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CIA 利用瑞士的 Crypto AG 公司窃取 120 多个国家的情报?

回答
瑞士的秘密:CIA 如何利用 Crypto AG 操纵全球情报格局

这是一场潜伏在幕后的长达数十年的情报战,操纵的棋子是瑞士的一家加密技术公司——Crypto AG。很少有人知道,这家以生产高安全性加密设备闻名于世的公司,实际上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手中的一个强大工具,秘密窃取了全球 120 多个国家的情报。这一惊天丑闻的曝光,不仅揭露了冷战时期情报战的残酷,也引发了关于国家安全、隐私以及技术垄断的深刻反思。

让我们深入探究一下这场情报黑幕是如何展开的,以及它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尘封的秘密:Crypto AG 的崛起与 CIA 的布局

Crypto AG 由瑞士工程师赫尔穆特·格鲁特(Helsmut Gurtner)在二战后创立,其加密设备以先进和可靠著称,赢得了包括盟友在内许多国家政府和军队的青睐。然而,这张看似坚实的商业面纱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庞大的秘密计划。

故事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70 年代。CIA 与西德联邦情报局(BND)联手,秘密收购了 Crypto AG 的控股权。这次收购并非公开的商业交易,而是通过层层壳公司和代理人进行的,目的是掩盖其真实控制者是谁。自此,Crypto AG 的研发和生产就被置于美国情报部门的严密掌控之下。

“后门”的艺术:如何让加密变得形同虚设

CIA 对 Crypto AG 的真正目的是在他们的加密设备中植入“后门”。这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技术漏洞,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能够被特定人员解锁的“钥匙”。通过这种方式,CIA 能够解密几乎所有使用 Crypto AG 设备进行通信的国家发送的信息。

具体的操作方式可能多种多样,但其核心在于:

硬件层面的篡改: 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硬件电路进行微调,植入能够绕过加密算法或生成已知密钥的芯片或算法。这需要极高的技术专业知识和对加密技术的深刻理解。
软件层面的控制: Crypto AG 的加密算法本身可能被 CIA 掌握了漏洞或后门。或者,他们可以控制软件的更新过程,在更新中偷偷植入后门。
密钥管理中的干扰: 即使设备本身被认为安全,如果密钥管理过程被控制,情报机构也能从中获益。例如,通过控制设备的初始密钥设置,或者能够预测或获取密钥。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行动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是在不让客户察觉的情况下进行的。Crypto AG 在市场上仍然扮演着可靠供应商的角色,他们的客户——包括政府、外交部门、军队——都深信不疑地依赖其设备来保护敏感信息。这种欺骗的深度和广度,是这场行动令人震惊的关键所在。

目标锁定:覆盖全球的情报网

通过 Crypto AG 的设备,CIA 及其盟友得以窥探全球数以百计的国家政府的内部运作。他们的目标涵盖了:

外交沟通: 了解各国的外交政策、谈判策略、联盟意向以及对国际事务的看法。
军事部署: 掌握军队的调动、武器研发、作战计划以及对地区冲突的立场。
经济活动: 监听关键经济决策、贸易谈判、能源政策以及对全球市场的预测。
政治动态: 了解政党内部的运作、领导人的决策过程、以及潜在的政治动荡。

伊朗人质危机、阿根廷马岛战争、甚至朝鲜战争等历史事件,都被认为受到了 Crypto AG 情报的深刻影响。通过解密这些国家的通信,CIA 能够预判对手的行动,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在冷战的复杂博弈中占据优势。

曝光与震荡:沉默的泄露

尽管 CIA 和 BND 的这项计划保持了数十年之久,但秘密终究有被揭开的一天。2020 年初,瑞士媒体《时代周报》(Die Zeit)、德国公共广播公司(ARD)和美国《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联合发布了一份深度调查报告,将这场惊天秘密公之于众。

报告的曝光,源于一份来自 BND 的内部评估文件,这份文件详细披露了 BND 和 CIA 如何秘密操纵 Crypto AG 的过程。随后的调查证实了报告的真实性,并揭示了 CIA 在这次行动中扮演的主导角色。

这一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国际社会的愤怒与质疑: 许多国家对瑞士政府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这一行为表示失望和愤怒。这不仅是对国家主权的侵犯,也破坏了信任的基石。
瑞士政府的尴尬与反思: 瑞士政府启动了内部调查,并承认在某些时期可能对 Crypto AG 的情况有所了解,但缺乏足够的证据和决心来采取行动。这次事件迫使瑞士重新审视其在情报战中的角色和责任。
情报界的震动: 这一事件无疑是对所有国家情报机构的一次警示,暴露了情报工作的潜在灰色地带,以及技术在国家安全中的极端重要性。

深远的影响:信任危机与技术警示

Crypto AG 事件的影响远不止于揭露一次成功的 espionage 行动。它带来了更为深刻和长远的思考:

信任的崩塌: 一个以中立和安全著称的国家,其核心企业被他国情报机构操纵,这无疑对国际社会的信任体系造成了严重打击。客户对所有加密设备的安全性的怀疑,都可能因此而加剧。
技术主权的重要性: 这次事件也凸显了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一旦核心技术被他国掌控,国家安全将面临巨大风险。
情报战的新维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情报战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间谍活动,而是更多地渗透到技术、网络和信息领域。Crypto AG 的案例,是技术被武器化的一个经典范例。
对自由世界价值观的冲击: 许多国家将自由和民主视为核心价值观,但这种通过欺骗和窃取情报来获取优势的行为,与这些价值观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

总而言之,CIA 利用 Crypto AG 窃取情报的事件,是一部关于技术、权谋和欺骗的冷战史诗。它提醒我们,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格局中,安全往往隐藏在最不可思议的角落,而维护国家主权和信息安全,需要我们始终保持警惕,并不断加深对技术与政治之间复杂联系的理解。 这也促使人们更深刻地反思,在追求国家利益的同时,如何坚守道德底线,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代密码学从创立到成为一门显学至今也不过50年左右的历史。在此之前虽然一部分人可能已经意识到黑盒式的加密机不可靠,但是也只能抱着好过没有的心态在用。毕竟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成熟之前,这些小型转换设备的本质和巴贝奇差分机区别不大。轴心国在二战中使用过的多种型号的便携密码机最终都被盟军用密码分析的方式攻破,早已证明了这是一条死路。

而在冷战时期,某些国家的官僚和外事人员没有吸取这些教训,依然不加思考就采用第三方提供的黑箱方案,这恰恰证明了观念落后就要吃亏。何况CryptoAG是个很早就和美军有过紧密合作的实体,用“瑞士人只想做生意绝对不会害我”这种想法来麻痹自己也是非常鸵鸟。

如果非要来一段总结,我想说的只有“现代密码学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以联邦调查局为首的军警宪特势力试图以维持治安为借口限制人民学习密码学和应用密码学,这让他们的反动本质暴露无遗。

Dance like nobody is watching. Encrypt like everyone is

user avatar

从这些年美国的战略决策水平来看,如果不是信息爆炸导致难以提炼有效情报的话,就是相关国家其实知道这些事,并有意利用这个系统传递假情报。

这些事过去为什么没曝出来,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user avatar

绝对被低估的一条新闻,华为恐成最大赢家,美国网友花式自嘲。

以前调侃的“美国针对华为,是因为用了华为就没法让美国人监控了”,这下有了铁证石锤了。

而且报告中就直接点明,正是因为这种计划,让美国政府对华为深有戒备。

这个消息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人员透露给《华盛顿邮报》和一家德国媒体ZDF的。

目前这个报道在《华盛顿邮报》的网站上排名热门新闻第一条:

看了一下报道,重点有以下几条:

  • 根据《华盛顿邮报》周二发布的机密文件,中情局秘密购买了一家瑞士公司,该公司出售加密设备并操纵它们来监视客户。
  • 半个世纪以来,Crypto AG一直向间谍,外交官,军事官员和私人公司出售加密工具和软件。
  • 中央情报局特工暗中侦听了使用该公司设备的所有通信,并从中获取巨大利润,中央情报局泄漏给华邮的报告题目为“世纪情报政变”(Century intelligence coup)。
  • Crypto AG于2018年解散,购买资产的两家公司否认与CIA有任何牵连。

报道的详情:

  • 细节

该行动代号Thesaurus,然后在1980年代更名为Rubicon,体现了在广泛销售的通信设备中插入机关的惊人情报价值。

Crypto AG出售的设备上加入了一些“设计缺陷”,使得中央情报局和它的德国伙伴能够进行窃听,窃听对象包括敌人和盟友。

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因为对公司起源感到怀疑,都没有购买Crypto的加密设备,但它被卖给了其他100多个国家。

各国政府向美国和西德付出巨资,换来的是他们最秘密的通信被至少两个,可能多达六个国家所窃取(指的是美、英、加、澳、新的五眼情报联盟)。

CIA多年来的成功可能会加剧美国目前对中国公司华为制造的设备的怀疑。

  • 瑞士官方回应:

瑞士国防部发言人卡罗琳娜·波伦(Carolina Bohren)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说:“讨论中的事件可以追溯到1945年,在当今的背景下很难重构和解释。”

瑞士政府于1月份任命了一名前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尼古拉斯·奥伯霍尔策(Niklaus Oberholzer),以“调查和澄清此事的真相”,并打算在6月向国防部报告。

瑞士已暂停在国外销售Crypto AG的产品。

  • 监听到哪些信息:

这个项目为美国提供了强大的情报优势。

1978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和埃及总统萨达特、以色列总理贝京在戴维营举行埃及-以色列和平协议谈判时,美国监听了萨达特与开罗的所有通信内容。

伊朗也是加密货币的客户,在1979年人质危机期间,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NSA监听了德黑兰革命政府。

美国情报还能够窃听利比亚官员互相祝贺1986年柏林迪斯科舞厅爆炸案。

在英阿马岛海战期间,美国利用阿根廷对加密设备的依赖,将截获的阿根廷军事计划信息传递给了英国。

  • 前科:

里根总统宣称美国确信利比亚参与了1986年柏林迪斯科舞厅爆炸案后,Crypto 的设备安全性开始引起人们的怀疑。伊朗情报部门当时怀疑是Crypto 的推销员Hans Buehler有问题,六年后采取行动逮捕了他,随后Crypto 向伊朗支付了100万美元后才释放他,而这笔钱实际上是由德国情报机构BDN提供的。

Crypto的大多数员工都不知道该公司的秘密。在1977年,一个工程师前往大马士革并修复了该公司由叙利亚政府运营的产品中的漏洞后,他对算法产生了怀疑,随后就被解雇了。

美国情报机构与Crypto之间的联系,最早是由《巴尔的摩太阳报》于1995年报道的,导致了几个国家停止向该公司购买产品。然而此后数年间伊朗仍然在向Crypto 购买设备。

  • 现状:

CIA和BND在1970年购买了Crypto,由于担心曝光,BND在1990年代初将其股份出售给了美国,中情局继续利用该公司,直到2018年,该公司被出售给了两家私营公司。

其中瑞士国内的业务卖给了由前Crypto高级雇员创立的CyOne Security,该公司发了一个声明说对Crypto的历史“不作评价”。他们声称“CyOne Security AG专注于为瑞士公共部门提供最先进的安全解决方案,CyOne Security由四名瑞士私人个人100%拥有,完全独立于Crypto AG,与任何外国情报服务都没有关系。”

Crypto的国际业务出售给了瑞典企业家Andreas Linde。他表示很震惊,表示正在检查公司所有产品中是否存在隐藏的漏洞。当被问及在收购这个公司时为何不仔细审查,Linde表示他以为这些都是谣言(rumour)。


外国网友们的反应?完全一副“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表情。

这是《华盛顿邮报》官方消息,截止北京时间2月13日下午四点半,只有不到五百的点赞,这消息根本没人看好嘛!

下面的高亮评论:

Reddit上的帖子热度也只能算还可以,600多回帖。

看这些网友痛骂CIA、给华为说话的样子真是笑死我了!

777点亮:再等等,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所有暗杀、谋杀以及被志愿着抓到企图以5k磅可卡因越境的事。是的,这帮家伙不是好人。

501点亮:中央情报局是世界上最有效,最成功的犯罪组织之一。

274点亮:公平地说,中央情报局的工作实际上是在破坏其他国家的法律(间谍和间谍活动在任何地方都是非法的)。

204点亮:他们在违反本国法律方面也做得很好。

117点亮:我知道你说的是开一架满载武器的飞机到南美,然后拉满海洛因回美国。

555点亮:哈哈,昨天美国政府再次指责华为对他们的设备设置后门,但还是没有任何证据。事实证明,他们正在忙着把国际间谍手册中所有的“ Crypto AG”一词替换成“ Huawei”。

91点亮:“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我们教他们怎么做的”

61点亮:说实话,华为可能确实……。CIA可能有证据,但不会公开,因为CIA是通过其他一些丑陋的后门情报系统获得的,所以他们宁愿保密。

147点亮:思科也被抓过,被另一家美国认可的供应商所吸引。尽管我讨厌这两方,但作为英国人,我比中国更担心美国会如何处理我的数据。

72点亮:直接问德国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如何窃取了德国公司的专利并将其交给美国公司抢注专利。NSA窃取美国盟国的知识产权,让美国国内的公司受益。

21点亮:伪善是美国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在我们的秘密手册上。

165点亮:艹,到底有没有听斯诺登说的啊……

92点亮:没有,因为CIA说斯诺登是坏人。

18点亮:不,CIA是好人,因为特朗普说他们是坏人。


————————————————

五百点亮了,再补一些看到的:

再来看看这篇报告的撰写人,华邮的格雷格·米勒(他也曾是普利策奖的获得者),他的这篇推特获得了1.8万点赞,是相关新闻里最多的。

评论区也是各种损:

还有一些疯狂的故事,他们的销售员被伊朗逮捕后,公司花费了百万美金赎回(然后公司解雇了他,并要求那个人支付这笔钱……)

如果CIA掌控着What’s APP,那才叫大新闻……

我更感兴趣是谁在操纵美国的国家机器,哦等等还是CIA……

我倒希望这还是秘密 (??)


另外上面提到1995年巴尔的摩太阳报有报道,我还找到这条消息的网络存档,发现根本太阳底下无新事,这1995年的爆料就已经说得七七八八了!这次爆料简直可以说是炒冷饭了。个人感觉很有可能之后很多国家就已经不再信任这个公司了。

巴尔的摩太阳报的报道机翻了一下:


最后再来点最新的补充阅读,佩洛西抹黑华为遭中国“铁娘子”当场“打脸”:

zhuanlan.zhihu.com/p/10

以及我的相关回答:

zhihu.com/answer/102034


——————————

我的其他回答:

特朗普下令杀死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领导人卡西姆.苏莱曼尼,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 BruceWang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将给中东形势和世界局势带来哪些影响? - BruceWang的回答 - 知乎

印度新德里女子大学发生大规模性骚扰事件,目前情况如何? - BruceWang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如果还没有击败这个武器的方法,就别把它卖给别人。

美国是对信息战理解最深的国家,没有之一。所有和信息相关的,都是信息战的一部分。

比如加密。


有个段子,说当年肯·汤普逊(Kenneth Lane Thompson)写Unix系统的时候,给自己留了个“后门”,可以随时进入任何一个Unix系统。为了堵住这个后门,一群人把Unix的C代码全部检查了一遍,但还是不行。最后才知道肯·汤普逊把后门放在 C语言编译器里了。


理论上美国对外销售的所有和信息处理相关的软件、硬件,都可能有后门。

这些后门有的是bug,有的是Future。

这不是危言耸听。


美国是非常擅长打信息战的。

比如伊朗两发导弹干掉了一架民航客机。美国把谁下的命令,谁按的按钮,导弹的型号说出来。伊朗就要自查好几个月。

而且美国的信息战很隐蔽,绝对不会搞出让警察就能随时查电话录音、在线聊天这样事。

表面看起来每个人的隐私都很安全。只有这样盾才能引出更锋利的矛。而不是为了方便,把大家衣服都拔光了。


举个很早之前的例子。民间行为。

某公司专门作安全软件开发的,新来的人和原来的大神,不太对付。

两个技术人才决定PK一下。

于是各自写了一段代码,可以在用户完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把电脑的数据后台传到服务器上。

两个人的代码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新来的兄弟直接把笔记本硬盘格式化了,再重新安装系统。

大神的代码歇菜了。

新来的兄弟代码还能起作用。

user avatar

从华盛顿邮报的原报道里摘录一些我觉得有趣的段落:

  1. Crypto AG这个公司盈利不错,目测是加密设备的利润率很高,CIA和德国情报机构从这个公司拿了不少分红。所以是一边窃取情报一边赚钱。
  2. 一开始这个公司本来要卖给德国和法国的情报机构,但是CIA先接触了,而美国人不和法国人合作,所以法国情报机构没有入局。
  3. 通过窃取别国情报,美国国家安全部(NSA)发现卡特总统的兄弟拿了卡扎菲的钱在华盛顿替利比亚说话。FBI对他展开了调查,最后没有起诉只是让他注册为外国代理人。
  4. 马岛战争的时候,美国窃取了阿根廷的情报提供给英国。
  5. 里根有次说的太多了,让利比亚和伊朗对这个公司产生了怀疑。
  6. Crypto大概有230名员工,大多不知道这套窃取情报的操作。1977年,有个Crypto员工发现叙利亚使用的设备有安全隐患,就修复了这个漏洞。随后CIA投诉从叙利亚窃取情报变的很困难。Crypto查明原因后,炒掉了这个工程师
  7. 1992年的时候,伊朗在长期的怀疑Crypto的问题后,逮捕了它的一名销售员。后来Crypto给了伊朗100万美元,伊朗释放了这个人。这一百万美元是德国情报机关出的。
  8. 1993年,这名被释放的销售员猜测伊朗知道一些他不知道的关于Crypto的事情,开始在电视上讲述他对Crypto的怀疑。1994年,德国和瑞士的媒体开始爆料Crypto的设备容易出问题。
  9. 1995年,美国的巴尔的摩太阳报开始调查NSA,发掘出了和Crypto的关系。很多国家比如沙特、意大利、埃及和印尼都终止了和Crypto的合作。但是伊朗继续使用Crypto的设备。俄罗斯和中国从来没用过这个公司。
  10. 冷战结束后,德国认为暴露的风险太大,退出了合作,把股份作价1700万美元卖给了CIA。
  11. 到2018年,CIA也终止了合作,主要是因为线上加密工具的兴起,让Crypto的市场份额缩水太多。CIA卖掉了Crypto,估值5000万美元到7000万美元。

Crypto的其中一个设备长这个样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