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每隔一两年,都会出一个类似的公约。
我在学校的时候,闹到网上比较大的(之前是人人,后来是知乎),就有两三次了。我知道最早的还是我娘系,机械系的机九公约。我相信还会有更早的类似的举措。
问我如何评价?八个字:
可以理解,毫无意义。
可以理解的意思,这种公约代表了辅导员,班干部,新生的一种合力。辅导员通常是真心为同学好,想督促大家努力学习,毕竟每年都那么多挂科延毕的,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班干部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又不了解大学的情况,套用高中的管理模式写公约;同学虽然可能有不舒服的,但是由于高中服从习惯了,也不会有太大反抗,加上大家都觉得督促自己努力学习是好事。
为什么说毫无意义?经历过的同学都知道,没有哪个班级能真正长久的执行这个公约,更遑论真的提高大家学习成绩了。该挂科的还是挂科,该延毕的还是延毕。
再进一步说,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提高学习成绩有什么用呢?学习成绩早就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了,有的同学的规划就不是需要太好的学习成绩的。更何况,学习成绩好,也不代表科研能力强。科研大牛偏科学分绩不是第一的也大有人在(当然成绩通常不会差)
归根结底,这是清华很多传统工科院系培养路径的结果。很多工科院系,给学生谈职业发展,通常就是三条路,保研,出国,工作,这几年多了个转金融。除了工作之外,不管哪一条路,都是需要一个高GPA的。在大一各方合力出这样的政策,也是顺理成章了。
至于保研之后,工作之后怎么办?没人提,好像也不是那么关键了,反正先保上再说。但仔细一想就知道,没有长期职业规划,怎么知道要保哪个专业的研,出哪个专业的国呢?当然,辅导员可能也没法在这个角度帮助同学们。毕竟,一路从清华本科直博的辅导员,没经历过秋招校招,也没法在这方面有切身经历。所以就有了这种,保研-提高成绩-集体学习的公约了。
这样的公约,我当然是不支持的,但是反对也无意义,因为过不了多久它自己就会废除了。
我认为问题的核心是能否给同学,尤其是传统工科的同学,以学习的意义。真的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让他们自我选择学习(或者选择不学习),而不是一直沿用这种强迫的手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