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手上的小米手环,蛮震惊的居然是我的一倍多,我给祖国拖后腿了,京港拉力赛走起。
标志着国军已经完全沦为东南亚水平渣渣军队,机动能力居然还不如抗/内战时期的以机动性拙劣而著称的草鞋国军。。。。。。。
科普一下,大部队行军速度是比小部队慢不少的,不能直接对比。因为实际行军距离=距离+队列长度。台军一个队列长度可以忽略的小部队,走出这种成绩,简直是在侮辱军队称号。。。
顺便再说一点,拿破仑时期被拿皇吊着打的普鲁士军队,师一级常行军速度为每日20公里。。。。
讲一个听老革命亲戚讲的真实故事,因为有评论提到细节,详细向老人询问并查阅了他手写的记录材料。
淮海战役期间,老革命在华东野战军11纵队任营职干部。1948年11月23日接受指令从徐州出发到蚌埠,追歼李延年兵团,部队连走三天三夜,没有休息,到了蚌埠后休整了一天,又接到指令,李延年兵团以为我军主力南下,仓皇出逃,基本可以解决。11月27日,部队接到指令要掉头北上,继续围堵杜聿明。部队在极端疲乏的情况下,没有休息调整多久,掉头北上,士兵两人为一组,一个人扶着另外一个人,扶着的人大步往前走,被扶的人闭上眼睛边睡觉边步行,每三个小时换一班岗,又继续步行了三天三夜。就这样,他们的部队士兵在淮海大地上依靠步行走了六天六夜,中间还有小型战斗和国军空军袭扰!吃饭也全部是边吃馒头边往前走。就这样,部队按照上级指令如期到达了徐州,为围攻杜聿明促其放弃徐州提供了有力的兵力保障(当然不是行军后马上投入战斗,6日后的12月5日该部队到达陈官庄李楼阵地进行合围)。我的这位老革命亲戚说,在六天六夜急行军中,自己因为太困,还从马背上掉下来,所幸没有受伤。在步行六天六夜之前间隔不长的时间里(11月13日到15日),他指挥的营还阻击了邱清泉兵团新五军200师的一个团,有力地为邱清泉无法驰援黄百韬兵团提供了保障。几乎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他们都没有得到任何像样的休息。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万岁。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期间,志愿军第38军113师奉命由德川向西南方向攻击前进,实施迂回阻击。该师在师长江潮,政委于敬山率领下于11月27日黄昏6时出发,在朝鲜冬季夜间的山路环境下,经14小时强行军于28日早8时许进抵直线距离72.5公里以外的三所里阻击位置,途中该师翻越了海拔1250米的长安山并渡过数条河流。28日上午10时许,强行军后疲惫不堪的113师成功截住了撤退中的美军骑兵第一师5团,并在其后数日成功于龙源里阻击了北上的联合国军增援。
相比一下国军精锐在不能出操的高温下踏青11天的壮举,也不难想象当年常校长为何要转进台湾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