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鹿鼎记》里,韦小宝算不算一个悲剧人物?

回答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角色,他的命运和性格复杂多面,既包含喜剧色彩,也暗含悲剧性。要判断他是否属于悲剧人物,需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韦小宝的悲剧性根源
1. 道德困境的矛盾性
韦小宝的“成功”建立在一系列违背传统道德的行为之上:
他为了自保和利益,多次背叛信任(如背叛多尔衮、阿珂、建宁公主),甚至在关键时刻选择“不忠”(如对康熙的忠诚与对阿珂的深情之间的矛盾)。
他虽有善良本性,但缺乏传统道德的约束,最终成为“权谋”的工具,这种“道德缺失”与“人性光辉”的冲突,使他成为一个典型的“道德困境”者。

2. 命运的荒诞与无奈
韦小宝的“成功”是偶然的:他靠“傻”和“笨”在权力游戏中存活,最终成为康熙的“心腹”,但这种成功是建立在他与权贵、女性、江湖势力的复杂关系之上。
他的结局看似圆满(成为权臣),但实际是被权力和欲望吞噬的悲剧:他与阿珂、建宁公主的爱情都因权力和利益而破碎,最终只能在“权力”与“情感”之间挣扎。

3. 身份的虚无与边缘化
韦小宝始终处于“边缘人”的位置:他是孤儿,是江湖骗子,是朝廷特务,是女色的俘虏。他的身份不断被重新定义,最终成为“权臣”,但这种身份的“合法性”却建立在欺骗和权谋之上。
他的“悲剧”在于:他既无法回归纯粹的“江湖”或“朝廷”,也无法真正获得情感的归属,最终只能在权力与情感的夹缝中挣扎。



二、韦小宝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的交织
1. 喜剧性:荒诞的“好人”形象
韦小宝的“傻”和“笨”是小说的重要喜剧元素:他不懂武功,却能用“智慧”在权谋中存活;他不懂礼仪,却能以“真诚”打动康熙。
他与阿珂、建宁公主的“爱情”充满荒诞感:他为了利益与阿珂结婚,却在关键时刻背叛;他与建宁公主的“情意”最终被权力和欲望摧毁。这种“情感的错位”成为喜剧的素材。

2.实在性:悲剧的深层结构
韦小宝的“成功”是虚幻的:他最终成为权臣,但权力的代价是失去自由和情感。他的“胜利”是建立在无数人的牺牲之上,这种“权力的虚幻性”使他的结局充满悲剧意味。
他最终的结局是“被权力吞噬”:他虽然成为康熙的“心腹”,但最终被权力和欲望腐蚀,成为“权谋的牺牲品”。这种“被命运操控”的结局符合悲剧的结构。



三、金庸的创作意图与悲剧主题
1. 对传统“英雄”叙事的颠覆
韦小宝的“悲剧”是金庸对传统英雄叙事的反讽:他没有武功、没有正统出身,却能在乱世中生存,最终成为“权臣”。这种“反英雄”的形象,暗示了权力与道德的复杂性。
他的“悲剧”并非源于道德失败,而是源于对权力的盲目追求,以及无法摆脱命运的宿命感。

2. 对“人性”的深刻探讨
韦小宝的悲剧性在于:他既无法完全摆脱人性的弱点(如贪欲、虚荣),也无法完全回归传统道德的束缚。他的命运是“人性”与“权力”冲突的缩影。
他最终的“悲剧”是:在权力与情感的夹缝中,既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也无法彻底否定自己的“恶”。



四、结论:韦小宝是否算悲剧人物?
从文学悲剧的定义来看,韦小宝确实是一个悲剧人物,但他的悲剧性与传统悲剧有显著差异:
1. 非传统悲剧:他的悲剧不源于命运的必然(如《奥赛罗》中的爱情悲剧),而是源于他自身性格与选择的矛盾。
2. 荒诞的悲剧:他的命运充满荒诞与讽刺,最终成为“权谋”的牺牲品,但这种“牺牲”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3. 反英雄的悲剧:他的“悲剧”是对自己“不完美”的承认,是权力与人性的冲突,而非单纯的道德失败。

因此,韦小宝的悲剧性在于:他既无法成为纯粹的“好人”,也无法彻底堕落为“恶人”,最终在权力与情感的夹缝中,成为命运的“牺牲品”。他的命运是金庸对人性、权力和道德的深刻反思,而非简单的悲剧结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题写作指导:“ 如果说韦小宝不是悲剧人物,那就不会获得千赞,所以,无论如何,即便把书翻烂了,也一定要证明他是。”

有朋友点赞,谢谢支持。

不过要让你们失望了,岂止《鹿鼎记》,我看陈佩斯的小品也常常痛哭流涕。

user avatar

闭馆之前再胡乱答一道题...

出于情怀的目的,我最近在玩大航海时代5。这个游戏里大一点的港口会有酒吧女郎,就像这样。

你可以跟她聊天,送她礼物,给她讲故事来累积好感度,当好感度累积到顶的时候,她们就会送给你许多好东西。于是无数人前仆后继,在港口刷刷刷刷刷,就为把好感度刷满,然后拿奖励。一旦拿到奖励,除非任务指引过来或者经商路过,可能直到游戏结束都不会有人再进这个港口。

你管这个叫爱情吗?这不过是为了利益在刷NPC好感度而已。

对于韦小宝来说是一个道理,我们的韦爵爷在妓院出生,生下来便是跟妓女和嫖客打交道,大家逢场作戏,你来我往,都是为了金钱与色欲,但是这却铸成了小宝的世界观。

所以在韦小宝看来,所谓爱情,就是刷好感度,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不择手段地让一个女人服从于自己。也许正如上面许多答案所说的一样,韦小宝根本不在乎有没有爱情。确实也许有的人不需要爱情,但是随后的发展中我们发现韦小宝好像根本没有任何爱的东西,任何东西都能被他拿来毫不留情地利用,一切主体都可以被他当成客体。这样一个没有爱的人,难道不是悲剧吗?

在金庸的世界里,没有爱就等于行尸走肉。我们会看到,就算鸠摩智和金轮法王这样的大反派,最后也能因其对于武学的痴迷让我们动容,这让我们真切地感觉到他还是个人。因为这是爱,爱是人间最大的喜剧,也是金庸的世界里最大的喜剧。

当把这本书看到最后,我们会陷入一段贤者时间,会不由自主地疑问,韦小宝转了这么一大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以上

user avatar

部分转自

知乎专栏

如果依照亚里士多德说的话,那么韦小宝是可以作为悲剧人物存在的.

因为我,扎扎实实的在他身上,读出了怜悯恐惧.


鹿鼎记是一本能够带来快乐情绪的书,在前半本里你可以顺着情节跌宕起伏的曲线摇曳,滑翔.就像是一部带着茉莉香味的滑梯或者秋千.

然而能让你笑的,未必是喜剧,能让你哭的,也未必是悲剧.前段时间的开心麻花电影【驴得水】,不就是让你笑了哭,哭了笑的高级喜剧么?

小说不是喜剧,不一定要有悲喜正的明确定位,无论如何,操纵读者的情绪,都是作者的至高荣誉.

而我们,作为读者,在悲剧中可以体验一种对于我们珍视的事物之“失去”,信奉的真理之“否决”,在这种复杂的审视和反思中,我们可以收获美感与醒悟.


因此你可以怀疑韦小宝这个让你笑过几个自习课的活宝,也许真的是一个悲剧人物.


==============鹿鼎记第一章=============

那文士提笔蘸上了墨,在纸上写了个“鹿”字,说道:“鹿这种野兽,虽是庞然大物,性子却极为和平,只吃青草树叶,从来不伤害别的野兽。凶猛的野兽要伤它吃它,它只有逃跑,倘若逃不了,那只有给人家吃了。”又写了“逐鹿”两字,说道:“因此古人常常拿鹿来比喻天下。世上百姓都温顺善良,只有给人欺压残害的份儿。《汉书》上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那就是说,秦朝失了天下,群雄并起,大家争夺,最后汉高祖打败了楚霸王,就得了这只又肥又大的鹿。”

  那小孩点头道:“我明白了。小说书上说‘逐鹿中原’,就是大家争着要做皇帝的意思。”那文士甚是喜欢,点了点头,在纸上画了一只鼎的图形,道:“古人煮食,不用灶头锅子,用这样三只脚的鼎,下面烧柴,捉到了鹿,就在鼎里煮来吃。

  皇帝和大官都很残忍,心里不喜欢谁,就说他犯了罪,把他放在鼎里活活煮熟。《史记》中记载蔺相如对秦王说:‘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也,臣请就鼎镬。’就是说:‘我该死,将我在鼎里烧死了罢!’”

  那小孩道:“小说书上又常说‘问鼎中原’,这跟‘逐鹿中原’好像意思差不多。”

  那文士道:“不错。夏禹王收九州之金,铸了九口大鼎。

  当时的所谓‘金’其实是铜。每一口鼎上铸了九州的名字和山川图形,后世为天下之主的,便保有九鼎。《左传》上:‘楚子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只有天下之主,方能保有九鼎。楚王只是楚国的诸侯,他问鼎的轻重大小,便是心存不轨,想取周王之位而代之。”

  那小孩道:“所以‘问鼎’、‘逐鹿’,便是想做皇帝。‘未知鹿死谁手’,就是不知哪一个做成了皇帝。”

  那文士道:“正是。到得后来,‘问鼎’、‘逐鹿’这四个字,也可借用于别处,但原来的出典,是专指做皇帝而言。”

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咱们做老百姓的,总是死路一条。‘未知鹿死谁手’,只不过未知是谁来杀了这头鹿,这头鹿,却是死定了的。”


鹿鼎记的第一章,实则是整部书的大纲.金庸已经给我们讲明白了一切,江湖是什么,朝廷是什么,可我们呢?却如同身在太虚幻境薄命司,懵懵懂懂,不得而知.

直到看过全书,才幡然醒悟.

群雄逐鹿,不知道鹿死谁手,更不知自己也不过是只鹿而已.

几头梅花鹿慢慢走到两人身边,似乎十分好奇。动物之中,鹿的智慧甚低,远不及犬马狐狸,因此成语中有“蠢如鹿豕”的话。几头梅花鹿低下头来,到韦小宝和双儿的脸上擦擦嗅嗅,叫了几声。韦小宝叫道:“翻身上马,狄青降龙!”
  弹身跃起,坐上了鹿背,举手紧紧抓住鹿角。双儿轻轻巧巧的也跃上了一头梅花鹿之背。
  群鹿受惊,撒蹄奔跃。双儿叫道:“你用匕首杀鹿啊。”韦小宝道:“不忙杀,骑鹿逃命,洪教主便追不上了。”双儿道:“是,对极。不过可别失散了。”她担心两头鹿一往东窜,一向西奔,那可糟糕。
  幸好梅花鹿性喜合群,八头大鹿聚在一起奔跑,奔得一会,又有七八头大鹿过来合在一起。梅花鹿身高腿长,奔跑起来不输于骏马,只是骑在鹿背,颠簸极烈。

这些对鹿的描写,说是写鹿,何尝又不是这些侠客呢?

说鹿的智慧低,仿佛映照着陈近南对天地会群雄的说法.说鹿性喜合群,群雄又何尝不是.

一群自以为本领了得的江湖豪侠,实则还是被韦小宝这样的小孩子玩弄于股掌之间,江湖之中偶有妙计良策,也不过转眼间便被康熙识破.



韦小宝的恩师,鹿鼎记里正义的化身,最纯粹最忠诚的GM战士陈近南,被自己效忠的延平郡王少东家刺杀.


韦小宝的婆婆姐姐的师叔,鹿鼎记中至高武力的象征神拳无敌归辛树,死于一群武功低微的大内侍卫围攻.

陈近南,是侠的代表.归辛树,是武的代表.他们两个人,是江湖中人毕生追逐的目标.天下无敌的功夫,无人不知的侠名,不正是所有武林人物心目中的人生巅峰么?然而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


侠客会成长,会腐化,要喝酒,要吃饭,他们想要更硬的拳头,更快的刀,更大的名气,更鼓的钱包.


无欲则刚,可侠客真的无欲么?


于是侠客成了鹿,可怕的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侠客逐鹿,射雕里逐九阴真经,倚天里逐倚天屠龙,笑傲江湖里逐辟邪剑谱.慕容逐位,汤沛逐名.

一入红尘,就是无休止的奔跑,厮杀.


又有谁记得自己当初踌躇满志之时,发了多少毒誓,许了多少壮志?


韦小宝是唯一一只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鹿,他眼睁睁的从几个鹿群中看到这群健壮无比的鹿王渐渐走向死亡,便想通了.


尽管他在所有鹿群中左右逢源,甚至有无数不同花色种类的健壮公鹿愿意为他奔跑,战斗,但这只是假象.这片丰美广阔的草原四周,充溢着前来围猎的猎手,再强健的鹿最终的结局都是肉脯.


韦小宝并非没有选择,他可以做猎人的帮凶,如果他愿意,猎人可以在他的帮助下最快的肃清所有鹿群.而他也可以做所有鹿群的首领,统一各色的鹿群,做唯一的那个鹿王.


但是他没有.他假装死亡,跑出了猎人的围猎圈.



他有如此高的智慧,至尊位都可以毫不犹豫的舍弃,可好多读者说他是靠狗屎运.


身为一名没经历过任何教育,从小生长在妓院、皇宫和尔虞我诈的江湖.韦小宝仍然保留着他的底线.康熙要杀陈近南,他拼了命去救,不惜舍弃荣华富贵.天地会归氏要刺杀康熙,韦小宝又拼了命去救康熙.可某些读者怎么说他?怎么说鹿鼎记?

韦小宝贪污受贿,不是什么好人.但他这样一个贪钱的人,看到台湾地震是怎么做的?我们可以正义凛然的说他的钱本来就不是正道来的,所以他捐款也是为了心安.


苟居暗室,萤火可珍.


即使是这样的善良,有总好过没有吧?


韦小宝道:“你既信不过我,为什么说了真名字出来?你头上脸上缠了这许多布条,和榜文上的图形完全不同了。你不说你是茅十八,谁又认得你?”茅十八道:“你说咱们有福共享,有难共当。我倘若连自己姓名身分也瞒了你,那还算什么他妈巴羔子的好朋友?”
  韦小宝大喜,说道:“对极!就算有一万两、十万两银子的赏金,老子也决不会去通风报信。”心中却想:“倘若真有一万两、十万两银子的赏格,出卖朋友的事要不要做?”颇有点打不定主意。

茅十八一笑,又取出那只元宝,说过:“哥儿俩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拿去使便了,说什么借不借的?”韦小宝大喜,心想:“这好汉真拿我当朋友看待,便有一万两银子的赏格,我也不能去报官。十万两呢?这倒有点儿伤脑筋。呸,凭他这副德性,值得这么多银子?我也不用伤脑筋啦。”


.......................




韦小宝想托他做的,便正是这件事,哪知他话说在前头,先行挡回,心想:“皇上神机妙算,甚么都料到了。连一百万两银子都买不到茅大哥的一条命。”



这样的韦小宝,不要说当世的人怀疑他,就是我们这些看过书的读者,又有几个真正意义的理解他,站在他的角度想过,自己会怎么做呢?


当你你想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应该记住,并不是世上所有人都坐拥你的那些优越条件。

——菲茨杰拉德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站在世俗的立场来看,韦爵爷和悲剧这两个字简直不共戴天,高官厚禄,左右逢源,老婆个个如花似玉,黑白两道,满汉两族,中俄两国,全部和最好领导人有不同寻常的关系。真正意义上的通吃,说的就是韦小宝。

可是精神层面上,不得不说韦爵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悲剧

我看到楼上很多很多人都在嘲讽爱情,对爱情不屑一顾。

曾经看到过一个论断,说韦爵爷是一个太监,被阉割了爱情的太监。他不懂得什么叫做爱,他只懂得什么叫做爱。他不会爱别人,当然也不可能收获真正的爱情。他的老婆不爱他,只是利用他而已。怀了孕的,阿珂,红夫人(对,我就是要打这个字),公主,找他当接盘侠、顶包师。其他人,都是过不下去了,家破人亡了的,比如曾柔,沐剑屏,没有饭辙了,找个长期饭票凑合过吧。很多人说双儿,其实她就是对韦爵爷迷恋,不是爱情,

这里歪个楼,韦爵爷在扬州搞了3个,居然两个都是一枪中靶,真是打死我都不信。这里阴谋论的话,阿珂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郑克爽的,阿珂那个身份,别说当正宫,当妾都说不过去。正巧阿珂怀孕了,找个由头让她滚犊子,最好一尸两命,眼不见为净。这就是郑克爽的心态。红夫人嘛,韦小宝对红夫人的第一印象就一个字:骚。不展开了,再展开变金瓶梅了。

------------------正经答题的分割线-----------------------

韦爵爷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没有爱情。

换句话说,韦爵爷被阉割的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他丧失了对一切美好的事物的反应,所有美好的事物。无论是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惊涛骇浪的壮美,雪国茫茫的辽阔,还是诗词,文字,他都不能理解。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喜欢这些景色,为什么有些人要费劲去写这些东西。有人说韦小宝不认字,姿势水平低,不能怨他,我承认文盲会阻碍人对美的感受,但是我想说,看看人家石破天,韦小宝好歹能画自己的名字,石破天连名字都没有,好好的字能看出蝌蚪来。也不妨碍人家对美的感知,至少人家石破天能知道阿秀爱自己,叮当爱的是石中玉。至少人石破天最后表达出了要让自己老婆帮助提升自己姿势水平的强烈决心,你看看人韦爵爷,7个老婆都没教会自己写名字。再者说,韦小宝至少还是亲生的,人石破天那是仇人养大的,待遇能一样吗?好歹梅芳姑还不算太坏,没把孩子养成小鱼儿。

韦小宝唯一能稍稍鉴赏的就是美人,而这种鉴赏的水平就是,能否让自己博起。我还清楚的记得韦爵爷第一次见到阿珂的时候的心理活动。

韦小宝一见这少女,不过十六七岁,胸口宛如被一个无形的铁锤重重击了一记,霎时之间唇燥舌干,目瞪口呆,心道:“我死了,我死了!哪里来的这样的美女?这美女倘若给了我做老婆,小皇帝跟我换位也不干。韦小宝死皮赖活,上天下地,枪林箭雨,刀山油锅,不管怎样,非娶了这姑娘做老婆不可。”

用简单的话描述:”哎呀妈呀,这姑娘贼拉漂亮了,我非得睡了他不可!”

著名采花贼兼瓢客田伯光还知道仪琳的美是那种圣洁的,不可侵犯的美。韦爵爷则是色中饿鬼,他对女人只有两种标准,1,漂亮,我想上。2、丑,不想上。想上的,上不了也要调戏调戏,占占口头便宜,丑的,那就是不理不睬。

而至于正常人都有的情感,朋友间的推心置腹,师生间的爱护帮助,母子间的舐犊之情,他都没有。对母亲,他飞黄腾达之后把母亲忘在妓院里。对师父,从来都是嘴上一套肚子里一套,都是互相利用,只有在师父死了之后才感到了点悲哀。对朋友,他好歹讲了义气,可是别人不对他讲义气,无论是康熙还是天地会,义气?别开玩笑了,消灭政敌要紧。

他是个从出生就被化学阉割了的太监。

缺失的是感情。

韦小宝没有感情,只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机器。

这样的人,你想当吗?

user avatar

韦小宝最看重的不是妹子,不是钱。他想要这些,不过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里认这些,所以他也要。就如同你我身边不少人豁出命去考个什么公务员,怎么,他们的理想是当公务员?真有多热爱这个职业?

当他遇到生命危险时,钱是可以扔的,妹子是可以不要的。

七个老婆,你觉得他真心喜欢过谁?他追妹子的方式,全是把她们当战利品,这和他的妓院出身有关系,和金庸笔下其他男性半点不像。他见着漂亮的就要,越多越好,因为他打小就觉得这是成功的标志。

双儿对他来说是唯一不同的一个,几天没见到还会念叨着的。为什么?他跟双儿的感情里,是有义气的成分在的。你再看方怡沐剑屏,韦小宝见到的时候开心得不行,没见到的时候却大多数时候想也不想,哎哟小郡主去哪啦?更别提抓心挠肺了。

他喜欢这群妹子吗?喜欢的。正如他可能也挺喜欢烤鸡腿一样。

他豁出命保护过的是什么?追本朔源,他怎么和茅十八成了好朋友的?他有了那么多票子和妹子,一次次都可以抽身离开,他不是最在乎自己那条小命么?他一次次回来干什么?

你们觉得天地会的人真心把他当自己人仅仅是因为他滑头?康熙把他当最珍贵的【划去】基【/划去】朋友仅仅是因为他胆子大?

韦小宝表面上看起来最重财重色,其实他最讲的是义气,唯有义气二字。对戏文里大英雄们的故事,他如数家珍,这是那个环境能给他的最好的,最光明的东西。为了这点东西,他就能够一次次豁出性命去帮素不相识的茅十八。对他来说,头可断血可流,不讲义气最让人瞧不起,比死了还难受。

想清楚这点,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一边是小玄子,一边是天地会,你选吧,你去选吧。你怎么选。

没有两难选择的故事不是好故事。在小说里你看到的就是韦小宝一路收妹子收票子?那怎么今天我们坐下来讨论的不是起点日更八万字的小说呢?

一整本书,就是看他在那个时局里,怎么左右腾挪,为了自己那点义气,试图两边都不辜负。

韦小宝不厉害么?整本书里,有比他更会钻天打洞的人?有比他更会鱼目混珠颠倒黑白的人?读者们口上不认,内心里都知道他很厉害,比身负武功绝学的任何人都厉害,比饱读四书五经的任何人都厉害。

就是要让你知道,这么一个牛逼破了天的人,顶着其他金书里再也没有的主角光环,小命不要,法则不要,挖空心思,想守着这么一点良知和操守,想守着他唯一在乎的义气。就这么一点儿追求,这么厉害的一个滑头,也是顾不了的,半点希望都没有。

你是青木堂香主又如何?你是白龙使又如何?你受黄桑恩宠又如何?

左右奔波,左右奔波,这边顾不了,那边也顾不了。左右为难,左右为难,最后是一场空。

求不得,放不下,已失去。

「写这部书时,我经常想起鲁迅的《阿Q正传》所强调的精神胜利。」——金庸

妹子和票子,就是他的精神胜利。

最终他隐居了起来,用来博取社会承认的妹子和票子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这不是很妙么?

简直妙极了。

对于一个贪财鬼来说,你唾他面不是悲剧,夺走他的钱财才是悲剧。

对于一个理想家来说,你断他粮不是悲剧,阻止他的梦想才是悲剧。

你说,韦小宝这一辈子,不是个悲剧吗?

嘿,但人人都觉得他是个喜剧。


——————————————————————————

「反逼格主义」盛行,连我这种卖萌为生的人都被当做装逼犯了,没办法【耸肩】对一些人来说明显至极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就是无病呻吟。人和人之间的鸿沟就是有这么大,所以我并不打算说服你们:D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角色,他的命运和性格复杂多面,既包含喜剧色彩,也暗含悲剧性。要判断他是否属于悲剧人物,需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韦小宝的悲剧性根源1. 道德困境的矛盾性 韦小宝的“成功”建立在一系列违背传统道德的行为之上: 他为了自保和利益,多次背叛信任(如.............
  • 回答
    在《鹿鼎记》中,陈近南与韦小宝的对话,乍看之下似乎只是一个江湖前辈在指导一个笨拙的新人,但细究之下,却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智慧、人性洞察以及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复杂解读。这两人的互动,是全书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之一,也是金庸先生刻画人物、推动情节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他们对话的深意:一、 .............
  • 回答
    韦小宝这小子,能把《鹿鼎记》里上至皇上、下至妓院三教九流的人都忽悠得团团转,这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仔细琢磨琢磨,他这“忽悠”的本事,那叫一个浑然天成,是糅合了多种特质的产物,绝不是简单的嘴皮子功夫。首先,他的“无知”就是最好的保护色和武器。 韦小宝出身低微,没读过多少书,更没什么官场上的规矩,脑.............
  • 回答
    关于韦小宝最爱谁这个问题,那可真是《鹿鼎记》里的一大公案了,估计连金庸先生本人,在创作的时候,心里也没给个准信,不然也不会搞出这么一群各有千秋的女子来围绕着他转。咱们聊聊这帮姐妹,看看韦小宝这小子到底被谁勾了魂。首先得说,韦小宝这个人吧,他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情圣”,也不是那种一心一意只爱一个人的.............
  • 回答
    在《鹿鼎记》的宏大叙事中,康熙皇帝与韦小宝的君臣关系无疑是最为核心和精彩的部分之一。两人之间那种复杂又奇特的信任,时常让人捉摸不透。关于康熙究竟何时才真正知晓韦小宝暗地里加入天地会的秘密,书中并没有一个明确到“某个日期”的瞬间,这更像是一个逐步深入、充满试探与默契的过程。细说起来,康熙对韦小宝的“知.............
  • 回答
    《鹿鼎记》里,苏荃和阿珂对韦小宝态度的转变,确实是书中一大看点,也是韦小宝这个角色独特魅力的集中体现。这俩姑娘,一个美艳风情,一个是绝世美人,原本都对韦小宝是又恨又鄙夷,甚至可以说是生死仇敌,怎么后来就彻底“沦陷”了呢?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韦小宝身上那股子“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儿,以及他骨子里透出的那.............
  • 回答
    《鹿鼎记》中,苏荃作为神龙教的首席护法,又是洪教主的夫人,地位尊崇,美貌智慧并存,原本可以说是人生赢家。然而,她却主动投怀送抱,甚至可以说是“背叛”了洪教主,选择下嫁给了毫不起眼的韦小宝。这其中的缘由,绝非三言两语就能道尽,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选择。首先,咱们得说说洪教主。这位教主,虽然名义上是.............
  • 回答
    张一山版《鹿鼎记》自从播出以来,争议声就从未停歇。关于他的表演风格、对角色的理解,甚至是造型,都引发了不少讨论。而近日,《鹿鼎记》的导演马进在接受采访时,对于张一山版的韦小宝发表了“所有版本的韦小宝中,张一山也是顶级”的评价,这番话无疑是给这场围绕张一山版韦小宝的争论又添了一把火。看待马进导演的这番.............
  • 回答
    张一山版的《鹿鼎记》确实在上映后遭遇了不少差评,这让不少观众和评论人都开始思考,究竟谁才是适合扮演韦小宝的演员。韦小宝这个角色本身就极具挑战性,他集合了市井小混混的狡黠、逢场作戏的机灵、对权力的渴望以及复杂的人性,而且还要在不同的场合展现出不同的魅力,与众多性格迥异的女性角色产生火花。要找到一个能够.............
  • 回答
    张一山回应《鹿鼎记》:“我也有演不好的时候”,韦小宝真不是他该演的角色吗?张一山,这个名字在中国观众心中烙下了“刘星”的印记,也因为《余罪》的爆发而成为实力派的代名词。然而,当他接受《鹿鼎记》这部经典IP的洗礼,饰演那个刁钻泼辣、七窍玲珑的韦小宝时,舆论的风向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面对“砸招牌”的质疑.............
  • 回答
    《鹿鼎记》里有很多值得反复琢磨,越想越觉得细思极恐的情节。它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江湖恩怨或宫廷权谋故事,其背后隐藏着对人性、权力以及时代洪流的深刻洞察。这里我挑几个个人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希望能聊出些味道来:1. 韦小宝的“真诚”:一个善意的谎言如何堆砌出庞大的帝国?这可能是最核心、最令人不寒而栗的一点.............
  • 回答
    鹿鼎记里,多隆的武功,说实话,实在是个微妙的存在。要用一个明确的“级别”来框定他,其实有点难,因为作者金庸先生在塑造他这个角色时,并没有给他安排什么惊天动地的绝世武功。他更多的是靠着一身“浑不吝”的性格、八面玲珑的处事方式,以及那股子“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精明,在江湖和朝堂之间左右逢源.............
  • 回答
    在《鹿鼎记》这部波澜壮阔的江湖史诗中,陈近南的死,绝非仅仅是一个人物的生命终结,它承载着韦小宝个人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天地会这个反清复明组织的脆弱与困境。要详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韦小宝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催化剂:从玩世不恭到责任担当的转变陈近南对于韦小.............
  • 回答
    鹿鼎记里,陈近南作为天地会总舵主,其武功的设定确实引人深思,特别是“凝血神抓”这种阴毒的武功,和其“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似乎有些不搭。而李西华这位匆匆过客,她的出现更像是为剧情添上了一抹浓墨重彩,却又似乎留下了许多未解的谜团。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两个点。陈近南与“凝血神抓”:理想与现实的.............
  • 回答
    《鹿鼎记》里谁的武功最高,这可真是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也是金庸老先生笔下最“反传统”也最耐人寻味的一点。在我看来,如果单论“硬实力”和“实战能力”,沐剑声确实是梁朝伟版《鹿鼎记》里武功最顶尖的那一批人,甚至可以说是翘楚。别看韦小宝那家伙鬼点子多,嘴皮子溜,但真到了生死关头,论拳脚功夫,他那是真不行。他.............
  • 回答
    周星驰版《鹿鼎记》里陈近南的那段话,确实是影史上一个经典片段,也承载了不少观众的喜爱和解读。要评价这段话,得从几个维度来看,它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台词,而是融合了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黄秋生精湛的演技,以及对原著精神的一种独特演绎。首先,我们得回忆一下陈近南说的具体是什么。在大脑里过一遍片段,陈近南在向韦.............
  • 回答
    谈到《鹿鼎记》的各个版本,谁家女演员颜值最高,这绝对是个茶余饭后、江湖论剑的好话题。要说“颜值最高”,这事儿其实挺主观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不过,要是咱就凭大众口碑、角色契合度和演员本身的风采,几个版本确实是常常被拎出来比较,也总有人会站出来为她们“摇旗呐喊”。说起《鹿鼎记》,绕不开几个比较经典的.............
  • 回答
    《鹿鼎记》里的方怡:一个游离于情义与自我间的复杂女性金庸先生笔下的《鹿鼎记》是一部反英雄主义的传奇,韦小宝这个小人物的机智狡黠和在利益漩涡中的跌宕起伏,早已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在围绕着这位主人公的女性群像中,方怡无疑是其中一个最令人难以忽视,也最引人深思的角色。她并非是沐剑声那般光明磊落的侠义.............
  • 回答
    要说《鹿鼎记》里谁是“第一高手”,这可是一个能让金庸迷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因为鹿鼎记的武侠设定和人物塑造,本就不是那种纯粹比拼内力、招式高低的“武侠小说”。韦小宝这个主角本身就武功不高,全凭小聪明和运气闯荡江湖。但如果硬要在有武功底子的人物里选,洪安通、九难、归辛树这三位,无疑都是顶尖级别的人物,都有.............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假设!如果雅克萨的俄军有《鹿鼎记》里描述的那么强,那么康熙想要顺利收复国土,那可就真是九死一生了。咱们就来仔细掰扯掰扯,这个假设有多大的影响。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鹿鼎记》里俄军的“强”体现在哪儿。书里描写的那些俄军,可不是咱们历史教科书上那个只能在萨布素那几个营面前吃亏的杂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