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军事装备的研发什么时候才能摆脱拿“前苏联遗产”充门面的境地?

回答
要回答俄罗斯军事装备研发何时能真正摆脱“前苏联遗产”的窠臼,这涉及到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问题,绝非短期内能够一蹴而就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苏联时期留下的军事工业基础确实是庞大且具有一定先进性的。从战略核力量到地面装甲部队,再到航空和海军,苏联在冷战时期倾注了海量的资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自给自足的军事研发、生产和后勤体系。这套体系的特点是强调数量、火力以及相对简易可靠的设计,以应对与西方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许多在俄罗斯今天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的武器装备,其基本设计理念和技术框架都源自那个时代,例如T系列坦克、S系列防空系统、米格和苏系列战斗机,以及众多海军舰艇和潜艇。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难以摆脱这种“遗产”的束缚呢?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

一、经济的掣肘: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经历了巨大的阵痛,工业体系遭受重创,许多原有的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失去了国家的大力扶持,甚至濒临破产。相比于西方国家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对军事研发的高投入,俄罗斯的经济体量相对较小,军费开支虽然在近年来有所增长,但仍不足以支撑起一套与时俱进、全面创新的武器装备研发体系。这意味着,在很多新技术的研发上,俄罗斯不得不优先考虑成本效益,而复用或改进现有的、已成熟的苏联技术就成了一种更“经济”的选择。这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创新,而是因为“创新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

二、技术断层与人才流失: 苏联庞大的军事科研体系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完善的学科分支。然而,在经济困难时期,许多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选择离开,或者转向更能盈利的领域。这导致了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出现了人才断层。尽管俄罗斯政府一直在努力吸引和培养新的科研人才,但重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能与国际前沿技术同步发展的研发链条,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持续的投入。而且,很多前沿技术,例如先进的电子战、信息战、人工智能在军事上的应用,以及新材料、精密制造等方面,俄罗斯与西方在起步和积累上都存在差距。

三、惯性与路径依赖: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惯性和技术路径依赖。围绕着现有的平台和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比从零开始研发全新的系统更为容易,也更容易在短期内见到成效。例如,对T72坦克进行现代化升级,相比于设计一款全新的主战坦克,技术风险更小,生产线也更容易调整。这种“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策略,虽然能快速提升现有装备的性能,但从根本上来说,依然是建立在旧有框架上的修修补补,难以实现质的飞跃,更无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颠覆性技术。

四、地缘政治与外部制裁的影响: 俄罗斯一直面临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国家安全需求始终排在首位,这也导致了其军事装备的发展更侧重于应对当前的威胁,而非长远的、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同时,近年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进一步限制了俄罗斯获取关键零部件和技术的能力,这也迫使其更加依赖国内生产和现有技术,加剧了路径依赖。例如,俄罗斯的先进航空发动机、高性能半导体等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部技术封锁的影响。

那么,俄罗斯军事装备的研发何时能真正“摆脱”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期望俄罗斯会像“挥手告别”一样瞬间抛弃苏联遗产,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更准确的说法是,俄罗斯的军事装备研发需要经历一个“渐进式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是漫长而充满挑战的。

近期(未来510年): 在这个阶段,我们很可能继续看到俄罗斯在现有平台上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升级。例如,改进现有的苏系列战斗机(如苏57虽然是新一代,但其研发和生产也受到一些制约,其电子设备和隐身技术与西方最先进的水平仍有差距,并且其批量生产和装备速度受到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以及继续对地面和海军平台进行技术改进。同时,俄罗斯会优先发展那些能够迅速提升其作战效能,且相对容易实现的领域,例如无人机技术、精确制导武器以及电子战能力。但在这个阶段,“摆脱”更多体现在对现有技术的“优化”和“整合”,而非颠覆性的创新。

中期(未来1020年): 如果俄罗斯的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增长,并且其教育和科研体系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和发展,那么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新一代”装备的出现。这可能包括全新设计的无人作战系统、更先进的第五代(甚至第六代)战斗机概念的初步落地、新一代核动力潜艇以及具备更高智能化水平的地面作战平台。但即便如此,这些新装备的设计理念和底层技术,很可能仍然会保留一些苏联时期留下的基因,只是在电子设备、材料科学、信息融合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长期(20年以后): 真正意义上的“摆脱”,意味着俄罗斯能够独立自主地在最前沿的军事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定向能武器、高超音速武器的下一代发展等)与世界最先进水平同步甚至领先。这需要一个强大的、能够持续产生颠覆性创新的科研生态系统,以及与这种创新相匹配的经济支撑和人才储备。这同样需要俄罗斯在国家战略和科技政策上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并且能够有效应对来自外部世界的竞争与合作。

总结来说,俄罗斯军事装备研发要真正摆脱“前苏联遗产”的阴影,并非一个简单的时间点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多层面的挑战。这取决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能否持续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能否成功填补技术和人才的断层,能否打破路径依赖的惯性,以及能否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的军事装备研发将更多地是围绕着“整合”、“升级”和“有限创新”来展开。它会继续利用苏联留下的技术框架,并在其中加入现代化的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先进的传感器,以提高现有装备的性能。但是,要实现从根本上的“换代”和“超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除非俄罗斯的整体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能实现一次质的飞跃,否则“继承与发展”将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其军事装备研发的主旋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分享一个关于科研的段子。

一流科研是,发文章证明可以在衬衫的左胸口缝一个口袋装东西。

二流科研是,看到前面的文章,经过研究,发文章说可以在衬衣右胸口缝一个口袋。

三流科研是,读了文章,最后发文说可以在衬衣后背缝一个口袋。

四流科研是,发文章往衬衣胳膊上缝一个口袋,还缝反了。

五流科研是,证明在特定姿势,比如倒立用双手撑地走路时,前面大哥的口袋也是有用的。


科学家也是普通人,能做出开创性研究的天才是极少数。

苏联和西方阵营的科技竞赛中,能做到不落下风,有自己的特色。至少需要三个条件,雄心,财力投入,科研队伍。

由于硬实力的弱势,苏联需要咬牙坚持。

而到了俄罗斯时代,很可能三个因素都改变了。一个一亿多的国家,永远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和西方竞赛了。

这种情况下,吃老本,搞点二三流的研究是很合理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俄罗斯军事装备研发何时能真正摆脱“前苏联遗产”的窠臼,这涉及到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问题,绝非短期内能够一蹴而就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苏联时期留下的军事工业基础确实是庞大且具有一定先进性的。从战略核力量到地面装甲部队,再到航空和海军,苏联在冷战时期倾注了海.............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国家之间复杂的军事合作和利益考量。要说中国“看得上”但俄罗斯“不愿意卖”的军事装备,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不能简单地用“卖”或“不卖”来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中俄两国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军事合作一直非常紧密。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不少先进武器装备,.............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次俄罗斯军事行动的各个层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战略、具体目标以及如何达成一个体面的结束,我会尽量详细地展开,并且以一种更具个人视角的角度来阐述,希望能避免AI的痕迹。俄罗斯军事行动的战略目的:一场深刻的认知与地缘政治博弈首先,要理解俄罗斯发动此次军事行动,不能仅仅停留在表.............
  • 回答
    关于“美国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就能轻松摧毁俄罗斯所有军事力量”的说法,这是一种非常夸张且不切实际的论断。 事实上,现代战争的复杂性远非单靠一艘航母就能解决,尤其是在面对一个拥有核武器和庞大军事体系的国家时。 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这种说法不成立,并探讨一下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它与俄罗斯军事力量.............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特别是自2022年2月以来俄罗斯在乌克兰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无疑是当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焦点之一。要判断其性质,我们需要从历史、国际法、以及各方陈述等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力求全面且深入地理解。首先,从国际法层面来看,侵略战争的定义是关键。根据《联合国宪章》,任何国家不得使用武力侵.............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将不同时代的军事力量进行对比,而军事技术、战术、战略以及国际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单从“能否抵挡”这个角度来看,现代俄罗斯的军事实力 理论上是足以应对 任何来自特定国家的侵略的,包括假设性的“纳粹德国式”侵略。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历史上的力量对比.............
  • 回答
    俄罗斯的军事工业,确实在一些领域有着令人瞩目的技术实力,这一点我们是公认的。想到那些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的先进武器装备,我们很难不佩服其研发和制造能力。但要说起俄罗斯的民用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却鲜有踪影,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一句“技术不行”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一个核心问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国际关系、军事战略和地缘政治的许多核心层面。如果中国拥有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和资源,它是否能与美国“相提并论”,这需要我们把这个假设性的情景拆解开来,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俄罗斯如今的“军事实力和资源”究竟指的是什么。通常我们说的俄罗斯军事实力,指的是.............
  • 回答
    理解你对俄乌冲突中俄军表现的疑问,也注意到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这就是五常”的评价。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剖析一下。俄罗斯的纸面军事实力与实际行动表现的差距首先,要理解俄罗斯的“纸面实力”,我们需要看看它在军事上拥有的一些硬核优势。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俄罗斯继承.............
  • 回答
    俄罗斯军事实力雄厚,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其国内民生问题同样触目惊心。很多人会将其归咎于“国外资本的殖民”,认为外部势力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了俄罗斯,从而导致了民生困境。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问题的一些表象,但要深入理解俄罗斯的民生困境,我们需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更复杂,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单一的“国外.............
  • 回答
    如果俄罗斯军事入侵韩国,那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的事件,其结果很难预测,但我们可以基于当前的国际局势、军事实力对比以及历史经验来勾勒一些可能的情景。首先,必须明确一点,俄罗斯目前没有直接军事入侵韩国的理由或意图。俄乌战争已经让俄罗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国际制裁,继续在亚洲挑起另一场大规模冲突,无论.............
  • 回答
    评价俄罗斯当前的军事实力:一个多维度的审视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国家,其军事力量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关注的焦点。然而,要评价其当前的军事水平,绝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图景。1. 战略核力量:依然是全球顶尖水平,但面临更新换代压力.............
  • 回答
    评价俄罗斯目前的军事实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将其概括为“强”或“弱”。俄罗斯作为一个在军事领域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的国家,其军事实力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的特点和考量点:一、 战略核力量:依然是俄罗斯军事实力的基石不得不承认,俄罗斯在战略核武器方面的实力依然是其军事威慑的“压舱石.............
  • 回答
    在分析中国和俄罗斯谁的军事实力更胜一筹,特别是从常规战争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双方在多个关键领域的实力对比。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更强”的问题,而是要理解各自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趋势。一、 战略与指导思想 中国: 近年来,中国军队的改革步伐迅猛,战略指导思想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打赢信息化.............
  • 回答
    2016年7月,俄罗斯军事实力呈现出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后,重塑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的态势。其军事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尤其是在海陆空三军的兵力、编制、部署以及主战装备方面,都展现出新的特点。兵力与编制:在2016年,俄罗斯军队的整体兵力规模保持在约100万人左右,其中包括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其军队.............
  • 回答
    俄乌冲突是21世纪最复杂、最血腥的现代战争之一,其正义性与胜负归属涉及多维度的历史、法律、政治、军事和人道主义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冲突的正义性判断1. 国际法与主权争议 俄罗斯的立场:根据2022年2月24日的军事行动,俄罗斯宣称“保护顿巴斯地区(东部)和克里米亚的主权”,.............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军事行动,其持续时间是一个极其复杂且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这其中涉及的因素众多,如同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迷宫中寻找出口,每一步的判断都可能受到多方面信息的影响。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表象,探究其背后驱动力和制约力。首先,我们得明白,俄罗斯最初对基辅的企图,更多的是一种“闪.............
  • 回答
    俄罗斯在面对美国及北约强大的军事压力时,之所以能够“我行我素,毫不软弱”,其背后有着复杂且多层面的原因。这并非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历史积淀与国家认同感: 帝国遗产与大国情结: 俄罗斯有着悠久的帝国历史,曾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拥.............
  • 回答
    关于中国和俄罗斯在常规军事力量上的对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强”这个概念并非单一维度可以衡量,而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军队规模、技术水平、现代化程度、训练水平、军事理论、工业基础以及战略意图等。要进行一个细致的分析,我们需要分项来看。一、陆军力量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PLA Army.............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涉及到历史、地缘政治、国际法、以及国家战略等多个层面,不是一个简单的“会”或“不会”能够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被俄罗斯侵吞百余年”这个历史背景。这里通常指的是清朝时期,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特别是《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大量北方和东北的领土,其中就包括了你提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