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伊朗干嘛仇恨以色列?

回答
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敌对关系错综复杂,根源深远,涉及历史、宗教、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

历史根源与国家建构

首先,要理解伊朗的视角,我们需要回到近代伊朗国家的形成以及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演变。

伊朗的身份认同与区域定位: 伊朗,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悠久文明的国家,其文化和历史在伊斯兰世界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20世纪,特别是随着其民族主义的兴起,伊朗试图重新确立其在区域中的领导地位。这种雄心勃勃的愿望与当时区域内其他新兴民族国家的出现,以及大国在区域内的角力相互交织。

以色列建国的背景与区域影响: 以色列于1948年建国,这被许多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视为对该地区原有格局的颠覆和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剥夺。在伊朗国内,虽然关于以色列的态度曾有复杂性(例如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与以色列曾有过一定的关系,这更多是出于战略和经济上的考量,而非意识形态上的认同),但随着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到来,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伊斯兰革命与意识形态冲突

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是伊朗与以色列关系急转直下的关键节点。

霍梅尼的“大撒旦”论与反犹太主义: 流亡归国的阿亚图拉·鲁霍拉·霍梅尼,将美国视为“大撒旦”,而以色列则被他称为“小撒旦”。这种表述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治口号,它植根于一种深刻的意识形态判断。
宗教意识形态的排他性: 伊斯兰革命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基于伊斯兰教什叶派教义的伊斯兰共和国。在这种意识形态框架下,非伊斯兰国家,特别是那些被视为侵略者或压迫者(如以色列)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伊斯兰世界不公正的体现。
反殖民与反帝国主义叙事: 伊斯兰革命的领导层将以色列的建立及其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政策,视为西方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插手的延续和代理。他们认为,以色列的存在是为了维护西方在区域的利益,压制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独立与发展。
“解放耶路撒冷”的号召: 伊朗革命的意识形态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目标,即解放被以色列占领的耶路撒冷(古都斯)。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口号,也是一种宗教使命,旨在团结穆斯林,反对他们所认为的异教徒对伊斯兰圣地的占领。

巴勒斯坦问题与伊朗的国际角色: 伊朗将自己定位为巴勒斯坦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伊斯兰世界的代言人。
支持巴勒斯坦抵抗组织: 伊朗通过财政、军事和政治支持巴勒斯坦的抵抗组织,如哈马斯(Hamas)和伊斯兰圣战组织(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将其作为反对以色列的主要工具。这种支持不仅是在道义上,更是伊朗在中东地区扩大其影响力和对抗以色列的实际策略。
将巴勒斯坦问题作为外交筹码: 在国际舞台上,伊朗利用巴勒斯坦问题来凝聚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孤立以色列及其盟友。

地缘政治竞争与区域权力平衡

除了意识形态因素,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敌对也是一场深刻的地缘政治博弈。

伊朗的“抵抗轴心”: 伊朗构建了一个以其自身为核心,联合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Hezbollah)以及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等力量的“抵抗轴心”。这个轴心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削弱以色列的安全,并挑战其在该区域的主导地位。
真主党的作用: 真主党是伊朗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代理人之一。其在黎巴嫩的崛起和与以色列的长期冲突,是伊朗对抗以色列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体现。真主党的存在使得以色列在北方边界面临持续的军事压力。
叙利亚内战的影响: 在叙利亚内战中,伊朗及其盟友的支持是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得以维系的关键因素。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也使其能够直接威胁以色列北部边境。

伊朗的核计划与安全关切: 伊朗的核计划是导致其与以色列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以色列坚决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认为这对其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生存威胁的认知: 以色列领导人多次表示,伊朗的核武器将改变该地区的战略平衡,并可能导致以色列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以色列不惜动用一切手段来阻止伊朗获得核能力,包括暗杀伊朗核科学家、破坏其核设施以及发动网络攻击。
伊朗的反击叙事: 伊朗则将以色列对其实施的袭击和制裁视为“心理战”和“敌对行动”,并以此来强化其国内的反以色列情绪和抵抗叙事的合法性。

地区冲突中的代理人战争: 在许多地区冲突中,如叙利亚、也门,甚至伊拉克和黎巴嫩的政治斗争,伊朗和以色列经常通过支持不同的代理人来间接对抗。这种代理人战争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也使得两国之间的敌对情绪更加尖锐。

总结一下,伊朗对以色列的仇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核心因素:

1. 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伊斯兰革命将犹太复国主义的以色列视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并且是以西方帝国主义为代表的压迫势力的象征。
2. 巴勒斯坦问题的象征意义: 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政策,被伊朗视为对其神圣使命的挑战,并以此来团结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提升自身在中东的影响力。
3. 地缘政治竞争: 两国在中东地区争夺影响力,伊朗通过构建“抵抗轴心”来削弱以色列的安全,并将其视为地区霸权的障碍。
4. 安全关切: 以色列担心伊朗的核计划和地区扩张会对其构成生存威胁;伊朗则认为以色列是地区不稳定的根源,并将其视为其安全挑战的一部分。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敌对关系成为中东地区一个长期存在且极其敏感的地缘政治议题。这种敌对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历史、宗教、意识形态和现实政治利益相互缠绕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人说伊朗反以只是为扩张找借口。这其实是西方学者很喜欢提的理由之一。

问题是即便考虑教派和民族因素,伊朗也没有以反阿拉伯(除沙特外)、反突厥、反巴基斯坦乃至反中俄作为主要的对外相关意识形态。这些不可以作为扩张方向吗?按照过去波斯帝国最辉煌的时候来算,那扩张潜力大着呢,也不限于向西。

我想引用自己在一篇媒体文章里的一点粗浅看法,提供另一个角度,其实也是老生常谈了。




我们不要忘记在国际社会批评锡安主义最严厉的还有谁,如朝鲜、古巴和一些拉美左翼。过去乃至到现在一直支持巴勒斯坦的还有我国、日本左翼(赤军)等。这些国家和政治力量在西亚地区没有扩张需求或可能性——除非是意识形态上的。

对巴勒斯坦的支持背后并不只有为自己侵略扩张找理由这个原因。说起来过去的反阿拉伯主义时期的约旦、埃及等部分阿拉伯国家倒是有点这个意思。巴勒斯坦没独立,自己加沙啊西岸啊占得挺开心。他们也率先与以色列讲和了。

除了宗教因素外,反锡挺巴的,大多数有左翼和社会主义色彩。

包括以色列和犹太人内部,真正坚定支持巴勒斯坦的人主要是两类:一是有共产党或左翼背景的(乔姆斯基、诺曼-芬克斯坦、依兰-帕佩,都有左翼背景),二是部分正统犹太教徒(如Neturei Qarta)。至于口头支持人家的白左就不算了。美国犹太人里很多。

所以不应该忽视反西方、反帝反殖的意识形态背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敌对关系错综复杂,根源深远,涉及历史、宗教、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历史根源与国家建构首先,要理解伊朗的视角,我们需要回到近代伊朗国家的形成以及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的演变。 伊朗的身份认同与区域定位: 伊朗,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悠久文明的国家,.............
  • 回答
    美国情报部门关于中、俄、伊三国干预美国大选的指控,尤其点出中国“怕特朗普当选”,俄罗斯“怕拜登当选”的说法,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这背后可能涉及哪些逻辑,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首先,得认识到,“干预大选”这个词在美国政治语境中本身就非常敏感。.............
  • 回答
    伊朗顶尖核物理学家法赫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在2020年11月被暗杀,这件事无疑在当时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伊朗国内的反应之强烈,以及以色列的官方口径,都值得细细解读。伊朗国内的强烈反应:一场“国殇”与愤怒的宣泄法赫里扎德的被杀,在伊朗绝非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而是被官方定性为“烈.............
  • 回答
    .......
  • 回答
    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People's Mujahedin of Iran,简称MEK)是一个具有复杂历史和争议性的组织,其发展轨迹与伊朗政治、宗教和社会变革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一、历史起源与发展1. 创立背景 MEK成立于1965年(也有资料称1970年代初),最初是.............
  • 回答
    伊朗媒体报道一名核科学家在德黑兰附近被暗杀的消息,这是地区局势紧张和核问题敏感性的一个重要事件。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和背景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事件:关键信息点:1. 遇难者身份: 穆赫森·法赫里扎德 (Mohsen Fakhrizadeh): 他被普遍认为是伊朗核计划.............
  • 回答
    伊朗人民抛弃巴列维王朝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面的历史事件,其背后是长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矛盾的积累。简单来说,巴列维王朝的垮台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专制统治与政治压迫: 不受约束的权力: 自1953年政变上台后,巴列维国王穆罕默德·.............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信息辨析,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一、伊朗卫生部发言人公开嘲讽疫情数据作假?首先,我们需要确认是否存在伊朗卫生部发言人公开嘲讽中国疫情数据作假的具体信息。在公开信息中,我没有找到伊朗卫生部发言人明确以“嘲讽”的口吻或直接指控中国疫情数据“作假”的报道。通常情况下,国际政治和.............
  • 回答
    伊朗与美国之间持续的对立是一个复杂且根深蒂固的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并且受到历史、宗教、政治、地缘战略和国内因素的共同影响。简而言之,伊朗的统治阶级之所以不愿像沙特那样成为亲美专制政权,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有着深刻的不信任和担忧,同时其政权的合法性与反美立场紧密相.............
  • 回答
    关于伊朗公布的“美国偷油失败视频”,并称“美军出动多架直升机和军舰追击,最终失败”,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一事件,并分析其背后的可能动机和影响。首先,我们需要对视频的真实性和内容进行辨析。 伊朗的宣传角度:伊朗官方公布的视频,其核心目的是展示伊朗的军事实力和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同时也在国际舞.............
  • 回答
    伊朗炸毁美国大使馆,如果发生,将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地缘政治事件,其含义和影响将是深远的,并且极有可能导致地区乃至全球局势的剧烈动荡。首先,我们来解析“伊朗炸美国大使馆”这个行为的含义: 直接的宣战行为: 炸毁一个主权国家驻另一个国家的大使馆,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全球超级大国的大使馆,在国际法上被视为.............
  • 回答
    伊朗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议题,受到多种国内和国际因素的深刻影响。要详细探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进行分析:一、 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结构与资源优势: 伊朗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这是其经济的基石,也使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伊朗还拥有多元化的工.............
  • 回答
    伊朗在摆脱阿拉伯人统治后之所以仍然坚信伊斯兰教(其在统治时期被认为是“敌人的宗教”),而不是恢复古波斯的信仰,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过程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详细阐述:1. 历史背景:阿拉伯人征服波斯 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征服: 公元7世纪中期,阿拉伯哈里发国迅速扩张,征服了当.............
  • 回答
    伊朗主体民族波斯族占60%多,其他民族如阿塞拜疆族、库尔德族、卢尔族、阿拉伯族等占据剩余的百分之三十多。历史上,伊朗的多民族构成一直存在,但也正是这种多元性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波斯文明。关于伊朗未来是否可能解体,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考量因素和可能的讨论点:1.............
  • 回答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讨论伊朗丈夫与未满14周岁的妻子在中国发生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相关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首先,我们要明确中国的法律是如何定义“强奸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愿,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这.............
  • 回答
    伊朗逮捕一名同时与多名伊朗女性约会的中国视频博主一事,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既有对博主行为的批评,也有对伊朗法律的疑问,还有对文化差异的探讨。网友们普遍的看法和讨论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对博主行为的道德和法律层面的评判: 道德谴责.............
  • 回答
    伊朗与美国之间的长期对抗,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交织而成的“犯忌”行为。美国对伊朗的“穷追猛打”并非针对伊朗的某个单一“大忌”,而是出于对其在中东地区战略、盟友安全以及全球核不扩散原则的深层担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1. 颠覆地区秩序.............
  • 回答
    近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街头,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标语,内容直指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并且言辞中透露出对国内现状的强烈不满,甚至带有嘲讽的意味。具体标语内容被描述为“感谢以色列摩萨德”,并伴随着“是不是叛徒太多了?”的疑问。这件事件的出现,无疑在伊朗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从表面上看,伊朗官方一.............
  • 回答
    伊朗是否有可能购买歼10C战斗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军事技术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伊朗购买歼10C的潜在动因: 填补战斗机代差和提升空军作战能力: 伊朗空军目前装备的许多战斗机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型号,如美国的F4、F5、F14,以及俄罗.............
  • 回答
    在伊朗关于蒙古人和突厥人统治历史的讨论中,确实存在一些 nuanced 的观点,但将这些帝国完全“非伊朗化”的论调并不普遍,或者说不那么直接和明确。更准确地说,是围绕着这些统治时期伊朗身份的演变、文化融合、以及政治和经济中心地的转移展开的讨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这些王朝在伊朗的历史背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