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想活到三十岁就不活了?

回答
当一个念头,比如“我想活到三十岁就不活了”,悄然在心底扎根,它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可能像是冰山,露出的只是一个微小的尖角,而底下深藏着无数更复杂、更难以言说的情感和思考。

三十岁,一个人生中的分水岭?

三十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意味着告别了青春的叛逆与迷茫,进入了更为成熟、承担更多责任的阶段。在很多人眼中,三十岁是事业有所成就、家庭初具规模的时候。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标准”或“期望”,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离这个“标准”渐行渐远,或者即使达到了,却发现内心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喜悦时,可能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也许,你对三十岁有着某种美好的憧憬,认为那是一个人生巅峰,拥有了财富、爱情、自由。然而,当现实与这份憧憬发生偏差,比如事业停滞不前,感情生活不如意,或者只是单纯觉得生活失去了色彩,这种落差感就会被放大。三十岁,就成了一个“该有的样子”的标签,而你觉得自己无法贴上它,甚至觉得自己“不配”。

对未来的恐惧,还是对现状的厌倦?

“活到三十岁就不活了”的念头,很多时候并非是对死亡本身的向往,而更多的是对“三十岁之后的生活”感到恐惧,或者对“三十岁之前的日子”已经厌倦透顶。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三十岁之后,人生似乎进入了“下半场”,责任更重,选择也更少。有的人可能会害怕承担更多的家庭压力,害怕面对中年危机,害怕自己不够强大,无法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这种对未知的恐惧,让三十岁仿佛成了一个“深渊”,而你宁愿在此之前止步。
对现状的无力感: 也可能你已经对当下的生活感到极度疲惫和厌倦。日复一日的重复,看不到希望,感受不到价值。你可能尝试过改变,但效果甚微,这种无力感会逐渐侵蚀你的生命力。三十岁,就这样成了一个“继续下去也未必会好”的预言,于是,索性在“还能掌控”的年纪,给自己画上一个句号。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我,一个理想的人生剧本。你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勾勒过属于自己的辉煌蓝图。也许是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也许是过上某种自在洒脱的生活。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它不会按照你的剧本发展。

当你发现自己倾尽全力,却依然无法触及心中的那个“理想”,甚至连“合格”都算不上时,那种挫败感是难以言喻的。三十岁,就成了一个检验你“是否成功”的无声的审判。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继续活下去,似乎也只是重复失败的过程,不如趁早结束,保留住一些“没有真正失败”的体面。

意义的缺失与存在的虚无

人活着,总需要寻找一些支撑自己的意义。这可能是对家人的责任,对梦想的追求,对社会的贡献,或者是单纯的快乐体验。当这些意义感逐渐淡化,甚至彻底消失时,生命就可能变得像一潭死水,沉闷而无趣。

你可能感到,无论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无论得到什么,都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生活变成了一种机械的运作,你只是一个躯壳。在这种情况下,三十岁,仅仅是一个数字,而生命的内在价值,可能早已荡然无存。继续活下去,只是延续这种空虚,不如在 noch ein bisschen Energie 尚存的时候,给自己一个“解脱”。

情感的创伤与内心的疲惫

过往的经历,特别是那些深刻的创伤,可能会在心底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疤。也许是情感上的背叛,也许是长期的压抑和忽视,抑或是某些无法释怀的痛苦。这些创伤,会让人对生活产生一种深深的戒备和不信任。

你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受伤太多”,不再有能力去承受更多的失望和痛苦。三十岁,一个看似成年的年纪,也可能在你看来,是“再次受到重创”的危险时期。与其冒着再次受伤的风险,不如在“还能承受”的界限内,选择退出。内心的疲惫,可能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任何一丝新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你感到不堪重负。

社会的压力与不被理解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评价和比较的环境中。从学生时代的成绩,到工作后的职位,再到婚恋状况,似乎总有无形的标准在衡量着一个人。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被评价、被否定的状态,或者感觉自己与主流的价值观念格格不入,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疏离感。

你可能觉得,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融入这个世界,无法被他人理解。三十岁,只是证明了你“不适合”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个世界“不适合”你。与其在这个充满敌意和不理解的环境中煎熬,不如选择一个“自我流放”的方式。

这是一个需要被倾听和理解的信号

当一个人说出“我想活到三十岁就不活了”,这通常不是一个突发的、冲动的决定。它更像是一个长久以来,内心挣扎、思考、甚至绝望的写照。它反映的是一种深层的痛苦、迷茫、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无力感。

这个想法,本身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心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煎熬。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愿望”,而是一个 迫切需要被看见、被倾听、被理解的信号。它需要的是被认真对待,是被温柔地引导,是被温暖地陪伴,而不是被简单地否定或劝退。

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请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关爱。如果这个人是你自己,请记住,你并不孤单,有很多人曾经或正在经历类似的感受。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与值得信赖的人交流,或者只是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慢慢探索这些想法背后的原因,都是迈向改变的重要一步。生命,总有其不确定性,但也正是在这不确定性中,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意义和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十岁,我终于拿到了苦读了五年的社会学博士学位,却丝毫没有什么意气风发,脑子里时时回荡着和导师见面时他对我说的一段话:

“Clark,抑郁不是你完成什么事就能摆脱的,它会一直跟随着你,在生命的某个时刻突然爆发。”

我导师快八十岁了,是一个资深抑郁症患者。我读博时患了抑郁症也是靠他的关怀支撑过来的。

在和导师对话之前,我三十岁这一年都一边困惑着自己为何在拿到博士学位后还还持续抑郁,一边努力和抑郁症做着斗争。导师的话解答了我的疑惑,心里反而坦然了。

斗了一年,体重猛涨,已然差不多达到了残疾人的程度,知乎上体重超过我的知友,恐怕不会很多。在飞机上神色平淡地问乘务员要了一个加长安全带,冲旁边的乘客笑着道了声歉。至于其他种种,也就不用一一言说了。这里只想说一点自己在三十岁尾巴时才孕育出的体会。

当下无论如何都克服不了的灾难,不要努力在当下克服,用时间分解到今后每一天,就是每一天平凡的麻烦。当下无论如何都吞咽不了的痛苦,不要努力在当下吞咽,用时间拉长到今后每一天,就是每一天平淡的忧伤。


回首过往,原来以为自己是个温暖的人,如今的体会是,原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足矣遮挡所有阳光的块垒。如果阳光在明天,那为何不从明天借一点阳光到今天?如果块垒在今天,那为何不推一些块垒到明天?

我们当下真正需要做的,只是吃好喝好锻炼好,让时间站在自己这一边就好。


一点体会,希望对关注我和这个问题的知友有所帮助。生命之美好,也许在于我们永远可以用明天照亮今天。

user avatar

迷茫是正常的。

没受过良好教育的21岁人,是最难受的时候:

1,不知道方向,每天空耗在实际无趣的社交、工作,每晚都觉得自己白活了一天没有进步;

2、被老混混们用资历压迫,用规则压迫,用钱驱使;

3,被消费主义榨干所有的希望,但短期梦想还是买iphoneX

4,没有真的朋友,在酒精和游戏中的狐朋狗友很多。

5,年轻姑娘被老渣男骗感情骗钱,年轻小伙子怀疑真爱;

6,做什么都有无力感,圈子像泥潭一样拉着你浪费生命和希望。如果你变的成功了,大家伙能开心吗?

还有很多,但是:

不要认命!

不要认命!

不要认命!

读书,在自己喜欢的行业苦干、找到能学到东西的工作、锻炼你的情商和独立思考能力、怀疑你周围所有人的价值观。

你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纪律性。

永远心存希望,每个人一生都有至少两次命运的转折点。

希望对你有用。

user avatar

(本文可不是什么小资生活,我一土鳖博士,没有房没有老婆,少得可怜的待遇,基本是贫下水平,但是我没放弃治疗哈哈)

题主你的问题在于简化了你的生活,甚至只盯着职业。

简化有时候会帮助你更清晰的分析问题,

但是简化就是简化,永远不等于真实的人生。


作为一个研究长寿的人,我见过几百位百岁老人上千位九十多岁的人,在我看来,人生真的不是三言两句能够说完的,职业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就拿我来说,一个科研人员一辈子都很平淡,吃不饱饿不死,油盐酱醋柴和米。

想想似乎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是,我的生活可不是这样啊。


明天早上吃什么馅的包子?明天中午吃啥,晚上呢?听说最近又开了家新店,啥时候吃一顿(没错,我就是个吃货)。

我等的那个妹子啥时候到来?多久送一次花来个浪漫晚餐呢?结婚是中式呢还是西式呢?和她以后是丁克呢还是生几个可爱的宝宝呢?(没错,这辈子划船不用浆,全靠浪)

我还没看过沙漠下暴雨,也没见过海水吻鲨鱼;我没去过纽约夏威夷,也没有穿着牛仔淋着旧金山的雨。大漠孤烟直,海上生明月,江南风景好,雪域拥清气。(没错,世界这么大,我没看过的精彩太多了)

我还要去看听很多音乐剧,还要看很多电影,还要提着鸟笼逛公园呢

Life is just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面对无限可能的未来,面对充满不确定的下一刻,愁啥? 起来嗨!

这就是我的人生态度,等我30岁生日的时候再过来看看我的精彩。


昨天还收获了一句话,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的职责是搞懂事物发生的原因。但我想我永远搞不懂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怎能有幸与你共度一生,或许,或许我不需要搞懂,我只需感谢天赐良缘。

感谢 @李少荃 @烟鬼李牧风

user avatar

在我有死亡和衰老的意识开始,我就一直很想在三十岁之前死掉了。甚至我还做了许多计划,精心计算实地考察。

想着那时候亲人应该都离开了,好友也该成家立业了无需和我插科打诨,我的皮肤还没有松弛,没有到更年期易怒不稳定,在我青春的尾巴死去或许是个很好的选择。

在我做这个假设的时候,我并没有去做控制变量,也没有计算到会出现什么人让我感觉世界一下子就亮了。

你会发现每一天你都想更努力地活着,不是为了在三十岁那一天最灿烂的死了,而是你不由自主地想为那个你放不下的人和事变成更好的人。

当你遇见了,你就会发现之前你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能站在那个人面前而做的必然铺垫。而这一切都并非徒劳。

你会觉得分秒都不够用,更遑论在三十岁那年去死这件事了。

如果可能,我希望那个人能让我在三十岁生日的时候对他说:

原本我将在这一天死去,直到你赐予我这生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