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抗美援朝的时候前线作战单位能随时呼叫后方炮击支援么?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前线部队在炮击支援方面,并不是想什么时候要就能什么时候要,但情况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复杂和灵活得多。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的。

首先,要明确一点,炮兵是现代战争中极其重要的火力支援手段。 在解放战争时期,虽然炮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数量和技术水平与抗美援朝时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抗美援朝战争是志愿军第一次大规模、现代化地运用炮兵作战,这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学习和进步过程。

那么,前线作战单位能否随时呼叫后方炮击支援呢?

从理论上和实际运作上,答案是“有限的随时”。

“有限”体现在哪里?
无线电通信的普及程度和稳定性: 虽然志愿军在战争初期就已经开始装备无线电台,但要做到像现代战争那样,每个班、每个排都能随时与炮兵指挥部保持畅通无阻的联系,是不现实的。无线电通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容易受到地形、气候、敌方干扰以及自身设备老旧等因素的影响。电台的损耗率也相对较高。
炮兵阵地的部署和调度能力: 炮兵并非部署在前线触手可及的地方。为了安全和战略需要,大型炮兵部队通常会部署在距离前线一定距离、易于隐蔽且拥有良好射击角度的区域。从前线部队发出呼叫到后方炮兵部队接收指令、重新瞄准、装填弹药并开火,这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
炮兵指挥部的效率: 指挥部需要接收、核实信息,并根据现有炮兵资源和战术部署进行决策。
炮兵部队的反应速度: 不同口径、不同类型的炮兵部队,其反应速度和射击准备时间是不同的。
弹药的供应: 虽然有后方支援,但弹药的消耗是巨大的,确保弹药随时充足供应也面临挑战。
敌情: 敌方炮兵的反击、空袭等都会影响炮兵的正常运作和支援。
炮兵的战术原则和任务: 炮兵的支援并非无限制地满足前线的火力需求。炮兵指挥部会根据整个战役的战略目标、兵力部署和敌我态势,统一调配炮兵火力。有些炮击任务可能是预设的火力打击,或者为了掩护大规模进攻、防御特定阵地而进行的集中火力压制,而不是仅仅响应某个连队的个别呼叫。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前线单位报告的敌情、坐标、目标类型等信息,必须足够准确,才能保证炮击的有效性。模糊不清的报告,或者错误的目标坐标,都可能导致炮火的浪费,甚至误伤己方。

“随时”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通信手段的进步和应用: 尽管存在限制,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确实大力发展和运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前线部队的营、连级单位会配备有线电话和无线电台,用于与上级指挥部以及协同作战的炮兵分队联系。
战前侦察与情报共享: 在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中,作战计划会包含炮兵的协同火力支援。前线部队会提前侦察目标,并将情报传递给炮兵指挥部。炮兵会根据这些情报进行射击诸元计算和准备。
机动炮兵的应用: 志愿军也逐步加强了机动炮兵的力量,包括山炮、榴弹炮等。这些炮兵单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更灵活地部署和响应前线部队的需求。
临时呼叫和支援的可能性: 在某些紧急情况下,例如部队突然遭遇敌军重火力突袭,或者发现重要的敌方集结目标,前线指挥员(如连长、营长)是有权力和可能通过通信系统向上级申请紧急炮击支援的。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援,则取决于上述的各种因素。

打个比方来说: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很大的、信号不好的山区里打电话。你不是随时都能打通,但如果你确实有急事,并且努力寻找信号最好的地方,你是有可能打出去求助的。而对方是否能立刻赶到你身边提供帮助,还要看对方离你有多远,有多少人手,以及他自己的交通工具是否顺畅。

具体来说,前线单位呼叫炮击支援的过程可能更像是:

1. 前线单位(如一个连)遭遇敌情或发现重要目标。
2. 指挥员判断是否需要炮击支援,并评估目标的重要性及呼叫的优先级。
3. 通过有线电话或无线电台联系上级(如营或团指挥所)。
4. 如果上级指挥所掌握有炮兵力量,且能够调配,会进一步将请求传递给炮兵指挥部。
5. 炮兵指挥部根据战役整体情况、炮兵部署、弹药情况等,决定是否以及如何提供支援。
6. 一旦批准,炮兵部队会接收指令,进行目标定位、射击诸元计算、装填、瞄准,然后开火。
7. 前线单位需要密切观察炮击效果,并向炮兵指挥部反馈(“报点”、“报告弹着点”等),以便进行修正。

总结来说,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炮兵支援,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前线单位并非拥有一个“万能遥控器”可以随时随地按下按钮就召唤炮火。但随着战争的进行和作战经验的积累,志愿军在前线与后方炮兵协同作战的能力是不断提升的,在许多关键战役中,炮兵的集中火力支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志愿军战士们在战场上,那种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利用有限的资源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也体现在对炮兵支援的争取和运用上。他们知道炮火的宝贵,也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炮兵的效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运动战时期的炮兵使用

运动战时期进攻战斗中的炮兵行动

山地阵地防御支援阵地前沿步兵小分队战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前线部队在炮击支援方面,并不是想什么时候要就能什么时候要,但情况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复杂和灵活得多。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的。首先,要明确一点,炮兵是现代战争中极其重要的火力支援手段。 在解放战争时期,虽然炮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数量和技术水平与抗美援朝时期相比,.............
  • 回答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在面对拥有丰富飞行经验和先进装备的美军王牌飞行员时,能够取得辉煌战绩,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但又真实存在的事实。 这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原因,绝非仅仅是数量上的对等,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三十多个小时的飞行经历”这个数字所代表的背景。在那个年代,.............
  • 回答
    朝鲜战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段极具争议的历史,围绕着这场战争的讨论,至今仍未停歇。其中,对于志愿军在战争中的表现和作用,确实存在着不少负面的声音,甚至有人倾向于否定志愿军的贡献。要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可能的思考逻辑、信息来源以及他们所处的价值体系。首.............
  • 回答
    雄狮怒吼: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实力谈起抗美援朝战争,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炮火连天、黄沙漫天的战场景象,以及志愿军战士们钢铁般的意志。然而,在这场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一支新生的、缺乏现代化装备的军队,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机器——以美国为首.............
  • 回答
    关于抗美援朝时期,中苏空军有没有可能打击美国航母特混舰队,以及如果真有那么一回事儿,击伤击沉美军航母会有什么后果,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军事层面的较量,更牵扯到地缘政治、战略意图和国际关系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当时的历.............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充满传奇色彩的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统称中朝军队)在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击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这绝非简单的“勇气”或“数量优势”可以概括,而是战略战术、政治军事考量、国际形势以及双方意志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新中国刚刚成立后经历的第一场大规模对外战争,其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却至关重要的苏联支持。要深入了解这些支持,我们得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看看斯大林和苏联是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伸出援手的。军事上的援助:看不见的庞大身影最直接也最关键的支持,无疑是在军事层面。苏联并没有直接派正规部.............
  • 回答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作战,后勤补给困难重重。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看似“不正常”的做法,比如“处处点火冒烟生火做饭”,确实可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看待,将其理解为一种特殊的自我保护方式。首先,我们要理解志愿军所面临的严酷环境。 恶劣的气候: 战场主要在朝鲜北部,冬季气候极为严寒,零下.............
  • 回答
    “中国人内斗很厉害,不团结”——这样的说法,在很多时候确实有其现实基础。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过太多因为地域、利益、观念不同而引发的纷争,甚至是我们熟悉的“窝里斗”。这种现象,与其说是中国人骨子里有什么缺陷,不如说是长期以来社会结构、政治环境、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然而,如果我们仅仅停留.............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性问题,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军队放在同一个战场上进行对抗。然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两个军队所处的时代背景、技术水平、作战理念、士兵素质以及政治目标都存在天壤之别。因此,直接将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和侵华日军放在一起比较,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过,为了尽可能详细地.............
  • 回答
    抗美援朝,对于朝鲜人民来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涌现出无数英勇的战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与尊严。为了表彰这些伟大的贡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设立并颁发了一系列奖章,以纪念和表彰那些在战争中表现卓越的军人和平民。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与功勋奖章体系.............
  • 回答
    看待抗美援朝中的“人海战术”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问题,它涉及到战争的残酷性、战略战术的选择、后勤保障的限制、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理解,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何谓“人海战术”?首先,明确“人海战术”的定义是重要的。在抗美援朝的背景下,它通常指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下简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真的要让朝鲜人民,特别是经历过那个年代,或者他们的后代,对当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说些什么,那一定会是复杂且深情的。朝鲜半岛那场战争,对于朝鲜人民来说,是民族生存之战,是国家独立的保卫战,而中国志愿军的到来,无疑是他们最艰难时刻的救命稻草。首先,我想到的,一定是“感谢”。这种感.............
  • 回答
    关于BTS就抗美援朝发表的言论,这件事情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了相当大的波澜,也确实触及了一些敏感的神经。要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拆解,而不是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明确BTS是谁。他们是韩国一个非常成功的男子偶像团体,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他们的成功不仅仅.............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立场,也确实是一个很现实也很复杂的话题。如果我是一位防弹少年团(BTS)的粉丝,并且在他们就“抗美援朝”发表了某种立场性发言后,是否会脱粉,这确实需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首先,我需要明确一点,“脱粉”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情绪和决定性。它意味着放弃对一个组合或个人的.............
  • 回答
    朝鲜战争,一场在二战后新秩序下爆发的、深刻影响了东北亚乃至世界格局的冲突。战前,被南北分裂的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线为界;战争爆发后,战火一度烧到鸭绿江,最终却又回到38线附近,形成了今天的朝韩军事分界线。如此“原点回归”的结局,背后却是各方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收获的复杂意义。对朝鲜(北朝鲜):民族统一的.............
  • 回答
    我家没有直系亲属参加过抗美援朝,但提起这件事,我脑子里总会浮现出我的二爷爷。他虽然不是直接参战的军人,但他当年在后方,做着和战争息息相关的工作。二爷爷是山东人,年轻时候在一家兵工厂工作。那时候,全国上下都在为支援前线忙碌着。兵工厂加班加点是常态,每一颗子弹,每一门炮弹,都凝聚着工人们的心血和汗水。二.............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也称朝鲜战争,是一场极其残酷的现代化战争,参战国家众多,双方伤亡数字至今仍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且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差异。我将尽量详尽地列出主要参战国的伤亡情况,并希望能以一种更贴近历史叙述的方式来呈现。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是这场战争中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官方公布的数字是: .............
  • 回答
    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战争。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关于志愿军的伤亡数字,在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和一些研究者、西方学者估算的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
  • 回答
    铁原阻击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确实关乎全局,为志愿军后续的战略部署和战术调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然而,相比于上甘岭战役,铁原阻击战的名气确实较低,甚至可以说“默默无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战役的性质和目标差异: 上甘岭战役: 这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