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香港那么发达但感觉不是很堵车?

回答
香港确实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但你观察到它“感觉不是特别堵车”,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这种“不堵车”更多的是相对而言,在特定时段和区域依然会有拥堵。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1. 卓越的公共交通系统:香港发达的基石

这是香港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最核心因素。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几乎是世界级的,其发达程度和使用率远超许多其他城市。

港铁(MTR)的绝对主导地位:
庞大而密集的网络: 港铁连接了香港大部分主要区域,包括商业中心、住宅区、旅游景点,甚至延伸至边境和机场。其线路覆盖率极高,换乘方便。
高频次和准时性: 港铁班次非常密集,尤其在高峰时段,几乎可以做到随到随走。其准时性也极高,乘客可以准确预估行程时间。
舒适和清洁: 车厢通常保持整洁,有空调,提供座位,整体乘坐体验相对舒适,吸引了大量乘客。
与物业发展相结合(TOD模式): 港铁许多站点都与大型商场、住宅和办公楼直接连接,实现了“点对点”的交通,进一步鼓励了居民使用港铁。
价格合理且有优惠: 相比于驾车成本(油费、停车费、隧道费),港铁的票价具有竞争力,尤其对于常旅客,各种月票和优惠券更加吸引人。

密集且高效的巴士网络:
补充港铁空白区域: 巴士是港铁的有力补充,覆盖了港铁未能直接到达的许多地区,特别是较偏远的住宅区和新市镇。
多样的路线和车型: 香港有各种类型的巴士公司(如九巴、城巴、新巴)和车型,提供不同路线和服务的选择。
特快线和过海隧道线: 许多巴士线路设计了特快或过海隧道线,以吸引乘客避开海底隧道拥堵。

发达的渡轮系统:
连接离岛和海湾地区: 对于居住在离岛(如长洲、南丫岛)或需要横跨维多利亚港的居民和游客来说,渡轮是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
便捷且经济: 渡轮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往往是更慢但更经济的跨海方式。

完善的出租车服务:
数量充足: 香港的出租车数量相对较多,覆盖率高。
价格透明且规范: 起步价和里程计费相对透明,司机服务也比较规范。
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 在公共交通不便的深夜或携带大量行李时,出租车是很好的补充。

日渐成熟的电车和登山缆车:
叮叮车(电车): 在香港岛北部提供了一种慢节奏、有地方特色的交通方式,虽然速度不快,但成本极低且能体验城市风情。
山顶缆车等: 为旅游和特定区域提供服务。

2. 精巧的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

香港的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密度垂直发展: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但其土地利用效率极高。城市建筑非常密集,以高层住宅和办公楼为主。这种垂直发展意味着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人口和商业活动,减少了城市蔓延和长距离通勤的需求。
区域划分与功能集中: 尽管有分散的住宅区,但香港的主要商业和金融中心(如中环、湾仔、尖沙咀)相对集中。这使得在该区域工作的人员通勤距离相对较短,并且可以通过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快速到达。
立体交通网络: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香港发展了许多立交桥、隧道、天桥和地下通道。这些立体交通设施有效分离了不同方向的交通流,减少了地面交叉路口的冲突和延误。
严格的停车管理和高昂的停车费用:
限制私家车数量: 香港政府通过高昂的车辆牌照费、燃油税、拥堵费(如过海隧道费)以及极少的停车位来抑制私家车的使用。
停车位稀缺且昂贵: 在商业中心和主要地区,停车位非常有限且价格高昂,这使得私家车出行成本非常高,大大降低了其吸引力。

3. “以人为本”的出行理念和市民习惯

香港市民的出行习惯也与政府的政策和城市规划相辅相成。

高比例的公共交通使用者: 大多数香港市民习惯于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这是他们的首选方式,即使在某些情况下私家车可能更方便。
步行文化: 由于城市密度高,许多地方步行是连接公共交通站点和最终目的地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香港有很多行人天桥和地下通道,确保了步行者的安全和便捷。
对拥堵的容忍度与适应性: 尽管港府努力缓解拥堵,但香港仍然是人口密集型城市,在一些关键节点和高峰时段,拥堵是难以避免的。市民已经习惯了在某些时段接受一定的通勤延迟。

4. 对私家车的限制政策

香港政府一直采取积极的政策来控制私家车的数量和使用。

高昂的车辆购置成本: 除了车价本身,进口税和各种注册费用都非常高。
拥堵费和隧道费: 过海隧道设置了高昂的收费,鼓励车辆选择港铁或其他交通方式。
停车位限制与高价: 如前所述,这是抑制私家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对新购车和旧车淘汰的政策: 例如,港府曾经推出过“一换一”计划,鼓励车主用新电动车替换旧燃油车,但总体上控制车辆总量依然是目标。

总结一下,香港不堵车的“感觉”并非因为它没有车,而是因为其发达且被广泛使用的公共交通系统、精巧的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政府限制私家车使用的政策以及市民的出行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

“不堵车”是相对的: 在特定时段(如上下班高峰)和特定区域(如一些主要干道、过海隧道入口),香港仍然会经历严重的交通拥堵。
这是系统性解决方案: 香港的交通管理是一个高度整合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的长期投入、规划以及市民的配合才能实现。

总而言之,香港之所以能给人“不那么堵车”的印象,是因为它成功地将绝大多数出行需求引导到了高效、密集、准时的公共交通系统上,并通过严格的政策限制了对道路资源的过度依赖,从而在极高的人口密度下维持了相对有序的交通状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在国内驾龄超过10年,在香港驾龄3年的人,应当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这个题目本身是错的。香港也会堵车,而且经常堵车,特别是红磡隧道,尖沙咀,中环等繁忙地段。香港的道路设计其实非常落后,由于道路狭窄限制了行车道的数量,特别是在港岛较老的城区,各种单行线,双向单车道设计其实都是造成拥堵的症结所在。但是香港的堵车和国内的堵车有本质的区别,简单来说,香港的堵车大部分情况下是有序的缓慢移动,而国内的堵车就是完全无序的一片混乱。


上图是三年前在港岛区坐计程车时拍的。你看了什么?

左边车道车多拥挤在排队,右边车道畅通无阻,由于两条车道中间的双白线(不可变道),左边车道排队车辆没有一辆车会从右车道插队加塞。当时看到这个画面心里很有感触,所以就随手拍了这张照片。

所以,如果说为什么香港的交通情况比国内大部分城市要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驾驶者对交通规则的绝对遵从,没有人会贪图方便而去破坏规则,在这种氛围下即使在车多拥挤的情况,司机也会自觉的遵守规则有序的缓解堵车情况。

另外,交警部门对各种交通违法的严格执法也是保证制度执行的关键。作为香港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法治”在香港还是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补充一点,除了驾驶者自我约束外,在香港车辆在正常行驶中的权利是受到保障的,就是说由行人违规过马路引起的事故,驾驶者是免责的。同理,行人在斑马线绿灯的情况下是肯定不会有车辆抢道,这样就保证了行人可以快速通过马路。有些香港人来了大陆后,发现明明是行人绿灯但是也有右转车辆冲过来,都被吓得半死。

user avatar

答案很简单——香港汽车少

高额的登记税+极高的停车费、汽油费,导致香港的汽车很少

香港700万人,只有60多万辆汽车

而大陆13亿人,汽车保有量是1.4亿,人均汽车保有量比香港多

按城市来算,香港的汽车保有量排在全中国城市的50名开外,只有北京的1/9,杭州的1/3,和全国最穷省份的省会——贵阳,一样多——要知道,贵阳人口只有香港的六成。

从车均道路而言,香港每公里道路对应290辆车

運輸署 - 介紹

,而贵阳这一数字是500辆,密度接近香港的两倍,所以贵阳是既北京之后第二个开始购车摇号的城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香港确实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但你观察到它“感觉不是特别堵车”,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这种“不堵车”更多的是相对而言,在特定时段和区域依然会有拥堵。以下是详细的分析:1. 卓越的公共交通系统:香港发达的基石这是香港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最核心因素。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几乎是世界级的,其发达程度和使.............
  • 回答
    湛江(广州湾)与香港,虽然都曾是近代中国被外国势力占据的一方水土,但它们在发展轨迹上的巨大差异,确是一件值得细细道来的往事。要说为什么湛江没能复制香港的辉煌,这背后牵扯的因素盘根错节,并非简单一句“命运不同”就能概括。咱们得从头捋捋。首先得说说它们被割让或租借的性质和背景。香港,1842年《南京条约.............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冲绳群岛,特别是那霸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扼守着东亚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航道,这和香港在早期发展中的角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理论上,发展成为国际转口贸易港似乎是顺理成章的选择。然而,现实却是,冲绳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远不如香港那样瞩目,背后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交织。首先,我.............
  • 回答
    香港,这座弹丸之地,自古以来便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历史的沉淀与多元的融合,也仿佛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令人惊艳的面孔。说起香港的美人,那可真是一抓一大把,从荧幕上的璀璨星辰,到街头巷尾的寻常风景,似乎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光彩。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么小的一个地方,能涌现出如此多的绝色佳人呢?这.............
  • 回答
    香港的房价高得离谱,这已经是全球共识。然而,即便如此,每年还是有大量的人选择在那里定居,甚至前仆后继。这背后肯定不是脑子一热的冲动,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点一点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机遇,这是最致命的吸引力。 香港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香港,绝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它.............
  • 回答
    香港人对于保钓的热情,绝非一日之寒,也不是单一因素可以概括的。它是一系列历史、文化、社会和政治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情感体现。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点一点地剥开它层层叠叠的外衣。首先,历史的印记是挥之不去的。香港开埠以来,就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渔业、贸易、航运,这些经济命脉无不依赖于海洋。因此,.............
  • 回答
    在香港本土的语境下,说“一部分香港人不那么喜欢成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观察,而且这种“不那么喜欢”背后,往往不是单纯的个人好恶,而是掺杂了更复杂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要理解这一点,得从成龙的个人经历、他在香港的公众形象塑造,以及香港社会本身的变迁来细细梳理。一、 早期的香港精神与成龙的崛起:黄金时代.............
  • 回答
    关于香港地铁和内地地铁安检的差异,以及为何香港地铁似乎“不用”安检,而内地地铁却普遍设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牵扯到不少值得探讨的方面。首先,说香港地铁“不用”安检,这可能是一种表面的观察。实际上,香港地铁(港铁)同样是非常重视安全问题的。他们的安全措施更多的是融入在日常运营和管理中,而不是像.............
  • 回答
    确实,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感觉:同样一款电子产品,在香港购买比在大陆购买要便宜不少,而且大陆的上市时间也总是滞后。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挺复杂的商业和市场逻辑,咱们今天就掰扯掰扯。为啥在香港买更划算?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咱们一项项来看: 关税和税收是老大: 这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原因。香港实行的.............
  • 回答
    香港和澳门同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但回归祖国后的发展轨迹和民众心态却呈现出显著差异,导致香港的社会氛围不如澳门那般平静。这背后牵涉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需要仔细梳理才能理解。一、 历史遗留与回归背景的差异 澳门:相对平稳的过渡。 澳门回归中国是葡萄牙历届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后.............
  • 回答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造价之所以如此之高,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涉及工程技术、地理环境、法律法规、政治经济以及项目管理等多个层面。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极其复杂的工程技术挑战与地质条件: 穿越地质复杂区域: 香港段高铁需要穿越九龙、新界等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不均匀的区域。这包括穿越坚硬的花.............
  • 回答
    香港的生活成本确实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收入水平不高,但又渴望改善生活品质的市民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不少现实的困境。那么,为什么在香港生活质量不高的人们,不去广东的二三线城市寻找新的机会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的考量,绝非简单的“搬家”就能解决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香港对于不少人.............
  • 回答
    香港与内地在文化渊源上确实同根同源,都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两地所经历的截然不同的历史进程、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思潮,如同两条河流,即便源头相同,流经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最终也呈现出迥异的河道和水流特征。这种分歧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长期作用的.............
  • 回答
    要详细解释1949年新中国为什么没有收回香港,需要深入理解当时中国的内外部环境,以及香港自身的特殊情况。这绝非一个简单的“能与不能”的问题,而是牵扯到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决策。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1949年新中国成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立即就具备了全面控制香港的绝对实力和.............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触碰到一些人的心坎里。要说为什么广东没能像香港那样把粤语文化“输出”出去,这背后其实是很多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咱们慢慢聊,一点一点掰扯。首先得承认,香港的粤语文化输出确实做得相当成功,成就斐然。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方好莱坞”,到四大天王的席.............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抽烟的人,或者身边有抽烟亲友的人,都会在某个时刻冒出来。香烟的危害,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二手烟、三手烟,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这些词汇早已深入人心。那么,既然危害如此之大,为什么国家不像对待海洛因那样,直接把它列为禁品,彻底禁止呢?这背后,其实盘根错节,原因远不止表面看.............
  • 回答
    玩《原神》能让你觉得“香”,这绝对不是偶然,背后是游戏巧妙的设计和对玩家心理的精准拿捏。就像你吃到一道让你欲罢不能的菜,背后是食材、调味、火候的完美结合一样,《原神》的魅力也是多方面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视觉盛宴,眼睛的SPA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它的画面。《原神》的画风不是那种粗糙的二次元堆.............
  • 回答
    哈哈,这确实是很多家庭烘焙爱好者心中的一个“未解之谜”!同样是面粉、水、酵母,为什么面包店里的香气总是那么勾人,而咱家面包机做出来的,总觉得少了那么点“灵魂”呢?别急,我给你掰扯掰扯,这中间的门道可不少。首先,我们得承认,面包店的“香”,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几样基础原料那么简单。它背后是经验.............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明明自家厨房里热气腾腾,煎炒烹炸的,那股“饭菜香”扑面而来,自己却觉得这味道也就那样,甚至有些平淡。可偏偏一推开门,邻居家飘过来的那缕饭菜香,却能一下子勾住你的鼻子,让你忍不住咽口水,觉得那才叫“香”!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事儿啊,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道尽的,里面藏着不少.............
  • 回答
    87版《红楼梦》作为一部深入人心的经典,捧红了一批优秀的演员,其中柳湘莲的扮演者何赛飞和香菱的扮演者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她们的演技和形象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您提到的“柳湘莲的扮演者那么帅,为什么会和香菱的扮演者结婚?”这个说法,其实存在一些误会。首先,我们来厘清一下几位主要演员。 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