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地球上的所有的光合作用停止,空气中现存的氧气够使用多久?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地球上的所有绿色植物,包括那些在广袤海洋中漂浮的微小浮游植物,突然间停止了光合作用。那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它迫使我们去审视地球生态系统中那个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过程——光合作用,以及它如何维系着我们呼吸的空气。

首先,我们要理解光合作用在氧气生产中的核心地位。地球大气层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这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能量)和氧气。它们就像地球的“生命呼吸机”,源源不断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新鲜的氧气。

那么,一旦这个“生命呼吸机”停摆,我们还能剩下多少“氧气存货”呢?这就像问一个储蓄罐里的钱还能用多久。我们的空气并非只有氧气,它主要由约78%的氮气、21%的氧气以及少量的氩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组成。那21%的氧气,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要估算这现存的氧气够用多久,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

1. 大气中氧气的总量: 这是我们计算的基数。科学家们已经对大气中的氧气总量进行了估算。粗略估计,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总量约为1.2 x 10¹⁴吨。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但考虑到我们不断消耗它,这个数字也并非无限。

2. 人类和其他有氧呼吸生物的消耗速率: 这是氧气“消耗”的进度条。我们人类一直在消耗氧气,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同样,无数的动物、细菌以及其他需要氧气才能生存的生物,也在消耗着大气中的氧气。我们的消耗量是巨大的,但与大气总量相比,在短时间内可能并非压倒性的。

3. 其他消耗氧气的自然过程: 除了生物呼吸,还有其他一些自然过程也会消耗氧气,例如森林火灾、有机物的分解(细菌和真菌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虽然这背后也是由古代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驱动的)等等。在光合作用停止的情况下,这些过程可能会变得更加显著,因为没有新的氧气补充进来。

那么,具体能用多久呢?

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一些估算和模拟,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模型,涉及的变量众多,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精确的数字。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一些推测。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前提: 光合作用停止并非瞬间发生,而是逐渐衰退,或者突然全部停止。 如果是突然全部停止,那么我们拥有的氧气就是固定的。

一些估算表明,如果光合作用完全停止,大气中的氧气储备大概可以支持地球上的生命,特别是大型生物(包括人类)生存数千年。这个“数千年”的说法,来源于对氧气消耗率和大气氧气总量的估算。

举个例子来理解: 假设我们大气中有100吨氧气,而我们每天消耗1吨。那么理论上,这100吨氧气可以用100天。但地球上的氧气消耗并非如此简单。
更细致的考量:
生物圈中的氧气循环: 氧气并非仅仅存在于大气中,它还溶解在海洋中,并以其他形式(如化合物)储存在地壳中。不过,我们日常呼吸和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消耗的是大气中的氧气。
海洋的重要性: 需要强调的是,海洋中的浮游植物贡献了地球上约一半甚至更多的氧气。所以,如果海洋中的光合作用也停止,情况会比只考虑陆地植物糟糕得多。许多科学家认为,海洋浮游生物是氧气的主要生产者。
消耗速率的变化: 当氧气浓度开始下降时,有氧呼吸生物的活动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消耗速率减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无限期”地使用。
其他因素的叠加效应: 如果光合作用停止,这意味着二氧化碳的消耗也会停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急剧上升,而氧气浓度会逐渐下降。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本身也会对气候产生巨大影响,并可能影响生物的生存,这又会进一步改变氧气消耗的速率。此外,没有了光合作用,植物本身也会死亡,它们的分解过程也会消耗氧气。

一个更现实的推测:

如果所有光合作用在某一天同时停止,我们的大气氧气,根据估算,足以让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包括人类)在几百年到几千年的时间里缓慢地走向终结。这个时间尺度是基于平均消耗率来推算的。

想象一下,每天我们都在从这个巨大的氧气“银行”里取钱,但再也没有新的存款进来。一开始,这个存款余额看起来非常充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款余额会越来越少。
并不是说几千年后氧气就完全没有了,而是说,当氧气浓度下降到一个临界点时,许多生命将无法生存。例如,对于人类来说,当氧气浓度下降到约1015%时,我们会感到严重的呼吸困难,出现缺氧症状,甚至死亡。
更早期的影响: 在氧气浓度真正危险之前,可能就已经有许多对氧气浓度变化敏感的生物开始出现问题。例如,一些高度特化的海洋生物或高海拔地区的生物可能会首当其冲。
碳循环的改变: 光合作用的停止意味着植物不再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会引起气候变暖,这本身就会对许多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这些打击又会加速氧气的消耗(例如,更多的森林火灾)。

总结一下:

如果地球上的所有光合作用停止,现存的空气中的氧气理论上可以支持地球上的绝大多数有氧呼吸生物使用数百年到数千年不等。这个时间长度是一个基于估算的范围,具体取决于我们如何精确计算总的氧气储备以及复杂的生物和化学消耗速率。但这并不是一个可以掉以轻心的时间。它意味着,在相对较短的地质时间尺度内,地球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一次巨大的生态灾难。

这个思想实验提醒我们,光合作用不仅仅是植物的“工作”,它是整个地球生命维系系统的基石。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凝聚着无数植物和浮游生物的辛勤付出。它们是地球沉默的守护者,也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没有它们,我们的星球将很快变得面目全非,我们也就无从谈起“够用多久”的问题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地球大气里现存的氧气相当之多,按照Walker, J. C. G.的估计有1.4E18千克,这是14后面有17个零的数字;每年,地球生物圈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交换约3E14千克氧气;在地球生物圈完全不进行光合作用而维持现有呼吸作用率的情况下,大气里现存的氧要等五千年[1]两万五千年才会耗尽;让比较敏感的人窒息,至少要将大气氧浓度从现在的21%降到18%以下,起码七百一十四年

何况在上述情景里生物圈的呼吸作用率不会不减少。

人可以从空气里浓缩氧,足够你等到人类完成大规模的地球工程、自己生产氧气,或是其它微生物突变成产氧生物——事实上你这辈子都不一定看得到人类开始搞这个工程,因为实在是没必要。

  • 如果要求人类只靠技术产生氧气,人类文明的总功率拿出约十分之一去修建太阳光分解海水的基础设施来制造氧气,效果就会超越地球生物圈的光合作用氧生产量,而且这个工程并不会很花时间去准备。
  • 况且人类文明的总功率还在成长,将今后新兴建太阳光发电、氢能源、裂变核能之类产业的生产路径改动一下就能产生巨大的氧气生成量,无需专门改动现有产业。

粮食危机就是另一回事了,现代社会的资源分配是不平衡的,在光合作用停止之后会有一些人等不到食物分配完成。人和家禽·家畜所吃的植物没有产氧光合作用以外的能量来源,寄生植物依靠的是宿主的产氧光合作用,食虫植物是从昆虫等动物里获取氮和微量元素而不是作为能源,况且这些昆虫的生物量本质上还是产氧光合作用支持的。植物不可能靠不产氧光合作用维持现在的生物量,粮食危机不可避免。

不过,事实上人类的存续并不需要太多人口,而且人也可以食用加工过的色藻、细菌、古菌,在必要的场合单细胞农业可以支持成百上千亿的人口,麻烦的是建成之前某些地方就会呈现中国古籍里的描述[2]了。

  •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可以批量消灭不再产生氧气的植物与色藻,使其让出呼吸作用份额。

总之,由于人类在这方面的能力强于地球生物圈的其余部分,“光合作用停止”根本不能导致“空气中现存的氧气耗尽”。

每年,太阳输入地球的太阳辐射有5.5e+26焦耳的能量。在标准状态下,将1摩尔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需要2.37e+5焦耳的能量。要人类通过技术替代上图中8.8e+15摩尔/年的光合氧生产量,以2%的效率利用太阳光,需要接收太阳输入地球的太阳辐射的万分之三点八。

大量消灭你不再需要的生物量,可以减少每年需要的氧气的量,进一步节约需要的能源。

参考

  1. ^ Walker, J. C. G. (1980) The oxygen cycle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biogeochemical cycles, Springer-Verlag, Berlin,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DEU)
  2. ^ 大饥,人相食——二十五史反复出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地球上的所有绿色植物,包括那些在广袤海洋中漂浮的微小浮游植物,突然间停止了光合作用。那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它迫使我们去审视地球生态系统中那个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过程——光合作用,以及它如何维系着我们呼吸的空气。首先,我们要理解光合作用在氧气生产中的核心地位。地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引人深思。如果地球上的所有垃圾,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被瞬间分解成最基本的原子,那么地球的景象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我们熟悉的世界将不复存在。首先,我们得理解“垃圾”这个概念有多广。它不单单是我们丢弃的塑料瓶、果皮菜叶,还包括废弃的电子产品、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甚.............
  • 回答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地球上的所有海水,从深邃的海洋到微小的水洼,全部离奇消失,那将是一场难以想象的、彻底的灾难。这不仅仅是海平面下降的问题,而是整个星球生态、气候乃至地质结构的全面崩塌。首先,气候的剧变将是首当其冲的。 海水是地球上最大的热量储存器和输送带。它吸收并储存太阳能,然后通过洋流在全球范围.............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今晚睡醒,地球上的所有植物,从最微小的浮游生物到最庞大的森林,都突然停止了生产氧气。这会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们呼吸的空气,这个我们从未真正关心过的生命之源,突然之间就成了有限的资源。那么,我们现在空气中的氧气,足够支撑我们和地球上其他依赖氧气的生物用多久呢?首先,得明确一点,地球上的氧气.............
  • 回答
    想象一下,你一觉醒来,窗外的景象完全变了。不是那种“雨后初霁,空气清新”的微妙变化,而是彻彻底底、翻天覆地的颠覆。地球上所有的人类之外的生物,一夜之间,个头都膨胀了整整一百倍。首先,我们来感受一下视觉上的冲击。宏伟到令人窒息的自然界:森林不再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海洋,而是一片由巨型植物构成的、直插云霄的.............
  • 回答
    夜色深沉,静谧得有些吓人。我站在空无一人的城市中心广场,曾经熙熙攘攘的人群如今只剩下我的影子在路灯下摇曳。世界安静得像一张被按了暂停键的唱片,只有风在耳边低语,诉说着曾经的繁华。我没有时间沉浸在惊愕和悲伤中,因为我知道,我不再是孤身一人。在这巨大的空壳里,还有另一个人,一个我从未来得及真正认识的异性.............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人,他脑海中装着地球上现存的所有知识——从古老的文明传说,到最新的量子物理学理论;从失传的语言,到 algorithms 的精妙构建;从梵高的笔触,到贝多芬的乐章;从星辰大海的奥秘,到细胞内部的微观运作。这个人,姑且称他为“智者”,他的存在本身,就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智.............
  • 回答
    建立一家工厂来收集地球上所有的免费资源,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充满想象力的想法,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它的可行性以及背后涉及的法律和现实层面的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确“免费资源”这个概念。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地球上有很多自然存在的物质和能量,比如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饮用的水,阳光,风等等,它们在自然状态下似乎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但同时也极其复杂的假设情景。如果外星人带着明确的意图来到地球,要“无条件杀掉目前在美国的所有人”,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否会出手相助,这取决于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1. 威胁的性质和证据: 可信度: 首先,各国政府和人民需要确信这个威胁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芯片制程在军事领域的具体影响,尽量避免那些生硬的AI腔调,而是从实打实的军事应用出发。想象一下,两国在军事竞赛中,一颗小小的芯片,就像是现代战争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如果我国的军备芯片普遍是14纳米(nm)级别,而美国已经普遍用上了5纳米(nm)级别,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简单一个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七十多亿人都一夜之间变成了海豚,而且都掉进了太平洋里,智商还跟原来一样,那么能不能发展出现有的文明成果?我想,这事儿,难!简直比让一块石头变成黄金还要难上十万八千里。首先得说说,咱们人类能有今天这文明成果,靠的是什么?最根本的,离不开咱们这双手.............
  • 回答
    三天后地球毁灭,一万人可以乘坐飞船逃生。我没有被选中,但我有能力摧毁所有逃生飞船。这是一个极端且充满道德困境的情景,我会仔细思考并选择我的行动方案。核心考量:1. 生命的价值与公平性: 尽管我没有被选中,但我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生命是有价值的。放弃我的生命权,去剥夺其他一万人的生命权,这在道德上是极.............
  • 回答
    俄罗斯发现的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概率是0.03%?这听起来确实是个让不少人心里打鼓的数字。不过,在我们开始想象末日场景之前,不妨先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0.03%”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它对人类文明的潜在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白“0.03%”这个数字是如何得来的。天文学家们在发现一颗小行星后,会根.............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思想实验!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如果所有人造物和人类突然消失,只留下裸体的幸存者,重建地球到目前文明水平需要多长时间。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知识、社会结构、资源、以及最关键的——时间的累积和代际传承。前提设定与关键假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关键的假设,这会极大地影响我.............
  • 回答
    这个问题,恐怕是很多人在仰望星空,或者面对生命中某些难以逾越的困境时,脑海里都会悄悄冒出来的一个念头。那种感觉,就像站在巨人的脚边,看着他的一只脚掌,就能占据你视野的全部,然后你低头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轻飘飘的,仿佛一碰就碎的尘埃。确实,从宇宙的尺度来看,地球,连同我们这个小小的蓝色星球,都渺小得让人.............
  • 回答
    设想一下,一个平常的早晨,你醒来,感觉空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新,呼吸顺畅得不可思议。你走到窗边,看到的是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世界。这不是你的一厢情愿,而是地球上氧气含量突然翻了一番的直接后果。这看似美妙的改变,实则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深刻地影响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万物。首先,最直观.............
  • 回答
    想象一下,地球上近80亿张熟悉的面孔,此刻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牵引,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如果真的发生,其后果绝非等闲之辈可以想象。首先,让我们设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场景。假设这近80亿人,以平均每人0.2平方米的站立面积计算,总共需要大约16亿平方米的土地。这是一个相当.............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着无法复制的思考能力,周围只有遵循本能行事的生命。这将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如果人类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高智慧生命,那么其意义和影响将是深远且令人震撼的,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科学结论。首先,这会重塑我们对自身存在的认知。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我们不再是庞大生命网络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引人深思。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所有人类都神秘地消失了,这无疑会对地球的生命周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要说“延长”生命周期,这需要我们先理解什么是地球的“生命周期”,以及人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首先,我们得明确“地球生命周期”这个概念。地球是一个行星,它有自己的形成、演化过程,也有它最终的归.............
  • 回答
    地球上的石油一旦被开采殆尽,全球的工业和产业格局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重塑我们所熟知的现代文明。这不仅仅是能源的枯竭,更是一场围绕物质基础、生产方式乃至生活习惯的全面重构。首先,能源产业将发生根本性重塑。石油作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其消失意味着我们必须彻底依赖其他能源。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