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抗美援朝的人海战术?

回答
看待抗美援朝中的“人海战术”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问题,它涉及到战争的残酷性、战略战术的选择、后勤保障的限制、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理解,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一、 何谓“人海战术”?

首先,明确“人海战术”的定义是重要的。在抗美援朝的背景下,它通常指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下简称志愿军)在初期和中期作战中,面对装备精良、火力强大的美军及其联合国军,为了突破对方的防线或夺取关键阵地,采取的一种以大量兵力密集冲击对方防御阵地,试图以数量优势压倒技术和火力优势的战术。

需要强调的是,这并非志愿军的唯一战术,也不是一开始就主动选择的战术。它更多的是在特定战场环境、特定作战阶段,以及受制于客观条件下的一种应对和选择。

二、 为什么会出现“人海战术”?

志愿军之所以在某些阶段采取类似“人海战术”的打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装备技术差距巨大: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志愿军在建军初期,无论是在火炮、坦克、飞机、通讯设备等方面,都与美军及其联合国军存在着难以逾越的代差。志愿军缺乏重装备,难以进行大规模的炮火准备和火力压制,也无法有效地对敌方空中力量进行反击。在这样的劣势下,要想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突破,就必须依靠士兵的勇气、耐力和数量。

2. 后勤补给的限制: 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体系在初期非常薄弱,尤其是重型装备的运输和维护更是困难重重。大量的炮弹、弹药、重型武器的消耗会迅速耗尽志愿军本已有限的物资储备。因此,速战速决、以兵力优势快速推进,是避免被对方火力长时间消耗、争取战役胜利的一种可能选择。

3. 地形的限制与利用: 朝鲜半岛多山地,许多关键地带易守难攻。在一些狭窄的山地或交通线上,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难以展开,而步兵密集冲击则更容易利用地形的掩护进行渗透和攻击。志愿军善于利用夜间作战和复杂地形,通过“蘑菇战术”(隐蔽在地下工事或山林中,伺机而动)和波浪式攻击,来规避敌方炮火和空中优势。

4. 政治和战略目标: 抗美援朝的根本目的是保家卫国,阻止美国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在战略层面,志愿军需要尽快将战线稳定下来,并逐步将联合国军挤压出朝鲜半岛。快速的战役推进和对关键地点的夺取,是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付出较大的伤亡,也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作战任务。

5. “土法生产”的创意与局限: 面对技术劣势,志愿军发挥了强大的主观能动性。例如,他们学会了用“土办法”挖掘工事,利用简易的交通工具(如马拉雪橇、人力搬运)来克服后勤困难。在进攻时,也发展出了“三三制”等分散突击的小组作战方式,以减少集中目标带来的伤亡。然而,这些创意在面对对方毁灭性的炮火和空中打击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有时为了确保进攻的势头,仍需要集中兵力。

三、 “人海战术”的体现与具体打法:

“人海战术”并非简单地一股脑冲上去送死,它包含了一些具体的战术运用:

波浪式冲锋(或称“蚂蚁搬家式”冲锋): 志愿军往往不是一次性倾巢而出,而是采取连续不断的、分批次的小单位冲击。第一梯队突破,第二梯队接替,第三梯队巩固,形成一种持续的压力,消耗敌人的弹药和体力。
夜间作战与近战: 志愿军充分利用夜间和恶劣天气来掩护行动,缩短与敌人的距离,迫使敌人无法充分发挥其炮火和空中优势。近距离的白刃战和手榴弹攻击,也能最大程度地抵消对方的火力优势。
穿插迂回与分割包围: 在一些战役中,志愿军并非只进行正面强攻,也擅长通过大规模的穿插迂回,绕过敌人的防御要点,直插其后方,切断补给线,分割敌人,再各个击破。这种战术同样需要大量的兵力来执行,并在敌后展开行动。
依托工事的阵地争夺: 在阵地战中,双方围绕高地、山头展开拉锯式的争夺。一方占领后,另一方会组织反扑,夺回阵地。这种拉锯战往往伴随着极其惨烈的肉搏和冲锋,伤亡率非常高。例如,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为了夺取五圣山下的阵地,经历了反复的争夺。
“不惜代价”的牺牲精神: 在许多报告和回忆录中,都提到了“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的命令。这背后蕴含着一种极强的政治动员和精神感召,要求士兵克服恐惧,英勇向前。

四、 “人海战术”的利弊与评价:

优点(在特定条件下的相对优势):

突破了技术与火力的劣势: 在没有足够火力支援的情况下,以人力突破敌人的防御线是一种不得已但有效的方式。
争夺关键阵地和战略要点: 在争夺战役关键节点时,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来达成目标。
消耗敌人: 持续不断的进攻,也能消耗敌人的弹药和体力,动摇其士气。
体现了志愿军的英勇顽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这种战术的执行,离不开士兵们高昂的斗志和牺牲精神。

缺点和代价:

巨大的伤亡: 这是“人海战术”最直接和最残酷的代价。志愿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伤亡,无数年轻的生命因此消逝。
战斗效率低下: 相比于机械化部队的协同作战,纯粹依靠人力的冲击效率较低,尤其是在面对对方的优势火力时。
对后勤和兵力补充的压力: 高强度的伤亡对原本就薄弱的后勤和兵员补充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战略层面的可持续性问题: 如果长期依赖这种战术,对国家的兵源和整体实力会造成难以承受的消耗。

五、 如何看待和评价?

1. 历史的局限性与无奈的选择: 我们必须理解,志愿军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技术水平是造成这种战术模式的主要原因。这是一种在极端困境下的“以弱胜强”的尝试,是那个时代中国军事力量在面对强大敌人时的一种无奈但又勇敢的选择。
2. 非主动的、非唯一的战术: “人海战术”并不是志愿军的“专利”或首选战术,而是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和战略需要而采用的一种战术手段。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包括发展炮兵、改进战术等。
3. 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 正是因为“人海战术”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我们才更加应该深刻反思战争的残酷性,以及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在评价这场战争时,不能仅仅关注胜利的辉煌,更要铭记那些为之献出生命的战士。
4. 英雄主义与悲壮的统一: 志愿军战士在执行这些战术时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歌颂的。他们的付出是悲壮的,但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也是激励人心的。
5. 与现代战争的对比: 与现代战争的机械化、信息化、精确打击相比,“人海战术”显得非常落后和残酷。但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责昨天的决策和行动,而应该理解其历史背景和时代局限性。

总结:

看待抗美援朝中的“人海战术”,应该是一种历史的、辩证的、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态度。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那个时代中国军事力量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为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所采取的一种复杂的、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的战术选择。我们应该看到其残酷的代价和巨大的牺牲,更要理解其背后不得已的苦衷、创新的努力,以及志愿军战士们可歌可泣的英勇精神。同时,也需要深刻反思战争的本质,并以此为鉴,更加珍视和平,追求更加先进和人道的战争解决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答主问的上甘岭吧,美军以营为单位人海冲锋,自愿军以添油战术,阵地上放三四个人,牺牲一个补一个,一次次打败美军的人海冲锋。。

最经典的咯秋沙到了后,一轮炮火洗地,美军一线部队全部阵亡,二轮炮火洗地,后备队消灭干净。

然后美军放弃了人海战术,乖乖的谈判。

user avatar

对付挑事的人,好好说话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

就一句话往回怼: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你去跟他们理论,本身就是自贬身份。

对付台湾佬,还得再加上一句:

“亡国之士大夫,不可以图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待抗美援朝中的“人海战术”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问题,它涉及到战争的残酷性、战略战术的选择、后勤保障的限制、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理解,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何谓“人海战术”?首先,明确“人海战术”的定义是重要的。在抗美援朝的背景下,它通常指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下简称.............
  • 回答
    解读朝鲜半岛的伤痕:三八线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之思当我们在地图上审视朝鲜半岛,一道蜿蜒的地理界线——三八线,总是无法回避地闯入视野。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标记,更是历史的烙印,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峙的直接产物,是朝鲜半岛分裂至今的痛苦象征。而在这条线的背后,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也深刻地影响了.............
  • 回答
    台湾当局将大陆纪念抗美援朝解读为“用战争威胁台湾”,这一表述在岛内引发了一些讨论,同时也需要在更广阔的视角下理解。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历史、政治和认知差异。首先,我们得把“抗美援朝”这个事件本身捋清楚。在大陆,这被视为一场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是新中国站起来的里程碑。志愿.............
  • 回答
    朝鲜媒体刊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和复杂视角的事件,需要从历史、政治、外交以及两国关系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一、 历史维度:巩固“血盟”与强调共同胜利 纪念历史事实,强调传统友谊: 这是最直接的层面。朝鲜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志愿军入朝参战,旨在纪.............
  • 回答
    美国国内对朝鲜战争(在美国被称为“朝鲜冲突”或“朝鲜战争”)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观点也在不断演变。以下将从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和不同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战争初期(19501953): 官方叙事:抵抗共产主义扩张的“正义之战” 杜鲁门政府将战争定位为联.............
  • 回答
    说起抗美援朝战争,现在的年轻一代,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他们的看法和认知可以说是相当多元的。不像过去那种单一的宣传口径,现在的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各种信息,他们的思考也更加立体和深入。主流印象:保家卫国、立国之战首先,最普遍的认知还是基于官方的叙事:“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这一点深入人心,很多年轻人从.............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 回答
    基辛格的《论中国》(On China)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于1972年访华期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关键文献之一。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基辛格作为“中间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角色,还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外交政策的深刻观察。以下.............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全面军事行动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俄罗斯立即从乌克兰撤军、停止军事行动,并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决议的通过过程和结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和马林斯基剧院的音乐总监,其被西方音乐界抵制的事件,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立场与艺术伦理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争议: 一、事件背景:捷杰耶夫与俄罗斯的政治关联1. 职业背景 捷杰耶夫自1.............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广DNA数据库以实现有效打拐的建议,涉及技术、法律、伦理、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其可行性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技术、法律、伦理、操作、风险等角度详细探讨: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1. DNA数据库的原理 DNA数据库通过存储犯罪现场或失踪人员的DNA样本,利用DNA指纹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