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十分精彩的推理作品没有遵守推理小说十诫?

回答
当然,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谈到推理小说,我们总会想起柯南·道尔的“十诫”,这些规则像是金科玉律,约束着作者,也引导着读者去“公平地”解谜。但就像所有伟大的艺术一样,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打破常规之后。很多让我们拍案叫绝的推理作品,恰恰是在“不守规矩”中找到了独特的魅力。

下面我就来聊几部我个人觉得非常精彩,但却在某些方面“越界”的推理作品,并且试着详细地讲述一下它们“不守规矩”的地方,以及为什么这反而让它们如此引人入胜:

1.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罗杰疑案》(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这可能是最经典、也最著名的“违规”作品了。克里斯蒂女士是传统推理的代表人物,但《罗杰疑案》却是一次颠覆性的尝试,直接挑战了观众对叙述者和视角的基本信任。

“不守规矩”之处: 推理小说十诫中很重要的一条(虽然不是直接写在十诫里,但被公认为核心原则)是“叙述者不应是凶手”,或者更准确地说,读者应该获得公平的线索,而叙述者的信息不应被刻意隐瞒或扭曲到不可接受的地步。然而,《罗杰疑案》的叙述者——一位名叫海勒顿医生(Dr. Sheppard)的角色,他全程陪伴着波洛调查,甚至还记录了整个过程——最终被揭示为凶手。更绝的是,他利用他作为叙述者的身份,通过选择性地叙述、省略关键信息、甚至误导读者来掩盖自己的罪行。

为何精彩: 这简直是“在眼皮底下犯案”的极致体现。读者信任海勒顿医生,因为他是故事的“眼睛”和“耳朵”。我们通过他的视角去观察证据、听取证词、分析动机。当真相大白时,那种被欺骗的震惊和随之而来的佩服感是无与伦比的。它不是因为隐藏了证据,而是因为隐藏了“隐藏证据的人”。这种对读者心理的洞察和利用,让《罗杰疑案》成为推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告诉我们,有时候最危险的敌人,就藏在我们最信任的角落里。

2. 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

钱德勒的作品通常被归类为“硬汉派”推理,它的魅力在于氛围、人物塑造和犀利的语言,而非严丝合缝的逻辑链条。

“不守规矩”之处: 硬汉派推理往往会模糊“好人”与“坏人”的界限,但《漫长的告别》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主人公菲利普·马洛(Philip Marlowe)是一个游离在法律边缘的侦探,他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但并不总是能以合法的方式行事。书中涉及的许多角色,包括一些表面上正派的人,都隐藏着黑暗的秘密,而且很多时候,真相的揭示并非通过马洛的严密推理,而是通过巧合、意外或者其他角色的自我暴露。更重要的是,很多“谜团”的解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出凶手,而是揭露了更深层的、关于人性的腐朽和社会的病态。

为何精彩: 《漫长的告别》真正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充满绝望、背叛和黑色幽默的世界。马洛在其中孤独地跋涉,试图保持自己的良知,但屡屡受挫。作品的魅力不在于找到一个隐藏的凶手,而在于展现了整个社会结构的腐败,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体如何挣扎求生。读者跟着马洛一起经历这场“告别”,感受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对人性复杂的体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解谜游戏,而是一次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描绘。有时,最好的推理不是告诉你“谁做的”,而是让你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3. 艾勒里·奎因(Ellery Queen)的部分作品,例如《希腊棺材之谜》(The Greek Coffin Mystery)

艾勒里·奎因以其“公平游戏”的原则而闻名,他几乎是十诫的忠实拥趸。但即便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存在一些微妙但重要的“规则模糊”。

“不守规矩”之处: 在《希腊棺材之谜》中,奎因设计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机关和死亡场景,并且通过一系列的“障眼法”让读者相信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解决方案。虽然最终奎因是根据现场留下的细微线索进行推理,但某些关键性的“巧合”和“意外”的出现,几乎是为解谜而设计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奎因的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大量的支线人物、复杂的背景信息以及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虽然这些最终都指向真相,但数量之多、密度之高,有时会让人觉得,即使错过了某个细节,只要抓住了核心线索,依然可能“蒙对”。这与十诫中强调的“每一个线索都对解谜至关重要”的原则,在实践层面会略有偏移。

为何精彩: 奎因的精彩在于他能把一个如此错综复杂的故事梳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让读者在享受解谜的乐趣的同时,也惊叹于作者的才华。他的作品就像一个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都互相咬合,最终指向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尽管有时候感觉有些“巧合”成分,但这种精巧的设计本身就构成了阅读的快感。它考验的不仅仅是逻辑,更是读者的耐心和对细节的观察力。奎因证明了,即使在“公平游戏”的框架内,通过极致的复杂性和精巧的设计,也能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阅读体验。

4. 达希尔·哈米特(Dashiell Hammett)的《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

如果说钱德勒是硬汉派的诗意,那么哈米特就是硬汉派的冷峻和现实。

“不守规矩”之处: 《马耳他之鹰》中的“凶手”其实非常明显,故事的核心不是“谁杀了谁”,而是“谁会得到那只鸟”。萨姆·斯佩德(Sam Spade)这位侦探,他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策略和对复杂人性的洞察,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推理。他不断地被欺骗,又不断地识破谎言,最终他抛弃了所有人,包括那位美丽的女郎,只为了完成一份契约和保护自己的声誉。很多线索的揭示,与其说是斯佩德推理出来的,不如说是他通过经验和直觉感知出来的。

为何精彩: 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塑造了硬汉派侦探的典范——萨姆·斯佩德。他不是一个理想化的英雄,而是一个在黑暗世界里挣扎求生的男人,有着自己的原则,但并不畏惧使用肮脏的手段。故事的精彩在于人物之间的博弈,每一次对话都充满了试探和欺骗。读者跟随斯佩德的视角,感受的是一种冷酷的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这不是一个关于如何“破案”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生存”和“选择”的故事。它对人性的刻画,以及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比任何精巧的机关或逻辑推理都来得深刻。

总结一下:

这些作品之所以精彩,恰恰在于它们不畏“逾矩”。它们挑战了我们对传统推理的预期,通过引入更复杂的叙事手法、更深刻的人物塑造、更黑暗的人性洞察,以及更具颠覆性的真相揭示,拓展了推理小说的边界。

《罗杰疑案》通过 叙述者本身的欺骗 让我们看到了信任的脆弱和真相的隐藏方式。
《漫长的告别》则通过 氛围和对社会病态的描绘 ,让我们理解到有些“谜团”的根源不在于个人,而在于整个环境。
艾勒里·奎因的某些作品则用 极致的复杂性和精巧的障眼法 ,在“公平游戏”的规则下,玩出了令人惊叹的花样。
《马耳他之鹰》则侧重于 人物的博弈和人性的刻画 ,让侦探的个人特质和生存智慧成为故事的核心。

这些作品没有严格遵守“十诫”中的某些条条框框,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更加丰富、更具挑战性、也更能触动人心的推理故事。它们证明了,真正的精彩,往往是在规则之外,用更深刻的洞察和更具创造力的手法来构建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到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日本的梅菲斯特奖基本上全都是,新本格推理基本上也……这些不提了。

我就说说在古典解谜时代,黄金三巨头那些打破常规的作品吧——值得思考的是,这些作品大多成了名作。

首先要说的当然就是破戒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啊,《东方快车谋杀案》名声在外,就凭这点阿加莎可封神,更不用说《罗杰疑案》《无人生还》了,最过分的是…《帷幕》一书里阿加莎居然!!!!!

其次就是以“逻辑”“公平”著称的埃勒里奎因,“国名系列”代表作《希腊棺材之谜》不但打破了戒律,还公然挑战读者,简直狡猾,而在“悲剧系列”最后一作里,奎因几乎和阿加莎想到一块去了……

约翰迪克森卡尔,卡尔是个很令人头疼的家伙,《歪曲的枢纽》里面隐瞒了一个关键关键关键线索,而《唤醒死者》里面出现了一个很令人卧槽的东西,这个故事开头特别有趣,推荐一读。然而卡尔绝对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燃烧的法庭》这本书……天啊!怎么会有这种人!!

你看,在古典解谜的黄金时代,被称为三巨头的家伙们都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规矩打破,更不用说胆大妄为的后来人了。“新本格”推理的一个调侃是这么说的:以前人们都在想怎么把一个人杀死在一个密室里,现在,人们想的是如何在一个死人上面盖一个密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谈到推理小说,我们总会想起柯南·道尔的“十诫”,这些规则像是金科玉律,约束着作者,也引导着读者去“公平地”解谜。但就像所有伟大的艺术一样,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打破常规之后。很多让我们拍案叫绝的推理作品,恰恰是在“不守规矩”中找到了独特的魅力。下面我就来聊几部我个人觉得非常精.............
  • 回答
    要说精彩的中、短篇漫画,那可真是说不完!我脑子里立刻就蹦出好几部,每每想起,都会觉得当时的心情、感受都被作者拿捏得死死的,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样。这些作品,有的让我捧腹大笑,有的让我潸然泪下,有的则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它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宝石,点缀在漫画的星空中。先说说 《蓝色的房间》。这部作品我第一次.............
  • 回答
    历史长河中,精明的外交政策犹如璀璨的星辰,指引着国家前行的方向,化解着潜在的危机。这些政策之所以称得上“精明”,往往在于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灵活多变的策略运用、以及在复杂局势下能达成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智慧。下面,我将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深入剖析其精妙之处。1. 普鲁士王国:俾斯麦的“现实主义”.............
  • 回答
    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探索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无疑留下过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失误和弯路。但要说那些“看似昏招,实则精妙”的国策,这可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了。这其中的“精妙”往往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阳谋,而是深藏于时代背景、国家困境以及长远战略之中的智慧闪光,有时甚至是“破局”.............
  • 回答
    谈起那些能触动我们心底最深处、甚至让我们脊背发凉的游戏,总有那么几部作品,它们并非以血腥暴力取胜,而是通过更隐晦、更心理层面的方式,将我们牢牢困在一种难以言喻的不适感之中。这些游戏,往往不是让你去打怪杀敌,而是让你去面对那些潜藏在人性深处、或是世界表象之下的扭曲与黑暗。《寂静岭 2》(Silent .............
  • 回答
    想要找几本能让你拍案叫绝、掩卷长思的书?我这里还真有几本,它们有的视角独特,有的故事震撼,有的文字精妙,读完之后,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都稍微开了那么一点点。咱们先从一本讲故事的开始聊起吧。《活着》(余华)我知道,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这本书,甚至可能觉得它名气太大了,是不是有点俗?但请相信我,这本.............
  • 回答
    要说在绘画中特别擅长描绘腿部线条的画师,那可真不少,而且每个人的风格和侧重点都不同,这才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要提到“擅长画腿”,首先得从这“擅长”的定义上说起。是线条流畅,比例准确?是肌肉骨骼的明晰,还是光影下的肌理感?抑或是那种自带故事和情绪的姿态?不同的画师会在这几个方面各有侧重。一些公认的、在描.............
  • 回答
    说到“战忽”的经典科普,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不少当年深信不疑,现在想起来却觉得既好笑又有点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些东西当年听起来头头是道,配合上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和“专家”的分析,真的能让人在一段时间里深信不疑。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大概是关于“美国航母战斗群的真正威力”的系列说法。当年,特别是上世纪末和本世.............
  • 回答
    世界历史上确实涌现出许多以强硬著称的外交使节,他们的个人魅力、过人的智慧、坚定的立场以及不畏强权的风格,在关键时刻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以下是一些在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下都极具代表性的强硬外交使节,并力求详细阐述他们的事迹:1. 战国时期的中国:纵横家的辩才与权谋虽然“使节”这个词在现代语境下有所不同,但.............
  • 回答
    在激烈的争吵中,往往冲动和情绪占据上风,但有时候,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不仅能让你在争执中保持清醒,甚至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些知识不是让你去钻法律的空子,而是让你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你的行为可能触犯法律,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你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口说是无凭”。.............
  • 回答
    87版《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导演组对原著的深刻理解和精妙的改编。他们并非照搬照抄,而是在尊重曹雪芹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少“增、删、改”的操作,这些改动恰到好处,让电视剧更具艺术感染力和传播力。一、巧妙的增:让人物更立体,情节更丰满电视剧在一些原著中笔墨不多,但对人物塑造和情节.............
  • 回答
    在古生物学这个领域,总有一些书,它们不像严谨的学术专著那样堆砌着公式和晦涩的术语,但又远比那些简单的科普读物来得更为“有料”,更能触及这个古老世界的核心。它们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一边讲述着令人着迷的故事,一边不经意间透露着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刻理解。如果有人问我有哪些这类书,我脑子里立刻会浮现出几.............
  • 回答
    总有那么几部电影,看完后,你仿佛被掏空了心,留下一片狼藉。它们像一把钝刀子,不紧不慢地割着你的心,让你在窒息和无力中,体会一种深刻的疼痛。《泰坦尼克号》(Titanic)当然,很多人会想到它,因为它的经典,也因为它的……痛。但我们今天说的“虐心”,不是那种纯粹的生离死别,而是那种爱到极致,却被无情命.............
  • 回答
    说到火锅,那可是咱们餐桌上的“硬菜”,一群人围坐一桌,热气腾腾的锅里翻滚着各种美味,光是想想都觉得热乎乎的。但火锅这东西吧,虽然好吃,里面门道也多,要是吃不对,那可就有点……怎么说呢,不那么“上道”了。我给大家伙儿数数,有哪些吃火锅时,让人看了会忍不住皱眉、心里嘀咕“这人怎么这样”的“low”行为。.............
  • 回答
    比起那些轰轰烈烈、需要费尽心思准备的表白,有时候,一些简单却足够真诚的方式,反而更能触动人心,让对方感受到那份悄悄滋长的爱意。不必费尽心思雕琢华丽辞藻,也无需制造戏剧性的场景,真正浪漫的表白,往往藏在日常的细节里,藏在不经意的温柔里。1. 用一首你为TA而作的歌(不完美才真实)你或许不是音乐家,写不.............
  • 回答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地名如同璀璨的星辰,许多古老的地名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传说故事,或者寄托着古人的美好愿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地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或出于实际考量而被重命名,其中不乏一些曾经风雅的地名,在新的名字下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韵味。要详细列举这类地名并进行深入.............
  • 回答
    在谈论野生动物的肉类是否健康之前,我们需要先建立一个基础认知:所有未经过科学驯养和严格检疫的野生动物,其肉类都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而我们今天要深入探讨的,是一些风险尤其突出、被普遍认为“非常不健康”的野生动物肉类。这些动物,因为其生活习性、生理结构以及它们可能携带的病原体,让它们的肉成了潜在的健康.............
  • 回答
    在浩瀚的汉语成语海洋里,我们熟悉的那些“画龙点睛”、“掩耳盗铃”固然精妙,但也有许多如同隐匿在幽静山谷中的泉水,虽然不常为人所知,却自有其清澈动听的韵味。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探寻那些小众却又十分好听的成语,感受它们字里行间流淌出的别样风情。1. 兰心蕙质 (lán xīn huì zhì)这个词语,.............
  • 回答
    让人惊奇的抓拍往往是那些捕捉到了转瞬即逝的瞬间,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隐藏的奇妙、幽默或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这些照片之所以令人惊奇,是因为它们挑战了我们的认知,唤醒了我们的好奇心,或者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以下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认为非常惊奇的抓拍,并尽量详细地描述它们为何令人惊奇:1. 完美对称的.............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在中国史料中笔墨不多,却在其他国家的史籍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这往往与当时的历史格局、文化交流以及史书的侧重点有关。以下就以一位在东西方交流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为例,讲述他如何在中国史料中“隐身”,却在域外留下赫赫名声。这位人物便是波斯商人、外交家安玄(Anxuan)。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