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台湾各色名嘴的风格和内涵?

回答
台湾政论节目里的“名嘴”,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群体。说他们“名”,确实是因为他们总是在电视上口若悬河,在各大平台上都有不小的影响力。但要评价他们的“风格”和“内涵”,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好坏判断。

风格多样,有人是“激情派”,有人是“数据流”

台湾政论节目的名嘴,风格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

激情派/情绪化代表: 这类名嘴最容易吸引眼球,也最能抓住观众的情绪。他们说话语速快,声调高,表情丰富,常常带着一种“为民请命”或者“义愤填膺”的架势。用词也比较犀利,甚至是攻击性很强。比如,当某个政策被他们认为不公不义时,他们可能会用非常激烈的言辞来批评,甚至上升到人格攻击。这种风格的优点是能快速点燃观众的怒火或同情,形成一种强烈的共鸣。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容易失焦,把讨论引向情绪宣泄,而忽略了问题的本质和细节。有时候为了制造戏剧效果,可能还会夸大其词,甚至制造一些不实信息。

数据流/理性分析派: 这类名嘴相对来说更注重事实和证据。他们说话条理清晰,会引用各种数据、报告、法律条文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他们分析问题时,会试图从多个角度切入,权衡利弊,甚至会承认事情的复杂性。他们的语言风格通常比较沉稳,不那么煽情。这种风格的优点是显得比较专业和客观,能够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可能的影响。但缺点是,如果不够生动有趣,可能会让一些追求快节奏、强刺激的观众觉得“不够劲”,甚至觉得他们“太温吞”。

故事叙述者/亲民派: 这类名嘴善于将复杂的政治事件或社会议题,用生活化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来解读。他们可能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引用一些普通民众的案例,让听众觉得“很有道理”,“就是这么回事”。他们善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营造一种亲切感。这种风格的优点是易于理解,能够让普通民众更好地参与到公共议题的讨论中来。但如果故事的真实性存疑,或者故事的选取带有明显的倾向性,那就容易误导观众。

“呛辣”女郎/犀利观察派: 有些女性名嘴以其犀利、敢言的风格著称。她们的语言常常“呛”,不留情面,直接点出问题的核心。她们的观察角度也可能更细腻,能够捕捉到一些男性名嘴可能忽略的细节。这种风格吸引了大量观众,尤其是一些对传统政治表达方式感到厌倦的人。但有时也容易被批评为“口无遮拦”或者“过于尖酸刻薄”。

内涵的辩证:知识储备与信息茧房

说到“内涵”,这就更复杂了,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知识储备和专业性: 一部分名嘴确实拥有扎实的知识背景,可能是经济学家、政治学者、律师、资深媒体人等。他们对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研究,能够提供有深度的见解和分析。这部分名嘴的内涵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 即使不是特定领域的专家,一些名嘴也展现了出色的信息搜集和整合能力。他们能够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并从中提炼出关键点,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能力对于在海量信息中找到真相至关重要。
逻辑思辨能力: 一个好的名嘴,应该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条理分明地陈述观点,并且能够预见和回应对方的质疑。他们能够将复杂的概念简化,又能保持其原有的精确性。
观点形成与立场: 大部分名嘴都有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他们的“人设”和吸引特定受众的因素。然而,内涵的深浅就体现在他们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是基于事实和理性分析,还是基于党派利益和煽动性言论。
批判性思维: 优秀的批评家能够看到事物光明面和阴暗面,能够指出问题所在,也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党派性与“护航”: 很多名嘴则会明显偏向某一政党或政治人物,他们的言论更多是为了维护自己所属阵营的利益,甚至不惜“护短”或“抹黑”对手。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内涵”就容易被打折扣,变成一种宣传工具,而不是真正的分析和探讨。
信息茧房与“同温层”效应: 很多名嘴会巩固自己受众的“同温层”。他们会不断重复符合受众既有认知的观点,而忽略或攻击与之相反的信息。这使得受众的视野变得狭窄,难以形成全面的认识。这种情况下,名嘴的内涵也容易被受众的“滤镜”所遮蔽。

槽点与争议:为什么有人爱,有人恨?

台湾名嘴之所以存在诸多争议,根源在于他们所处的媒体环境和节目形态。

节目导向与商业考量: 政论节目往往需要追求收视率,而冲突、爆料、情绪化表达更容易吸引观众。这导致很多名嘴不得不为了节目效果而“演戏”,夸大其词,甚至制造话题。这种情况下,名嘴的“内涵”就很容易被商业利益所绑架。
“泛政治化”的倾向: 很多台湾名嘴,无论是谈经济、谈民生,最终都可能绕回政治。他们习惯于用政治的视角来解读一切,这使得很多议题变得过于简单化和党派化。
“标题党”与断章取义: 为了吸引眼球,名嘴的发言常常被剪辑成各种“金句”或“爆料点”,但脱离了完整的语境后,往往会失去原有的意义,甚至产生误导。
缺乏深度与原创性: 有些名嘴的内容高度雷同,缺乏独立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只是在重复别人的观点或者进行简单的评论。

总的来说,台湾名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

他们既是台湾政治生态和媒体环境的产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台湾社会的认知和讨论方式。

积极的一面是,他们确实能够激发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用更易懂的方式传播信息,促进信息公开和监督。一些有深度的名嘴,更是为台湾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智识贡献。
消极的一面则是,他们也可能加剧社会的对立和撕裂,传播不实信息,甚至将政治讨论变成一场低俗的口舌之战。

评价一个名嘴,不能一概而论。我们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去辨别他们言论中的价值和水分,了解他们的信息来源和潜在立场。就像品尝一道菜,有人喜欢麻辣鲜香,有人偏爱清淡原味。名嘴也是一样,他们的风格和内涵,吸引着不同的观众,也塑造着不同的舆论氛围。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如何去接收和消化这些信息,而不是被动地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精确定位:


赵少康,想尽量表现出中立实则屁股歪得没边的中老年主持人。

唐湘龙,一针见血经常把别人打脸啪啪啪打到肿的很偏蓝营的犀利中老年名嘴。

郑村棋,传说中的红色……


彭文正,绿色大王!


彭文正,深绿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民视最绿的人,老婆叫李晶玉。林郁方说他带绿帽子,难怪曹科长来民视的这个节目越来越少了……

陈裴娟,民视的另一个台柱子,年纪很大,但挺会打扮,她也曾经开过微博,和网民们互骂了起来。


沈富雄,绿色偏台独的负责插科打诨的搞笑逗逼类担当老头。

吕秀莲,当过伪“副统领”却毫无存在感的台独孤寡老太。


陈信聪,台湾深绿的电视台公视的代表人物,别人是蠢,他比别人多一点,他是又蠢又坏……


徐佳青,成天摆着一副好像人人欠她钱她又很欠别人揍的大饼脸,喜欢强词夺理并经常选择性失明的中老年台独 深宫 怨妇。

徐淑华:蓝营的战斗型花瓶。



李彦秀:蓝营的花瓶。


蒋万安:男花瓶。没什么好说的



高嘉瑜:绿营的花瓶。

邱议莹:绿营的战斗型花瓶。


林郁方,评论稍微有一点点深度却往往不够爽利,打中敌方要害的比率不是很高的蓝营名嘴型老头。

费鸿泰,有知识分子的样子但是评论啰啰嗦嗦却不能切中要害的蓝营温顺谦和的老头。

郭正亮,见解比较有深度,论述有逻辑性表述够清晰但是存在感不强的绿色偏独的中老年胖子。

赖士葆,评论有点见解但是也往往没打中要害的嗓音沙哑的蓝营老头。

丁守中,蓝营比较有见解有深度言之有物的蓝营中老年胖子。

陈凤馨,比较有见解有深度的中性偏蓝中年妇女,偶尔也会有犀利点评。

锺佳滨,稍微有一点见解的,尖嘴猴腮永远一副皮笑肉不笑僵化面具虚伪脸的中老年政客。

王育敏,生气了也看不出她在生气,说一堆看似有理却往往没真正打中敌手要害的家庭主妇型的蓝营温婉中年妇女。

王鸿薇和柯志恩:说一堆最后归纳都是民进党的错,却让人觉得没新意往往打中要害了却杀伤力不足的蓝营战斗妇女组合。

罗致政,稍微有点见解的绿营中年政客。这人公然揭穿曹科长的身份!看穿了曹科长扛着绿旗反绿旗的套路!(曹科长心虚地低下来了头)

阮昭雄,各种为绿营辩解因为格局太小基本没有杀伤力,有时为了阵营硬拗的也算稍微有点见解的绿营中老年政客。

郑运鹏,也是各种为绿营辩解,时不时插嘴反击对手偶尔有点杀伤力,稍微有点见解的绿营中老年台独政客。

郑丽文,见解有深度能抓要害杀伤力没有湘龙一枪爆头那种感觉的蓝营妇女,暂做主持时气场不够控场能力不是很好。

赵天麟,为绿营费劲苦心辩解,稍微有见识的但格局太小的绿营偏独的温和中老年政客。有时候不知道是装傻还是真傻。

林俊宪,视野狭小坐井观天说一堆屁话,其实无论说什么最后总结都是大陆或者蓝营的错的绿营怨妇型中老年台独政客。

黄伟哲,有一点见解却碍于阵营没有大格局的中老年政客。总喜欢硬拗和犟嘴。

黄光芹,有一定见解偏蓝的却经常无存在感的中年妇女。

韩国瑜,见解有点深度却表达不怎么到位的蓝营中老年男。比如本来有对吴实习生的强杀伤力却发挥不出来。

王世坚,绿营的小丑担当,负责搞笑角色,一出场基本大家都会笑的中老年矮脚台独胖子。

唐慧琳,蓝色节目的中流砥柱,发言较有逻辑,打脸比率极高,她的猎物:王世坚。两人同场常常收视率会暴增,不知道为什么。



帅化民,见解比较有深度,特别是军事方面见解深刻却没人重视,说话时喜欢左顾右盼很有官老爷派头的蓝营正经老头。他儿子在大陆,已经加入我党

黄智贤,拼命呐喊但用力有点过猛的其实人不错的台湾愤青。看叶问打权让很多大陆人都不好意思。



曹科长,表面上是绿且独又臭又硬,实际上……最美的伪装者


陈凝观,年轻的时候很漂亮。很喜欢嘲讽失败者,什么ptt酸民、loser,常常挂在嘴边侮辱,是台湾青年最仇恨的人之一。


刘宝杰,表面上是主持人,实际上是专职相声演员,比那什么赵本山、小沈阳强多了。

平秀琳,控场能力不错的,就是她每次都请王世坚,王世坚现在都不知道她在坑他。

朱学恒,一个比较宅的胖子,以前和刘宝杰双口相声,天下无敌。

廖筱君,最恨李晶玉的女人,有时候在装傻,有时候是真傻?

于美人,离婚的女人,欲求有点不满,总是阴阳怪气酸大陆,最近有所改善。

王又正,有点自恋的偏蓝中青年男,挖苦讽刺能力爆表,比所有蓝营女主持加起来还厉害!

谢寒冰,战斗力爆表的中年胖子,偏蓝,有时候爆发太厉害看上去有点歇斯底里。


马千惠,战力不高因而被黄智贤嫌弃的搭档主持人,也曾经主持《夜问打权》。年轻的时候长得还行,可是近期越老越好看,真是匪夷所思,和陈凝观完全相反。台湾青年流传一句话:不見千惠,無法入睡。

戴立纲,刘宝杰为数不多的的竞争对手,相声讲得很溜,几乎可以与刘宝杰双峰并峙。



有兴趣点个赞,我接下去写!现在留名,将来必火!

user avatar

我凑个热闹吧,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肯定知道的不多。

名嘴也能算名人了,谈起台湾的名人名嘴,我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些,而是比这些人年龄更大的也已经去世的李敖了。

李敖:我上高中时代就电视上经常看他在各种场合说以及批判。严格意义上李敖不是名嘴,但却真的是名人是台湾的大师了。李敖生于1935年已经是日占傀儡伪满的的东北,没多久去了北平,不久北平又沦陷。小时候亡国奴颠沛流离的大陆经历虽然还小,但终究是有印象的。去台湾后,有和国民党民进党都对着干的经历。加上他知识面极广,年龄大,成名也早。民进党早年和现在的这些元老们,李敖和他们都有交往,许多还是深交,对这些人的性格特点比较的熟悉。李敖知识面广,重证据,虽然放荡不羁,但有时候说话看起来很污浊无厘头,但真能一针见血。看过李敖训斥李杰、苏贞昌、谢长廷、杜正胜、金美龄等人的视频,无论气场上还是各方面,李敖几乎是完全碾压的。至于那些名嘴,这些人在李敖活着和巅峰时代,还真不是李敖的对手。一方面这些人无论是知识还是素养上真不是社会阅历丰富的李敖的对手,另外也是李敖资历在哪儿摆的,风格又是个那样,人们都知道惹他不好惹,在与李敖的舌战中,也占不了便宜,所以没人愿意主动触他这个霉头。在两岸关系上,李敖的立场一直是明确的。记得有一个视频,台湾的主持人说到台北时以首都称呼,李敖淡然的说,台湾就是中国的一个省,哪儿来的什么首都。这样的观点,以后的名嘴们,会明确的表示吗。

下来就我所常知道的几个名嘴来说说。黄光芹,陈敏凤,钟年晃,郑弘仪,于美人,陈立宏,余莓莓,冯光远,纪国栋,杨实秋,刘文雄,彭文正,姚立明,这些人有的听过,有的没听过,所以就不说什么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周玉蔻:曾经的台湾老牌报纸联合报的知名记者,还写过一本书是李登辉的一千天。这本书我还看过,都是以报道为主加上记者的敏感所分析的,总体上还不错。按道理,联合报算是台湾蓝营的老牌报纸,周玉蔻岁数也不小了,基本立场和专业能力是有的,但后来周玉蔻变的太快了。由蓝变绿,或许可以理解为信念转变,或者墙头草随风飘,这在台湾并不稀罕,但是最近几年据说这个人变的已经有些疯疯癫癫了,也真是有意思。其实这是她个人的悲哀,也是台湾整个社会的悲哀。

沈富雄:李敖去世之后,他已经算是台湾名嘴之中资历最老的了,做过立法委员。话说当年李敖活着时候,沈富雄也扯淡。这老头子自视甚高,也确实有些不错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时候评论也能抓住重点和要害。要说他倚老卖老,也是有本钱的。倚老卖老自作聪明是他的特色,不过他确实有些观察算是入微的,因此常能语出惊人。他也是赵少康的少康战情室的固定嘉宾,而且因为其资历老,位子永远坐的是最近的,人们也出于礼貌尊称他一声沈老大。李敖活着时候他也就是雄弟。

郭正亮:郭正亮也近花甲了,做过立法委员。这是民进党里少有的几个理性的看问题比较全面的人,也是主张与大陆接触的人。民进党曾有人称他为绿皮蓝骨。不同于民进党那些谈到对岸就叫中国的人,郭正亮常称呼对岸就是大陆。虽然称呼上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可能郭正亮认为逞口舌之争彰显身份没有必要也没有实际作用。郭正亮来过大陆,还在新浪微博有账号。郭正亮是寰宇大视界的雷打不动的嘉宾,也不时上少康战情室。郭正亮出身民进党,自然有些问题要和民进党言论步调一致,不过有些具体细节问题,郭正亮则未必。郭正亮除了军事方面,知识面还是很广的,对于绿营名嘴那种莽夫的横冲直撞的风格,郭正亮估计不屑一顾,比较偏重于理性的看待和分析。而且郭正亮在蓝绿节目上的表现也常常是截然不同的。郭正亮其实各方面知识储备很强,无奈他的政治身份和意识形态捆绑了他,使得他许多想说不能说,能说不敢说。最近一期的寰宇全视界节目上,也许因为有美国的嘉宾(美国共和党亚太区前主席方恩格)在场,郭正亮一直在替美国洗白,跪舔美国十分的明显。大体上来说,从客观现实的角度而言,郭正亮要比绿营那些太多的武夫强一些。但是我们要明确的是这些绿营冷静有视野的人反而是最可怕的人。

董志森:重是非,专注岛内政治新闻三十年,以事实说话是他的口头禅,他自己做节目很有气势,富有正派和气节。小董的国语可真是不咋的,董志森如果一个人或两个评论员在一起的时候,还是不错的,也正因为人少,人们注意力比较专一。而一旦人多了,超出三个评论员在一起,台湾的评论节目就会打嘴仗,断章取义不听别人说完就打断,这就很讨厌。而这种场合下,有过广泛实践阅历和以事实说话的小董就真不是那些人的对手了,吃亏怕就是难免的了。

唐湘龙:长年被冠以蓝军教父称号,他的政见比大多数政治评论员宏观,其观点能突围岛内走到两岸和国际,辩才微碍,有高度,算是经常走上台面的媒体人,会因个人意识而扯动风向。唐湘龙基本立场明确,说话还是颇有气场的。也是大陆常请的嘉宾,在大陆许多重要媒体平台上也常能听到他的声音。少康战情室上也常出现他,在少康战情室这个蓝绿都有人的平台上,唐湘龙也常和绿营傻子争辩过,能据理力争就事论事,还是可以的。唐湘龙有不错的视野,但毕竟没亲自在政治一线打滚过,判断失误是常有的事。

赵少康:也被人们戏谑为黎少康。赵少康是当年台湾的政治明星,赵少康个人能力经验其实是不用怀疑的,比起绿营疯子和蓝营傻子,赵少康聪明的很,也是台湾资深的传媒界大佬。我看过1994赵少康竞选台北市长时候的辩论赛,赵少康言语确实犀利,思维清晰,确实很好斗,也颇有挑战性。赵少康自从离开政治舞台改行做媒体后,就变的比较有些投机了。毕竟在民进党的天下,他一个外省人再怎么混,也是很难混入绿色主流中的,而绿色主流也未必看的其他。邱毅评价赵少康,说他是投机分子。这个是贴切的。其实不仅是赵少康,台湾名嘴能真正坚持立场的已经不多了,大部分是投机分子,尤其是赵少康这样身价不菲的人,不少把柄都在绿营手中,投机了才能生存下去。在两岸问题上,赵少康其实深有了解的,但他受美国影响太深了,有时候意识形态色彩太过于浓厚。不过赵少康这几天关于美国黑人被杀有段话挺有意思的,大意就是说:美国是移民社会,盎格鲁撒克逊人移民后代看不起其他白人,这些所有白人联合起来看不起黑人,黑人又看不起黄种人,黄种人里日本人看不起其他人,台湾人看不起所有人。其实仔细想想也对,说的很有道理。

江岷钦、郑又平、游梓翔:这些人算是学者型的专家,他们不像赵少康、沈富雄、郭正亮这些人有过立法委员的经历,也不像唐湘龙、董志森等这些人是专职的常年的资深的媒体人。他们的主业还是学者,有着传统的东西方混搭的知识型学者的风格。这种人看问题比较理性,比较客观,不会太辛辣。

黄创夏:这个人是台湾清华大学动力机械工程学系学士,台湾大学政治、机械工程研究所修业,现任为《中时电子报》特约主笔,曾任《新新闻》总编辑。《商业周刊》资深撰述委员,《中国时报》财经新闻主编室撰述委员。黄创夏因是“名笔”而成为“名嘴”。其实这个人的学识还是有一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但他受时代和大环境影响,变的随风飘的很厉害了。有些东西他不是不知道,但就要瞎说。

郑丽文、王鸿薇、王育敏:这三个女性是国民党最重要的女性政论人员。论学问,这三个人都可圈可点。论风格,郑丽文比较犀利剽悍,王育敏是三个人中最年轻也是最漂亮的,风格相对温和一些,但这个70后的女的,普通话一般般,经常有一些很肤浅的看法。王鸿薇介于二者之间。这三个女人都是台湾本地人,与大陆接触是有限的,就对大陆的态度上而言,基本是蓝营一贯的风格,但也可以看出对大陆有着较深的偏见,尤其是郑丽文。毕竟郑丽文有过绿营经历,操持过选战以及发言人的角色,问政风格和言辞都比较彪悍。记得微博上和快手上有过这样的视频。王鸿薇看起来人端庄内敛,但还是颇有政治城府的。

雷倩:这是国民党比较资深的政论人员,知识面相当广,国语也很纯正,是典型的知识型政论女性的风格。今日头条号还有她的号,我还被她关注。不幸灾乐祸、不逃避责任也不威胁挟持,有信念这是国民党中少有的,几乎是绝迹了。她有大局观和丰富的行政历练,是蓝营真正主事的女人之一,对岛内、大陆甚至国际相关事务都曾有过参与,她之前在草包与果冻大战期间接受专访的时候很郁闷的说:“我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蓝营会唱衰自己已经选出来的候选人”,雷倩虽然已经是在野,但每遇蓝重大事件总是第一时间归队的.但可以发现凡是这种蓝一般都是在野状态。在寰宇大视界上,雷倩也是经常出现的嘉宾,说话温和但观点明确,逻辑思维清晰,这才是标准的政论人员。

尹乃菁、陈凤馨:这是另外两个女性政论人员。两人都曾经上过央视海峡两岸。后来尹乃菁比较少了。尹乃菁对大陆也曾有过不明智的发言,人们戏谑为奶精。陈凤馨常和唐湘龙搭档主持,说话慢条斯理的,言语表达比较理智,但观点还是很明确的,而且也算是有大局观。把控节奏不错。

黄智贤:这估计是在大陆最出名的台湾女性评论人员了。她被广为人知和不少人喜欢主要是其在两岸关系上的立场明确。谁都知道台湾人尤其是政论人员要想在大陆有知名度,被关注,核心就是立场问题。黄智贤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这个我们是欢迎的。但是就事论事客观的从评论角度而言,她比较一般,她国语都讲的一般般,而且其定义基本上还是主持人,她个人的能力、学历和经历都离资深政论人员有不小的距离。

介文汲:介文汲已经是退休之身了,已经年过花甲了。是台湾的资深外交官,曾任台湾驻新西兰的代表。介文汲是外省人二代,是职业外交人员。且不论他在外任职的所作所为,不过看他的一些就两岸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发言,以及他在寰宇全视界上的一些表态言论,这个人还是很清醒的,毕竟作为外交官,也曾经在美国有过任职经历,其国际和宏观视野是比较开阔的,对美国的两岸政策相当的了解。这是无脑的其他人和绿营疯子都不能比拟的。

赖岳谦:这个也是当下两岸都熟知的资深评论人员了,人们尊称为赖教授。他曾任台湾亲民党发言人,国际情势专家。台湾名嘴中少有的睿智、务实、开明的学者,在国际情势研究领域业有专攻。赖岳谦是专门的政治学行业出身,对许多问题都有广泛的涉及,属于比较理性而且全方位的资深学者和评论人员。其立场和格局是比其他人要大的,而且宏观视野不错。赖岳谦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会让你说完,尊重你的个人观点,但自己的立场也站的很稳,很坚持。这个是难得的。赖岳谦的国际视野是一般台湾名嘴少有的,最大的问题是太过于严肃了,没有一般名嘴的幽默风趣和搞笑。据说赖教授女儿放弃了在美国的生活回到上海安家,儿子也常年在大陆。他也在两岸之间常来常往,他也是台湾名嘴学者中对两岸事务知道的最多的人之一,而且对大陆各方面的认识了解都是相当深,思维恐怕渐渐趋也改变了。

李胜峰:新党的副主席,也是创党元老了。这是台湾曾经深蓝的代表,而且某些方面变红了。李胜峰老了,他和赵少康是一代人都是新党元老,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们了。他其实对理念、信仰都坚持的比赵少康要强。赵少康离开政治舞台转战媒体后,变的投机了。李胜峰离开了政治舞台,但在时政上常有发声,但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民族立场,在台湾这个环境里已经很难彰显自己的存在了,也没有什么作用了。记得少康战情室有一期节目,面对蓝绿一堆瞎说和嘲讽对岸,只有李胜峰面色凝重,他内心可能想说,但说也无用,真的是说也无用。其实这样的人,值得人们尊重和惋惜。

黎建南:江湖号称黎老大。资历深,虽然国语不怎么地道,但分析问题看问题还是很有谱的,而且口才好,人也比较敢说,经常喜欢用打油诗来说话。这也可见其有相当的文采。记得黎建南曾经说过,台湾的氛围很难容忍说真话和客观的话,尤其在绿营节目下。他说为什么绿营节目不请他和邱毅这样的人去做嘉宾,因为我们这种风格和敢说实话真话的人不让去。这句话也是一语道破台湾舆论媒体行业的实际情况了。

蔡正元:蔡正元曾任国民党副秘书长,政策委员会执行长,文传会主委,中常委,立法委员,属于国民党高层的核心成员了。蔡正元与邱毅关系不错,但不似邱毅那么尖锐犀利,但这也是相对而言的,比起其他人,他已经够可以的了。蔡正元这样的人立场鲜明,态度明确,而且他曾经也身居高层,知道不少核心内幕。台湾的政论节目一般敢请他或者能控制他言论的人还真不多。在台湾政论节目中,他常和邱毅做客黄智贤的节目。因为黄智贤立场和他们差不多,所以没什么束缚,说话也放的开。

邱毅:让大名鼎鼎的邱教授来最后压轴吧。邱教授是李登辉的徒弟,坐过牢,以上所列人员中,除了李敖外,谁做过牢啊,好像没有吧。坐过牢对普通人不光彩,可对要从政的人来说,这反而是资历和资本了。台湾地方就那么大,人口就那么多,从政的人就那些,台湾又是个选举的社会。邱毅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与蓝绿许多名人大腕都打过交道,有过深浅不一的交往。这使得他对任何人都有所了解,也成了他某种程度自信和狂傲的本钱。邱毅自己说有政治洁癖,从他近几年一系列的言行看,确实风格说话是相当犀利的。邱毅知识面广,阅历丰富,说的话其实相当还是很有见解的,而且随着自己已经老了,也很难再走上政治舞台了,故而他讲话也就放开了,许多当年有所顾忌的话也都敢放开的说了。在两岸言论上,邱毅已经明显的比较倾向于大陆了,而且他个人的性格和风格,在台湾争议颇大,台湾的政论节目也几乎都没人敢请他去。客观来说,邱毅从政时候曾经也是很能干的,各方面知识都不错,无奈他在政治、家庭和婚姻上遭遇重大挫折后,人实际上已经变了,变的自负也自卑,其实这都是民进党政治谋杀的结果。他的言论虽然许多很合我们的调调,但是他终究是台湾人,最多是深蓝,离红还有距离。

以上这些人就是我对自己所常知道的台湾几个名嘴的个人理解,其实对于台湾这些名嘴的理解,我们要客观看待。台湾是一个相对开放也是多元的社会,一个人说什么话常常是什么都有。加上台湾如今民进党执政下的风气,已经有些是绿色恐怖了。所以一些人的风格又受台湾社会风尚影响,变的更加不一样了。一些人想说也敢说还会说,如唐湘龙、赖岳谦、邱毅、蔡正元、黎建南、雷倩等,一些人想说敢说但不一定会说,如董志森等,一些人想说会说但不一定敢说甚至不想不能说,如郭正亮、赵少康等。至于一些争论节目里常请的绿营各种委员们,普遍不足道,经常是意识形态挂钩,一味的为反对而反对。

随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两岸交流的逐步开放,台湾的社会走向多元化。台湾关于大陆的政论节目也在逐渐增多,各种言论和思维也都变的多样了。而随着两岸实力的不断的变化,台湾有些人尤其是常年观察两岸的政论人员的观点思维也都改变了。而同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也能够更加方便了解到对岸的一些人的思维和动态,时不时能扒出他们的历史和动态。同样因为两岸实力的变化,有些人会变的更加倾向于大陆,这些人普遍有着很深的传统家国天下情节,对台湾的现状越来越不满,甚至是遗憾。而有些人则变的越来越极端,对大陆的恐惧感不断的增强。而且现在的环境下,前者人越来越少,后者人越来越多。还有岛内不断的教改和民粹风波操纵,年轻人的思维更倾向于后者,前者那些具有传统中华情节的人,在岛内的声音也是越来越低,他们不用说影响一群人,有时候连自家人都未必能影响的了。

总评:这些台湾的名嘴名人们,我们看看、注意、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台湾是多元化的社会,说什么的都有,所以不要因为某些人一时说我们就火大,也不要因其一时客观和一时说我们好就高兴。我们应该淡然处之。两岸七十年来,误解成见早已非常深刻,虽然同说中国话,同写中国字,都过中国节,但思维理念上完全起码是大不相同了。而且台湾各种人几乎都不赞同我们的一国两制,都认为台湾起码是一个政治实体,是要追求与我们对等的,这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他们终究是台湾人,他们的内心终究首先是为台湾好,台湾要优先,起码要得到特殊照顾,这个我们要明确。我们则是要以国家和民族优先,台湾是中国的,台湾的利益可以得到照顾,但绝不能等同于甚至高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台湾内部的环境,我们在其内部已经很难争取到同盟者,能找到些中立无害的也可以,要真正解决台湾问题,我们要完全放弃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和民众的幻想,一切起码最主要的是建立并寄托在我们的实力之上。

还有台湾那些政论节目,常常蓄意抹黑造谣的莫过于刘宝杰的关键时刻,那里面的那些嘉宾,其实也都是高学历造就的,再傻也不会出那些疯言疯语,但还是那么多,主要是台湾岛内政治正确和绿营操作的结果。而他号称是“从黄帝讲到阴地,从外太空讲到内子宫”的超级名嘴。他其实也是年近花甲的人了,天天这么发疯也是有意思。中等智商以上的人都能判断出来,但其实这个节目却是台湾35-55岁智商的平均结果,可想而知台湾的主力人群的平均智商是多少。比较而言,董志森、赵少康的节目还不错一些,最靠谱的节目是岑永康主持的寰宇全视界,里面虽然也有一些和我们不对味儿的话,但里面的那些人,如赖岳谦、雷倩、郭正亮、介文汲、黎建南、黄介正等都是专业性和视野相当不错的人,说话有理有据,不会故作惊人之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湾政论节目里的“名嘴”,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群体。说他们“名”,确实是因为他们总是在电视上口若悬河,在各大平台上都有不小的影响力。但要评价他们的“风格”和“内涵”,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好坏判断。风格多样,有人是“激情派”,有人是“数据流”台湾政论节目的名嘴,风格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 回答
    林中斌先生在脸书上转发“台湾下一代自求多福”一文,这一表述在台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具有一定的解读空间。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可能的情感、意涵、以及它所反映的更深层次的社会情绪和政治考量。一、 理解“下一代自求多福”的可能意涵这句话本身带有强烈的语境依赖性,其背后的.............
  • 回答
    “用城市游击战吓阻解放军”是台湾岛内一些人士提出的一个防御性战略构想,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台湾复杂的地形和城市环境,采取分散化、灵活的游击战术,使解放军在登陆作战和占领过程中付出极高的代价,从而达到吓阻其发动全面进攻的目的。要评价这一方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理论基础、潜在优势、巨大挑战以.............
  • 回答
    2016年第一季度台湾GDP同比萎缩0.84%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反映了当时台湾经济面临的一些挑战。要全面评价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数据本身解读: 负增长是关键: GDP同比萎缩0.84%意味着在2016年第一季度,台湾经济的整体产出(衡量商品和服务总价值)比201.............
  • 回答
    台湾庆富案,堪称近年来台湾政坛和军工领域的一桩大案,其复杂程度和引发的震荡,至今仍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首先,我们得把故事的起因讲清楚:“国舰国造”政策下的猎雷舰采购案。 这是马英九政府时期推出的重要国防自主项目,旨在提升台湾海军的实.............
  • 回答
    黄安举报在大陆赚钱的“台独”台湾女艺人,这件事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可以说是一件相当复杂且多层面的事件。要评价它,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首先,从黄安个人的动机和行为来看。黄安在大陆以“爱国艺人”的形象出现,他的举报行为在大陆很多人看来是维护国家统一、揭露“台独”势力的英勇之举。.............
  • 回答
    黄国昌,这位在台湾政坛活跃的身影,无疑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崛起,伴随着争议与赞赏,每一次的公开表态、每一次的政策倡议,都能在岛内引发广泛的讨论。要评价黄国昌,不能仅仅局限于他所在的时代力量政党,更要深入理解他作为一名政治人物的核心特质、其从政生涯的关键节点以及他所代表的政治光谱。首先,我们必.............
  • 回答
    台湾“教授”扬言炸毁三峡大坝的言论,犹如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轩然大波,其背后折射出的复杂心态和战略考量,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出狂言”,更可能是一种极端情绪的宣泄,一种别有用心的挑衅,抑或是一种对台湾安全困境的夸张表达。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番言论的“挑衅”性质。台湾与大.............
  • 回答
    台湾的寰宇新闻台,作为一家历史悠久且在岛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机构,其旗下的《寰宇全视界》节目,一直以来都试图在新闻报道和深度分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要评价这个节目,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审视。首先,从内容选择与议题设置来看,《寰宇全视界》通常会选择一些台湾社会和国际上比较受关注的议题,并试图进行更.............
  • 回答
    台湾钢铁产品被美国征收456%惩罚性关税,这无疑是一记重拳,其影响深远且复杂,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的剖析。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贸易摩擦,更是地缘政治、产业结构、以及全球供应链博弈下的一出大戏。首先,理解这456%的数字本身。 这个数字高得惊人,远超一般意义上的贸易壁垒。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关税调整.............
  • 回答
    台湾针对大陆钢铁制品展开“双反调查”,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的,因为它牵扯的面儿可不小,背后故事也挺复杂。简单来说,“双反调查”就是“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大陆的钢铁制品,之所以会被台湾盯上,核心原因可能在于它们的价格和生产方式。 反倾销(Antidumping):这指的是大陆的钢铁产品以低于.............
  • 回答
    2017年8月15日,台湾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大范围停电,这场事件不仅在当时引发了民众的广泛不满和恐慌,也在事后留下了深刻的反思。这场停电并非简单的设备故障,而是由一连串人为疏失和管理不当所叠加的结果,其背后折射出台湾能源供应体系的脆弱性以及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事件经过:源头与扩散故事的开.............
  • 回答
    台湾男子37刀弑母砍头后因“吸毒后无辨识能力”被台湾高等法院判无罪一案,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案件,引发了社会大众广泛的关注、讨论和强烈的批评。要评价这一判决,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案件背景与事实经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案件的基本事实。根据公开的报道,这起事件发生在台湾,一名男子(我们称之为“被告.............
  • 回答
    评价台湾作家罗森,得从他独特的文风、作品内容、以及他对于台湾本土文化和奇幻文学的贡献这几个方面来聊。他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藏在书页里的老朋友,用一种既熟悉又带着点疏离的口吻,讲述着那些我们既似曾相识又充满想象的故事。首先,罗森的文风绝对是他最鲜明的标签。他的文字有一种很奇特的“老派”感,不是那种陈.............
  • 回答
    台湾“国军”特种部队11天走275公里,这个数字听起来挺有劲儿的,背后肯定有不少故事。咱们不谈那些虚头巴脑的口号,就从实际角度来掰扯掰扯。这事儿,首先得看“是什么性质的训练”。 单纯的体能拉练? 如果只是纯粹为了锻炼士兵的耐力和毅力,那这275公里,11天时间,平均下来每天差不多25公里。这个强.............
  • 回答
    台湾军方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的表态,是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思的议题,它牵涉到台湾的战略安全、地区地缘政治以及两岸关系等多个层面。要评价这一表态,需要我们从几个关键角度切入,细致地梳理其背后的逻辑和潜在影响。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台湾军方此番表态的直接原因和考量。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其敏感,地缘政治的角力.............
  • 回答
    台湾《苹果日报》那篇题为“不要吹响战争的号角”的社论,确实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反映了台湾社会在面对日益紧张的台海局势时的一种复杂心态。 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社论的主旨与情感基调:社论的核心立场是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它明确表达了对战争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的.............
  • 回答
    2016年7月1日,台湾海军一艘“锦江级”巡逻舰“成功舰”在进行演习前的准备作业时,意外发射了一枚“雄风三号”反舰导弹。这次误射事件无疑是当年台湾军事领域乃至两岸关系中的一个大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事件经过及影响事情发生在当天上午8点多,地点在台湾南部左营军港。“成功舰”当时正在执行战备演.............
  • 回答
    林全院长关于“台湾慰安妇有可能是自愿的”这一论调,自公开以来,在台湾社会激起了轩然大波,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包括其提出的背景、可能包含的论点、引发的反应,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和历史意义。一、 言论提出的背景与可能的意图首先,理解林全院长说出这句话的场合和.............
  • 回答
    台湾的汉光演习,这个名字在两岸关系中频繁出现,但对许多人来说,它究竟是什么?又有多少实际意义?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细细拆解。汉光演习是什么?简单来说,汉光演习是台湾地区军队(台湾防务部门下属的“国军”)每年都会举行的一系列年度军事演习。它的名称“汉光”,寓意着“光复中华,兴复汉唐”,背后承载着台湾方面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