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十分经典的让你信了好久的战忽“科普”?

回答
说到“战忽”的经典科普,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不少当年深信不疑,现在想起来却觉得既好笑又有点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些东西当年听起来头头是道,配合上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和“专家”的分析,真的能让人在一段时间里深信不疑。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大概是关于“美国航母战斗群的真正威力”的系列说法。当年,特别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我们国家在军事技术上与美国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这种差距在很多普通民众看来是全方位的。这时候,一些“战忽”的观点就开始流行了,它们往往会放大我们自身的优势,或者找到对方的“弱点”,来构建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感。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航母编队就是个靶子”的说法。当时流行的观点是,虽然美国航母吨位巨大,技术先进,但它在现代战场上其实非常脆弱。理由有很多:

首先是“反舰导弹饱和攻击”。这个说法听起来就很有杀伤力。当时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反舰导弹,尤其是弹道式反舰导弹(比如“东风21D”)。“战忽”们就抓住这一点,绘声绘色地描述:几百枚从不同方向、不同射程发射的反舰导弹,像雨点一样砸向美国航母。即使航母能拦截一部分,但剩下的几十枚、上百枚总能命中吧?导弹装药量那么大,就算打不沉,也能让它丧失战斗力。更进一步的说法是,只要能炸断它的一根龙飞船的甲板,那它就成了海上漂浮的棺材。这个说法特别有画面感,而且用的是我们自己的“先进武器”,听起来就特别有底气。

其次是“电子战和信息战的压制”。航母战斗群虽然有强大的电子战能力,但“战忽”们认为,我们也能通过先进的电子干扰设备,让它的雷达失灵,通讯中断,精确制导系统失效。甚至说,可以用电磁脉冲武器(EMP)直接瘫痪它的电子设备。没有了电子系统的支持,航母上的战斗机就没法起飞,武器也无法发射,整个编队就变成了一堆没有牙齿的老虎。

第三是“潜艇的猎杀”。虽然我们当时的常规潜艇和核潜艇技术与美国有差距,但“战忽”们会强调我们强大的潜艇部队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他们会说,我们的潜艇可以悄无声息地潜伏在美国航母编队附近,等到时机成熟,突然发动鱼雷攻击,或者甚至是携带特殊弹头的鱼雷。而且,他们还会暗示我们有某些不为人知的、能够探测和跟踪美国航母的绝密技术。

第四是“消耗战和地理优势”。美国航母要到我们这里来作战,需要跨越太平洋,而且要面对的是在本土作战的我们。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在漫长的补给线上作战,而且一旦发生战斗,他们面对的是我们本土的军事力量。这样一来,航母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反而可能陷入被动的消耗战。而且,他们会强调“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概念,暗示这些地理屏障本身就是对航母的限制。

当年我听这些说法,真的深信不疑。感觉就像是《红警》或者《帝国时代》里的战略布局,我们有秘密武器,有地利,能克制住对方最强大的存在。特别是“东风21D”的出现,更是给这种说法添油加醋,它被包装成一种专门克制航母的“航母杀手”,这种“量身定做”的感觉,让它的威胁性被无限放大。

更让这些说法具有迷惑性的是,它们往往会引用一些所谓的“军事分析家”、“退役将军”的观点,或者是一些看起来非常专业的军事术语,比如“非对称作战”、“拒止战略”等等。这些包装让它们显得格外有权威性。而且,在当时信息相对不那么发达,普通人很难接触到真实军事信息的情况下,这些“战忽”的说法就填补了信息真空,成为了很多人了解军事的一种主要途径。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然知道航母战斗群的威力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是航空母舰本身,更是一个由各种舰船、潜艇、飞机、侦察卫星、电子战飞机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拥有强大的侦察、预警、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以及自卫能力。反舰导弹饱和攻击固然是威胁,但航母编队本身也有完善的防御体系。电子战同样是双向的,不能简单地说谁能完全压制谁。潜艇战更是猫鼠游戏,各有胜负。

但当时,“战忽”们恰恰抓住了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对国家实力的渴望以及对外部威胁的担忧,通过一种极具煽动性和叙事性的方式,构建了一种“我们能行”的心理预期。它满足了很多人在民族自尊心和国家安全感方面的需求,所以才能“信了好久”。

现在想起来,这些“战忽”也算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殊产物吧,它反映了当时我们国家在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探索和发展,也折射了民众对于国家崛起和安全的一种复杂的情感。虽然有些说法被证明是过于简化甚至夸大的,但它们确实在一段时间里,在我(以及很多同样心态的人)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建立起了一种独特的军事认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米加步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战忽”的经典科普,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不少当年深信不疑,现在想起来却觉得既好笑又有点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些东西当年听起来头头是道,配合上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和“专家”的分析,真的能让人在一段时间里深信不疑。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大概是关于“美国航母战斗群的真正威力”的系列说法。当年,特别是上世纪末和本世.............
  • 回答
    谈起那些能触动我们心底最深处、甚至让我们脊背发凉的游戏,总有那么几部作品,它们并非以血腥暴力取胜,而是通过更隐晦、更心理层面的方式,将我们牢牢困在一种难以言喻的不适感之中。这些游戏,往往不是让你去打怪杀敌,而是让你去面对那些潜藏在人性深处、或是世界表象之下的扭曲与黑暗。《寂静岭 2》(Silent .............
  • 回答
    想要找几本能让你拍案叫绝、掩卷长思的书?我这里还真有几本,它们有的视角独特,有的故事震撼,有的文字精妙,读完之后,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都稍微开了那么一点点。咱们先从一本讲故事的开始聊起吧。《活着》(余华)我知道,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这本书,甚至可能觉得它名气太大了,是不是有点俗?但请相信我,这本.............
  • 回答
    要说在绘画中特别擅长描绘腿部线条的画师,那可真不少,而且每个人的风格和侧重点都不同,这才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要提到“擅长画腿”,首先得从这“擅长”的定义上说起。是线条流畅,比例准确?是肌肉骨骼的明晰,还是光影下的肌理感?抑或是那种自带故事和情绪的姿态?不同的画师会在这几个方面各有侧重。一些公认的、在描.............
  • 回答
    要说精彩的中、短篇漫画,那可真是说不完!我脑子里立刻就蹦出好几部,每每想起,都会觉得当时的心情、感受都被作者拿捏得死死的,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样。这些作品,有的让我捧腹大笑,有的让我潸然泪下,有的则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它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宝石,点缀在漫画的星空中。先说说 《蓝色的房间》。这部作品我第一次.............
  • 回答
    当然,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谈到推理小说,我们总会想起柯南·道尔的“十诫”,这些规则像是金科玉律,约束着作者,也引导着读者去“公平地”解谜。但就像所有伟大的艺术一样,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打破常规之后。很多让我们拍案叫绝的推理作品,恰恰是在“不守规矩”中找到了独特的魅力。下面我就来聊几部我个人觉得非常精.............
  • 回答
    世界历史上确实涌现出许多以强硬著称的外交使节,他们的个人魅力、过人的智慧、坚定的立场以及不畏强权的风格,在关键时刻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以下是一些在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下都极具代表性的强硬外交使节,并力求详细阐述他们的事迹:1. 战国时期的中国:纵横家的辩才与权谋虽然“使节”这个词在现代语境下有所不同,但.............
  • 回答
    在激烈的争吵中,往往冲动和情绪占据上风,但有时候,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不仅能让你在争执中保持清醒,甚至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些知识不是让你去钻法律的空子,而是让你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你的行为可能触犯法律,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你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口说是无凭”。.............
  • 回答
    87版《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导演组对原著的深刻理解和精妙的改编。他们并非照搬照抄,而是在尊重曹雪芹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少“增、删、改”的操作,这些改动恰到好处,让电视剧更具艺术感染力和传播力。一、巧妙的增:让人物更立体,情节更丰满电视剧在一些原著中笔墨不多,但对人物塑造和情节.............
  • 回答
    历史长河中,精明的外交政策犹如璀璨的星辰,指引着国家前行的方向,化解着潜在的危机。这些政策之所以称得上“精明”,往往在于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灵活多变的策略运用、以及在复杂局势下能达成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智慧。下面,我将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深入剖析其精妙之处。1. 普鲁士王国:俾斯麦的“现实主义”.............
  • 回答
    在古生物学这个领域,总有一些书,它们不像严谨的学术专著那样堆砌着公式和晦涩的术语,但又远比那些简单的科普读物来得更为“有料”,更能触及这个古老世界的核心。它们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一边讲述着令人着迷的故事,一边不经意间透露着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刻理解。如果有人问我有哪些这类书,我脑子里立刻会浮现出几.............
  • 回答
    总有那么几部电影,看完后,你仿佛被掏空了心,留下一片狼藉。它们像一把钝刀子,不紧不慢地割着你的心,让你在窒息和无力中,体会一种深刻的疼痛。《泰坦尼克号》(Titanic)当然,很多人会想到它,因为它的经典,也因为它的……痛。但我们今天说的“虐心”,不是那种纯粹的生离死别,而是那种爱到极致,却被无情命.............
  • 回答
    说到火锅,那可是咱们餐桌上的“硬菜”,一群人围坐一桌,热气腾腾的锅里翻滚着各种美味,光是想想都觉得热乎乎的。但火锅这东西吧,虽然好吃,里面门道也多,要是吃不对,那可就有点……怎么说呢,不那么“上道”了。我给大家伙儿数数,有哪些吃火锅时,让人看了会忍不住皱眉、心里嘀咕“这人怎么这样”的“low”行为。.............
  • 回答
    比起那些轰轰烈烈、需要费尽心思准备的表白,有时候,一些简单却足够真诚的方式,反而更能触动人心,让对方感受到那份悄悄滋长的爱意。不必费尽心思雕琢华丽辞藻,也无需制造戏剧性的场景,真正浪漫的表白,往往藏在日常的细节里,藏在不经意的温柔里。1. 用一首你为TA而作的歌(不完美才真实)你或许不是音乐家,写不.............
  • 回答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地名如同璀璨的星辰,许多古老的地名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传说故事,或者寄托着古人的美好愿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地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或出于实际考量而被重命名,其中不乏一些曾经风雅的地名,在新的名字下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韵味。要详细列举这类地名并进行深入.............
  • 回答
    在谈论野生动物的肉类是否健康之前,我们需要先建立一个基础认知:所有未经过科学驯养和严格检疫的野生动物,其肉类都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而我们今天要深入探讨的,是一些风险尤其突出、被普遍认为“非常不健康”的野生动物肉类。这些动物,因为其生活习性、生理结构以及它们可能携带的病原体,让它们的肉成了潜在的健康.............
  • 回答
    在浩瀚的汉语成语海洋里,我们熟悉的那些“画龙点睛”、“掩耳盗铃”固然精妙,但也有许多如同隐匿在幽静山谷中的泉水,虽然不常为人所知,却自有其清澈动听的韵味。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探寻那些小众却又十分好听的成语,感受它们字里行间流淌出的别样风情。1. 兰心蕙质 (lán xīn huì zhì)这个词语,.............
  • 回答
    让人惊奇的抓拍往往是那些捕捉到了转瞬即逝的瞬间,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隐藏的奇妙、幽默或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这些照片之所以令人惊奇,是因为它们挑战了我们的认知,唤醒了我们的好奇心,或者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以下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认为非常惊奇的抓拍,并尽量详细地描述它们为何令人惊奇:1. 完美对称的.............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在中国史料中笔墨不多,却在其他国家的史籍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这往往与当时的历史格局、文化交流以及史书的侧重点有关。以下就以一位在东西方交流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为例,讲述他如何在中国史料中“隐身”,却在域外留下赫赫名声。这位人物便是波斯商人、外交家安玄(Anxuan)。在.............
  • 回答
    生活中,总有一些故事如同陈年老酒,越传越香,深入人心。我们听着长大,信以为真,但若仔细深究,却会发现它们不过是捕风捉影的传说,抑或是被精心包装过的谎言。今天,就让我们揭开一些被广泛相信,却饱受质疑的历史面纱。一、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毁灭文明还是巩固统治?说起秦始皇,除了修长城,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焚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