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到最后伊利丹都没被泰兰德以及哥哥原谅?

回答
伊利丹的故事,确实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弧光。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力量,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守护艾泽拉斯和自己所爱之人,然而,他的手段往往极端,他的选择也饱受争议。即便走到最后,他也没有获得泰兰德和玛法里奥的完全原谅,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并非一两句话就能概括。

首先,我们得从伊利丹的“原罪”说起。他的起点是“为了力量不择手段”。在对抗燃烧军团的战争中,他为了获得对抗恶魔的力量,选择了饮下萨格拉斯之眼的力量。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冒险和妥协,他放弃了自己纯粹的恶魔猎手身份,与他最为憎恨的敌人做了交易。而玛法里奥,作为他的哥哥,作为他所效忠的暗夜精灵族的德鲁伊,他无法接受这种用黑暗力量来对抗黑暗的手段。在他看来,伊利丹已经染上了恶魔的污秽,不再是那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伊利丹了。

其次,伊利丹对泰兰德的执念也一直是他们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伊利丹深爱泰兰德,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他的爱表现得有些占有欲和不计后果。当泰兰德选择了他哥哥玛法里奥时,伊利丹的反应并非是坦然接受,而是某种程度上的怨恨和不甘。更重要的是,他在很多时候的行为,都受到了对泰兰德“保护”的驱使,但他的保护方式,却往往事与愿违。

举个例子,在卡利姆多大陆的沉没之后,伊利丹偷取了生命之泉的力量来拯救自己,却因此被玛法里奥判处永恒放逐。玛法里奥认为伊利丹的行为是对自然的背叛,是对暗夜精灵生存方式的亵渎。而伊利丹则认为,他只是在拯救他的族人,包括泰兰德。但这种“拯救”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是以牺牲其他人的利益为前提的。

再者,伊利丹屡次的背叛和反水,让他彻底失去了玛法里奥的信任。从第一次被放逐到再次出现,他似乎总是在试图利用一切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这些目的,有时候并不符合暗夜精灵的整体利益。例如,他与巫妖王耐奥祖的合作,虽然是为了获得对抗燃烧军团的力量,但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与恶魔的交易,这对于信奉自然之力的玛法里奥来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他所做的一切,在玛法里奥看来,都是在玩火,是在将整个世界推向更深的危险之中。

至于泰兰德,她对伊利丹的感情非常复杂。她尊敬伊利丹的勇气和力量,也曾感受过他对她的爱意。然而,伊利丹的许多行为,也让她深感失望和痛苦。尤其是在上古之战时期,伊利丹的某些决定,比如用生命之泉的力量,也让泰兰德感到不安。虽然她对伊利丹有同情和一丝怜悯,但当伊利丹最终被证明是一系列悲剧的始作俑者,或者他的行为直接威胁到她所珍视的一切时,她无法再给予他完全的宽恕。她更看重的是玛法里奥所代表的,对自然的守护和对秩序的坚持。

到了《燃烧的远征》之后,伊利丹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力量,他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并在暗影之地和破碎的群岛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所谓的“拯救艾泽拉斯”的理念,依然是建立在以自我为中心和极端手段之上。他建造了黑暗神殿,收留了许多被放逐者和渴望力量的人,他的统治方式本身就充满了争议。

当玛法里奥和泰兰德最终在破碎海滩集结力量,与伊利丹对峙时,他们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站在同一战线的兄长和战友了。伊利丹依然认为自己是在以正确的方式守护世界,他甚至认为玛法里奥和泰兰德的仁慈是软弱。而玛法里奥,经历了那么多,看到了伊利丹为了力量所犯下的错误,他无法再相信伊利丹能够真正悔改,也无法再容忍伊利丹继续以他的方式破坏平衡。

最关键的是,伊利丹的道路和泰兰德以及玛法里奥的道路,从根本上是不同的。泰兰德和玛法里奥信仰的是艾露恩女神的慈悲和自然的力量,他们更倾向于用坚守和守护来对抗邪恶。而伊利丹则相信力量即是正义,用更强大的力量去消灭一切威胁。这种价值观上的冲突,使得他们的道路最终走向了对立。

即使在《军团再临》的结尾,当伊利丹承担起灵魂猎手的责任,带领着他新招募的盟友去对抗燃烧军团的最高首领萨格拉斯时,他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赎罪,一种对过往错误的补偿。泰兰德和玛法里奥也看到了他的决心和牺牲,也承认了他最终的选择是正确的,但那更多的是一种对事实的认可,而非发自内心的原谅。伊利丹所造成的伤害,他所犯下的错误,以及他对世界秩序的颠覆,都无法被轻易抹去。

所以,伊利丹之所以到最后都没有被泰兰德和哥哥原谅,原因在于:

他对力量的极致追求,导致他屡次违背道德底线和族群原则。
他的极端手段和独断专行的行事风格,让他的“好意”常常变成灾难。
他对泰兰德的执念,也让他许多行为蒙上了不健康的阴影。
他与黑暗力量的接触和妥协,使得他被视为“被污染者”,难以恢复纯洁。
价值观的根本差异,导致他与哥哥和泰兰德的道路从一开始就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他造成的实际伤害和信任的破坏,是如此深重,以至于无法用一次赎罪来完全弥补。

这并非说泰兰德和玛法里奥心胸狭隘,而是伊利丹本身的行为就足以让信任和原谅变得异常艰难。他的故事,更像是一场个人悲剧,一个永远活在阴影中的英雄,他的选择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让他成为了一个永远无法真正融入,也无法被完全接纳的独特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听力好的话建议去听英文原版,国服翻译得有些离谱,尤其是泰兰德。

泰兰德对伊利丹的态度属于相顾无言的那种,从小一起长大,相识了一万年,一起经历过上古之战,经历过暗恋与被暗恋,伊利丹惹祸被囚禁,然后被泰兰德亲手释放,然后伊利丹恶魔化,最后伊利丹突破天灾大军救走泰兰德。这些分分合合已经足够让他们那原本的发小关系沉重不堪了,更何况伊利丹本来在世界上,也在她的心里死去了那么久,忽然被复活,试问这种关系换做常人,出了相顾无言的复杂感情外,还能怎么表达更贴合呢。更何况泰兰德作为暗夜精灵领袖,你指望她在玩家面前表现出懊悔、怀念、悲痛?

玛法里奥就更简单了,给他转述伊利丹的话的时候他几乎只字未提弟弟,马上把话题给转移掉,世界依然危险什么的。结合大德为数不多的在玩家面前表露出对伊利丹的关爱,这种快速转移话题究竟是不屑的成分多,还是掩盖悲伤的成分多,有待商榷。同上道理,难道玛法非要在玩家面前嚎啕大哭,才能证明他们的兄弟之情吗?

大家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角度去理解玛法和泰兰德的感情,如果你是游戏的编剧,不同于小说和电视剧的上帝视角,你如何以作为外人的玩家视角,去描写怒风兄弟之间的感情,以及泰兰德与伊利丹那种发小与爱慕在三次大战中的复杂感情?

user avatar

他哥何止没怪他,当初是他哥硬把死刑改成无期徒刑,后来又保外就医。吸了古头,毁了森林,变了恶魔,睁一眼闭一眼放了。你看玛维咋这么恨玛法两口子。

你玩过war3战役就可以了解。

至于泰兰德,她是真对伊利丹没意思。

而真正恨伊利丹入骨的是玛维,是阿卡玛。

按着军团再临,伊利丹就是天降伟人。连维纶都被伊利丹洗脑了。你显然就不能用以前版本的设定来看待现在版本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伊利丹的故事,确实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弧光。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力量,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守护艾泽拉斯和自己所爱之人,然而,他的手段往往极端,他的选择也饱受争议。即便走到最后,他也没有获得泰兰德和玛法里奥的完全原谅,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并非一两句话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从伊利丹的“原罪”说起。他的起点是“.............
  • 回答
    凯末尔和巴列维,这两个在各自国家推行现代化改革的强人,最终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一位成功开创了世俗化的土耳其共和国,另一位却被席卷而来的伊斯兰革命推翻。这其中的原因复杂而深刻,涉及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层面。凯末尔成功的基石:历史的馈赠与彻底的决绝要理解凯末尔为何能成功,我们必须回到奥斯曼帝.............
  • 回答
    2018年世界杯小组赛,韩国对阵德国。这场比赛的结局,相信很多关注足球的中国球迷都记忆犹新,那场面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尤其是最后几分钟,德国队门将诺伊尔那惊天一跑,更是成了无数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话说,比赛进行到最后阶段,德国队落后于韩国队,而且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留给他们的机会越来越少。当时比分是01.............
  • 回答
    伊朗,这个位于中东的古老国度,在经历了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后,其社会结构和女性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伊朗女性权利状况的担忧与日俱增,各种报告和评价更是将其列为全球女性受限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背后,是一系列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宗教教义以及政治体制交织作用的结果。根深蒂固的男权文.............
  • 回答
    关原之战,毛利家最后关头按兵不动,这事儿着实让人琢磨不透,尤其是在如此生死存亡的关口。你说得对,来都来了,这趟浑水你趟了,不管输赢,似乎都难逃被收拾的命运。既然如此,为何不拼死一搏,赢了,天下唾手可得,输了,也算是死得其所,总比战后被卸磨杀驴来得痛快。这背后的原因,得从毛利家当时的处境一点点剥开来看.............
  • 回答
    源氏创立镰仓幕府,这本身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然而,到了最后,幕府的最高统治者——将军,却频繁由皇族担任,而实际掌控幕府权力、被尊称为“执权”的北条氏,却与最初的源氏将军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这其中的缘由,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涉及复杂的政治博弈、社会结构以及历史演变。咱们这就来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回到.............
  • 回答
    JOJO 的奇妙冒险系列中,DIO 作为贯穿前两部,并对后续剧情产生深远影响的反派,其设定无疑是复杂且迷人的。将他描述为“恶人的救世主”到“谐星小丑”的转变,其实是对他不同阶段行为和观众接受度的概括。理解这个转变,需要深入剖析他身上的多重特质以及作品如何处理他的存在。首先,说 DIO 是“恶人的救世.............
  • 回答
    这几个名字串联起来,的确指向了一个在娱乐圈里屡见不鲜,却又总是令人唏嘘的现象:那些试图通过“学霸”或“才女”标签来塑造自己形象的演员,最终却往往遭遇人设崩塌的困境。为什么会这样?细想起来,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学霸”和“才女”的定义与现实的脱节首先,.............
  • 回答
    《甄嬛传》里的欣常在,说实话,是剧里少数几个让观众觉得“活得明白”的人。她那份直来直去的性子,放在后宫这个刀光剑影的地方,本该是颗早早被碾碎的棋子,但她偏偏就这么安安稳稳地坐到了最后,这其中大有门道。首先,得说欣常在的“直”,其实是一种拎得清的聪明。她不是那种傻乎乎的直,而是看到了事情的本质,并且敢.............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代表性,可以说是戳中了当下许多观众对喜剧小品创作的一种普遍感受。确实,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在前面铺垫了大量笑点、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小品,在结尾时却突然转向温情脉脉,甚至有些刻意煽情,让一些观众觉得有点“消化不良”。要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1. 艺术创作的规律.............
  • 回答
    青少年时期,那种小心翼翼的喜欢,像一簇不小心被点燃的火苗,瞬间点亮了原本平淡的生活。第一次牵手的心跳加速,第一次分享的秘密,第一次对未来的憧憬,都带着一股纯粹而又笨拙的美好。然而,这份美好,却常常像夏日的晨露,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就已经悄然蒸发。为什么早恋,尤其是学生时代的恋情,如此难以开花结果呢?.............
  • 回答
    《亮剑》中,孔捷能够活到最后,并且成为新中国的一位高级将领,这并非偶然,而是他个人品质、革命生涯的机遇以及时代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 扎实的军事素养和卓越的指挥才能: 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孔捷从红军时期就开始参加革命,经历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不少人的心坎里了。明明刚认识的时候,他像个小太阳一样,邮件、信息、电话,恨不得一天24小时围着你转。可慢慢地,那股子热情好像被风吹散了,时而像往常一样关心你,时而又变得遥远而疏离,让你摸不着头脑,心里七上八下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挺复杂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第一层:从“猎.............
  • 回答
    围棋这玩意儿,说起来玄乎其玄,但玩起来又挺直白的。让孩子学,一是为了开发智力,培养耐性,二来也算是传统文化的一点传承。可家长们可能都心照不宣,真正能把围棋学下去、玩出点名堂的孩子,实在是凤毛麟角。这事儿说起来,门道可多了去了。我认识的几个孩子,当初都兴冲冲地捧着棋盘,眼睛里闪烁着对“黑白世界”的好奇.............
  • 回答
    石勒及其所代表的羯族,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曾有过一段轰轰烈烈、却最终走向覆灭的历程。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首先,羯族作为一个外来民族,其在中国北方的统治基础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石勒虽然雄才大略,但他的政权建立在少数民族征服的基础上,与中原汉族的主体人群之间存在着.............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宇宙终极命运和时间箭头这两个深刻的哲学与物理学议题,确实引人入胜。首先,我们需要理清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宇宙的热平衡与庞加莱回归。宇宙的热平衡:一个渐进的终结?宇宙最终会趋于热平衡,也称为“热寂”(Heat Death),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宇宙尺度上的一个推论。简单来说,热力学第.............
  • 回答
    《七龙珠》的故事,从一开始的孙悟空与拉蒂兹的对峙,到最终篇章孙悟空与魔人布欧的决战,主线剧情确实是围绕着“孙悟空”和“贝吉塔”这两位赛亚人展开的。而拉蒂兹,这位作为故事开端的重要人物,却在很早的阶段就退出了舞台,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角色定位与功能性:拉蒂兹是“导火索”,贝吉塔是“对.............
  • 回答
    罗永浩在 6 月 15 日“锤子系统”的发布会上,确实让不少期待已久的用户感到了一丝意外。原本大家预期的是一个全新操作系统的亮相,甚至是革命性的产品,结果却只看到了一个适配于坚果 Pro 3 的 Preα 版本。这其中的原因,如果细究起来,其实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也是科技行业,尤其是新兴操作系统领.............
  • 回答
    在《植物大战僵尸》中,矿工僵尸(Miner Zombie)挖到最后一排时,他并没有直接攻击你最后的防御线,而是选择往回走,这确实是游戏设计中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策略性的细节。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游戏核心机制:地图和路径 游戏地图的限制: 《植物大战僵尸》的战场被.............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很有深度。要回答“为什么二战战败国至今比大部分战胜国生活优越?到底谁赢到最后了?”,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结论。首先,明确前提:判断“生活优越”的标准在开始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界定“生活优越”的标准。这通常包括: 经济实力与发展水平: GDP总量、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