工都会参与。

曾经我非常自豪自己身在美国最有主见最自由的大学之一,每次民权运动社会问题都有我校学生牵头抗议,引起社会反响,每每我都深感自豪自己是如此优秀的大学中的一员。


然而今天这一次,我并不再像以前感到骄傲。

相反,我感到的只剩担忧,甚至心寒。



给你们讲一个笑话:“你们给我闭嘴,我们现在在讨论民主。”


当民主选举出来的川普被左派以如此规模反对时,美国的民主自由的外衣已经被彻底撕破。


叫得最大声的,是输了选举的而痛苦流涕的人。赢了选举的人却不敢发声。这说明什么?真正的民主还远未到来。


首先,我本人并不是个绝对的川普支持者。

但是现在,我觉得我已经快要被左派活生生逼成一个右翼了。

我相信如果是川普输掉这场选举,现在一定不会有如此规模的游行。而是革命,那是完全另一种性质。与抗议性质完全不同。

(美西時間11月11日上午8:36更新: 我這句話其實是想說,如果川普輸了,川普支持者可能會直接舉槍發起革命了。

但我相信絕不是抗議遊行的形式。你們懂的⋯)

可悲的是,今天,在伯克利,在美国言论自由运动的发源地,我是不敢发声的。


因为我如果发声,可能会被学校成千上万的左派学生当场骂死(都算轻的……)。可能直接就进医院抢救室了,可能医生问一句我为什么被送进来的之后连救都不会救我了。(………)

(美西時間11.11日上午8:36更新:有人覺得我誇張了,說被弄死當然是在誇張的說呀⋯不會被打死,但一定會被罵死。)



没错,因为深蓝州的仇恨就是深到如此程度,美国就是已经分裂到如此程度,也许之前我们不曾清楚意识到,但今天可谓是彻底的探到了底。

没有人敢在深蓝州再说一句支持川普的话,你出门打个uber跟司机聊两句说你支持川普都会被当场骂个狗血淋头。我好友親身經歷。

最令我担忧的其实不是深蓝的仇恨,而是美国分裂背后的原因。


左派指责支持川普的都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愚民。

纽约时报报道全部把川普支持者贴上没受过教育、无脑、蓝领、populist的标签。New Yorker也发表文章,大意“这种人都能当总统,美国要完蛋”。

然而川普支持者,被骂成“没受过教育的人们”的这一群或许是精英或许的确是大众的群体,则不再相信所谓的左派“知识分子”。

这对真正能够跳出党派局面之外,引领社会运动革新,摆正民众社会认知的radical intellectual来说,将会是最大的挑战。



社会精英把优越感赤裸裸凌驾于工薪阶层之上,却忘了推动社会齿轮的建起社会金字塔的基底正是这些工人农民。资本家剥削的劳动力却也正是资本家所依赖的。失去了劳动力,资本家不复存在。从马克思理论看来,忽视底层阶级的资本家最终都是在自掘坟墓,摧毁资本的正是工人阶级。

这次选举并非一场工人革命,意义却相差不远。

虽然川普支持者中不乏精英,虽然川普支持者许多都是上层阶级知识分子,但是在左派口中,川普所代表的,已经被他们贴上了“下层阶级”的标签。

川普赢了,左派说,下层阶级赢了,这个社会要完蛋了。下层阶级的人受过什么教育,他们怎么懂治国之道,他们选出来的人怎么可能来当我们的总统。


换句话说,如果现在是川普输了,而满街是川普支持者的抗议的话,一定会被左派喷成:我就说了吧,川普的支持者就是这么一帮暴力的悲哀的家伙。真是一帮可怜的loser。




站在社会金字塔顶端的群体,如湾区硅谷高科技行业,华尔街金融业的人们,大多左派,并理所当然把自己视为”社会精英“,似乎不曾看到除了他们阶层以外的生活和声音,肆无忌惮的贬低支持川普的所谓的”普通人“。

但是他们真的是普通人吗?真的就不如你们精英吗?真的就比你们愚蠢吗?

不,他们不是比你们愚蠢的人。他们只是和你意见不同的人,仅此而已。



知识分子架空的优越感,对“异议”的偏见歧视,对“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的不包容、不理解、一网打尽、贴标签,所有这些举动都只是在告诉支持川普的人: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终于露出了真面目。他们本该作为精英阶层服务社会,带领社会带领我们走向更高,现在却因为我们的主见和言论自由而对我们大肆贬低打压谩骂,我们再也不能相信知识分子了,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

至此,矛盾不可协调。精英阶层加剧仇恨川普支持者,中下阶层加剧抵触精英阶层。



我想说,虽然我相对支持川普,但我却不是左派口中的“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反,我与伯克利的你们身处同一所学校,但是却在你们面前已经不敢再发一言,只因为我所处深蓝。

这样的结果是可悲的。

并不是与你相对的人就一定是错的。

并不是你就一定代表真理,洞察与智慧。

如果连伯克利这个一向自我标榜包容自由的发源地,都不再包容,不再多样化,不再言论自由,真正的包容在别处恐怕寻找也很艰难。



民主选举,目的就是让少数服从多数,得到一个大多数认可的结果。(这里说明一下,虽然希拉的popular votes以1%差距大于川普,但按选举制度来说,选举人票代表的是真正的“多数或少数”。所以我下面所提到的所有多数或少数人都是尊从选举结果来分析。毕竟美国选举制度如此,美国人民也早已接受这是公平民主的制度了。)

-------分割线------------

(11.11日美西時間晚9:02,插播一條我剛才在評論區看見的評論,貼在這裡供大家參考:'投了票的人不服从投出来的结果那当初何必投票?我相信投了票的人都是以默认或者说承认这套系统为前提才来投票的吧。如果质疑这套系统你可以不投啊,你可以拿起枪来反抗啊,你的先父们给了你这样的权利。但是有部分人好像是一边投着票,一边等结果出来一看不符合自己的利益马上抗议,活生生的机会主义者。反过来想,机制为什么要保护或者说是去偏向于敢于出声的少部分人而不顾及没有出声的大部分人?所以我感觉,美国现在要做的不是团结,而是让那部分人认识到自己是在分裂。(而且这真是一个契机,意识形态权力架构再次升华的契机。活像1929年的经济危机。而且又会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Ic3berg李荡漾


不过评论里這個說法大家可能存有疑義,大家可以討論。)

---------分割线---------


但是当少数输了,少数反咬大多数是因为“没文化”、“愚蠢”而选错了的时候,是不是相当于在说:我们应该剥夺这些“愚蠢”的人的选择权力,他们不应有权参选。因为他们作出的选择一定是错误的,他们的判断一定是没有理智的。只有我们,知识分子,才代表理智,代表正确,所以也只有我们才应该参与投票,只有我们投出的票才应该是真正有效正确的。

好了,左派话外的意思说的这么明显了,还谈何民主?谈何自由?谈何平等?

口口声声的平等,民权,自由,都是左派叫出来的。

然而口口声声的平等,民权,自由,都是左派硬生生给抹杀得一干二净的。

左派的阶级歧视已经不言而喻。下面简短再说说种族歧视问题。

部分少数族裔高喊川普是种族歧视者,支持川普相当于支持种族歧视。

我只能说这些人可能已经被政治正确冲昏了头。

川普从来都站在政治正确的对立面。全民高喊Black lives matter的时候川普发声All lives matter。不是只有种族才举足轻重,所有人类都同样举足轻重。

为什么警察在遇到黑人时警惕性提高,抽查搜索率提高,因为黑人犯罪率一直高于其它种族。于情于理警察对黑人更高的警惕性都是正当防卫有理有据,难道白人警察的生命安全就不如黑人群众的生命安全值钱?

为什么川普要在墨西哥边境而不是加拿大边境建墙,因为是个人都明白墨西哥非法移民率远高于加拿大非法移民率,墨西哥贩毒率远高于加拿大贩毒率,数据数字全部摆在眼前,如果是你,会选择在加拿大建边境墙而不是墨西哥吗?

这绝非种族歧视,却被拿着政治正确当挡箭牌的左派一味拿来攻击川普。只能说实在是无稽之谈。

所以,在我看到伯克利的学生如此轻易被煽动的时候,在我看到湾区人民成群结队的游行示威的时候,在我看到美国人民把11.9当成世界末日一样来过的时候,当我看到教授因为过于悲伤取消课程的时候,我真的怀疑了,这还是那个我深感自豪的大学么,这还是我印象中那个言论自由强调民主的美国么。

如果一个依靠投票制,完全民主选举的结果都不能让美国人民所信服接受,那么社会的分裂将是未来四年内美国会一直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我是麦田。

Some people feel the rain, others just get wet.

在这里,我要你和我一起,站在世界之外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

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故事”公众号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ps:当然,这篇文章绝不是对伯克利的否定,只是对美国社会的撕裂问题和民主问题的担忧。

以防有的读者可能产生误解,我在这里必须说明,我只是针对抗议现象分析,但我热爱伯克利,也为伯克利深感自豪。我始终坚信伯克利是一个多样性包容化的社区,这里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异顶尖的抱着批判精神的求学者。抗议也是民主和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和体现,这也恰好证明了伯克利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开放,超前。毕竟这场矛盾的抗议,既证明了不民主,也证明了民主。我校校方也对学生的抗议在第一时间给出官方回应,稳定学生情绪,领导学生接受包容现有局面。在这点上我认为伯克利做的已经足够。

下面附上校方官方邮件的中文翻译。

Message from Chancellor Dirks

亲爱的伯克利校园群体:

不论我们的政治关系如何,昨日的选举结果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需要时间去接受、处理、并理解这次选票,因为我们正面临着许多过渡和变数。也正是因为这次选票结果,映射出一次非常具有两极分化性质的大选。

在这次大选中,我们见证了许多令人难以接受的言辞。正是这些言论导致了我们许多人此时此刻的担忧,甚至是些许的惊慌。作为这个校园群体里的一份子,我们必须在这一刻重新审视我们相互包容、尊重的理念,捍卫学术自由,勇于质疑的精神,以及校园的多元化。我们必须在此刻支持彼此,并与任何对未来感到担忧的群体或个人保持团结。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丢失我们的承诺:我们对于改善社会,完善世界的共同承诺。在未来,伯克利会继续以一个自由、开放、具有包容性的形象面世。我也有信心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有意志及能力,去克服心中激烈的情绪。

user avatar

谢邀。

因为还是学生,身在学校,学校又是特别蓝的地方,所以大体上大家的反应可以猜出来,我在这里说几个具体的例子吧。

我的一位同学11月8号过生日,到了晚上他说这是他最悲伤的日子。

一位学社科的朋友说,提前下课,课堂上都是关于大选的讨论,有些人直说着说着就哭了,更有人接带着纸巾来上课,老师表示大家情绪悲痛,这周就没作业了。

然后有课老师直接翘课。比如






至于我们实验室有人今天没来,有些人来了也垂头丧气的,不敢跟他说太多东西。

还有我,也很悲伤,选举前在casino买了数百美金的希拉里,现在一时难以接受要吃土的事实。



欢迎大家给我发微信红包或者通过支付宝转账安慰我。

user avatar

今天是美国的老兵节,法庭不开所以没上班,但看到办公室发来一封邮件,大意就是呼吁拉姆西郡检察院各位员工要用职业的态度进行工作,不要被政治倾向所左右自己的判断。

我就觉得,应该是辖区里出事了,查了一下新闻:


《圣保罗市一名男子声称被反对特朗普的抗议者袭击》

这种事情,说真的这几天也预料到会发生,但看了报道一些细节内容,不由觉得很忧虑:

三名黑人男子和一名白人女性参加反对特朗普的游行,在街上发现一名单独在行走的白人男子,于是上前挑衅,声称对方既然是白人那么肯定投了特朗普一票。

白人男子说自己是同性恋(暗示自己不支持特朗普),并且说自己不喜欢管别人闲事,也不喜欢别人管自己闲事。

结果四人继续说了一些辱骂同性恋的不友善词汇,然后照着他的脸来了一通老拳。

--

梳理一下事实经过:

白人男子因为肤色被怀疑支持特朗普;

白人男子说自己是同性恋;

对方表示,打的就是同性恋。

--

也许有的人并不是为了拥护他们认为正确的理念而走上街头,而只是纯粹享受无秩序?

一个猜想 希望不对。

--

我发誓这是我在知乎上最后一次评论美国大选,真是受够了,再说关我毛线事==

最后,希望法律对披着行使个人权利招牌虎皮,违反法律,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者,做出公正的裁决。

user avatar

~~~ 11月18号更新 ~~~


我们这个伪蓝州腹地还是每晚都在抗议,但身边的人都明显正常起来啦。


周一白左老太悄悄说,她想了想床铺可能只是嘴炮而已,不至于真的那么crazy。她有更左的朋友要坚持抗议直到床铺上台,她还劝人家要尊重选举的结果。


周二非常努力聪明的牙买加学生(黑男)悄悄说,市里的游行太荒谬离谱了哈哈哈。我悄悄跟来自前苏联某加盟共和国的同事说,我体验到了传说中毛主席死了我哭不出来的感受,她说嗯勃列日涅夫死的时候哈哈哈。我说希婆的treason和obstruction of justice把我们G党都比下去了,她说This is a democracy! (灯塔国到底是人民的!)


周四我悄悄问系里另一个同事(白男),这些游行你烦不烦.. 他说其实我选举第二天就游了行hiahia.. 我们游行很和平哒,当然也有极少数人definitely trying to get arrested..


今天下午玩了一个小时手枪,接受红脖教练的心理辅导。大叔说,8号晚上我在自家池塘边上放了焰火。又有意大利大叔过来展示新买的AR,两个人兴奋地说 you know what he's trying to do?? (床铺要放松枪支管制,carry across state border) 嗯枪友们都不说床铺,直接说he.. 意大利大叔走后,我跟教练愉快地开黑床铺去年的大嘴巴,教练说I think he surprised himself..


~~~ 11月14号更新 ~~~


答主还活着,也没有丢工作。Struggling to stay that way until 床铺上任。


~~~ 11月11号更新 ~~~


今天见到我的contractor(帮我修房子的包工头?),手艺很细人很靠谱斯文有礼的黑大哥。活做得狠好,钱付得狠爽快,相谈甚欢。

[敏感英文,删]


~~~ 11月10号更新 (今天說繁體話) ~~~


又有一位白左老太眼含淚光悄悄說,我們的社會努力了那麼多年,那麼多辛勞都付諸東流...(床鋪哪有那麼反動欸)...我不知道我還應不應該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別啊剛證明了你們真的是山頂城市人類燈塔喔)。我對她重複我跟別人講了千遍的話:[敏感英文,删] (把溫暖和關愛送進千家萬戶,我是社會主義好青年).


其實我們這地方的政治正確是:選舉前的討論第一句話必須是 两边都讨厌也要含泪吃屎[敏感英文,删]。如果對看一眼接不上號,雙方很自覺轉換話題。選舉之後的哀號也是一對一、小小聲的,很注意不打攪到旁邊的人。


說了半天發覺我原來沒啥好抱怨的 :)



~~~ 原答案 ~~~

开会,高级别的合作者主动问大家:有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敏感英文,删]。我报以苦笑,因为真笑和苦笑对我来说个人感受迷之一致,顺利过关。

会议期间演示分析结果,需要找一封Email。趁所有人不注意手起刀落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删掉收件箱里所有标题含有床铺和NRA(步枪协会)的未读邮件(昨天逃班去帮床铺的地面部队助选没来得及删)。

感受到了堪比五对负重轮的白色恐怖。To be honest, now I don't know which one is worse..

(经其他答案提醒,美国的负重轮是支持床铺的娃哈哈哈)

以下是比较温暖和正常的:


1. 系里秘书,跟我经常私下讨论各种问题、非常投合的白左老太,很认真地悄悄问,中国为什么要修长城(真正的,不是功夫网)[敏感英文,删]。我从军事和经济上简单说了几个我个人比较信服的观点。秘书吞吞吐吐地说,床铺要修墙.. 我说,明明就是修辞[敏感英文,删]啊!然后分析为什么我认为床铺作为理性的商人不可能花钱在这样的工程上,最后补充,真要修一定是中国公司中标,给中国带来工作机会。老太破涕为笑。(更正:关于墙的存在、实然和应然,已有很多别的答案提及。我的说法是错误的)


2. 系主任一直很罩着我。上周四下午下班时悄悄问他,有没有在网上投注,我们中国人都说这种时候要投注自己讨厌的那边,这样即使天塌下来还有钱赢!今天我悄悄问他,你到底投没投呢,系主任说,我早知道就投了...


3. 系里staff小姑娘,甜甜笑似乎含着泪光。我小小声问:昨天过得咋样[敏感英文,删]?她笑得像一朵花:昨天的绝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挺棒哒(潜台词:直到晚上才灾难降临)[敏感英文,删]


4. 傍晚上课前收到警察局的游行提示。打电话请示教务处一个很熟的老师,为了安全今晚是不是应该停课。对方说,应该没事...哎不知以后还有没有投票权。我说,其实我更介意O8煽动非移投票。对方说,不是的不是的,我家那个州投票是要看证件的,blahblah列举证据若干。


5. 我跟学生说,不论你们今天经历了怎样的情感波动[敏感英文,删],我很高兴你们都交了作业。大家笑。我说,我刚收到游行提示,所以今晚我会尽早下课,不论你们有什么计划,我希望大家尽早安全到家。大家又笑。下课之后悄悄问一个跟我很熟的学生,刚才不会有人理解成我怂恿大家去游行吧?她更悄悄地告诉我,不会不会!


总结:我这里的人还都挺正常的!!!


~~~ 我是震惊的分割线 ~~~


哦不对,我们不是蓝州!!


我们是伟大的宾州,床铺的Keystone State!!


233333333

user avatar

我在加州,是个深蓝州了吧。

今天早上,我到ucsd,图书馆前面的走道上,学生们正在摆着摊子,搞着和政治无关和吃东西有关的活动,校园里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走到visiting scholar的办公室,和一个意大利人一个荷兰人随便聊了聊,他俩觉得有点不可思议,Trump居然当选了。

不过,貌似我们都不是十分热衷讨论政治,于是就说了句,就看接下来会怎么样吧。

11点的时候,清洁工大叔(就是那种典型的红脖子白人)进来搞日常清洁。

意大利教授和他打招呼,问他怎么样。

清洁工大叔说,哈哈,我们赢了。

意大利教授说,你赢了,但是加州输了啊。我昨晚上课的时候,班上好多同学都要流眼泪了。

清洁工大叔说,咋不是呢,我今天早上看到有人一边跑步一边哭。

意大利教授说,那你到底有没有庆祝。

清洁工大叔回答,哈哈,庆祝了,在心里,悄悄的。

有热心同学补充了什么叫一边跑一边哭gif:

static.tieba.baidu.com/ static.tieba.baidu.com/

看到不少赞我再补充一下。

昨天晚上房东家里气氛很微妙了。男房东,生物学博士,海军某研究所高级科学家,坚定川黑,女房东家庭主妇,同厕及非法移民反对者,超级希黑。

我亲眼目睹昨晚在电视机前,女房东人逢喜事精神爽,男房东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变化过程。

我看男房东实在郁闷,于是发了下面的图片给他。他终于开心了,笑着说,这两天我就指着这笑话活了!

居然有人问我川大智胜怎么翻译,很容易啊“Trump is bigly wise and wins!

好吧,开玩笑了,男房东华人,本科是北大的(这算是黑了隔壁一波?)

user avatar

华州,传统蓝州。

华盛顿大学




现场就是想哭,这不仅仅民主党的失败,女权LGBT失败,自由主义的失败,是保守主义,白人至上,种族主义者的彻底胜利!关上门堵住耳朵闭上眼就真的能反全球化吗?都21世纪了,100年都过去了,还能继续门罗主义把自己置身于世界体系之外吗?

下午4点在Westlake park有抗议活动,本来也打算去的。







选举结束才发现,原来我置身于这么一个恐怖的国家!这个国家居然有半数人敌对你,不友好,保守传统。在主流白人眼里,你永远也只是个客人。惊异于那么多已经上船了的华人,支持川普,情愿白人的当买办,以为自己和其他有色人种不一样。

恶心自己当年宣誓过的话! 太恶心了!

---------------




还是看Jerry show撕逼吧...比较解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蓝州(通常指在选举中倾向于民主党、政治立场偏向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的州)民众的反应是复杂且多样的,但也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的感受和行为模式。总的来说,失望、担忧、愤怒、不解以及伴随而来的积极行动是主要的基调。以下是一些更详细的描述:1. 强烈的失望和失落感: 情感上的冲击: 对于许多.............
  • 回答
    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这无疑会是一条铺满荆棘的道路,但同时,他也承载着一部分美国民众殷切的期盼。究竟他能在万众期望中走多远,这其中包含了太多变量,既有他自身的能力与策略,也有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更有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层演变。首先,我们得承认,特朗普的吸引力并非空穴来风。他的支持者们,尤其是那些被传统政.............
  • 回答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种族歧视事件的激增,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统计数字上的变化,更是折射出美国社会深层结构性问题的爆发和显现。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过渡期的复杂性:一、 煽动性言论与社会氛围的改变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以及当选后的许多言论,都被广泛认为具有煽动性,尤其.............
  • 回答
    特朗普当选与中国企业界的减税呼声:一场深刻的经济博弈2016年11月8日,唐纳德·特朗普意外当选美国总统,这不仅是美国政治版图的一次巨变,也如同投入中国经济湖面的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中国企业界和部分媒体对“减税”的集体呼吁。这一现象背后,是对特朗普经济政策及其潜在影响的复杂考.............
  • 回答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的那场首场记者会,至今仍是美国政治新闻史上的一个经典场景,尤其是他与CNN记者吉姆·阿科斯塔(Jim Acosta)之间的唇枪舌剑,更是引发了轩然大波。这场记者会之所以被如此关注和评价,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特朗普标志性的沟通风格,以及他与主流媒体之间紧张关系的开端。首先,我们得说说那场.............
  • 回答
    特朗普重返白宫,其标志性的“美国优先”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无疑会给全球贸易格局带来新的变数,尤其是对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而言。那么,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大刀阔斧地推行贸易保护措施,中国出口行业是否会因此出现大面积失业?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特朗普可能采取的贸.............
  • 回答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蔡英文政府和民进党在台湾的未来走向,无疑是牵动两岸关系和区域地缘政治的一根重要神经。要详尽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审视特朗普的政治风格、其对华政策的可能调整,以及台湾在中美博弈中的定位和战略选择。特朗普政府的对台政策:不确定性与战略弹性首先要认识到,特朗普的政治风格是极具“交易.............
  • 回答
    特朗普赢得2016年总统大选后,“Calexit”——加州脱离美国的运动,如同一股激流,瞬间涌入公众视野。这不仅仅是对一位新任总统的简单否定,更是加州在政治光谱上与其大部分选民心理的深刻分裂。想象一下,2016年11月8日那个夜晚,当选举结果逐渐明朗,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在全国各地欢庆,而在加州,尤其是.............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一波三折,让不少人看得眼花缭乱。特朗普政府那边,在宣布“成功资助新疫苗研发”的时候,语气那是相当的肯定,好像这疫苗就因为他们的钱,一夜之间就问世了似的。这种说法,在当时那个特殊时期,可以说是给了大家很大的信心,也让很多人觉得,政府的行动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你想啊,全球疫情肆.............
  • 回答
    特朗普当选对科学界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政策、资金、人才、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的影响:一、 政策和监管方面的影响: 环境和气候变化政策的逆转: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受关注的影响之一。 退出《巴黎协定》和削弱环保法规: 特朗普政府曾宣布退出《.............
  • 回答
    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中获胜,让许多美国主流媒体的预测跌破眼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普遍失误?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远非简单的“预测错误”可以概括,而是反映了美国社会结构、媒体生态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1. “沉默的大多数”与民意调查的盲点: 经济焦虑与被忽视群体: 特朗普竞选的核心诉求之.............
  • 回答
    关于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这在美国国内引发了极其复杂且两极分化的讨论,其影响是“福”是“祸”,很难一概而论,而是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基于哪些价值观去衡量。下面我将尽量详尽地阐述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力求避免生硬的AI风格,用更贴近现实的语言来分析。一、 支持者眼中的“福”:支持特朗普的民众,往往看重他.............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的总统任期对叙利亚局势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变动,其影响是多层面的,而且往往充满矛盾和反复。在特朗普政府的四年里,美国在叙利亚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转变,这直接牵动着叙利亚战争的各方势力,也改变了地区力量的平衡。首先,最显著的改变之一,是美国对打击“伊斯兰国”(ISIS)的策略和承诺的变化。.............
  • 回答
    特朗普当选,对于在美国求学和未来计划在当地发展的中国留学生群体来说,无疑是一个牵动人心的话题。这个问题很复杂,影响面也广,不能一概而论,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从几个关键方面来聊聊:留学方面:签证政策和学术交流首先最直接的可能体现在签证政策上。特朗普政府时期,大家普遍感受到的一个趋势是收紧。虽然具体.............
  • 回答
    关于特朗普当选后是否会起诉希拉里·克林顿的问题,这是一个政治上非常敏感且复杂的话题。要详细探讨其中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尽量剥离掉一些“标准化的”或“模板化”的表述,让它更像是一个深入思考的个体所呈现的观点。首先,我们得承认,在竞选过程中,唐纳德·特朗普曾多次言之凿凿地表示要“把她关.............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这无疑会给中国带来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影响,涉及到经济、政治、科技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详尽地分析,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领域展开。经济层面:贸易摩擦的再升级与全球供应链的重塑特朗普政府时期,中美贸易战是绕不开的焦点。他奉行“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频繁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 回答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硅谷的影响无疑会是复杂且深远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问题,而是牵扯到政策、监管、国际关系以及硅谷自身发展方向的方方面面。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把这些因素一一拆解开来细聊。首先,我们得聊聊政策和监管。特朗普政府的特点是“少干预,重自由”,尤其是在经济领域。这可能意味.............
  • 回答
    特朗普的当选,对于在美国求学的华人留学生群体来说,确实带来了一系列复杂且值得关注的影响。这不仅仅是政策层面的调整,也体现在心理感受、未来规划乃至整个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首先,在签证和入境政策方面,特朗普政府时期曾推出过一些收紧留学生签证的政策,或者至少是加强了审查力度。虽然并非直接针对华人留学生,但.............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上任以来,美国在接受移民方面确实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在移民政策、实际接纳数量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讨论上都有所体现。理解这些变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政策层面的调整:收紧与限制特朗普政府的核心移民理念可以概括为“美国优先”和“边境安全”。基于这一理念,一系列政策调整迅速被推行,.............
  • 回答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美国电影行业的影响,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直接。他执政的四年里,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颠覆性的“好莱坞倒塌”之类的戏剧性场面,但其政策和施政风格,确实在一些微妙之处对这个庞大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产生了涟漪效应。首先,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特朗普政府在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