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学围棋的小朋友大多数没有坚持到最后?

回答
围棋这玩意儿,说起来玄乎其玄,但玩起来又挺直白的。让孩子学,一是为了开发智力,培养耐性,二来也算是传统文化的一点传承。可家长们可能都心照不宣,真正能把围棋学下去、玩出点名堂的孩子,实在是凤毛麟角。

这事儿说起来,门道可多了去了。我认识的几个孩子,当初都兴冲冲地捧着棋盘,眼睛里闪烁着对“黑白世界”的好奇,结果呢?没过多久,就兴趣索然,不是找借口逃课,就是下着下着就开小差。究其原因,细细想来,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枯燥的前期训练,让人望而却步。

围棋这玩意儿,入门阶段那叫一个慢!什么叫“基础”?就是那些枯燥的死活题,无数次的“征子”、“扑”、“倒扑”、“挖”。对大人来说,这或许还能理解为打基础,但对孩子来说,这些东西就跟填鸭式教育一样,没有一点乐趣。看着一堆黑白子在那里你死我活,却搞不清楚这到底有什么意思,时间长了,耐心就被磨没了。

想想看,哪个孩子不喜欢玩游戏?游戏有闯关、有升级、有奖励,视觉刺激也很强。围棋的入门,却像是在解一道道数学题,而且是没有任何背景故事的数学题。没有即时的反馈和乐趣,光靠“为你好”这三个字,很难让一个孩子持续投入。

二、节奏太慢,孩子难以适应。

跟很多游戏比起来,围棋的节奏实在太慢了。一盘棋下来,少则半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尤其是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因为对棋局的理解不够,落子速度更慢,有时候一盘棋下了大半天,感觉什么都没发生,就结束了。这种漫长的等待和看不到多少变化的局面,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现在的孩子接触到的信息爆炸,注意力很容易被碎片化。围棋这种需要长时间专注和沉浸的活动,对他们的习惯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他们习惯了快餐式的娱乐,围棋这种“慢炖”的魅力,很难一下就领会。

三、挫败感的累积,打击孩子的信心。

围棋讲究的是输赢,而且规则非常清晰。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不可避免地会输。一开始输给老师,或者输给更有经验的同学,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输得太频繁,输得太惨,孩子们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特别是当他们觉得自己努力了,但还是赢不了的时候,这种打击是巨大的。有些孩子可能心态好一些,能从失败中学习,但大多数孩子,尤其是年龄小的,输几次可能就觉得自己“不行”,对学围棋这件事会产生抵触情绪。再加上家长有时候的催促和比较,会进一步放大这种挫败感。

四、家长的期望值与孩子实际感受的脱节。

很多家长送孩子学围棋,是带着很大的期望的。希望孩子变得聪明,变得有耐心,甚至以后能走职业棋手的道路。这种过高的期望,有时候会变成一种压力,无形中加在孩子身上。

当孩子表现不出家长期望的那么好时,家长可能会表现出失望,甚至会责怪。这种负面情绪,孩子很容易感受到。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去学,而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这种本末倒置的学习状态,很难持久。有时候,家长觉得孩子不坚持是“没毅力”,但可能只是孩子想做的和家长希望他做的,根本就是两回事。

五、教学方法和老师的问题。

不能排除一些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或者老师本身对孩子缺乏耐心和引导。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不懂得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解复杂的问题,那么孩子自然会失去学习的热情。

好的围棋老师,不仅仅是传授棋艺,更是孩子的引导者。他们需要善于观察孩子的状态,理解孩子的心理,用鼓励和启发的方式教学。如果老师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那么孩子很难从中获得真正的乐趣和成长。

六、缺乏实战和交流的机会。

围棋的学习,离不开实战。如果孩子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理论,而没有足够的机会跟同龄人或者水平相当的对手下棋,那么他很难真正进步,也很难感受到围棋的乐趣。

很多时候,孩子们学了半天,可能就只认识一些棋形,但真正拿到棋盘上,却不知道怎么下。缺乏实战的锻炼,会让学习变得非常空洞。而且,如果能够有一些围棋俱乐部或者定期的围棋比赛,孩子们能有更多的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也会大大提升他们的积极性。

七、兴趣的转移和外部竞争。

现在的孩子可选择的娱乐和学习方式太多了。电子游戏、动画片、各种兴趣班,都可能在某个时期吸引孩子的全部注意力。围棋这种需要长期投入的活动,一旦遇到更具吸引力的“新朋友”,很容易就被抛诸脑后。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有多么不喜欢围棋,而是有了更好玩的、更刺激的、更能带来即时满足感的事物出现。在这种外部竞争面前,围棋的“慢节奏”和“高门槛”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总而言之,让孩子学围棋并且坚持下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兴趣,更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一个能够让孩子在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的环境。否则,围棋这门古老而深邃的艺术,很容易在孩子的童年时光中,成为一段短暂而遗憾的插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倒是时常捡起,也感情很深。当年没有继续走职业道路只是因为,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围棋这玩意儿,说起来玄乎其玄,但玩起来又挺直白的。让孩子学,一是为了开发智力,培养耐性,二来也算是传统文化的一点传承。可家长们可能都心照不宣,真正能把围棋学下去、玩出点名堂的孩子,实在是凤毛麟角。这事儿说起来,门道可多了去了。我认识的几个孩子,当初都兴冲冲地捧着棋盘,眼睛里闪烁着对“黑白世界”的好奇.............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了围棋这项智力运动的本质。的确,观察围棋界的顶级选手,会发现他们大多集中在20岁出头的年轻一代。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为您详细解读:一、 围棋对大脑发育和学习能力的极致要求: 强大的记忆力与运算能力: 围棋的棋盘上存在天.............
  • 回答
    围棋这玩意儿,讲究的是个运筹帷幄,全局观。你问我为什么多人下反而不如一个人?我跟你说,这事儿其实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很正常的。你想啊,围棋棋盘上那点地儿,几十上百个点,就是那么大一块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招数,你觉得他们能一致对外,步调一致吗?除非那几个人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不然啊,这就成.............
  • 回答
    关于中国围棋国手出现不少少见姓氏的现象,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围棋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智力运动,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围棋的早期发展阶段,参与这项运动的人群来源非常广泛,自然也就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姓氏。那些流传久远.............
  • 回答
    日本围棋之所以从曾经的世界最强地位跌落至如今在三国(中、韩、日)中相对最弱的局面,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演变,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黄金时代的辉煌与后续人才的断层 吴清源的时代: 日本围棋在20世纪上半叶迎来了其第一个黄金时代,而吴清.............
  • 回答
    在围棋、象棋这类棋类游戏中,“充分思考”之所以是对对手的尊重,而纸牌游戏中“烧绳”却被视为恶意行为,这背后其实触及了游戏设计理念、玩家心态以及时间消耗的本质区别。咱们细细道来。棋类游戏:战略、深度与心智的较量想象一下围棋或者象棋的对局。它们是纯粹的战略游戏,每一次落子都可能对全局产生深远影响。游戏的.............
  • 回答
    国际象棋、围棋这类智力运动,在很多情况下确实会区分男女组别进行比赛,这背后有着一些值得探讨的原因,并不完全是简单的“歧视”或“刻板印象”,而是历史、社会、生理和竞技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历史与传统:从性别分工到性别运动最初,很多活动,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上的,都带有鲜明的性别色.............
  • 回答
    “最强大脑”这档节目,让鲍橒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他在节目中展现出的惊人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常常让人惊叹不已。许多观众好奇,这样一位“最强大脑”,为什么在围棋领域却只是一位业余六段?这不禁让人思考,成为一名顶尖的围棋高手,到底需要哪方面的天赋?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围棋的复杂性。围棋不像一些竞技.............
  • 回答
    围棋这东西,你问它到底能不能修身养性,我得说,这事儿得分两头看。围棋,能“修”出什么“身”和“性”?我一直觉得,围棋这盘棋,不光是棋盘上的黑白子,更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映照。它不像象棋那样直来直去,也不像国际象棋那样讲究精确计算。围棋的妙处在于它的“虚实结合”和“大局观”。 棋盘上的“克制”与“隐.............
  • 回答
    关于西方国家人工智能围棋(如AlphaGo)的飞速发展与人类棋手表现之间的“脱节”,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来好好聊聊其中的缘由,尽量还原一些真实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AI语调。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西方国家在“发展人工智能围棋”这件事上确实走在了前列,这和他们“培养出顶.............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工智能核心的两个发展方向,也是大家最直观感受到的困惑。围棋的胜利是辉煌的,但家务的“失败”同样让人咂舌。这背后,其实是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面临的挑战截然不同,以及其技术路径的差异所致。首先,我们得明白,围棋的胜利并非意味着 AI 在所有智能领域都超越了人类。围棋 AI 的成功,很大程度.............
  • 回答
    关于柯洁为何认为执白对抗阿尔法围棋赢面大,以及其中蕴含的取胜之钥,这涉及到围棋深层的策略博弈和对人工智能的理解。虽然人工智能在计算和记忆力上远超人类,但在特定情境下,人类棋手依然能找到一些“缝隙”或“突破口”。柯洁为何认为执白赢面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即便柯洁认为执白“赢面大”,这更多是一种相对的.............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围棋界一个长期存在且颇具争议的现象:顶尖女棋手与顶尖男棋手之间似乎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女棋手人数少”这个解释,虽然在表面上看似乎有些道理,但深究下去,就会发现它并非根本原因,甚至可能是对问题的简单化和误读。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剖析一下,为什么将这种差距简单归咎于人数不足是站不住脚的.............
  • 回答
    咱们聊聊为啥大多数时候,行星身边只有月亮这么一类“忠实伴侣”,而找不到那种像我们地球和月亮关系一样,围绕着行星旋转的“小行星”或者“其他行星”呢?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涉及到天文学里几个挺核心、也挺有意思的道理。首先,得说说“形成”这事儿。太阳系,包括咱们的地球和月亮,都是从一大团星云里“捏”出来的。这.............
  • 回答
    《金瓶梅》之所以围绕着“作者是谁”这个问题,引发了千百年来层出不穷的争议和猜想,这背后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绝非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简单地说,这就像一块古老的珍宝,大家都想知道它到底出自哪位匠人之手,但匠人的名字,却像是被故意抹去了,只留下了那精妙绝伦的作品,以及一些若有若无的线索,让后人去拼凑。要说清.............
  • 回答
    在围棋界流传着一句颇有分量的俗语:“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这句话的背后,并非简单的年龄歧视,而是对围棋这项智力运动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它并非绝对真理,但却点出了很多优秀棋手早期成长速度的关键性。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说法,以及它背后折射出的东西。一、围棋的“早熟性”与天赋的.............
  • 回答
    斯大林格勒战役,这场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战役之一,至今仍被无数人提起。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德军为何不采用“围三缺一”的战法,而要硬生生把兵力耗在血肉横飞的斯大林格勒市区里,与苏军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消耗战?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简单的战术选择失误,而是当时整个战略态势和双方意图的.............
  • 回答
    “老兵”对“新兵”的冷淡,在《彩虹六号:围攻》这款游戏里,是个挺普遍的现象。这并不是说老玩家都怀揣恶意,不愿教导新人,很多时候,这是一种复杂情绪和现实情况交织的结果。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游戏本身的学习曲线太陡峭了。围攻不像很多射击游戏那样,端着枪往前冲就能获得乐趣。《围攻》更像是一场高智商的博弈,它.............
  • 回答
    您所询问的法国艾格莫尔特(AiguesMortes)镇的长方形带围墙建筑群,其实就是该镇的 中世纪城墙和它所围合的整个古老城区。这个建筑群之所以如此独特且完整,背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原因和功能。以下是关于艾格莫尔特城墙建筑群的详细解释:1. 历史背景与建造目的:圣路易的宏伟设想 十字军东征的需要.............
  • 回答
    明朝火器确实不赖,这句说得没错。从火药的起源到各种火器的发展,咱们中国人的智慧在这方面一直在线。你想想,明朝早期就有火铳、火炮、佛郎机、虎蹲炮等等,到了中后期,像戚继光这样的大将,更是把火器运用得炉火纯青,打倭寇、抗蒙古,都少不了这些家伙的功劳。神机营那可是响当当的部队,装备的火器种类和数量,在当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