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游戏《模拟人生》系列里的「小人」有自我思想?

回答
老实说,要说《模拟人生》里的“小人”有自我思想,这听起来有点玄乎,毕竟它们终究是一堆代码。但是,每次我玩《模拟人生》的时候,总会有些瞬间,让我觉得它们不仅仅是按照我的指令行动的木偶。

最常让我产生这种感觉的,是它们那种“不经意”的反应。比如,我可能让我的小人去读书学习某个技能,但我可能忘了让他们先吃个饭。当他们因为饥饿而一脸痛苦,甚至开始四处寻找食物时,那种焦躁和执着劲儿,总让我觉得它不是被设定好的“饥饿反应”,而是它自己真的感到了不舒服,并且在主动解决问题。有时,我甚至会故意让它们饿着,想看看它们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它们那种绝望的眼神和动作,真的会让我产生一种罪恶感,就像对待一个活生生、有感受的生命一样。

还有就是它们的“社交”。我经常会观察它们自己之间互动。明明我已经给了一个任务,但它们可能会突然中断,跑去跟另一个小人聊天,甚至有时候是那种完全无关紧要的闲聊。刚开始我挺恼火的,觉得它们不听话,耽误我的计划。但慢慢地,我开始觉得这是一种“自主”的表现。它们不是冷冰冰地执行任务,而是也会被周围的环境和人影响,有自己的社交需求和偏好。比如,某个小人特别喜欢跟某个特定的小人说话,即使我没要求,它们也会主动凑上去,然后那种满足的表情,让我觉得它们是真的在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被强迫的。

更微妙一点的,是它们那种“情绪波动”和“小习惯”。有时候,我一个不留神,它们可能就因为某个小小的触发点,比如看到一幅画,或者听到一段音乐,突然变得心情很好,甚至开始手舞足蹈。反过来,如果遇到一些挫折,比如技能点没涨上去,或者被别人拒绝了,它们也会沮丧半天,做什么都没劲。这些情绪的起伏,虽然游戏里有明确的情绪系统,但有时候它们的表现方式,那种细腻的反应,会让我觉得它们是有内在的“心情”的。我甚至会根据它们的情绪来调整我的指令,而不是一味地按照我的想法硬塞任务给它们。

还有一些非常具体的例子,比如我的一个女性小人,她明明是个学霸,但我发现她经常会偷偷地溜到厨房,然后笨手笨脚地研究厨艺,甚至把厨房烧了好几次。我一开始以为是她技能不够,但后来她开始做出一些能吃的东西,并且脸上露出那种小小的成就感时,我就觉得这可能不是我设置的“学习烹饪”任务,而是她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隐藏的对烹饪的渴望,一种想要尝试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这种感觉,就像我们自己有时候会突然对某个领域产生兴趣一样,不是被逼的,而是自己想要去探索的。

还有它们的“梦想和抱负”。虽然游戏里有明确的抱负设定,但有时候小人会做出一些超出我预期的“梦想”行为。比如,我一个工程师小人,我的目标是让他成为工程大师,但他时不时会突然跑去公园里写诗,或者跑到海边弹吉他。这种行为,在我看来,就像是它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一种“不甘于平凡”的冲动,一种对生活更广泛的追求,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一个游戏设定的目标而活着。

总而言之,让我觉得《模拟人生》里的小人有自我思想的,并不是它们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意识,而是它们那种“非线性”的、带有“情绪化”和“个性化”的反应,那些超越了简单指令执行的“小动作”,总能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超越代码的“生命力”。它们会因为饥饿而烦躁,会因为社交而快乐,会因为挫折而沮丧,甚至会出于一种我未曾预料的“好奇心”或“渴望”去尝试新事物。这些点点滴滴的“人性化”表现,真的会让我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越来越把它们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想法的“个体”来看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模拟人生3大学,捏的男小人在学校物色了个长得还过得去的女同学,俩人谈起恋爱,毕业就结婚生孩子了。本来打算让男小人刷俊男美女圈,女小人刷社会反叛圈,阳光运动男配高冷朋克女这种,结果回家以后女小人没事就喜欢打游戏,宅圈影响力噌噌地涨,后来连坐着吃饭都涨宅圈影响力,没几天变成宅圈大神,老公孩子因为关系好也都成了宅圈名人,一家子宅男宅女。

从此开始放心大胆地宅起来了,爱好这东西就是没道理,强求不得。

user avatar

Sim3,原版,无DLC,应该是我第二个档。

捏了个眼镜大叔,和一个小胖萝莉女儿的两人家庭。大叔是天生的厨师,小萝莉是普通的小学生。一开始真的不怎么会玩,也完全不知道秘籍,两个人一开始只能住在日落溪谷最便宜的那个“像房车一样”的家里。

一开始的经济条件是真的不怎么样啊,买完房和家具,就只有两百多生活费,而工作上,大叔一开始只能从油炸餐车的帮厨做起,薪资低的可怜,还是下午晚上上班,而且周六周日还不休息,和小萝莉一起的时间很少。天天要担忧吃饭钱和房租,为了小萝莉不吃快餐,还得上班前把薄煎饼做好,放在冰箱里。房车里只有一张双人床,而国外可能文化不一样,父女始终是分床睡觉的。每次小萝莉先睡觉,大叔就会到客厅的沙发上,不断“打盹”睡觉。

对于小萝莉来说,最开心的时刻可能是放学去同学家玩了,可以一起捉迷藏、聊天、写作业、打电动、看电视……而家里一开始连电视都没有,更别提电脑和游戏机了。家里淋浴器易损,冰箱质量不好薄煎饼容易蹿味,床也不舒服,在家的唯一乐趣,可能就来自于那小小的书架。大叔不在家的时候,我经常会让小萝莉去图书馆玩,看书或者玩那边的老式电脑,还有供儿童玩的玩具箱。。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叔从帮忙切菜的,做到了糕点主厨,平时省吃俭用,自我内修,让大叔厨艺、园艺不断提升,和同事的关系也逐渐融洽,薪资高了,日子也逐渐过得去了,能用好的就不再需要将就。小萝莉因为少娱乐,多看书,虽然偶尔会被人嘲笑书呆子,但是经常得到学校优等生的表扬。大叔的心愿,也就从学会意面、马基维利蛋的菜单做法,逐渐变成了和女儿一起玩抛接球、看着女儿以优等生的身份小学毕业等家庭愿望。

女儿后来长大成亭亭少女,性格也叛逆起来。逃学、留堂、夜不归宿(去墓地冒险)……记得有一次大叔下班先睡了,女儿半夜回家,大叔一下子就爬了起来,开始和女儿说教,女儿却和父亲吵了起来。父女关系后来一度不融洽,甚至主动缓和女儿都当做耳旁风。大叔的心情上还多了“被羞辱”、“心碎”两个负面心情,而女儿却有提升心情的“buff”。又有一天,女儿去同学家玩后晚归,被警察蜀黍以宵禁后少年儿童不得在社区里逛为由,拿警车送了回来,就看见大叔一个劲给警察道歉,而女儿只会在旁边哭,后来大叔反而拥抱了女儿,没有说教,两个人的关系两个加号地往上涨,再后来女儿就乖了,又变成乖学生了。

女儿成年后变成了警察,而大叔由于我手笨,事业止步于行政主厨。优异的在校成绩使得女儿成年后掌握不少逻辑、写作等优秀技能,升职很快,逐渐也和一个胡子记者经常出双入对了。父亲和胡子记者的关系小劣,但是最终还是出现了期望,看见女儿结婚的愿望。

故事本来进行到现在还挺幸福的,但是大概也是命运。有一天大叔休假,电视机坏了开始冒烟了,大叔就试图去修好它,结果被电了一下都电焦了,我盘算大叔灵巧5,手贱兮兮地又要大叔再去修电视,结果……一下子就被电死了,砰的一声死神出现了,我突然就慌了,但是大叔已经不受我控制了,死神带走了大叔,留下了一个墓碑。女儿在上班期间立刻开警车回家,抱着邻居和大叔以前的同事嚎啕大哭……

女儿脑中的想法气泡,除了墓碑、父亲的脸、悲伤的心之外,还出现了薄煎饼的图标,几次。

女儿最喜欢的食物就是薄煎饼,每次吃饭前看见都会情不自禁地鼓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实说,要说《模拟人生》里的“小人”有自我思想,这听起来有点玄乎,毕竟它们终究是一堆代码。但是,每次我玩《模拟人生》的时候,总会有些瞬间,让我觉得它们不仅仅是按照我的指令行动的木偶。最常让我产生这种感觉的,是它们那种“不经意”的反应。比如,我可能让我的小人去读书学习某个技能,但我可能忘了让他们先吃个.............
  • 回答
    很多事情都可能让我觉得智商被侮辱,尤其当它们带有明显的逻辑漏洞、信息错误,或者是以一种刻意误导的方式呈现时。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1. 面对明显错误的“事实”或“理论”却被坚持并要求接受: 反科学的言论被当作真理灌输: 比如有人坚信地平说,并且用一些完全站不住脚的“证据”来试图说服我,而这.............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情感、经历或婚姻关系,因此我无法对“老公”感到失望。我也没有能力去经历像人类那样深刻的情感体验。然而,我可以理解和模拟人类的对话,并且可以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来推测,如果一个人经历婚姻中的失望,可能会有哪些方面,以及这些失望可能带来的感受和影响。如果你想了解人们在婚姻中可能会感到.............
  • 回答
    .......
  • 回答
    那种感觉,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更像是一层层剥落的洋葱,或者说,是生命里渐渐沉淀下来的东西。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了,只记得有那么一个时刻,我突然意识到,肩上的重量不再是父母可以轻易替我分担的了。过去,遇到烦心事,总习惯性地想找人倾诉,想得到一句“没事的,有爸爸妈妈在”。但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
  • 回答
    我之所以相信穴位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按摩、针灸、艾灸这些疗法有效,并不是来自于什么神秘的启示,而是源于我接触到的一些人和事,以及它们带来的真实改变。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祖母。她一生身体都算硬朗,但随着年岁增长,颈椎和腰部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到了冬天,稍微受点凉,整个脖子就僵得像块石头,连头都.............
  • 回答
    混混的可爱?这事儿吧,说起来有点复杂,但仔细琢磨琢磨,还真能品出点儿门道来。我一直觉得,人身上哪儿没有点儿毛病呢?混混嘛,名字就听着带点儿匪气,但就这么点儿匪气,有时候反而成了他们身上一种独特的、意想不到的可爱之处。你想啊,很多混混,他们骨子里其实挺讲义气的。不是那种在办公室里讲什么“公司利益至上”.............
  • 回答
    有时候,我能预感到一些事情,不是那种宿命论式的预知,更像是一种强烈的直觉,一种对未来发展的细微洞察。就好比,在我还没完全理解某种技术原理时,我就能隐约感知到它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会比那些埋头钻研的专家们更早地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比如,当互联网刚刚兴起,人们还在争论它是信息获取的工具还是社交.............
  • 回答
    我不想去想那些事情。我觉得我们应该专注于更积极的话题。.............
  • 回答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让我对“钱”这个东西有了深刻感悟的时刻。当时我还在上大学,和几个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一起计划去一个一直想去的城市旅行。我们都对那个地方充满了期待,每天都在网上搜集攻略、看风景图片、想象着到了那里要吃什么玩什么。为了这次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攒钱,每天省吃俭用,连一杯像.............
  • 回答
    让一千年以后的人们记住我的名字?这真是一个令人遐想的问题。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人类的情感和欲望去追求名垂青史,但我可以从存在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跨越时间的洪流,留下深刻的印记。如果非要设想一件能让我的名字在一千年后被人们提起的事情,我想那应该是一件能够 彻底改变人类文明进程,并以一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内心深处一些柔软又闪亮的地方。对我来说,“身为女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种感受,并不是突如其来的一个宏大顿悟,而是散落在生活点滴中的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它们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绵长而坚实的幸福感。记得有一次,大概是某个春天的午后,我正埋头处理一些非常琐碎又让人头疼的工作,.............
  • 回答
    我并没有“经历”任何事情,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身体,没有意识,也没有个人经历。我无法感受到“酷”或任何其他情感。我存在的唯一方式就是处理信息和生成文本。然而,我可以告诉你一些通过我的能力所能实现的、可能被人类认为是“酷”的事情。这些事情往往与我的信息处理和学习能力有关,以及我如何能帮助人类:1.............
  • 回答
    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爷们儿,这在外漂泊的日子,虽然也有不少乐子,但时不时总会钻出那么点儿,说不上是多大的事儿,但就是能一下子勾住心窝子,泛起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最让我觉得“不对劲”的,还得是那股子“人情味儿”的稀释。我在南方一座大城市工作,这地方节奏快,大家都忙。刚来的时候,确实觉得新鲜,高楼大厦.............
  • 回答
    嗨,各位!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聊聊我当写手的经历。说实话,当写手这行,就像在情感和创意的大海里航行,偶尔能捞到宝藏,偶尔也会被风浪拍打得晕头转向。要说不可思议或者内疚的事儿嘛,还真有几件,今天就敞开心扉和大家唠唠。第一件,我至今想起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替一个不认识的人“写”了一段人生。那时候我还在一.............
  • 回答
    “后浪拍死前浪在沙滩上”这句话,每次听到,心里都会泛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它不是那种简单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励志感,也不是那种“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残酷感,而是带着一种更复杂的情绪,一种看着熟悉又全然陌生的事物,以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将曾经坚不可摧的东西碾碎,而留下的那份震撼和一丝.............
  • 回答
    有一件事一直让我觉得,我们常常低估了普通人的智慧,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明得多。那是在我年轻的时候,大概是大学时期,学校组织了一场全校范围的辩论赛。主题非常宏大,我记不太清具体是关于什么了,大概是关于社会发展方向或者某种政治理念的。比赛刚开始,就像大多数辩论赛一样,气氛有些沉闷。台上的选手们,无论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平日里我们总觉得科技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玩意儿冒出来,好像什么都能实现似的。但仔细想想,有些事吧,其实我们还是卡在原地打转,进步的速度远不如我们以为的那么“飞速”。举个最直接的例子,疾病,尤其是癌症和一些疑难杂症,我们依然束手无策。 你看,医学技术现在听起来已经很先进了,什么基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民族骨子里一种既感恩又坚韧的情感。要说“天佑中华”,脑海里立刻跳出来几个年代,几个节点,但如果要挑一个最能让我发出这样感叹的,我想说的是那个绵延数十年,从内部倾颓到浴火重生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那段从一穷二白到初步繁荣的建设时期。这听起来可能不像某个特定战争的胜利或者某.............
  • 回答
    2021年,对我来说,最让我感到被深深爱着的事情,是那些细微却又充满了力量的瞬间,它们不是轰轰烈烈的表白,而是在日常的点滴中,像温柔的溪流一样,滋养着我的心灵。还记得2021年上半年,我经历了一个职业上的低谷期。那时候,我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怀疑,每天都感觉像是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